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區民事調解聯調室糾紛記錄本該怎麼寫
糾紛調解是社區民警的一項主要工作,調解記錄可以分為:
1、調解時間
2、調解的雙方當事人
3、調解主持人、其他參與人
4、糾紛的簡要經過
5、調解的經過及結果
6、雙方當事人簽字
7、可以附上調解時的照片
B. 社區民事糾紛調解有哪些技巧
沒有到法院去把調解書司法確認的,效力基本無,不履行時,這種調解書無執行力
C. 社區怎麼下去給居民調解矛盾糾紛
社區黨委領導,以社區調解主任(治保)為主,一大幫積極分子為骨乾的調解隊伍......
D. 在社區糾紛調解程序中,請談談制定並實施解決方案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在社區糾紛調解程序中,一共有5個程序:分析糾紛事實、研判糾紛焦點、制定內解決目標、制定並容實施解決方案、進行調解評估。
在糾紛解決目標確定後,糾紛調解人可在此基礎上制定糾紛解決方案並實施。糾紛解決方案一般需要包括:糾紛對象、糾紛解決目標、糾紛解決思路(危機介入、社會生態理論等相關專業的理論與原理)、糾紛解決具體方案(調解的具體方式、時間、地點、人財物分配、應急方案等)和效果評估表。糾紛解決方案需要經糾紛當事人確認同意方可實施。糾紛調解人在進行有效調解後,化解當事人的矛盾,實現了解決目標,按照相關規定,如需要製作調解書;如不需要則不必製作調解書,也可以與雙方當事人當面進行友善和解,實現糾紛解決的目的。
E. 大家,應該如何面對社區調解家庭糾紛案件
婚姻家庭糾來紛調解勢在必行。源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和諧幸福是社會穩定的基礎。近年來,婚姻家庭矛盾以及由此引發的糾紛依然易發多發,且日益呈現出形式多樣、成因復雜、調處難度不斷加大等特點,若不能及時有效化解,極易引發非正常信訪或群體性事件,甚至誘發刑事案件。婦聯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加強婚姻家庭糾紛專業人民調解工作,及時妥善化解婚姻家庭糾紛,是保障婦女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婚姻家庭關系的迫切需要,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
F. 杭州的社區工作者怎樣調解社區居民的家庭糾紛
一、以家庭糾紛調解站為平台,加快組織建設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街道成立了黨工委書記任組長,婦工委、司法、綜治、街政、勞動等部門共同參與的領導小組,形成了街道黨工委主要抓、各部門協同抓、各社區具體抓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四級工作網路:辦事處設家庭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社區居委會設調解站,居民小組設調解員,樓院設信息員。成立了由社區律師、心理專家和社會熱心人士組成的社區調解志願者隊伍,構建起多方面參與、全方位覆蓋的社區調解網路體系。
二是加強硬體建設。街道所轄的社區全部建立了家庭糾紛調解站,在有條件的社區設立了專門的調解工作室,統一製作了調解站牌子,規范了調解登記、調解申請、調解協議等文本模式,設立了調解站網路設置、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宣傳牌。為擴大調解站以及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專門開辟了2處「調解站宣傳欄」,定期更新宣傳內容,通過法律政策解讀、調解案例解析等,幫助居民群眾知法、懂法、學法、用法。
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建立了「受理―登記―調查―調解―協議―回訪」的工作流程,規范了《矛盾糾紛排查制度》、《調解糾紛登記制度》、《矛盾糾紛調處制度》、《調解回訪制度》等工作制度,確保家庭糾紛調解站工作規范化、制度化.依據回訪工作制度,調解站實施了「三必訪」、「一回訪」和「三原則」,即已發生的糾紛必訪、特困戶必訪、老問題戶必訪;家庭暴力糾紛處理後定期回訪;工作人員依法調解原則、當事人自願原則和不幹涉當事人訴訟權利原則。
二、以宣傳教育為基礎,提高社區居民素質
一是大力開展普法宣傳。以「平安進我家,幸福伴我行」為主題,廣泛開展平安家庭知識宣傳教育活動。為加強氛圍宣傳,街道黨工委在延安二路設立了法制宣傳一條街,設置宣傳櫥窗、普法宣傳標牌100餘塊,法治宣傳欄200餘米,不定期張貼平安家庭創建知識。部分社區成立了社區法制學校,制定發放了法律咨詢手冊。我們還先後開展了家庭禁毒納涼晚會,組織了禁毒法律知識答卷和預防毒品巡迴展覽,邀請專家進行了安全知識講座,開展「周末法律茶座」等活動,增強了家庭成員的法律素質和抵禦毒品、預防艾滋病、防盜竊、防隱患的能力。
二是積極開展文化宣傳。充分利用「三八」節、「五一」、「十一」、「迎奧」、「兒童節」等節慶日和奧運會舉辦的有利時機,組織社區家庭和流動人口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舉辦了婦女同樂會、巧手迎奧運、「展婦女風采,創法制市北」等一系列文化活動,社區居民家庭和流動人員積極參與,寓教於樂,在娛樂中自覺接受到教育。
三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家庭糾紛、家庭貧困往往是矛盾的滋生地,也會導致一些糾紛的家庭對社會不滿、當事人性格偏激等等。我們將加強對居民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好,把失業家庭、意外事故家庭、單親困難家庭作為關注的重點,定期邀請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到社區授課,圍繞社會發展、婚姻關系、子女教育、婆媳相處等方面,結合典型案例,進行心理疏導,形成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心態。
三、以社會協同為手段,發揮「合力作用」
一是與轄區內法院協同,形成訴訟調解與群眾調解的合力。藉助市北法院民事五庭駐在我管區的優勢,積極開展「法官進社區「活動。按照《關於人民法院委託人民調解組織調解民事案件的試行意見》規定,對涉法家庭糾紛進行委託調解,取得較好效果。上清路社區居民遲某因沒有處理好房產分配問題,引起子女之間的矛盾加劇,起訴到市北法院。在當事人雙方同意的基礎上,市北法院民五庭委託社區居委會先行開展了調解工作,在社區內進行了公開審理,並最終依法予以判決。通過這種委託調解、公開審理的形式,既合理化解了糾紛,又達到了教育社區居民的目的。
二是與市區司法部門協同,形成職能調解與社區調解的合力。充分發揮街道「四位一體」調解中心的職能作用,協調信訪、司法、綜治等各部門,聯合開展對疑難復雜家庭糾紛的調解工作。
三是與簽約社區律師協同,形成專業調解與家庭調解的合力。社區律師作為專業法律工作者,在法律法規的掌握運用和具體案件的調解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我們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做好糾紛調解工作。
G. 村(社區)幹部如何調解矛盾糾紛
「村官」雖然不復大,卻要制「上管天下大事,下管雞毛蒜皮」,每天都要遇到許多矛盾糾紛。因此.調處矛盾糾紛是村幹部一項重要的經常性的工作。如何處理家庭糾紛典型案例:清官難斷家務事。調解村民的家務問題是一件老大難的事,但王莊村的民調主任靳開遠不怕。村民王某有三個兒子.因分家不均,父子關系鬧任,家庭不和,大兒子甚至拒不『養老人。親戚朋友多次出面協調.均無果而終。無奈之下,王某憤然表示要去法院狀告大兒子.討個公道。靳開遠聽說後,立即趕到王家詳細了解情況。經過幾天的努力,他做通了王某和三個兒子的思想工作,達成了重新分家的共識。緊接著.靳開遠幫忙將王家的所有財產進行詳細登記,合理搭配,然後抽簽決定歸屬,同時敦促三個兒子立下.養老人的字據.由村委會蓋章證明。分好家後,王家父子和好如初。農村習俗,分家一般要有娘舅在場作證。鄰居們都誇道:「靳開遠真是個好『娘舅』呀!」操作要點:在王家人行將鬧到法庭之時,靳開遠適時出場調解,在王家父子之間苦口婆心勸說,感動了王家人。在調處矛盾時他全程跟蹤服務,幫助王家人分家,充當「娘舅」的角色,用「抓閹」這個最為公正的方式分配財產,主持了公道。同時..
H. 社區居委會下設的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可適當收費是對還是錯
社區居委會下設的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可適當收費,這句話是錯誤的版,正確的是人民調解委權員會調解民間糾紛,不收取任何費用,其費用由縣級以上政府承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四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不收取任何費用。
第六條國家鼓勵和支持人民調解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人民調解工作所需經費應當給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對有突出貢獻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和人民調解員按照國家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8)社區社區調解糾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八條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由委員三至九人組成,設主任一人,必要時,可以設副主任若幹人。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有婦女成員,多民族居住的地區應當有人數較少民族的成員。
第九條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委員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居民會議推選產生;企業事業單位設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委員由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工會組織推選產生。人民調解委員會委員每屆任期三年,可以連選連任。
I. 鄰里之間發生傾倒垃圾糾紛 社區幹部怎樣調解
為了解決不同類型的糾紛,國家相應設置了不同類型的糾紛解決辦法,主要包括:
(1)自行協商:即由糾紛當事人進行平等協商,就糾紛的解決方案達成一致意見的方法。
(2)人民調解委員會是指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下設的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組織。依照法律規定,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的指導下開展工作,用調解的方法解決一般的民事糾紛和輕微的刑事案件。
經調解自願達成的協議,當事人應自覺履行,不願調解或調解不成或調解後反悔的,一方或雙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調解委員會不是國家司法機關的組成部分,也不是一級行政組織,它的活動及結果不具有法律和行政的強制性。
(3)仲裁:即由仲裁機構對民事糾紛進行居中調停。與自行協商和民間調解相比,民事仲裁的程序相對完整,當事人為之所支付的糾紛解決成本也較高。但合法、有效的仲裁裁決能夠得到法院的強制執行,有利於糾紛的最終解決。
(4)民事訴訟: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在各種民事糾紛解決方式中,民事訴訟的程序最為完善、復雜,當事人為之所付出的糾紛解決成本也最高。
但是,由於得到了國家權力的直接介入,因而民事訴訟也是各種糾紛解決方式中效力最高、最具有強制力、最徹底的一種。
(9)社區社區調解糾紛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如下:
第十七條當事人可以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也可以主動調解。當事人一方明確拒絕調解的,不得調解。
第十八條基層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對適宜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解決的糾紛,可以在受理前告知當事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第十九條人民調解委員會根據調解糾紛的需要,可以指定一名或者數名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也可以由當事人選擇一名或者數名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
第二十條人民調解員根據調解糾紛的需要,在徵得當事人的同意後,可以邀請當事人的親屬、鄰里、同事等參與調解,也可以邀請具有專門知識、特定經驗的人員或者有關社會組織的人員參與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支持當地公道正派、熱心調解、群眾認可的社會人士參與調解。
第二十一條人民調解員調解民間糾紛,應當堅持原則,明法析理,主持公道。調解民間糾紛,應當及時、就地進行,防止矛盾激化。
第二十二條人民調解員根據糾紛的不同情況,可以採取多種方式調解民間糾紛,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述,講解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耐心疏導,在當事人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基礎上提出糾紛解決方案,幫助當事人自願達成調解協議。
J. 如何處理社區居民矛盾糾紛
1、提升社區環境質量;
2、擴大社區服務范圍;如:成立業主委員回:該業主委員會的委員均答是由業主通過推薦,選舉出來的公道正派、有威信、有說服力、通曉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退休老幹部、老黨員、樓組長。他們負責就平時小區內因亂扔垃圾、空調外機滴水、下水道堵塞、天井積水、污水外溢、侵佔共用位等原因引起的矛盾糾紛及時進行調處。
3、豐富社區居民文化活動;
具體怎麼搞,自己開動腦筋啦,當然也可以到先進小區學習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