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訴訟代理人的行為是否可以適用表見代理
一般不屬於表見代理,具體要看你對代理人的授權,訴訟代理人承認對方訴訟請求需要你的特別授權,如果你沒有特別授權,他就是承認了也沒有法律效力,既然已經執行完了,我估計你是有特別授權的,你可能沒看授權書直接簽字了。
現在你要是有證據,可以起訴你的訴訟代理人侵權,讓他賠償你的損失,不過證據不好拿,因為律師一般不會讓你拿住他的證據的,除非這個律師很差勁。
2. 關於表見代理
1、很難認為表見代理。因為礦山的法定代表人是可以查詢知曉的事情,表見代理的對抗事由不足。應認定為重大誤解2、重大誤解簽訂的合同屬於可撤銷的合同。合同撤銷前,真正的法定代表人可以追認合同的效力。如不被追認而撤銷,則雙方各自恢復訂立合同前的狀態,有過錯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該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3、違約的前提是合同成立生效,但即使這樣也是礦山擔責,而不是其法定代表人
3. 表見代理的代理人應當承擔什麼責任承擔不真正連帶責任嗎為什麼
1、可能是侵權責任或違約責任。
2、不叫真正連帶責任
3、原因:
1)因為表見代理的合同有效,代理人對被代理人造成損失的可以追究表見代理人的責任,可能是侵權責任或違約責任。
2)表見代理其實質也是無權代理的一種,而無權代理法律效力是表見代理合同有效,被代理人遭受損失的只能追究無權代理人的責任。此責任可能是侵權責任或締約過失,關鍵是看錶見代理的情形(表見代理是第三人有理由認為代理人有代理權,「有理由認為」的具體情形:A、曾經有過授權委託書;B、曾經有過雇員關系)來判定究竟是侵權還是違約。
4. 表見代理為無權代理,為什麼有效
表見代理並非無權代理,表見代理中第三人必須是善意的,即其確信行為人已獲本人的授權,能以本人名義進行法律行為,其訂立的合同有效,表見代理中的相對人不享有合同法規定的撤銷權;因無權代理訂立的合同屬於效力待定,需經被代理人追認才有效。
5. 關於表見代理:表見代理中的被代理人,受到的侵權,屬於什麼性質的侵權
1.侵害其名稱權或姓名權.
2.侵害財產權(物權,債權,知識產權)
3.有可能侵害肖像權,名譽權或榮譽權.
6. 無效代理和表見代理的區別
一、基本概念
無權代理包括狹義的無權代理和表見代理。
表見代理是指行為人雖然沒有代理權,但因為被代理人的行為造成了足以使得善意相對人客觀上有充分理由相信行為人具有代理權的表面特徵。簡言之,即本來沒有代理權,但表面上卻足以使人相信其有代理權且按照有代理權對待的行為。
狹義的無權代理是指代理人不具有代理權的代理行為。包括未經授權的代理,超越代理權的代理。且且其無權代理行為也不可能使相對人信賴其有代理權。因此,狹義的無權代理也可以稱為「純粹的無權代理」。
二、發生原因不同
表見代理的發生系由於被代理人的原因。狹義無權代理的發生系由無權代理人所致。
三、構成不同
無權代理,客觀上沒有足以使人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事由,且立足於保護代理人的利益。表見代理,客觀上具有足以使得第三人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事宜,且立足於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四、法律效果不同
狹義無權代理的情況下,本人享有追認權。然而狹義無權代理必須經過本人追認才能夠產生效力;如若未經本人追認,本人則對無權代理行為不承擔責任。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無權代理行為能否發生效力從根本上取決本人是否追認。然而,在表見代理的情況下,無權代理行為則不需要經過本人的追認就可以產生效力。所以,當無權代理行為符合表見代理的條件,本人就不再享有追認權。因此,無權代理屬於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被代理人追認而確定有效,被代理人的拒絕而絕對無效。表見代理的法律後果直接歸屬於被代理人。
五、本人是否有權否認無權代理的效果
狹義的無權代理,被代理人可以否認無權代理的效果。表見代理中,本人不得享有追認權。也就是說,只要相對人提出符合表見代理的要件、主張表見代理的效力的時候,根本不考慮本人是否追認的問題。本人即使不追認,也不會影響表見代理的構成。如果本人認為表見代理對自己有利,可以堅持合同的效力。一旦本人享有追認權,就意味著本人享有不予追認的權利。這樣一來,就必須承認本人的否認權,從而將否定表見代理的效力。
由此可以看出,表見代理和無權代理兩個名詞概念可以從基本概念、發生原因、構成條件、法律效果以及本人是否有權否認無權代理以上五方面進行區分與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無權代理包括狹義的無權代理和表見代理。在日常生活中,希望大家對於二者的理解與使用不要再混淆了哦。
7. 關於形成表見代理的問題
建造師考試題2011:
甲建築公司的經理李某因經濟問題被解職後。以自己的名義成立乙建築公司,由於業務開展很不順利,於是李某仍然以甲公司經理的名義與丙公司簽訂了工程承包合同。因此產生的法律責任應由( )承擔。
A.甲建築公司
B.乙建築公司
C.丙公司
D.李某
標准答案: d
------------
表見代理制度是基於本人的過失或本人與無權代理人之間存在特殊關系,使相對人有理由相信無權代理人享有代理權而與之為民事法律行為,代理行為的後果由本人承受的一種特殊的無權代理。
表見代理的關鍵在於「相對人在客觀上有理由相信無權代理人有代理權。」----本案中李某以甲公司的名義簽訂合同,但是李某已經被開除且題中沒有標明李某提交了何種材料(比如證明信、空白授權書等)足以讓丙公司相信他有權代表甲公司的表述,所以客觀上丙公司不足以相信他代表甲公司。
無權代理的後果由代理人承擔。所以由李某承擔。
8. 表見代理中,被代理人如何保障自身的權利
可以追究原代理人的責任,以侵害財產權追究其民事責任,但表見代理真正保護的是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及正常的經濟秩序.
構成表見代表,需要一個合法的外觀,即有一個讓善意第三人深信的理由,可以是長期的交往,也可以是憑證,總之善意第三人有充足的理由來相信代理人,並進行了相關交易,信任,是現在經濟交往的前提,因此保護這種信任,維護社會的經濟正常秩序,是法律應解決的首要任務.出於這個目的,就讓對此相關交易不應有責任的被代理人負起了責任,
除了上述原因外,被代理人還有一個應負責的理由就是被代理人沒有及時消除代理人的合法外觀,也正是因這個過失,讓代理人有機可乘.因此被代理人應對善意第三人的信任負責,
同理,代理人也應對被代理人的信任負責,被代理人是基於信任才允許代理人從事相關活動.那麼代理人就應該遵守誠信原則,積極處理相關任務,如果代理人沒有遵守誠信原則,顯然是破壞了正常了經濟交往法則,因此代理人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在表見代理中,代理人正是利用了被代理人的信任及因此造成的疏忽,給被代理人造成了財產損失,應此,代理人應向被代理人承擔賠償責任.
被代理人要及時消除代理後形成的合法外觀,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自身利益.
9. 《合同法》第49條表見代理制度如何理解
只要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代理行為就有效。這里需要對」有理由相信「做一下界定,這里的理由應當為善意的、不違反一般的交易規則的。因行為人的無權或越權行為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失的,可以向行為人進行追償。
10. 偽造授權委託書是什麼侵權行為
偽造授權委託書本身並不能侵權侵犯他人權益,因偽造授權委託書,如果不與他人從事法律行為,對他人不產生任何影響。如果利用偽造的授權委託書,則既可能發生合同責任,也可能產生侵權責任。分析《合同法》48、49、122條:
《合同法》第四十八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第四十九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第一百二十二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行為人持偽造的授權委託書無疑屬沒有代理權,依據49條,可能因表見代理而使法律行為有效,由被代理人承擔合同的權利義務。依據48條,如果被代理人不追認,則由行為人承擔合同責任。
如果因行為人違約而侵害相對人權益,構成責任競合,相對人可選擇向行為人主張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
(10)表見代理侵權擴展閱讀
委託書應具備以下內容:
1. 委託人與受託人的基本情況(姓名、性別、出生日期、現在住址);
2. 委託人與受託人的關系;
3. 委託的原因;
4. 委託的許可權(委託許可權要明確、具體);
5. 委託期限;
6. 受託人有無轉委託權;
7. 其他應明確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