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教舉報和投訴的定義
我認為
舉報
可關自己關別人,有揭開揭穿意思.
而投訴
一般
是自己經歷的.
㈡ 投訴和舉報有什麼區別
投訴和舉報的區別
1、概念不同
投訴是指消費者購物或接受服務,與企業發生爭議後,通過電話、書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自己權益遭受侵害的事實,請求協助解決爭議的行為。
舉報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企業在經營中存在的違法行為。舉報既可以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
2、提出者不同
投訴人是認為自身權益遭受侵害的消費者;而舉報人是發現違法行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這種違法行為未必對其自身權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處理依據不同
投訴的處理依據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等;舉報的處理依據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
4、處理方式不同
投訴的處理方式是「調解」。工商部門在收到投訴後,審核該投訴是否符合受理規定。對於受理的消費爭議投訴,工商部門採用調解方式來處理。在工商部門指導下,企業與顧客平等協商,就修理、更換、退貨、賠償等事項進行充分溝通,並就達成共識內容製作調解書;如果無法達成一致,工商部門將終止調解,並建議顧客與企業通過請求消協等社會組織調解、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方式解決爭議。
舉報的處理方式是「查處」。工商機關在收到舉報材料後,根據核查結果決定是否立案。通過法定調查程序,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最終作出給予行政處罰、不予處罰、移送、銷案等處理結果。
5、投訴「和解」可以撤回
舉報「私了」不能撤回
投訴可以撤回。如消費者與企業「和解」後不想投訴了,或對企業就修理、更換、退貨、賠償等事項提出的解決方案表示滿意了,都可以撤回投訴。
舉報不能撤回。舉報人舉報後,以來信、來電或其他形式要求「撤回」舉報的,並不具有法律效力。行政部門仍然會對舉報人所反映的案件線索進行調查核實。如果查實企業存在違法行為,即使企業與消費者自行和解,甚至給予高於法律規定額度的補償,也不能免除企業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機關仍然會依法依規對企業做出相應處罰。
6、強制執行力不同
投訴處理中,最終是否能夠達成一致意見,取決於企業與顧客的自身意願,且調解結果不具有強制執行力。
舉報處理中,查處工作則具有強制力,是工商部門作為市場監管者,履行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法定職責,查處結果具有強制執行力。
㈢ 舉報和投訴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
投訴是指消費者購物或接受服務,與企業發生爭議後,通過電話、書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自己權益遭受侵害的事實,請求協助解決爭議的行為。
舉報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企業在經營中存在的違法行為。舉報既可以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
2、提出者不同:
投訴人是認為自身權益遭受侵害的消費者;而舉報人是發現違法行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這種違法行為未必對其自身權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處理依據不同:
投訴的處理依據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等;舉報的處理依據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
廣大勞動者舉報投訴應注意以下事項:
1、明確區分舉報和投訴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了勞動保障監察的舉報制度和投訴制度。勞動者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可以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如果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了自身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可以直接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
2、通過快速有效方式進行舉報
勞動者舉報用人單位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時,可以通過快速有效的方式,如可以撥打本市勞動保障政策咨詢和舉報電話「12333」或者登錄上海勞動保障服務網http://s.yingle.com等便捷的方式進行舉報。
3、舉報時應盡量提供詳實信息
勞動者在舉報用人單位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時,應明確提供被舉報單位的名稱、地址及違法具體行為。為更有效地對用人單位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勞動者在舉報時可以提供相關證據材料,同時也可以留下姓名和聯系方式,便於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與舉報人聯系。
4、勞動者應及時維權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行為在2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因此,為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勞動者應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投訴,以防超過維權時效。
5、勞動者應注意收集證據材料
勞動者在工作時應注意保存好用人單位的招工招聘記錄,考勤記錄,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用人單位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相關工作憑證,以便舉報投訴時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提供,或在申請仲裁時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供。
㈣ 舉報投訴信怎麼寫
投訴信格式範文篇一:
×××消費者協會:
我叫趙 ×× ,女,家住××市××街××號,工作單位××,聯系電話××××,郵政碥碼×××。我到×××市×××商場購買××牌電腦時,其合法權益愛到侵害。××商場在××街××號,商場負責人:×××,售貨員:×××,電話號碼:××。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略)
我請求消費者協會依法維護我的合法權益,並要求×××商場賠償損失×××元。
投訴人:趙××
年 月 日
投訴信格式範文篇二:
尊敬的XX市物價局:
您們好!
我們是來自XX省XX市一所職業技術學校07級的幾十名學生。
我們在學校里待了3年至4年不等,但我們發覺我們的母校一直變換名字,08年前,我們學校使用的名字為:「XX市國防學校」,自稱為XX省國防軍事學校的分校。08年之後,政府不允許國防辦校,學校被更名為「長征職業學校」。09年之後,學校又打出「華海職業技術學校」的名字。我們的畢業證書上的學校落章為「「XX市國防學校」和「長征職業學校」。
入學
《中等職業學校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學費由學校財務部門統一收取,到指定的物價部門申領收費許可證,並使用省級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專用票據。第十二條中等職業學校除收取學費和住宿費以外,未經財政部、國家計委、國家教委聯合批准或省級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再向學生收取任何費用。
《中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第三十七條民辦學校對接受學歷教育的受教育者收取費用的項目和標准由學校制定,報有關部門批准並公示;對其它受教育者收取費用的項目和標准由學校制定,報有關部門備案並公示。
至今,我們從沒看到過我們學校的收費許可證,也沒有把收費細則公布給我們學生看,我們懷疑我們學校存在違法收費的行為,故向貴局舉報投訴,希望貴局:
1、依法調查「「XX市國防學校」和「長征職業學校」是否在貴局進行依法申請收費許可申請?是否存在違法收費的情形。
2、現時學校仍然在運作,希望貴局同時查證現時收費情況是否合法。
3、由於同學眾多,為方便傳達,煩請貴局以書面回復我們此事的處理結果。
20XX年6月7日
學校學生代表
投訴信格式範文篇三:
投訴人:張先生
投訴時間:20xx-10-28 16:51:23
投訴內容:
投訴事實與理由:
原告於20xx年9月23日於重慶龍華實業集團眾友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處購買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速騰轎車一輛。因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裝有耦合桿式後懸架存在嚴重的安全風險,給投訴人的生命、財產帶來極大安全隱患,特向貴委投訴。
20xx年10月17日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宣布召回563,605輛一汽-大眾新速騰,召回方案為在受影響的車輛後懸架縱臂上安裝金屬襯板。從召回公告中對加裝金屬襯板的作用來分析,「在車輛後軸縱臂上安裝金屬襯板」這一相當於給汽車「打補丁」的召回措施,並不能根本解決後懸架斷裂問題,不能徹底消除後懸架斷裂所帶來的不安全風險。
20xx年10月24日大眾在媒體溝通會上又明確表示為新速騰後懸架縱臂加裝金屬襯板是目前最理想的解決方式,並不建議更換懸掛,因為可能帶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如果加裝金屬襯板不能徹底消除安全隱患且又不能更換***懸掛,大眾又沒有其他解決辦法有效消除後懸架斷裂風險,就應當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第十九條之規定採取退車的方式徹底消除風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七條之規定,「對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中國消費者協會以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消費者協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據大眾官方統計搭載耦合桿式後懸架的新速騰車共計563,605台,受侵害的消費者人數眾多,符合該條規定的由消費者協會提起訴訟的條件,因此,特請求貴協會向被投訴人提起訴訟。
投訴人認為,被投訴人生產的裝配有耦合桿式後懸架的速騰車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具有危害駕乘人員人身及財產安全的風險,嚴重侵犯了投訴人的合法權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第三十七條之規定、第四十七條,向貴協會進行投訴,望貴協會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相關職責,切實維護投訴人的合法權益。
此致
xx市消費者協會
投訴人:張xx
二〇xx年十月二十八日
㈤ 應該向哪裡舉報反映投訴
你也要說一下什麼問題,讓大家幫你啊
㈥ 如果想要舉報,投訴應該怎麼辦
舉報最好是實名,能提供證據或證據線索,這樣有利於舉報或投訴的受理與解決。舉報投訴地址或者電話、網站可自行在網上查詢。
㈦ 怎麼舉報公司
根據描述公司的這種做法是違法的,可以採取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投訴。
投訴所需的材料:
1、《員工來訪登記表》;員工親自來投訴的,由員工本人填寫;員工通過來電、來信(函)、電子郵件投訴的,由工作人員根據投訴內容填寫
2、員工有效身份證復印件(驗原件);
3、員工勞動關系證明資料(如:勞動合同、工作證、工卡、廠牌、工資表(單)、入職登記證明、被處罰憑證、被開除/除名/辭退/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或證明等)
4、工資收入憑證原件(如:銀行蓋章確認的流水單、用人單位蓋章確認的工資單);
5、委託他人投訴的,提交《授權委託書》原件、被委託人身份證復印件(驗原件);《授權委託書》要有員工本人的簽名,同時寫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
一、依據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第五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依法為員工參保單位為職工辦理參保手續並為職工繳納社保費不是一個可以商量的問題,一旦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就必須依法為員工參保!參加社保是用人單位和個人的義務和權利,雙方都必須共同遵守,共同承擔。
解讀:根據規定,單位應為職工辦理參加社會保險手續,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個人承擔的部分由單位從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職工入職一定要與單位簽訂合同,一旦發生糾紛,合同可以作為職工與單位形成勞動關系的憑證,按照《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等相關法律,只要存在勞動關系,企業就應該為員工辦理社保。
對於職工入職沒有簽訂合同的,職工可以將歷年的工資條、蓋了章的證明、工作服裝等各種可以證明與單位有勞動關系的材料保存下來。一旦單位不給辦理社保,可以向當地勞動部門投訴,由政府部門進行檢查監督,並責令補繳員工社保。「根據勞動合同法,公司未為員工繳納社保費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支付經濟補償金。」
二、與單位發生爭議,申請仲裁時效
勞動人事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一般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三、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能確認與用人單位有勞動關系
如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可以參照工資支付憑證、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材料來判斷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由於該工作涉及多條法律法規,情況復雜,需要具體研究。請當事人線下與市人社局勞動監察局電話2189275進行聯系,以便我局調查核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