1. 侵犯生命健康權是什麼性質的違法行為
是一種視情況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惡劣違法行為。
生命健康權是人格權的一種。分為生命權和健康權。
生命權是公民作為人的存在、作為權利主權的前提條件,也是公民行使其他民事權利的基礎。
保全生命不受非法侵害是公民第一位重要的人身權利。
健康權,又稱身體健康權,它包括身體的和精神的兩個方面。公民在生命存續期間,必須維持人體組織的完整性和人體器官正常的機能,否則就無法以自己的行為參與民事活動。
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刑法、民法以及行政法等法律的共同保護。
故意或過失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要根據情節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同時承擔民事責任;嚴重傷害他人健康的行為,一般都要受到刑事制裁,並附帶民事賠償;對於輕微的傷害行為或者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傷害行為,需承擔民事責任。
(1)健康權侵權案件擴展閱讀:
參考案例
2018年4月12日18時54分,原告網上要約被告某某公司平台,始發地:面面俱到餐館東南側,目的地:政法街口。
某某平台指派在平台注冊登記的被告陳某某的鄂FDPxxx1小車運載原告二人。一會兒,陳某某駕車來到二原告面前打招呼。
二原告上車後,被告陳某某講價錢並要求二原告支付現金。二原告請求支付寶或者微信轉賬,不同意向陳某某支付現金。
為此,雙方發生糾紛和肢體沖突。滴滴公司的司機陳某某將二原告毆打致腦震盪、腦外傷、眼傷、多處軟組織損傷,經報警,南城派出所出警處理,給予被告陳某某行政處罰。
根據雙方調解陳某某、某某出行公司賠償郝某某,黃某各項損失42599.11元,陳某某於2018年9月4日對黃某支付賠償2300元,某某出行公司於2018年10月15日前對黃某支付1賠償6300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生命健康權
2. 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權的案例
網上搜下中央12的法律講堂視頻 聽聽吧 裡面肯定有你想要的 希望採納 我差一個採納就升級了 謝謝合作
3. 侵害健康權應承擔什麼責任
《民法通則》第119 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侵權責任法》第15 條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1 )停止侵害;(2)排除妨礙;(3)消除危險;(4)返還財產;(5)恢復原狀;(6)賠償損失;(7)賠禮道歉;(8)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第16 條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第22 條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4. 生命健康權的案例
原告康某,男,現住東勝區塔拉壕鎮移民小區,農民。
原告何某,女,現住址同上,農民。
被告任某,男,現住東勝區塔拉壕鎮移民小區,農民。
被告郭某,男,現住東勝區塔拉壕鎮,個體戶。
原告康某、何某訴被告任某、郭某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一案,本院於2008年10月23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楊峰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康某、何某及委託代理人,被告任某及委託代理人、被告郭某及委託代理人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 2008年9月11日上午9時左右,我的兒子康某某(一歲零九個月)在住處附近玩耍時掉入被告郭某沖洗大理石排放污水的水池內。被告排放污水的水池無任何安全防範措施,沒有任何明顯標志,致小孩掉入水池後當場淹死。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決二被告賠償原告死亡補償金等費用按總數的70%計算共計219731元。
被告任某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郭某挖的水池不在大棚內,所佔的地我沒有使用權和管理權,原告的兒子溺水死亡與其沒有關系,不承擔責任,原告對其兒子的死亡應承擔監護責任。
被告郭某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的兒子死亡與其沒有任何關系,賠償應按農村標准。
經審理查明:2008年9月11日上午9時左右,原告的兒子康某某,一歲零九個月,在住處附近玩耍時掉入被告郭某租賃被告任某的大棚外過道由郭某未經批准擅自挖下的用於排放沖洗大理石污水的水池內,溺水死亡。死亡賠償金12378元×20年=247460元,喪葬費1824元×6個月=10944元,精神撫慰金40000元,共計298404元×70%=208882.80元。其他費用原告未提供任何證據證實。
上述事實,原、被告在庭審中向法庭提交了相關證據,法庭當庭進行了質證,二被告對原告的證據本身無異議,被告任某的代理人認為,被告郭某是租賃的被告任某的大棚,而污水池是郭某自己挖的和任有文沒有關系。被告郭某的代理人認為,郭某挖的污水池不存在沒有任何防範措施。原告對被告任某的證據本身無異議,原告的代理人認為,被告任某出租的大棚沒有盡到應有的管理義務,應當承擔責任。被告郭某對被告任某的證據本身無異議,其代理人認為在公安機關詢問任有文時任有文承認污水池是在他的承包地范圍內。原告對被告郭某的證據本身無異議,其代理人認為,污水池上蓋的是石棉瓦,沒有起到安全防護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被告任某對被告郭某的證據無異議。原、被告的證據來源合法,內容真實完整,與本案有關聯性,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被告郭某租賃被告任某的大棚,用做磨製人造大理石,未經有關部門同意,未辦理任何批准手續,擅自在大棚外挖污水池,沒有設置警示標志,也未採取有效的安全防範措施,致使原告的兒子玩耍時掉入污水池溺水死亡。被告郭某應承擔主要責任,應承擔賠償數額的70%,被告任某將大棚租賃給被告郭某由郭某管理、使用,被告任某不承擔責任,二原告沒有盡到對其兒子的監護責任,應承擔次要責任,承擔賠償的30%。對原告提出要求二被告共同賠償的意見因被告任某符合免除責任的條件,本院不予支持。對原告要求賠償其子死亡補償金、喪葬費、原告精神撫慰金的意見,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予以支持。對其他費用的主張因未提供任何證據證實,本院不予支持。對被告任某不承擔責任的辯稱意見,符合免除責任的條件,本院予以支持。對被告郭某不承擔責任,應按農村標准計算的辯稱意見,因不符合免責條件及情況,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八條、一百二十五條、一百三十一條、一百三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郭某賠償原告康某、何某之子康某某死亡賠償金173222元、喪葬費7660.8元、精神撫慰金28000元,共計208882.8元,於本判決書發生法律效力後十五日內一次性給付;
二.被告任有文不承擔責任。
案件受理費2298元,由被告郭某負擔。
5. 侵犯生命健康權的案例
南方網訊 運屍工不請自來,高喊著老王(化名)的名字要運屍,結果殯儀館被老王告上法庭。前日(10日),武漢市江漢區法院對這起罕見的侵權糾紛案一審宣判:判處漢口殯儀館向老王賠禮道歉,並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老王的其他訴訟請求被駁回。
前年6月的一天,老王遭此「黑色幽默」後方搞清楚,原來是有人搞惡作劇,給殯儀館打電話說老王已死,請來運屍。老王後將漢口殯儀館告上法庭,索賠誤工費、交通費共計1500元,同時還索賠精神撫慰金1萬元。
法院審理認為,從主觀上講,漢口殯儀館根據電話要求,為老王提供殯儀服務是被動的,其無故意侵害老王的意思。但從客觀上看,在沒有核實老王是否死亡的情況下,殯儀館便來運屍,顯然這一做法不妥,給健在的老王造成了精神傷害,侵犯和損害了他的生命健康權、人格權。
2002年6月5日,張家川縣公安局抓獲了涉嫌銷售贓車的犯罪嫌疑人孫某等人,據孫某交代,自己將贓物銷售給了幾位內蒙古阿拉善左旗人。張家川公安局經請示天水市公安局後,在平涼設伏抓捕購買贓車的嫌疑人。8日凌晨1時許,張家川縣公安局偵查員張某受命與其他公安幹警在平涼市拘捕銷贓車案件中的嫌疑人時,為防止嫌疑人駕車逃跑,張某在開槍射擊車輛輪胎時,一槍射進車內,致使駕駛該車的陳某中彈,經搶救無效死亡。
2003年9月25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人民法院認為,張某使用槍支不當,致人死亡,其行為已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判決張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2002年6月25日,張家川縣公安局與陳某的親屬簽訂了《喪葬前期費用處理協議》,由張家川縣公安局一次性支付前期喪葬費用3萬元。
2004年7月,陳某親屬因張家川縣公安局工作人員違法使用槍支致陳某死亡,分別向天水市公安局和張家川縣公安局提出賠償申請,但逾期未予答復。2004年賠償請求人向甘肅省公安廳提出復議申請逾期仍未答復。賠償請求人就申請甘肅高院賠償委員會作出賠償決定。要求天水市公安局和張家川縣公安局共同賠償死亡賠償金21.74萬元,支付被撫養人生活補助費9.34萬元,以及其他費用1萬元。
家屬獲賠299700元
甘肅高院賠償委員會經審理認為,陳某之死,確系張家川縣公安局偵查員張某在執行公務時,違法使用武器所致。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對陳某親屬應予賠償。天水市公安局作為張家川縣公安局的上級領導機關,由其布置設伏抓捕涉嫌銷贓的嫌疑人,應負主要責任,承擔賠償金總額的三分之二。近日,甘肅高院賠償委員會作出決定:由賠償義務機關天水市公安局和張家川縣公安局共同賠償請求人賠償金總額299700元。天水市公安局承擔199800元;張家川縣公安局承擔99900元。
據了解,此案是自1995年國家賠償法實施以來,我省審結的國家賠償案件中侵犯生命健康權賠償金數額最高的案件。
6. 侵犯他人健康權的司法解釋
最高法《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
本條所稱"賠償義務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權行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二條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的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但侵權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受害人只有一般過失的,不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第三條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四條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並造成損害後果,不能確定實際侵害行為人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共同危險行為人能夠證明損害後果不是由其行為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條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
人民法院應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法律後果告知賠償權利人,並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情況在法律文書中敘明。
第六條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應當將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確定的除外。
第七條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第八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致人損害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民事責任。上述人員實施與職務無關的行為致人損害的,應當由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
屬於《國家賠償法》賠償事由的,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處理。
第九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
第十條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第十二條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三條為他人無償提供勞務的幫工人,在從事幫工活動中致人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幫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賠償權利人請求幫工人和被幫工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四條幫工人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圍內予以適當補償。
幫工人因第三人侵權遭受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第三人不能確定或者沒有賠償能力的,可以由被幫工人予以適當補償。
第十五條為維護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損害,因沒有侵權人、不能確定侵權人或者侵權人沒有賠償能力,賠償權利人請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圍內予以適當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六條下列情形,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六條的規定,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一)道路、橋梁、隧道等人工建造的構築物因維護、管理瑕疵致人損害的;
(二)堆放物品滾落、滑落或者堆放物倒塌致人損害的;
(三)樹木傾倒、折斷或者果實墜落致人損害的。
前款第(一)項情形,因設計、施工缺陷造成損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與設計、施工者承擔連帶責任。
第十七條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第十八條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權,不得讓與或者繼承。但賠償義務人已經以書面方式承諾給予金錢賠償,或者賠償權利人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除外。
第十九條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後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後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並予以賠償。
第二十條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第二十一條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僱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准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
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受害人定殘後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並結合配製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第二十二條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第二十三條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
受害人確有必要到外地治療,因客觀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生的住宿費和伙食費,其合理部分應予賠償。
第二十四條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第二十五條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第二十六條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
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第二十七條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第二十八條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第二十九條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第三十條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准計算。
被扶養人生活費的相關計算標准,依照前款原則確定。
第三十一條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以及本解釋第二條的規定,確定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九條各項財產損失的實際賠償金額。
前款確定的物質損害賠償金與按照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確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則上應當一次性給付。
第三十二條超過確定的護理期限、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或者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繼續給付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或者殘疾賠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賠償權利人確需繼續護理、配製輔助器具,或者沒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給付相關費用五至十年。
第三十三條賠償義務人請求以定期金方式給付殘疾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殘疾輔助器具費的,應當提供相應的擔保。人民法院可以根據賠償義務人的給付能力和提供擔保的情況,確定以定期金方式給付相關費用。但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已經發生的費用、死亡賠償金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應當一次性給付。
第三十四條人民法院應當在法律文書中明確定期金的給付時間、方式以及每期給付標准。執行期間有關統計數據發生變化的,給付金額應當適時進行相應調整。
定期金按照賠償權利人的實際生存年限給付,不受本解釋有關賠償期限的限制。
第三十五條本解釋所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職工平均工資",按照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上一年度相關統計數據確定"上一年度",是指一審法庭辯論終結時的上一統計年度。
第三十六條本解釋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2004年5月1日後新受理的一審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本解釋的規定。已經作出生效裁判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的規定。
在本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7. 生命健康權受損的案例
南方網訊 運屍工不請自來,高喊著老王(化名)的名字要運屍,結果殯儀館被老王告上法庭。前日(10日),武漢市江漢區法院對這起罕見的侵權糾紛案一審宣判:判處漢口殯儀館向老王賠禮道歉,並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老王的其他訴訟請求被駁回。
前年6月的一天,老王遭此「黑色幽默」後方搞清楚,原來是有人搞惡作劇,給殯儀館打電話說老王已死,請來運屍。老王後將漢口殯儀館告上法庭,索賠誤工費、交通費共計1500元,同時還索賠精神撫慰金1萬元。
法院審理認為,從主觀上講,漢口殯儀館根據電話要求,為老王提供殯儀服務是被動的,其無故意侵害老王的意思。但從客觀上看,在沒有核實老王是否死亡的情況下,殯儀館便來運屍,顯然這一做法不妥,給健在的老王造成了精神傷害,侵犯和損害了他的生命健康權、人格權。
2002年6月5日,張家川縣公安局抓獲了涉嫌銷售贓車的犯罪嫌疑人孫某等人,據孫某交代,自己將贓物銷售給了幾位內蒙古阿拉善左旗人。張家川公安局經請示天水市公安局後,在平涼設伏抓捕購買贓車的嫌疑人。8日凌晨1時許,張家川縣公安局偵查員張某受命與其他公安幹警在平涼市拘捕銷贓車案件中的嫌疑人時,為防止嫌疑人駕車逃跑,張某在開槍射擊車輛輪胎時,一槍射進車內,致使駕駛該車的陳某中彈,經搶救無效死亡。
2003年9月25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人民法院認為,張某使用槍支不當,致人死亡,其行為已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判決張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2002年6月25日,張家川縣公安局與陳某的親屬簽訂了《喪葬前期費用處理協議》,由張家川縣公安局一次性支付前期喪葬費用3萬元。
2004年7月,陳某親屬因張家川縣公安局工作人員違法使用槍支致陳某死亡,分別向天水市公安局和張家川縣公安局提出賠償申請,但逾期未予答復。2004年賠償請求人向甘肅省公安廳提出復議申請逾期仍未答復。賠償請求人就申請甘肅高院賠償委員會作出賠償決定。要求天水市公安局和張家川縣公安局共同賠償死亡賠償金21.74萬元,支付被撫養人生活補助費9.34萬元,以及其他費用1萬元。
家屬獲賠299700元
甘肅高院賠償委員會經審理認為,陳某之死,確系張家川縣公安局偵查員張某在執行公務時,違法使用武器所致。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對陳某親屬應予賠償。天水市公安局作為張家川縣公安局的上級領導機關,由其布置設伏抓捕涉嫌銷贓的嫌疑人,應負主要責任,承擔賠償金總額的三分之二。近日,甘肅高院賠償委員會作出決定:由賠償義務機關天水市公安局和張家川縣公安局共同賠償請求人賠償金總額299700元。天水市公安局承擔199800元;張家川縣公安局承擔99900元。
據了解,此案是自1995年國家賠償法實施以來,我省審結的國家賠償案件中侵犯生命健康權賠償金數額最高的案件。
8. 侵犯生命健康權案例50字
走路被恐怖分子歐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