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合同糾紛 如何追加第三人
在起訴時訴狀中直接列第三人或在開庭時申請法院追加第三人。
縱橫法律網 丁勝律師
『貳』 合同履行中的第三人與合同轉讓中的受讓方在法律地位上有何不同
合同履行中的第三人並不是合同的相對方,如果第三人不履行合同,則合同相對方仍然需要承擔責任;
合同轉讓中的受讓方直接受讓合同中的全部權利義務,如果受讓方不履行合同義務則直接承擔責任。
關注我了解更多解決方案。
『叄』 什麼是合同履行中的第三人
第三人不是合同中的主體,但履行合同會對其權利義務有影響
『肆』 訴訟中「第三人」是怎麼定義的
一.第三人的定義:是指在已經開始的訴訟中,對他人之間的訴訟標的,具有全部的或部分的獨立請求權,或者雖然不具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的處理結果與其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人。
第三人具有下列特徵:
1、參加他人正在進行的訴訟。
2、一正在進行的訴訟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
3、在訴訟中具有獨立的地位。
第三人制度的作用:
1、有利於維護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
2、有利於防止法院作出互相矛盾的裁判。
3、有利於實現訴訟經濟。
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指對他人之間的訴訟標的,主張獨立的請求權,而參加到原、被告之正在進行的訴訟的人。
(一) 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條件
1、對本訴原、被告爭議的訴訟標的,主張獨立的請求權。第三人主張獨立的請求權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主張全部的實體權利,即主張雙方當事人爭執的民事權益,既不歸責原告所有,又不歸被告所有,而是全部歸自己所有。另一種是僅主張部分實體權利。
2、本訴在進行。本訴正在進行是時間方面的條件,它是指第三人慾參加的訴訟已經開始而尚未終結,具體是指法院受理訴訟後作出裁判前。
3、以提出訴訟的方式參加。
(二) 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訴訟地位
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在訴訟中具有相當於原告的訴訟地位。
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雖然在提起訴訟時將本訴的雙方當事人均作為被告,但在參加之訴中,居於被告地位的本訴的原告與被告並非共同訴訟人,因為他們對訴訟標的具有對立的而不是共同的利害關系。
三、 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一) 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條件
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指因正在進行的訴訟的裁判結果與他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參加訴訟的人。
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與案件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是指民事實體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第三人與案件處理結果是具有的法律上利害關系,包括兩種類型;其一是義務性關系。其二是權利義務性關系,即一方當事人敗訴會使第三人享有一定的權利和承擔一定的義務。
2、他人之間的訴訟正在進行。
3、申請參加訴訟或由法院通知其參加訴訟。
(二) 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訴訟地位
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訴訟地位既有從屬性的一面,又有獨立性的一面,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參加一方當事人進行訴訟,參加訴訟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被參加的一方贏得訴訟,因而不得實施與參加人地位和參加目的相悖的訴訟行為,但另一方面,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作廣義的當事人,又享有一些獨立的訴訟權利。
在一定情況下,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還可以取得與被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完全相同的訴訟地位,即「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
(三) 不得作為第三人通知其參加訴訟的幾種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於1994年12月頒發了《關於在經濟審判工作中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若干規定》明確規定不得將下列人員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通知其參加訴訟:
(1)與原、被告雙方爭議的訴訟標的無直接牽連和不負有返還或者賠償義務的人;
(2)與原告或被告約定仲裁或有約定管轄的案外人,或者專屬管轄案件的一方當事人;
(3)產品質量糾紛案件中原、被告法律關系之外的下列人員:其一是證據已證明已經提供了合同約定或者符合法律規定的產品的;其二是案件中的當事人未在規定的質量異議期內向其提出異議的人;其三是案件中的收貨方已經認可向其提供產品的質量的;
(4)已經履行其義務,或者依法取得了一方當事人的財產,並支付了相應對價的原、被告之間法律關系以外的人。
(四) 兩種第三人之間的區別
1、參加訴訟的根據不同。
2、參加訴訟的方式不同。
3、訴訟地位不同。
4、是否會被判決承擔民事責任不同。
『伍』 合同當中涉及到第三人的條款是否有效
是否有第三人的利益
『陸』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中第三人中介可否提出傭金請求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中,第三人房產中介在具有委託中介協議或者事實中介服務的條件下,可以對當事人提出傭金請求。
『柒』 民事訴訟中的「第三人」是指哪些人
第三人就是指除了原告、被告以外的當事人。由於原、被告之間的訴訟可能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因而第三人要參加進來,但既不是原告,也不是被告,按照《民事訴訟法》第56條的規定,民事訴訟中的第三人有兩種:
.是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有獨立的請求權,有權提起訴訟的人,實際上這種與原告的地位一樣,只是一個具體案件已經有了一個原告,一個被告,而他不能同意任何一方的要求,而是以原、被告作為自己的被告,後參加進來的人,這種人稱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如三兄弟中老大獨佔了父母遺留的三間房,而老二則以原告的身份向老大提出分一間半房的請求,而老三則認為遺產也有自己一份,因而也提訴訟。由於老二是原告,老大是被告,老三既不是原告,又不是被告,他就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人,法院通知他參加或自己申請參加進來。這稱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如:甲從乙處購進一台機器,由於機器質量低劣,甲對乙提起訴訟,要求賠償損失。在訴訟中,乙提出機器系丙廠製造,應由丙廠承擔責任。此案件中,甲乙有買賣合同關系,乙丙之間存在購銷合同關系。丙與買賣合同關系提起的訴訟無直接利害關系。因此,他沒有獨立請求權。但由於機器是自己製造的,如果乙敗訴後,勢必會轉而向他提起訴訟,該案件的結果與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此,法院通知他參加進來,將兩案合並一案處理,這就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從訴訟地位上看,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相當於原告,因此,享有原告的所有權利。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如:有權了解原告起訴,被告答辯的事實和理由,有權充分陳述自已的意見,也有權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被判決承擔民事責任後,有權提起上訴等。但是,由於對本訴的訴訟標的沒有獨立請求權,涉及原告、被告之間的實體權利的訴訟權利,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無權行使。如:在一審中無權對管轄權提出異議,無權放棄、變更訴訟請求或申請撤訴等。
『捌』 合同中的第三人是指什麼
不是合同的當事人,與合同有一定的關聯性。
『玖』 合同糾紛中第三人能否依職權進入
如果是在法院審判過程中稱得上有職權,也就只有法院了,其他單位沒有依職權介入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