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事糾紛法院判決完以後,可不可以到公安局立案。
民事糾紛,因不屬於公安機關管轄范圍,因此公安機關不會受理,公安機關主管治安或者刑事案件,公安機關不能介入民事糾紛。發生了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調解委員會、有關單位、有關行政部門進行調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法院對民事糾紛進行判決的,法院只是就雙方的民事責任進行了處理,但並不能因此而免除對方應負的刑事責任。如果對方的行為確實構成犯罪的,仍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以追究其刑事責任。
(1)民事糾紛法院判決後能否上訪擴展閱讀:
民事主體違反了民事法律義務規范而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權利,由此而產生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民事爭議。總的來講,民事糾紛就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
發生了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調解委員會、有關單位、有 關行政部門進行調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在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指導下,調解民間糾紛的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根據自願原則進行調解。當事人對調解達成的協議應當履行;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② 民事糾紛應證據不足敗訴可以通過信訪反應訴求嗎
你要讓信訪來給法院糾錯,這辦法是乎有點勉強。如果對法院判決不服,只有補足證據繼續上訴才是道理。
③ 民事訴訟,法院判決後,可以有幾次上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的規定,一審判決後,如不服一審判決可上訴,原則上二審是終審判決,上訴也就一次,但如果根據程序,只要恢復一審程序了,你就有上訴權,一審判決不服就可以上訴,但因你的情況說的不清楚,建議你及時補充案件詳細情況,再為你進行有針對性的解答。以免因信息不全解答有誤。祝維權成功。
④ 民事糾紛法院判決後會讓證信黑名單嗎
這個要看相關情節是否具備列入失信名單。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一)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二)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三)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四)違反限制高消費令的;
(五)被執行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人民法院決定將被執行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應當製作決定書,決定書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決定書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法律文書送達方式送達當事人。
⑤ 民事糾紛法院判決完以後可以不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
不可以,此案不屬於詐騙。法院已經確認事實,應以法院判決為准。你可向法院執行庭申請執行,而不能再依此為詐騙案件,向公安報案,也不會立案!
如果你依法向法院起訴後,法院已經做出判決,要求被告返還櫃台租金,你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不申請是不會自動返還的。
《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法院強制執行的方式:
1、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
2、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
民事糾紛法院判決完以後,如果對方涉嫌犯罪的,仍可以向公安局報案,要求立案以追究其刑事責任。法院對民事糾紛進行判決的,法院只是就雙方的民事責任進行了處理,但並不能因此而免除對方應負的刑事責任。如果對方的行為確實構成犯罪的,仍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以追究其刑事責任。
民事案件結案方式有很多種,具體如下:
1、判決,法院依法作出裁判,一方不服可以提起上訴;
2、調解,原、被告雙方經法院調解後,由法院出具調解書,該調解書同樣具備執行效力;
3、撤訴,原告依法撤回起訴。但是撤訴由有幾種分類,如原告未繳納訴訟費、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原告撤回起訴;原、被告達成庭外和解後,原告撤訴等。
民事訴訟當事人主義的強化及受害人防範意識差。刑事訴訟是一種「公權訴訟」,其目的在於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往往與國家的憲政秩序相關聯,而民事訴訟是一種維護民事主體私益的「私權訴訟」,雖然其與「規則之治」也有映射,但主要目的系在於解決糾紛。
現階段民事訴訟當事人主義的強化,倡導意思自治之處分原則,於公共利益及善良風俗無害之情形,法院不主動干預當事人雙方無異議的民事行為,強調民事訴訟的訴判一致性。
⑥ 對於民事糾紛法院判決敗訴之後,是否可以通過仲裁再去裁決(或者說二者誰更有效力)謝謝大家的關注支持
不可以申請仲裁,理由如下:
1、如果已經法院判決的爭議,不可以再申請仲裁。如果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上訴,由二審法院重新進行審理和裁判;如果判決已經生效的,則可以向法院申請再審,或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或檢察建議。
2、根據《仲裁法》的規定,當事人如果想要通過仲裁來解決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必須簽訂有效的仲裁協議,如果無仲裁協議的,不可以申請仲裁。
《仲裁法》
第4條 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⑦ 民事訴訟中原告需要承諾對審判結果不上訪嗎
民事訴訟中,原告不需要承諾對審判結果不滿意而上訪。當然,如果是一審階段,原告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對二審判決結果不滿的話,還可以向再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
⑧ 民事案件因證據不足法院判敗訴可走信訪途徑維權嗎
建議因為證據不足被判敗訴的話,還是要收集相關的證據,如果有了新的證據可以申請再審。即便走了信訪途徑,因為沒有新的證據,也還是維護不了你的利益啊。
⑨ 民事糾紛案法院判決完以後,可以再去公安局立案嗎
民事糾紛案法院判決完以後,可以再去公安局立案。民事糾紛只是解決民事問題,如果該糾紛侵害了別人的人身健康權或者財產權依然是可以向公安機關告發,並要求公安機關立案的。立案後還必須給報案人報案回執,證明其接受報案的事實。對於對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被害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一、立案的標准《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七十九條 控告人對不予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書後七日以內向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後三十日以內作出決定,並將決定書送達控告人。
當事人對於不予立案的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公安機關必須對不予立案說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