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需要勞動仲裁時所撥打的勞動仲裁熱線電話是多少
直接撥打「12333」。
12333電話介紹:
2003年,原勞動保障部申請開通了全國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專用號碼「12333」,明確12333用於向社會公眾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12370用於公務員管理的業務政策咨詢及公務員招考等服務。
在各地電話咨詢服務系統的互聯互通、電話咨詢服務系統和核心業務系統的業務協同、電話咨詢服務系統與12333網站的互動、「12333智詢通」現已覆蓋了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勞動關系、勞動報酬、職工福利等10大類政策信息。
(1)勞動仲裁投訴電話擴展閱讀
勞動仲裁需要的材料,我們可以歸納為三類不同的人申請勞動仲裁需要的材料也不同:
第一類、申請人是員工的,請提交下列材料:
(1)勞動仲裁申請書(詳細陳述申請事項事實理由,一式兩份或按被申請人人數提供;
(2)申請人身份證明及復印件;
(3)有委託代理人的,需當面簽定並提交《授權委託書》,註明委託事項,同時提交受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如委託人的代理人是律師事務所派出的執業律師,應提供執業律師的證件復印件:如委託人的代理人是公民,應提供與委託人簽訂的不收費代理協議書,以及代理人和委託人之間的關系的法律資料;
(4)被申請人工商注冊信息資料;
(5)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證明材料包括:勞動合同、暫住證、工作證、廠牌、工卡、工資表(單)、入職登記表、押金收據、以及被處罰憑證和被開除、除名、辭退、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或證書等。申請人提交證明材料時,應附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審核後退回原件;
(6)《提交證據材料清單》一式兩份;
第二類、申請人屬集體爭議的,請提交如下材料:除提交第一類(1)至(6)項資料外,申請人需推薦3或5名員工代表,並提交員工代表名單以及全體員工簽名表,其中屬欠薪的集體爭議案件,申請人還需提交用人單位拖欠員工工資的人員名單和拖欠余額表。
第三類、申請人是用人單位的,請提交下列材料:
(1)被申請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2)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與第一類第(6)項要求相同);
(3)《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4)《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
(5)有委託代理人的,需提交《授權委託書》(註明委託事項)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6)《提交證明材料清單》(一式兩份)。
Ⅱ 勞動仲裁的電話號碼是什麼
勞動保障投訴全國統一投訴電話:12333,勞動仲裁的電話號碼各地區不同,需要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保障部門了解。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存在勞動糾紛可以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勞動仲裁部門才會接受立案進行仲裁。勞動仲裁是免費進行的。
需要准備的材料及程序
一、受理事項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二、應提交的材料
(一)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遞交《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一式兩份,內容包括:
1、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聯系電話。
2、用人單位的名稱、單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職務。
3、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4、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5、致送單位名稱。
(二)遞交《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的同時,向勞動仲裁委員會遞交下列材料:
1、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2、勞動關系相關證明;其它證明材料。
3、申請人系用人單位的,交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
4、有委託代理人的,提交授權委託書。委託代理人系律師的提交律師事務所公函;代理人系公民的,提交代理人身份證復印件。
三、受理和仲裁程序
(一)遞交勞動仲裁申請書及相關證據;
(二)申請書符合要求的,仲裁委員會自收到申請書之日起5日內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自做出決定之日起5日內將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並組成仲裁庭;決定不予受理的,說明理由,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 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後,應當在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四)勞動爭議仲裁公開進行,但當事人協議不公開進行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除外。仲裁庭在開庭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在開庭三日前請求延期開庭。是否延期,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決定。
(五)當事人接到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照撤回申請處理,對被申請人可以缺席裁決。
(六)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當事人雙方自願達成協議,並將協議內容製作調解書,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七)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批准可以延期,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八)仲裁庭做出裁決前,申請人撤回仲裁申請的,仲裁庭經審查後,認為其撤回申請成立的,向雙方當事人發出《准予撤回申請決定書》;但被申請人提出反申請的,不影響反申請的審理。
Ⅲ 勞動局電話投訴熱線
勞動局電話投訴熱線:12333。
「12333智詢通」智能服務系統通過對12333電話咨詢中心知識庫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門戶網站海量信息資源的有機整合,著重突出人機互動「對話」服務方式,實現了網站在線咨詢形式和交互流程的創新。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服務民生的重要手段。為了做好公共服務工作,原人事部、原勞動保障部分別申請了12370和12333公益服務號碼,並注冊了網站域名。
截止到2009年底,全國已有272個地市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開通了12333公益服務號碼,其中100多個地級市依託電話咨詢服務系統對外提供咨詢服務,部分省市還成立了專門的電話咨詢服務機構。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部門在服務社會公眾、了解社情民意和化解社會矛盾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得到了各方的肯定。
(3)勞動仲裁投訴電話擴展閱讀: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加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電話咨詢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電話咨詢服務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開展公共服務的重要形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業務包括就業服務、人事人才、社會保險、勞動關系等多個方面,管理和服務對象數量多、范圍廣,所涉業務政策性強、社會關注度高。
電話咨詢服務系統除了傳統的電話、傳真等服務形式外,還能提供電子郵件、手機簡訊、網站等多種形式的服務,具有簡便、快捷的特點,易於被社會公眾所接受,應當成為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重要手段。
(二)電話咨詢服務系統建設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金保工程)實現了業務經辦、公共服務、基金監管和宏觀決策四大功能。
其中「公共服務」功能在業務經辦系統的基礎上按照「數據向上集中,服務向下延伸」的原則,通過整合內部資源和拓展服務形式,為社會和公眾提供便捷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
電話咨詢服務系統應當也可能依託金保工程在網路、應用和數據等方面的建設成果,成為業務經辦系統的有益補充,同時作為重要的信息採集渠道,為決策支持系統的建設提供數據基礎。
(三)進一步做好電話咨詢服務工作是適應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發展和完善,勞動力流動日益頻繁,社會保險覆蓋范圍逐步擴大,勞動者維權意識普遍增強,全社會的人才觀念進一步提升,這些對電話咨詢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各地電話咨詢服務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在系統建設和業務開展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主要表現在區域發展不均衡、服務內容不全面、服務形式不靈活和業務流程不統一,不同地區、不同層級電話咨詢服務系統之間以及電話咨詢服務與業務經辦等相關系統之間的關聯也需要建立和進一步完善。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要適應形勢的發展和要求,加快提升業務和技術水平,全面推動服務工作的開展。
Ⅳ 勞動仲裁部門的電話是多少
勞動仲裁部門的電話是12333。
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
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4)勞動仲裁投訴電話擴展閱讀:
勞動仲裁需要准備的材料:
一、申請人是員工的,請提交下列材料:
1、勞動仲裁申請書(詳細陳述申請事項事實理由,一式兩份或按被申請人人數提供。
2、申請人身份證明及復印件。
3、有委託代理人的,需當面簽定並提交《授權委託書》,註明委託事項,同時提交受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如委託人的代理人是律師事務所派出的執業律師,應提供執業律師的證件復印件:如委託人的代理人是公民,應提供與委託人簽訂的不收費代理協議書,以及代理人和委託人之間的關系的法律資料。
4、被申請人工商注冊信息資料。
5、《提交證據材料清單》一式兩份。
二、申請人是用人單位的,請提交下列材料:
1、被申請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2、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與第一類第(6)項要求相同)。
3、《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4、《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
5、有委託代理人的,需提交《授權委託書》(註明委託事項)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6、《提交證明材料清單》(一式兩份)。
Ⅳ 勞動仲裁部門免費舉報投訴電話號碼是多少啊
全勞動保障全國統一投訴的電話是:12333。 如果需要進行勞動仲裁,還需要到勞動仲裁部門進行書面申請,勞動仲裁部門才會受理仲裁申請。勞動仲裁是免費進行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第二十八條 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並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Ⅵ 廈門市勞動局勞動糾紛投訴電話是多少
拖欠工資可舉來報: 市舉自報電話:5110656 思明區:5862900 湖裡區:5636959;海滄區;6052951 集美區:6213808 同安區:7316110 翔安區:7889981(勞動局)
拖欠工資可舉報: 市舉報電話:5110656 思明區:5862900 湖裡區:5636959;海滄區;6052951 集美區:6213808 同安區:7316110 翔安區:7889981(勞動局)
Ⅶ 請問北京勞動仲裁電話是多少
朝陽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朝陽區南十里居28號樓)
工作日對外辦公時間,上午:9點--12點下午:14點--17點30分
【聯系電話】64352718
【收費標准】不收費
(7)勞動仲裁投訴電話擴展閱讀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以下勞動爭議: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Ⅷ 勞動仲裁的咨詢電話是多少
各地勞動仲裁的咨詢電話是不同的。
社會保障的咨詢電話是12333,如果你需要仲裁的電話,可以打12333問問也可以打114.
北京市各區勞動仲裁委員會地址及聯系電話(如果有不對的,以當地12333為准)
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宣武區槐柏樹街2號 63021821
東城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東城區交道口南大街27號 64013667
西城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西直門南小街20號 66206127
朝陽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酒仙橋南十里居28樓(東風南路與酒仙橋路交匯處) 64632521
海淀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海淀區新街口外大街1號 82071188轉8605
豐台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豐台區豐台鎮東安街三條1號 63812538
石景山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石景山區楊庄村西口 68878254
大興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大興區興豐南大街54號 69202199
門頭溝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門頭溝區新橋南大街13號 69843716
房山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房山區良鄉西路5號 69311613
通州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運河東大街85號 81537028
懷柔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懷柔區開放路86號 89686060轉1003
密雲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新西路32號甲 69042102
平谷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平谷府前西街9號 69962925
昌平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昌平區政府街3號 69741039
順義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順通路工商行路口西200米路南 89443131
延慶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延慶縣高塔路80號 69174292
開發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榮華中路15號 6788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