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糾紛可以找當地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回領導本行政區域的答機動車維修管理工作。
根據《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第六條 交通運輸部主管全國機動車維修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的機動車維修管理工作。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負責具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機動車維修管理工作。
(1)修理廠糾紛如何解決擴展閱讀:
《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第三十九條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受理機動車維修質量投訴,積極按照維修合同約定和相關規定調解維修質量糾紛。
第四十三條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採集機動車維修企業信用信息,並建立機動車維修企業信用檔案,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外,應當依法公開,供公眾查閱。機動車維修質量信譽考核結果、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維修電子數據記錄上傳情況及車主評價、投訴和處理情況是機動車維修信用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 如何調解汽車維修質量糾紛
一、托修方應該與承修方簽訂書面維修合同
合同中應確定雙方的義務和權利,如約定修理項目、修理費用、質量要求、竣工時間、驗收標准等,這樣一旦發生了糾紛,處理起來也有依據。
二、維修質量糾紛發生後的維權步驟
1.調解。先與承修方協商,要求對方承擔補修、返工或者賠償損失,如果雙方能夠達成一致意見,則省時、省錢,還可以避免雙方矛盾激化。如果雙方無法協商一致,則可以申請有關機構鑒定。
2.鑒定。汽車維修質量鑒定的受理機關是各級汽車維修管理站,這一機構隸屬各級交通局。如果車主對汽車維修管理站所做的鑒定結果不服,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車主也可以不經過鑒定程序,在調解失敗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三、訴訟中可申請舉證責任倒置
汽車維修糾紛屬於產品質量糾紛范疇,訴訟中,用戶可以請求法庭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即由被告(承修方)承擔主要舉證責任,承修方應該向法庭提供證據證明自己按照正確的技術和工藝進行修理,而且修理質量完全符合國家標准。如果承修方提供不出這種證明,則可以推定維修質量不合格。作為原告的車主,也應該向法庭提供損壞實物、損失清單、發票等證據。
四、要找准正確適用的法律依據
汽車維修屬於「承攬合同」的一種。《合同法》第251條規定:「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做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做人給付報酬的合同。承攬包括加工、修理、定做、測試、檢驗等工作。」在這里,「定做人」是指托修的用戶,「承攬人」是指承修的修理廠,「工作成果」是指修理好的汽車。
③ 汽車維修容易出現哪些糾紛,要如何才能避免
維修陷阱:
1,多開工項
某些黑心商家開工單時多開施工項目,造成多花工時費;
方法:電話咨詢另一家4S店工時費用;
④ 修理廠修車,車越修越壞怎麼辦,我該怎麼去維權
這種情況還是應該去找他們的,因為他們沒有修好,所以說。這個問題必須還是有他們來承擔才可以的。
⑤ 車主與修理廠發生經濟糾紛,車主找誰維權
可向消費者協會與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維權辦法:當4S店與汽車廠家都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時,或是汽車已過保修期,在維修廠維修仍不能得到解決時,建議車主向消費者協會及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維權流程:當車主向消協或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後,消費者協會及有關行政部門會針對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以調解為主的形式處理案件。具體的辦理流程是車主先立案,然後消費者協會及有關行政部門開始受理案件,接著消協與有關行政部門會就事件展開調查,最後對爭議雙方進行調解。如果調解失敗,車主可以提起訴訟,走法律程序。
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維權辦法:當消費者協會與有關行政部門都不能幫助解決問題時,建議車主申請仲裁或訴訟。
維權流程:仲裁是基於雙方簽訂的仲裁協議糾紛,消費者向約定的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訴訟是指消費者直接將車輛的生產者、銷售者或服務的提供者訴至有管轄權的法院。首先,車主要擬好維權起訴狀,然後搜集維權證據,最後到法院起訴。法院立案後,就會對事件進行排期審理。
最後,在消協調解不通時,車主可以同時選擇向新聞媒體曝光,或在網路投訴平台進行投訴,讓輿論監督整個流程的公正性。
⑥ 怎樣投訴汽車修理廠
有以下抄兩種渠道:
1,如果是以襲消費者的身份投訴可向消費者保護協會投訴、也可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訴;
2,消費者保護協會的投訴電話是12315,也可以直接去消費者保護協會所在地投訴;若是去工傷行政管理部門投訴,可以採用快遞投訴信件或者直接上門投訴的方式。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實施消費者權益行政保護的種類主要包括以下四種:
1,制定和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
2,從事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活動;
3,接受並處理消費者的投訴和舉報;
4,開展消費教育與引導。
(6)修理廠糾紛如何解決擴展閱讀:
司法訴訟途徑是消費者依法維權的保障。消費訴訟主要由消費者個人提起,而且沒有適用於消費者群體訴訟的程序,消費者協全不具有訴訟主體的地位,相關的程序減化沒有在立法上得到解決,缺乏仲裁或行政裁決的相關規定,現存的訴訟制度已經不適應消費者維權的實踐需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消費者權益保護
⑦ 面對汽車維修糾紛修理廠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1、協議解決:
2、消費者協會投訴:
3、法院起訴\仲裁解決:
4、其他途徑
⑧ 修車修壞了產生糾紛怎麼解決
1、發生故障後及時通知維修店。
2、開始二次維修前與原維修店溝通解決方案。
3、維修後保存好有問題的零件,作為維權證據。
4、不要糾纏於「為什麼壞掉」的技術細節,被維修店的套話繞得找不到回家的路。抓住「本來沒故障,修完就壞掉」的關鍵據理力爭。
5、關鍵中關鍵,是防範於未然,不要隨便聽維修店忽悠換零件,尤其是你看不到也感覺不到的他們說「換了會更好」的零件。需要更換的消耗件如火花塞、正時皮帶,在車輛手冊里也都有明確列明更換里程和更換時間。
例如:
事件:因車輛空調無熱風和熱車再啟動時很難送風,雷先生到某維修店維修。提車次日,車輛出現故障不能行駛,後被拖回修理廠。經檢查,修理廠發現車輛發動機已損壞,未經車主同意,該修理廠擅自將損壞的發動機更換為另一台二手發動機。車主認為維修廠第一次修理時將發動機損壞,後又未經同意擅自更換,要求車輛報廢,賠償損失。
解決方式:接到投訴後,調解中心調解員向車主和維修店核實具體情況,維修店認為,更換發動機經過車主同意,且有車主簽字同意的相關維修清單。車主表示,維修工期過長,且未提供備用車,應當支付交通費用賠償。經調解員多次溝通和調解,維修店願意支付交通費用1000元,補償給車主,雙方達成調解。
案例分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保修期內因質量原因維修時間超過5日的,應當提供備用車或補償交通費用,根據長沙本地的相關經濟水平,合理確定金額。
汽車維修經營者在汽車維修前應當對汽車進行全面檢修,做好標記和記錄,與車主核實需要維修的項目以及需要更換的零件等,減少風險避免糾紛。
車主應當合理維權,應當保留外出因無車使用產生的交通費用損失,在無票據憑證的情況下,按照當地經濟水平確定交通費用補償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