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侵權賠償范圍包括間接損失嗎
造成他人損害,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賠償范圍當然包括間接損失。間接損失和直接損失是基於因果關系所做的分類,直接損失是因侵害行為對被侵害權益本身造成的損害,比如傷害他人直接侵害的是身體健康,因治療花費的醫療費等都屬於直接損失賠償項目;間接損失是因權益受侵害間接致使受害人的財產遭受的損失,比如因身體受傷而減少經濟收入即誤工損失等都屬於間接損失的賠償項目。請求的具體某項間接損失是否會得到法院的支持,首先看有沒有法律明確規定,如有規定必定予以支持,比如人身受損遭受的誤工損失、傷殘賠償金等,交通事故車輛受損期間發生替代交通合理費用和合理停運損失等;若沒有相應規定,只要該項損失與侵權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成立,同樣應當予以支持,若因果關系不成立,則該項間接損失主張不應也無法得到支持。
㈡ 侵權,但未造成他人任何經濟損失,需要賠償嗎
經濟損失的賠償范圍
應當是二部分直接損失以及間接損失。
直接損失指內現有容財產的減少,間接損失指可得利益的減少。
司法實踐中,間接損失不太好認定,一般只對作為物質損害的直接後果而出現的間接損失才予以賠償。實際上,法院對間接損失一般不支持。
總之,行為人的主觀過錯針對的是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在特殊侵權責任的構成中是不以有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為要件,如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規定:「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就體現了無過錯責任原則。
但是適用無過錯規則原則並不是不用考慮當事人的主觀過錯問題。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此時證明被侵權人故意或重大過失,就要充分考慮被侵權人的主觀過錯。所以法律關於侵權責任的特殊規定我們仍然要考慮過錯問題,只有充分考慮過錯問題才能使我們更好的理解侵權責任的構成。
㈢ 侵權行為法 賠償實際損失只看發票嗎
侵權行為主要分為侵犯財產權和人身權
1侵犯財產權的,根據民法通則第117條:侵佔公民合內法財產的應當返還財容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的其他重大損失,侵害人並應當賠償損失(這個就是間接損失)
2侵害人身權的,根據民通119侵害公民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等。
所以侵權行為的賠償,是可以要求間接損失賠償的,期中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權的還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