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育部門投訴方式
投訴學校的舉報方式:
1、向當地的教育部門或者是政府其他職能部門投訴。
2、撥打當地專投訴電話,向教育局反屬映情況。
3、登錄當地教育局的官網,進行網上投訴。
4、寫信舉報。
【法律依據】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貳』 國家教育部投訴網站
2020年9月23號,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耿集中學通知我們學生,將國慶假期減少三天,全是用來月考,請教育局,問問到底怎麼回事,國際假期,為什麼,扣除天數,為什麼?
『叄』 怎麼向國家教育局舉報
可以通過微信中官方的號碼進行電話舉報投訴,號碼具體查詢方法如下:
1、首先專選擇微信打開,如下圖所示:屬
『肆』 怎樣向教育局舉報
從家長微信大罵教師家委到全面禁止微信布置作業想到的中國教育問題。
文/任樹吉
近日,一條家長微信視頻引發一場教育風波在微信群和家長中引起了熱議,我也想就當前的教育戰線的亂象,說說我個人的看法,夲歡觀點對事不對人。這件事引起了教育管理部門的重視,說明在教育局還有有良知的人,還有人知道現在在教育戰線的亂象,是應該管管啦,抓抓啦,現在的教師已經失去了做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最起碼的良知,失去了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一切向錢看,唯利是圖已經蒙上了他們的雙眼,金錢的銅臭污染了他們的良心,做為教育主管部門的教育局視而不見有嚴重的管理缺失的責任,。幾十年的減負,越減越重,教師成立了微信群,還成立個家委,這是誰給他的權力,把作業發到群里,自已就完事大吉了,剩下就是家長忙的列印作業,忙的輔導作業,忙的送孩子上補學班,這就又回到教師的家庭補學班,不僅增加了家長的課業負擔,同時還增加了經濟負擔和思想負擔。老師只管課堂授課,其餘都是家長的責任,完不成作業是家長的責任,成績上不去也是家長的責任,老師連一點責任也沒有,這只是減了老師的負,而增加了家長的負。每天手機布置作業,電腦列印學題,家長輔導不了,自然而然就報了補學班,而補學班還是老師辦的,每個月幾百塊錢家長得掏,每天列印課題的二三塊得出,這九年義務教育名存實亡,這掉算來,比收學費還要貴。在中國一個醫生,一個教師最吃香,在學校掙上工資在家裡辦上補學班,想不富都難,這不是腐敗嗎?可悲的是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家認同並支持這樣摸式,並助紂為虐,充當家委,助長了歪風的盛行。這跟官員受賄,醫生拿紅包是一樣性質,不是官貪要貪,是你樂意行賄,這教師能不貪嗎?這不正之風正是在大家推動下得以猖獗。下來你又對這種行為說三道四,實際這是你自己做的孽。現在的老師不備課,不批改作業,寒署假三個多月,加上雙休日,節假日,能幹幾天活,沒責任,沒擔當,只有賺錢權力和義務,這樣的教師還是園丁,教育工作者嗎,簡直是師霸,師魔。有的學生已經用生命對這種模式提出了抗議。做為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這些官老爺,成天都干什麼呢,用微信布置作業,教師辦補學班,這種亂像是一天二天嗎?這不是懶政又是什麼,師德都那去啦,管理責任那去啦,良知那去啦,非要到遭成嚴重後果甚至出了人命才管嗎?這是教育的可悲,這是民生的可悲,這是國人的可悲,中國教育的路在哪裡,中國希望在哪裡,我們大家,不管你是教育長,師長,家長都好好想想吧,我們做事首先要想到咱們是人,多換位思考,徹底改變這種行為,還教育以一片藍天,還家長一個清爽,還師長以一個清名,還學生一個前途,還偉大祖國一個燦爛輝煌的希望明天!
『伍』 教育局舉報電話
1、上海教育局公眾督電話:23116647
2、上海教育局 教育亂收費投訴電話:62555906、62555916 。內
3、上海教育局學校容周邊環境整治舉報電話:23116804
1、 上海市教育局負責擬訂教委工作的季度、年度工作計劃和季度、年度工作總結;綜合協調教委機關重要政務、事務;負責文件運轉和管理;負責教委重要會務、接待的組織安排;負責信息管理、簡報編輯、文秘、文書檔案、信訪、機要、人大代表書面意見與政協提案的辦理;負責督查、催辦工作;負責教育對口支援工作;負責教育系統社會團體審核工作;負責機關資產管理、安全保衛及有關日常行政事務管理工作。
『陸』 怎麼投訴教育局
不必理會的,其實在學校學習階段最重要的不是競賽這些,而是培養自專學,交際的屬能力,以及鍛煉好身體,不必把老師們眼中的榮譽看得太重,像他們這樣自欺欺人的做法實在沒什麼意義,這樣的現象其實到處都有,當走入社會後,他們的優勢就慢慢少了,記住,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你的獨立性,負責任,終身學習,不斷進取,以及擁有健康的身體
『柒』 教育局投訴什麼方面
義務教育學校新生入學工作包括六項:
核查學校班級數、在校學生數;核查學生錄取結果及學生錄取方式;核查新生分班方式;核查學生學籍,確保一人一籍、人籍一致;核查學生收費情況;核查教輔資料配備情況。
此次重點檢查民辦學校初中情況,隨機抽查部分民辦小學和公辦小學、初中。
■普通高中高一新生入學工作包括:
核查招生錄取結果;核查新生建立學籍情況;核查學生人數;核查招生收費情況;核查教材使用情況。
■校外培訓機構招生工作包括:
核查需公示信息的公示情況;核查廣告宣傳規范情況;核查教學配套設施及安全情況;核查任課教師來源及資質情況;核查全日制培訓機構培訓對象情況;核查培訓機構教材、招收對象及上課時間等情況。
檢查方式共分為八種,包括區縣交叉檢查、信息員反饋、查看監控系統、設置舉報電話、隨機檢查、開展回頭看、查看資料和現場詢問。其中隨機檢查指,西安市教育局將組成檢查組,採取不打招呼、不定時間、不定學校,直接入校入班方式進行檢查。
2019年春季、秋季開學後,市區教育局將按照上述檢查方式再進行兩輪復查,不斷鞏固招生入學治理成果。
查實的違規招生行為
對學校和責任人頂格處理
■義務教育學校核查內容包括:
1.是否存在無計劃、超計劃、超范圍招生等問題
2.是否存在對已錄取但放棄入學學生的空餘學位違規補錄等問題
3.是否存在通過考試或變相考試進行補錄等問題
4. 是否存在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等問題
5.是否存在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
6.是否存在組織分班考試
7. 是否設立各種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等問題
8.是否存在教育掮客介入學校招生等問題
9.是否存在已在公辦學校注冊的插班學生
■普通高中學校核查內容包括:
1.是否按照全市普通高中統一中招錄取結果建立普通高中學籍
2.是否存在無計劃、超計劃招生問題
3.是否存在違規亂收費問題
4.是否使用國家規定教材
5. 是否存在空掛學籍、人籍分離現象
6. 是否存在56人及以上大班額問題
西安市教育局要求,對檢查中發現的違規招生問題,各區縣教育局要責成相關學校立即整改,發現涉及教育「掮客」問題及時移交公安機關查處。
各區縣教育局要強化問責機制,對違反招生入學紀律的學校和責任人,將依據管理許可權,嚴肅問責追責,對查實的違規招生行為,將對學校和責任人頂格處理,絕不姑息。對違反「六個嚴禁」的民辦學校,依情節輕重,分別給予通報批評、核減該校下一年招生計劃、停止下一年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的處罰
『捌』 中國教育局的舉報電話多少
為進一步方便群眾,接受社會監督,教育部對現有20餘個不同業務領域的監督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進行了整合歸並。自2012年9月3日起,教育部啟用24小時統一監督舉報電話,號碼為:010-66092315、66093315;同時啟用統一監督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8)教育部門投訴擴展閱讀:
根據上述職能調整,國家教育局的主要職責是:
1、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法規,研究制定全國教育事業的具體方針、政策並組織實施。
2、研究制定全國教育發展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擬定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規模、速度和步驟,組織、指導、協調全國教育發展規劃、年度計劃、教育體制改革和辦學體制改革的實施。
3、負責全國基礎教育(含學前教育)、特殊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校外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含社會力量辦學),協調、指導、監督區、縣(國家)及有關部門的教育工作。
4、主管全國教師和教育行政幹部隊伍建設工作,負責全國中小學校長資格認定;參與制定全國教育系統人事管理工作的有關政策和規章制度;指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組織實施師范院校畢業生就業分配工作。
5、統籌管理本部門的教育經費;參與擬定教育經費籌措、教育貸款、教育收費和教育基建投資等方面的規章和辦法;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國家確定的教育經費增長的原則,監測各區、縣(國家)教育經費的籌措和使用情況,按有關規定對全國教育基本建設和局屬教育事業單位經費及國有資產進行管理;指導全國教育系統內部勤工儉學和校辦產業工作。
6、負責全國各類學校網點布局規劃調整工作,學校基建、校舍和校產及教育用地的管理。
7、負責管理全國學歷教育及考試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我國家各級各類學校招生計劃。負責繼續教育、成人自學考試、掃除青壯年文盲。
8、負責管理並協調、指導教育系統的外事工作;負責具有大學以上學歷出國留學人員的審核;負責協調同港、澳、台地區的教育交流。
9、負責國家教育局機關和局屬單位勞動工資、人事調配、編制管理及領導幹部的考核、管理工作;指導全國教育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開通統一監督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
『玖』 如何投訴教育局
投訴教育局行政不作為可以通過電話或者是直接向政府的上一級主管的部專門來進行一個投訴,而屬且如果是行政部門類型的投訴行為的話,可以先向政府的信訪局來進行一個舉報,在這種情況之下都不會受到打擊報復,因為可以匿名舉報。如果政府職能部門行政部作為,可以向不作為政府部門的上一級主管部門投訴。如果是行政部門的行政不作為,可先向政府信訪局投訴。
行政不作為就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應當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認為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未履行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並且在程序上沒有明確意思表示的行政行為。所謂行政中的「不作為」行為,是基於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符合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應該實施某種行為或履行某種法 定職責,而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卻拒絕作為的行政違法行為,亦稱「不作為違法」或「消極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