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土地糾紛種類

土地糾紛種類

發布時間:2021-06-10 20:41:07

A. 土地糾紛的分類及其解決途徑有哪些

土地糾紛分為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糾紛。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B. 土地權屬爭議有哪幾種的類型

土地權屬爭議的類型是指土地權屬爭議的不同分類。土地權屬爭議從不同角度分類,有不同的類型:
從權屬性質分:土地所有權爭議、土地使用權爭議、他項權利爭議;
從土地利用現狀分;耕地爭議、園地爭議、林地爭議、牧草地爭議、城鎮村及工礦用地爭議、交通用地爭議、水域爭議、未利用土地爭議等。
以自然人或法人分: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土地權屬爭議、個人與單位之間的土地權屬爭議,單位與單位之間的土地權屬爭議。
以土地使用權主體性質分:軍地土地權屬爭議、宗教團體土地權屬爭議、鐵路土地權屬爭議、冶金等部門土地權屬爭議、個人宅基地土地權屬爭議等。

C. 什麼是土地爭議

1995年12月18日國家土地管理局發布的《土地權屬爭議處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第四條明確規定:"土地權屬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處理"。

土地爭議發生後,應通過何種途徑有效的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從目前相關的法律規定分析,有兩種基本的途徑:一是權利人可以通過行政程序,請求行政機關處理;二是通過訴訟途徑,請求人民法院給與司法保護。必須明確的是,對於土地爭議,權利人並不能任意選擇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給予保護,因土地爭議種類的不同其爭議解決的途徑有所區別:

(一)土地權屬爭議的解決途徑。《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2樓
1995年12月18日國家土地管理局發布的《土地權屬爭議處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第四條明確規定:"土地權屬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處理"。據此,行政處理程序是土地權屬訴訟的前置程序,在當事人雙方對土地權屬爭議不能自行協商解決的情形下,只能首先申請土地管理部門進行處理,對處理決定不服的,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律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作為土地管理的主管部門,對土地權屬的認定是其法定職責,而且鑒於土地管理的專業性特點,由相關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對土地權屬爭議先行處理確認,更利於解決糾紛。

(二)土地侵權爭議、土地合同爭議及土地相鄰關系爭議的解決途徑。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暫行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土地管理部門在辦案過程中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土地權屬爭議案件,屬於土地侵權或者土地違法案件的應當依照土地侵權、土地違法案件的有關規定處理"。根據以上規定,對土地侵權、土地合同爭議及土地相鄰關系爭議,土地管理部門可以依職權或根據當事人申請進行處理。以上三種土地爭議不適用土地管理部門先行處理程序規定,當事人可以選擇土地管理部門或人民法院處理。但實踐中因土地管理部門和人民法院對以上三種土地爭議的處理程序認識不一,對上述三種土地爭議相互推諉,影響了土地糾紛的及時解決。那麼,對於土地侵權糾紛、土地合同糾紛及土地相鄰關系糾紛的正確解決途徑是什麼?土地糾紛行政處理與法院訴訟之間是怎樣一種關系?
首先,通過分析人民法院關於土地糾紛案件審理程序可以得出結論。根據民法基本原理,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屬於民法調整范圍,當事人因土地使用而引發的爭議向法院提起訴訟自無爭議。但是,在土地訴訟中,原告要使其訴求獲得法院支持,前提是原告必須有證據證明其是爭議土地的合法所有權人或使用權人,否則,必然面臨自行撤訴或被裁定不予受理兩種結果。此外,人民法院立案階段對證據的審查雖然是形式審查,但所有證據要在法庭上經過庭審質證才能予以認定,土地糾紛的當事人要使其訴求得到法院支持,必須有證據證明其是爭議土地的所有權人,否則即便是法院予以立案,其最終也必然面臨敗訴的結果。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對於土地侵權糾紛、土地合同糾紛及土地相鄰關系糾紛的解決途徑,雖然當事人有選擇權,既可以要求土地管理部門處理,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保護,但無論當事人以什麼理由向法院起訴,最終有關土地權屬證據(證明)必須由土地管理部門——這一法定主管部門進行認定,這是土地糾紛訴當事人在證據取得方面無法逾越的程序。

其次,從糾紛當事人角度分析,由於實際生產生活中土地糾紛往往是混雜在一起的,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繁雜,不具有專門法律知識的當事人不可能分清土地糾紛的性質、種類,也不可能悉知糾紛解決途徑,往往是憑借自己的主觀認識,籠統的以土地侵權糾紛為由要求土地行政管理部門或人民法院處理。《暫行辦法》第四條規定:"土地權屬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處理"。第三十三條規定:"土地管理部門在辦案過程中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土地權屬爭議案件,屬於土地侵權或者土地違法案件的應當依照土地侵權、土地違法案件的有關規定處理"。據此,無論是依當事人申請,還是土地管理部門依職權處理,處理土地糾紛是土地管理部門的法定職責,對此訴求,土地管理部門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絕處理。實踐中,因土地糾紛處理耗時費力,加之土地管理部門對土地糾紛訴訟的證據規則及相關程序不了解,對當事人提出的處理土地糾紛要求往往以各種理由拒絕推諉,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作為土地管理的專門執法部門,土地管理部門具備查處土地違法案件和糾紛的專業隊伍和執法條件,凡是因違反國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或因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發生爭議和糾紛的,應當履行解決爭議和化解糾紛的職責,不能因問題的復雜或難以解決而推諉,將矛盾和問題推向司法機關,否則屬於不履行職責的行為,既不利於矛盾和問題的解決,也影響執法部門的形象,造成矛盾和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引發不利於社會穩定的因素。

作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起訴的土地糾紛,在立案階段要認真審查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分析土地爭議的種類。對於當事人針對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引發的爭議,應告知當事人向土地管理部門請求處理,否則裁定不予受理;對於當事人提出的土地侵權、土地合同糾紛或土地相鄰關系糾紛,如原告缺乏土地權屬證據,應告知其先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確權,否則可能因證據不足被駁回訴訟請求;在受理以上三種土地爭議案件後,如當事人又向土地管理部門提出處理要求的,應中止案件審理,由土地管理部門處理。另外,從減輕當事人訴累的角度考慮,對於已經受理的土地糾紛,既然原告缺乏土地權屬證據必然面臨敗訴的結果,不如在立案階段就將這種風險消除,由土地管理部門無償處理,減少當事人的經濟損失,這也是法律關於土地糾紛發生後當事人自行協商、要求土地管理部門處理以及土地管理部門對執法過程中發現的土地違法案件主動予以查處等規定的立法意圖。對當事人來講,自行撤訴或法院裁定不予受理、駁回訴訟請求並沒有剝奪其訴權,也不是增加當事人訴累,這實質上是一種司法利民、便民措施,因為訴訟是有風險的,也是有成本的。

近年來,因土地使用而引發的土地糾紛日益增多,如何正確妥善處理土地糾紛成為人民法院和土地管理部門處理土地糾紛工作中一直難以理清而又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筆者對此予以更多的關注,結合審判實踐,嘗試對土地爭議種類的區分以及土地管理部門和人民法院對土地糾紛處理程序等放面進行闡述分析,以期對切實解決土地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有所裨益。

D. 農村土地糾紛

您好!建議您可以向村委書記反映,若反映無效,則可以將對方告上法庭!

E. 土地權屬爭議的種類

1、全民所有制單位之間,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以及全民所有制單位與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的土地權屬爭議。
2、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與農民集體土地權屬爭議。
3、農民集體之間的土地權屬爭議 。
4、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農村集體所有制單位與個人,及個人之間的土地權屬爭議。 1、土地所有權爭議
2、土地使用權爭議

F. 農村土地流轉糾紛的類型和處理方法有哪些

——聚土回答

農村土地流轉,是指保留土地所有權和承包權不變,改變土地經營權(使用權)。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流轉方與承轉方經常會有一些流轉糾紛出現,其主要的糾紛有:

1、無書面土地流轉合同的糾紛

2、土地流轉未報備案的糾紛

3、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的糾紛

4、因經濟利益驅動而毀約的糾紛。

在處理這些糾紛方面,主要方法有:

1,無書面土地流轉合同的糾紛:如果雙方當事人對當初的口頭約定不持異議,且轉包、出租、互換或代耕事實已實際發生,則雙方土地流轉關系即告成立,只要土地流轉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不損害他人利益,其口頭約定應當認定為合法有效。

2、土地流轉未報備案的糾:承包方或互換一方當事人僅以土地轉包、出租、互換未報備案為由,請求判決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不予支持。

3、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的糾紛:對於未約定流轉期限的土地互換,當事人一方在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期內主張解除互換合同的,應不予支持。

4、因經濟利益驅動而毀約的糾紛:讓爭議各方充分了解土地承包法律法規的基本內容,提高農民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教育村民自覺守法。也要從合同簽訂的時間、背景和土地經營現狀等不同情況全面把握土地流轉關系,不能死板地硬扣合同條文,以靈活有效的措施解決糾紛。

G. 土地糾紛案件的分類主要有哪些

你好,土地糾紛種類較多,主要可以分為:土地權屬爭議(其中又可分為土地所有權爭議和土地使用權爭議)、土地侵權爭議、土地合同爭議和土地相鄰關系爭議。
按照訴訟主體區分,可以分為:集體與個人間的土地糾紛、個人與個人間的土地糾紛。
按照爭議內容,可以分為:無書面土地流轉合同的糾紛案件、土地流轉未報備案的糾紛案件、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的糾紛案件。

H. 農村土地糾紛的幾種類型

1、發包方與承包方因履行承包合同產生的糾紛。承包方與發包方簽訂了30年不變的土地承包合同後,部分農民在未與發包方解除合同的情況下放棄土地耕作,外出務工或經營其他產業。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發包方的村集體以終止承包合同為由,收回土地另行發包。隨著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不斷出台,土地效益逐漸上升,務工農民陸續返鄉,要求繼續履行30年不變的承包合同,耕種其原承包土地。此類糾紛,各地均有發生,具有普遍性。
2、承包期間因土地流轉產生的糾紛。部分農戶將其承包土地轉包、轉讓、出租給他人耕種,自己外出務工。隨著政策調整,原承包人要求收回土地自行耕種,現耕種方不願退還土地,而土地流轉雙方往往是口頭約定,或雖有書面協議,但協議條款不全或不能匹配土地現值,致使雙方在流轉期限、出讓形式及承包費等問題上產生爭議。
3、「機動地」、「開荒地」引發的糾紛。二輪土地延包時,部分地方按國家政策預留了5%的機動地。現有農戶或返鄉農民不顧村集體已與他人簽訂承包經營合同的事實,要求承包這些土地,從而引起矛盾。此外,還有基於對村中荒地開墾權的爭奪而引發的糾紛。
4、土地「小調整」和新增人口要地的糾紛。二輪土地延包後,部分地方為解決人地矛盾,仍堅持「大穩定、小調整」的方案調整土地。《農村土地承包法》頒布實施後,按照法律規定,不允許再調整土地,但現實中仍存在一些希望通過「小調整」調換土地的農戶以及希望獲得土地的新增人口。他們無法達成願望,從而引發糾紛。
5、土地權屬不清的糾紛。由於撤鄉並鎮、合村並社以及徵用土地的增多,過去無人問津的荒地、荒灘,現在成了「香餑餑」,但由於過去村與村、社與社、個人與個人之間土地權屬不清,引發糾紛。
6、嫁出嫁入和戶籍「空掛」的承包糾紛。很多婦女嫁出後失去了土地,而嫁入後又沒分到土地,從而造成糾紛。此外是戶籍「空掛」的糾紛,過去一些人為了子女上學或經商便利,將戶口落在了城郊的村集體組織,當時約定只要戶籍不要承包地,不享受該集體組織的公共福利待遇,現在以戶口為由向集體要承包地和徵用土地的補償費。

I.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類型有哪些

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的類型與特點
(一)類型
因為地理條件和農民對土地依賴程度的不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糾紛主要表現為兩種類型:征地補償款糾紛和承包合同、轉包合同、轉讓合同糾紛。
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城郊部位,農民對土地的依賴程度較小,除種地外都有其他的謀生手段。隨著城鎮化建設的需要,大量的農用地被徵用,此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表現為對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在較為偏遠的農村地區,農民靠地謀生,隨著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出台,土地收益明顯增加,轉讓人、轉包人紛紛要求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此時的糾紛類型主要表現為承包合同、轉包合同、轉讓合同糾紛。
(二)特點
因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出現的比較集中,在審判實踐中,此類糾紛呈現出一定的特點。
1、流轉次數多,糾紛訴訟主體混亂。農戶之間相互流轉發生糾紛形成訴訟的,有的僅以流轉當事人為訴訟主體,有的加上村委會。
2、矛盾突出,庭審駕馭難度大。土地流轉糾紛案件中雙方當事人均為農民,訴訟能力偏低,陳述事實不清,給法官駕馭庭審帶來很大阻礙。在土地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均認為自己有理,因土地關繫到農民的切身利益,雙方均不妥協,說話語氣較沖,庭審中容易出現沖突,給法官維持法庭秩序帶來很大困難。
3、因流轉方式不明確引發的矛盾較多。審判實踐中,有很大一部分糾紛是因為流轉方式不明確引發的,庭審中的爭議焦點主要是流轉方式的確認,例如轉包與轉讓的認定、互換是否變更權利義務關系的認定等等。若流轉方式能夠通過其他渠道確認,很多流轉案件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就能依據現有法律法規確定,無需通過訴訟方式解決。
4、證據較少,事實認定困難。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常用的證據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承包合同,土地清冊,繳費票據,流轉協議,村委會的證明及證人證言等。因為流轉的不規范,承包合同、繳費票據、流轉協議等證據一般不存在或是有瑕疵。對於土地流轉案件,庭審中用到較多的證據是村委會證明和證人證言,但是這類證據容易偽造,證明力較差,在審理中會出現同一個村委會就一個事實同時為雙方當事人出具證明的情況,致使證明內容相互矛盾。土地流轉案件證據的匱乏、瑕疵或矛盾,增加了案件事實認定的困難。

閱讀全文

與土地糾紛種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