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現象辨析題

侵權現象辨析題

發布時間:2021-06-10 17:16:19

侵權行為如何認定之簡析

行為人侵害人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行為。
「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二、、概念界定
對侵權行為的構成, 有兩種立法例:一種是羅馬法和英美法國家所採取的對每種個別的侵權行為類型分別地規定要件、效果的方式, 另一種是像法國民法第1382條那樣, 對侵權行為的要 件、效果設置一般性規定的方式(使因faute 造成損害的人負擔賠償義務) .從中國學者的論著看, 一般熱心於後者, 即採取一般抽象概括定義的方式。依前者, 似乎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給侵權行為下一個統一的概念是不可能的; 依後者, 似乎又難達到統一的認識。出路何在? 本文認為, 侵權行為作為一類社會現象, 必然具有其共同特性, 只要我們從各個特殊的具體的侵權行為中, 概括出其共同的東西, 給侵權行為下一個較為科學的概念, 還是可能的。
界定侵權行為概念的指導思想
一)、侵權行為概念要反映各種侵權行為的共同特徵
學者們希望能對侵權行為作出一個統一的定義。「這種定義的重心在於規范的可操作性。由於定義給出了侵權行為的識別標志及構成要件, 法官只要按照三段論的推理方法, 確定案件事實是否符合法定條件, 便可作出判決。這樣定義即成為法律實施的前提, 成了法律統一性和穩定性的化身。」 目前民法學界之所以對侵權行為構成認識不一, 形成三要件、四要件乃至五要件六要件, 正是由於他們忽視對從形形色色具體的侵權行為中去發現其普遍性的原因或根據。侵權行為盡管千差萬別, 但其共同的特點是, 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他人合法權益受到了某種行為的侵害。侵權行為人是主體, 被侵害的客體是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他人的合法權益, 主體通過各種侵權行為作用於客體之上, 成了聯系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中介。在主體、行為和客體的關系中, 客體是單一的, 主體和行為則是多重復雜的。客體的單一性為界定侵權行為的概念提供了基礎。

Ⅱ 侵權行為的相關理論

無論英美法還是大陸法國家的立法(判例) 都有侵權行為法律規范的規定,這些規定不僅為司法實踐中法院審理侵權案件提供了指導和准則, 也為我們研究侵權行為的概念提供了依據。但它畢竟是一些法律規范, 並非是對侵權行為概念的界定。因此, 研究侵權行為的概念, 仍是我們學者的任務。總結中外學者關於侵權行為概念的研究成果, 大致有三種學說: 分析以上學說, 可看出對侵權行為概念的研究存在著三個問題:1、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標准對侵權行為概念進行界定。一是從行為本身的性質出發, 得出侵權行為是違法行為或過錯責任行為; 二是從行為所侵害的客體出發, 得出侵權行為是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三是從行為侵害民事權利的後果出發, 得出侵權行為是一種承擔賠償責任的行為。由於缺乏一個共同標准, 因此, 學界對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分歧極大:
日本學者認為一般侵權行為成立必須具備四個要件:(1) 故意、過失的存在; (2) 違法性的存在; (3) 損害的發生; (4) 損害與違法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 [ 8 ]法國學者認為必須有過錯、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三個要件; 德國學者認為有過錯, 行為的不法性, 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四個要件;中國更是學說林立。有將侵權行為構成要件概括為6個:其中客觀要件四個:須是侵害他人的權利; 須有損害的發生; 行為須是違法; 在損害他人權利的行為與損害之間有因果關系; 主觀要件兩個:行為人須有侵權行為能力, 行為人須有故意或過失; 有五個要件:(1) 須有損害存在——損害要件; (2) 須損害系被控行為所致——因果關系要件; (3) 須加害行為違法——違法性要件; (4) 須行為之際有過失——過失要件; ( 5) 須加害人有責任能力——責任能力要件;有四個要件的:損害; 行為的違法性; 損害事實與違法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 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686~690)有三個要件的:(1) 侵權行為是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2) 侵權行為是行為人基於過錯而實施的非法行為, 在特定情況下, 行為人沒有過錯的行為也可以構成侵權行為; (3) 侵權行為是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11 ]也有兩個要件的:(1) 侵權行為是侵害他人財產權和人身權的行為; (2) 侵權行為是承擔民事責任的依據。2、在界定侵權行為概念時, 沒有嚴格地將侵權行為與其他相關概念分開, 存在著概念混淆的現象。較為普遍的是將侵權行為與侵權責任相混淆; 將侵權行為與侵權的歸責原則相混淆。
沒能形成一個包容所有侵權行為的屬概念。概念有「屬」與「種」之分。屬概念反映某類事物的共同性, 種概念反映該類事物中的每一個別事物的特殊性。種概念包括在屬概念之中。
侵權行為作為屬概念, 應當反映各類侵權行為的共同本質屬性。它既能包含所有形形色色的侵權行為, 使人們根據這一概念, 能夠判斷、識別什麼是侵權行為; 還要求它能夠將侵權行為與其他概念區別開來。在現有的侵權行為概念中, 所謂的違法行為說, 過錯行為說(甚至還有過錯說) , 賠償責任說, 這些學說中所稱的「違法」、「過錯」、「賠償」等, 它們之間誰也不能包容誰, 屬於並列關系, 形不成屬概念。概念應當反映事物的本質, 能夠成為區別一事物與它事物的判斷依據, 而現有的侵權行為概念很難做到這一點

Ⅲ 什麼是侵權責任辨析

民法一直以來考點比較瑣碎,另很多人頭疼。學好民法,首先應該將這些考點中的易錯點一一把握,這樣才能事半功倍。而侵權責任一直以來都是民法中考查的重點,今天在這里給大家簡單的分析一下這里的考點。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法律中關於侵權責任規則原則是如何規定的: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是指在行為人的行為致人損害時,根據何種標准和原則確定行為人的侵權責任。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主要包括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與公平責任原則。
根據上述法條規定,大家不難理解,可以明確以下兩個點:一是侵權責任歸責原則有幾種;二是侵權歸責原則分別是什麼意思,以及它們對應的特殊侵權分別是什麼。也就是說,掌握上述的兩個點,也就能基本了解侵權責任的含義了。
一、過錯責任原則。就是說以主觀過錯來判定責任的歸責原則。這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原則,可以理解為非黑即白。在一般侵權中,常常以這個責任來判定的,那麼考試中,會如何考查呢?例如,甲打傷乙,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諸如這樣類似的考點,題目比較容易,把握好一般侵權就可以了。
二、無過錯責任。這個是三大責任中,考查較多的一個考點,指的是無論是否存在過錯,都承擔責任,那麼大家也能體會到,這種責任有點「霸氣」,所以我們也講這個責任稱之為「嚴格責任」。例如,甲養的哈士奇咬傷路人,那麼責任的承擔就是甲了,無論甲是否存在過錯,都要承擔寵物咬傷人的後果。當然,在法律中,諸如這樣的特殊侵權責任比較多,建議大家多多總結歸類,才能事半功倍哦。
三、公平責任。此處考查較少,出題也比較容易,指的是雙方都不存在過錯,但雙方都要承擔後果,這對雙方都很公平,大家可以從這方面理解。如打籃球時籃球掉落砸傷路人,那麼打籃球的人公平分擔責任就好了。
除掌握上述三大原則的含義之外,還需要注意一個點,就是過錯推定責任,它不是三大歸責原則之一,只是過錯原則的特殊形式,所以提醒大家在做題時,注意審題。這個部分的掌握,一定要注意特殊侵權責任的分類,需要稍微加一點記憶,理解加記憶才能掌握的比較扎實。

Ⅳ 辨析題: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提供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

說法是錯誤的。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的提供勞務一方致人損害以及自己受到損害的侵權行為與責任 勞務關系,是指一方提供勞務服務,對方依照約定支付報酬而建立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勞務關系與勞動關系不同,勞務關系由《民法通則》和《合同法》調整,勞動關系由《勞動法》調整。"勞務關系"與"承攬關系"不同,勞務關系中一方交付的是勞動,承攬關系中一方交付的是勞動成果,定做人與承攬人之間不存在勞務關系。 依據《侵權責任法》第35 條規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接受勞務一方僅指自然人。個體工商戶、合夥等的雇員因工作發生的糾紛,應當適用用人單位的規定處理。接受勞務一方僅對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勞務關系中,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因為不能適用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故根據勞務提供方和勞務接受方的過錯來承擔相應的責任。

Ⅳ 判斷題: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有侵權行為,是屬於一般侵權行為.

這句話是錯誤的。只有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有侵權行為,才屬於一般侵權行為。

因為一般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基於過錯致人損害而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Ⅵ 關於侵權責任對案例分析。高分!!

1,酒店方:來
酒店方有安源全保障義務,侵權責任法第37條規定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 人或者群眾性生活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此種情況是無過錯歸責原則。
2,當事老師:
這個要分情況,第一種情況:喝酒時是女孩自己主動喝酒,老師沒有勸酒,那麼這種情況下,因為女孩已經滿18歲,屬於完全行為能力人,對自己能喝多少酒,是應該有一定的判斷力的。此種情況下,老師不承擔責任。第二種情況:喝酒時,女孩已經不勝酒力了,老師還要極力勸酒,那麼此種情況下,老師就應該對他的勸酒行為引起的後果承擔責任。
此第二種情況屬於過錯歸責原則。
3,學校方:
女孩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學校方不承擔責任。
4,女孩自己:
女孩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於墜亡有過錯,應承擔一部分的責任。

知識產權的侵權現象及對社會的影響

目前在我國出現的知識產權侵權領域和形式可謂五花八門。網吧、網站經營企業未經許可下載內、編輯影視作品容供網民觀看,為網民在線非法下載影視作品提供服務。印刷企業未經著作權人、商標權人許可,在印刷包裝製品時使用他人文字、美術作品或商標。廣告企業或廣告主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在製作廣告時使用他人攝影圖片。音像、書籍零售商或個人銷售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的盜版碟片、書籍等。計算機軟體開發、銷售企業未經著作權人許可,銷售盜版游戲軟體,或發表、使用與其相同或近似的軟體作品等。自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國內企業因涉外知識產權糾紛引起的經濟賠償累計已超過10億美元。1998年至2004年,全國法院共審理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達38228件。以中國馳名商標「長城」葡萄酒為例,僅山東一地生產銷售帶有「長城」字樣標識葡萄酒的廠家就有30多家。目前到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帶有「長城」字樣,與「長城」商標近似的商標標識就達170多個。知識產權的侵權社會的影是惡劣的,不僅傷害權益人的利益,也欺騙廣大公眾,敗壞社會風氣。

Ⅷ 新聞侵權主要有哪些現象,請以現實中的案例加以說明

新聞侵權是新聞報道侵害他人受法律保護的權利。主要表現為對姓名權、肖像權、隱私權、名譽權、著作權的侵害。

名譽是指公民的品德、聲望、信譽、形象、性格等方面的社會評價。新聞以虛假或攻擊性的內容指責公民有不道德或違法行為,損害其名聲,就構成對該公民的名譽權的侵害。未經本人同意,新聞對個人私生活的報道,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

新聞單位沒有徵得稿件作者同意,擅自刪改文字內容而造成差錯,或改變表達方式發表,也屬侵權行為。同時,報刊私自將稿件轉交其他報刊發表而又沒有徵得作者同意,也是一種侵權行為。

(8)侵權現象辨析題擴展閱讀:

葉挺家屬起訴侵權者案宣判的重大意義

28日上午,葉挺將軍家屬起訴西安摩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名譽侵權一案一審公開宣判。該公司旗下的「暴走漫畫」曾發布含有侮辱烈士內容的短視頻,篡改葉挺在獄中寫就的《囚歌》並加入低俗語句,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法院判決摩摩公司公開道歉,並向原告支付精神撫慰金10萬元。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施行以來,由英烈家屬為原告起訴侵權者的第一案,這一判決充分昭示了國家懲治侵犯英烈名譽行為的堅強決心。

彪炳史冊的英雄事跡標注了戰火年代的時代坐標,鐫刻在民族豐碑的基石底座,具有廣泛的社會道德認同。英烈的形象和榮譽,既是後輩兒孫的寶貴財富,更是凝聚核心價值觀的精神之源。我們必須營造全社會尊崇英烈的良好氛圍,樹立英烈名譽不容侵犯的正確意識。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長期處於和平年代、遠離硝煙炮火,一些人對英烈的敬仰逐漸「褪色」;甚至有人心懷惡意,詆毀攻擊英雄,美化侵略歷史、發表辱華言論,挑戰了人類道德底線,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一些網紅、「大V」以戲說、娛樂為幌子,以動漫、段子、綜藝等形式調侃英烈,混淆了文藝創作和侮辱誹謗的界線。暴走漫畫此前也以「習慣以一種娛樂化的方式去表達觀點和態度」作為辯解,但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文藝作品的戲說、虛構不可逾越道德的紅線;調侃戲謔更不能以誤導青少年作為代價。挖空心思製作惡趣味內容,其心心念念的還是流量和金錢,自家生意盈利不少,傷害的卻是全民族的共同情感。詆毀先烈、質疑歷史,歸根結底還是泛娛樂化和歷史虛無主義在作祟。

英烈的名譽與歷史的清白,需要全社會自發守護,更需要亮出法律的牙齒予以捍衛。近年來,從法院依法保護狼牙山五壯士、邱少雲等英雄的名譽權,到「精日」分子因不良言行被行拘,勇於向褻瀆歷史的行為亮劍,彰顯了法律的正義與庄嚴。

今年5月1日,英雄烈士保護法正式施行,為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行為敲響警鍾;隨著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件的公益訴訟制度正式建立,起訴主體從親屬擴大至檢察機關,讓此類行為難鑽法律漏洞,有效保護了英烈的形象,體現了以法律捍衛歷史的高度共識。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從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到烈士紀念日,再到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個個國家紀念日,推動著勿忘歷史、崇尚英雄的活動匯聚成潮。

在第五個烈士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紀念祭掃、主題學習、紅色旅遊、製作動畫等各類活動在全國各地鋪展開來。

這也提示我們:樹立正確英雄觀、民族觀和歷史觀,既要靠法律樹起保護英烈權益的銅牆鐵壁,更要通過教科書、宣傳片、影視劇等多種方式,潛移默化地傳播歷史,形成崇尚英雄的良好風氣。

Ⅸ 現實生活中侵權現象有哪些

現實生活中侵權的現象有:人身安全,知識產權,肖像權,財產安全,自由言論權,專利權,消費權等等很多。

Ⅹ 著作權侵權行為的種類有哪些怎麼進行判斷

著作權侵權行為,是指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又無法律上的依據,使用他人作品或行使著作權人專有權的行為。著作權侵權有直接侵權、第三人責任、違約侵權和僅侵犯作者的精神權利等等。那麼著作權侵權行為的種類有哪些?怎麼進行判斷?著作權侵權行為的種類大集錦我國《著作權法》對著作權的侵權行為採用的是列舉式規定,其中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著作權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5、剽竊他人作品的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保護著作權,是著作權法的核心問題。而處罰著作權侵權行為人,使受到侵害的著作權得到救濟,是著作權保護的核心。處罰和救濟的前提,是對著作權侵權行為進行正確地認定。

閱讀全文

與侵權現象辨析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