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應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② 交通事故如何進行法院管轄
交通事故案件是典型的侵權案件,《民事訴訟法》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版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被權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因此交通事故提起訴訟應當按照下列原則確定管轄:1、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經常居住地確定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是指離開住所一年以上並在經常居住地居住滿一年以上。當交通事故案件存在數個被告的情況下,其中任何一個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均有管轄權。2、侵權行為地,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結果發生地和侵權行為發生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上述法院均擁有此交通事故案件的管轄權。當交通事故的侵權行為發生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與原告住所地一致時,原告住所地法院也有管轄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③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由哪個地方的法院管轄
現實困惑
家住A區的楊某駕駛自家的中型拖拉機途經區一路口時,不慎將韓某撞倒,致使韓某受傷住院。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楊某對此次事故負主要責任,韓某負次要責任。雙方就賠償事宜協商未果,韓某欲起訴楊某。那麼,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由哪個地方的法院管轄?
律師答疑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的受理法院有侵權行為地、侵權人住所地或承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保險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權利人可以在以上三處法院中選擇任一法院提起訴訟。本案中,韓某可以在此次交通事故發生地B區、楊某的住所地A區或承保楊某拖拉機的保險公司所在地三者中任選一法院提起訴訟。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八條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人民法院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應當將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列為共同被告。但該保險公司已經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且當事人無異議的除外。
法律解讀
機動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遭受損害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侵權行為性質在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被告住所地包括侵權人住所地及交強險保險公司所在地,因為兩者須列為共同被告。
④ 交通事故處理應由哪個交警部門管轄
道路交通事故由發生地的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未設立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由設區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 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在兩個以上管轄區域的,由事故起始點所在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對管轄權有爭議的,由共同的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管轄。指定管轄前,最先發現或者最先接到報警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先行救助受傷人員,進行現場前期處理。 上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處理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的道路交通事故,或者指定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限時將案件移送其他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 案件管轄發生轉移的,處理時限從移送案件之日起計算。 軍隊、武警部隊人員、車輛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本規定處理。需要對現役軍人給予行政處罰或者追究相應責任。
⑤ 交通事故的屬地管轄如何認定
交通事故案件是典型的侵權案件,《民事訴訟法》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因此交通事故提起訴訟應當按照下列原則確定管轄:1、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經常居住地確定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是指離開住所一年以上並在經常居住地居住滿一年以上。當交通事故案件存在數個被告的情況下,其中任何一個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均有管轄權。2、侵權行為地,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結果發生地和侵權行為發生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上述法院均擁有此交通事故案件的管轄權。當交通事故的侵權行為發生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與原告住所地一致時,原告住所地法院也有管轄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⑥ 交通事故原告和被告的保險公司同在一個地區管轄,請問原告可以在當地起訴被及保險公司嗎
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在肇事車輛投保保險的情況下,律師都會建議當事人一並起訴肇事車主和投保有交強險的保險公司。但是,在肇事車主所在地、侵權行為地與保險公司所在地不一致時,能否在保險公司所在地法院起訴?筆者認為,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中,保險公司所在地法院沒有管轄權。
首先,從立法規范的原意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於《民訴法》立法之時,尚未有責任保險制度,就侵權糾紛的一般情形而言,不會有侵權人以外的人作為被告,只有侵權人才會被列為被告,被告也只能是指侵權人,因此,從立法意旨來看,第二十九條規定中的「被告住所地」的涵攝范圍顯然不包括保險公司。甚至就在前幾年,保險公司是否屬於適格被告,還存有很大爭議,隨著2009年保險法的修訂,實務界才逐漸認可了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資格(理論上新保險法第六十五條能否作為受害人的請求權基礎仍有爭議)。雖然保險公司也被列為被告,但保險公司不是侵權行為實施人,不屬於侵權法律關系中的被告。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中,受害人與肇事方系侵權法律關系,肇事方與保險公司存在保險合同關系,而受害人與保險公司之間本不存在任何法律關系,法律之所以允許在侵權訴訟中,受害人同時起訴保險公司,系因為交強險具有公益性質,為使受害人得到及時救治,減輕當事人訴累,力求矛盾糾紛一次性解決,故採取一並處理的方法。此純屬立法技術上的操作,不能改變三方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民訴法》第二十九條是規范侵權法律關系的,所以,該條文中的「被告住所地」應僅指侵權法律關系中的被告住所地,而不包括保險公司在內。
其次,從利益衡量的角度來看,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其各項賠償標准都是按照受訴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標准確定。若是保險公司所在地法院具有管轄權,那麼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引發的訴訟,原告獲得賠償的標准,將既不取決於被告住所地或事故發生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取決於原告住所地的生活標准,而是取決於車輛在哪投保,豈不荒謬。雖然大部分案件侵權行為地、被告住所地與保險公司所在地同在一省,適用的是同一標准,不存在上述問題,但其中蘊含的法理應當是一樣的,即不能以肇事車輛在哪投保來確定管轄權。
最後,2012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徵求意見稿)》第一條第三款規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地、侵權人住所地或承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是2012年12月31日正式發布並生效的《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該條卻予以刪除,順應了《民訴法》關於侵權案件立案管轄之原意,應予刪除。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⑦ 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管轄是哪些,怎麼處理
交通事故案件是典型的侵權案件,《民事訴訟專法》規定屬,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因此交通事故提起訴訟應當按照下列原則確定管轄:1、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經常居住地確定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是指離開住所一年以上並在經常居住地居住滿一年以上。當交通事故案件存在數個被告的情況下,其中任何一個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均有管轄權。2、侵權行為地,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結果發生地和侵權行為發生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上述法院均擁有此交通事故案件的管轄權。當交通事故的侵權行為發生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與原告住所地一致時,原告住所地法院也有管轄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⑧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管轄依據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的管轄依據是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