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醫療糾紛調查報告怎麼寫
網路文庫中有例子,還有醫療糾紛防範和處理講座。
『貳』 醫患關系現狀及解決方案
近年來醫療糾紛(包含醫療事故和病人不滿)雖大幅度上升,但醫療事故並未同步增加,這說明目前的醫療糾紛並不只是醫療技術的問題,而往往是人文性醫療服務的問題。艾力彼公司的調研顯示,在頻發的醫療糾紛中,純技術原因引起的不到20%。患者的醫學知識不足以評價醫生的醫療技術,因此就醫感受主要源於對人文性醫療服務的評價,醫務人員人文性醫療服務的缺失將直接導致患者滿意度下降,這也是不少醫療技術先進的大醫院醫療糾紛不斷的原因之一。
醫療糾紛小則擾亂醫療工作秩序,大則影響醫院的聲譽,嚴重的甚至導致醫院關閉。如天津某三甲大醫院捲入了醫療糾紛,法院判院方敗訴,作出賠償較大金額的判決,引來媒體報道與炒作,導致病人日漸減少,醫生因此流失,如此惡性循環,一段時間內醫院員工人數降到300人左右,最終導致醫院被另一家三甲醫院吞並,原址土地出售,不再掛該院招牌,人員並入新醫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目前門庭若市,醫療技術高明的大型醫院應以此為戒,加強危機預防管理。
法國管理學家費堯曾說過,管理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條線,是相互聯系的運動過程。危機管理也是這樣,它的過程是消除危機因素的系列活動,管理者應該考慮如何縮減(Rection)危機情境的發生,如何做好危機管理的准備工作(Readiness),如何規劃以及如何培訓員工以反應危機局面(Response)並從中盡快恢復(Recovery),這四個方面(4R)構成了基本的危機管理。
由艾力彼管理顧問公司創立的「醫患危機預防模型」強調危機預防機制。現在大部分醫院對醫療投訴和糾紛的處理,都是採取「滅火行動」。醫療糾紛產生了,處理人員就事論事,「兵來將擋,水來土淹」,處於被動的應急狀態。根據危機管理「預防為主,處理其次」的原則,這不是最好的方法;「醫患危機預防模型」在患者不滿或投訴剛產生時,就主動進行監控管理,「防患於未然」,以最大限度防止危機的出現或縮減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
『叄』 典型醫療事故案例及分析!(要求有具體的案例及分,最好是當今的熱點醫療糾紛)
腦癱患兒訴上海某醫院醫療事故賠償案案件簡介原告張某之母於2006年10月4日(雙胞胎待產)急診入院,凌晨3:45醫生告知B超單檢查顯示胎兒的胎心和胎動並未異常後,被安排在產房待產區。但原告胎膜早破,羊水外流長達6個多小時,被告(醫院)未採取任何具體治療及檢查措施。原告於同日上午9:30出生,醫生告知,原告重度缺氧,在兒科病房的暖箱中搶救有所改變出院,但於2008年原告查出腦癱,原告家人於2009年2月將在被告處的病例調出後才知,原告的病情是由被告造成。2009年3月原告將被告上海某醫院訴至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就此醫療事故承擔賠償責任。 案件解析作為本案原告的代理律師,自接受委託後,我們認真聽取當事人的陳述,進行調查取證,就該案件的主要法律事實與證據,從專業知識角度以分析,並做出相應的方案,在該案件中主要爭議有:一、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被告方提出本案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我們認為被告對此法律概念和適用存在理解錯誤,依據《民法通則》和《意見》等相關法律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即應從權利人能夠行使請求時開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8條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因此本案訴訟時效應從2009年2月在被告處調出病例,確定的病情是由被告造成時開始計算。二、被告是否存在醫療過錯被告對原告在出生過程中是否構成醫療事故,一直持否定態度。在審理過程中,我們申請法院委託司法鑒定,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委託上海市虹口區醫學會就被告對原告的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其醫療行為與現狀有無因果關系及本案病例是否構成醫療事故,被告對原告的診療是否存在過錯進行鑒定,上海市虹口區醫學會鑒定結論為不構醫療事故。面對這樣的鑒定結論,無疑是一個沉痛的打擊。本案要想取得賠償,這個鑒定結論是關鍵,律師和原告都不服這樣的鑒定結論。我們重新申請鑒定,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接受了申請,並委託上海市醫學會就被告對原告的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其醫療行為與現狀有無因果關系及本案病例是否構成醫療事故,被告對原告的診療是否存在過錯進行鑒定,鑒定結論為:原告與被告的醫療爭議構成醫療事故。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第四條,《醫療事故分級標准》(試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本病例構成二級乙等醫療事故,醫方承擔主要責任。 判決結論 原告訴被告上海某醫院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楊浦區人民法院認定該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支持了我方原告的所有訴訟請求,判決如下:一、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醫療費人民幣5090.40元;二、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住院伙食補助費人民幣280元;三、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住院陪護費人民幣1515.50元;四、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護理費人民幣201,600元;五、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殘疾用具費人民幣280元;六、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交通費人民幣210元;七、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24,441.48元;八、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殘疾生活補助費人民幣244,414.80元;九、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律師費人民幣3500元。 法律依據 一、《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五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准計算:(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後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於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計算。(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准計算。(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准計算,憑據支付。(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八條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九條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肆』 11·28江蘇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醫療糾紛的最新進展
「11·28」醫療糾紛事件有了最新進展:該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邵建政、兒科主任謝秋已被暫停職務,當事醫生吳艷、葯師繆潔暫停醫療執業,監察部門已介入調查。 「11·28」醫療糾紛事件發生後,張家港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醫療糾紛處理領導小組,就醫療糾紛中醫院管理、診療過程、崗位履職等情況,對值班醫生、值班護士等18名當事人進行了調查。
同時,在患兒家屬尚未申請啟動醫療糾紛技術鑒定的情況下,張家港市衛生行政部門啟動了行政調查程序:申請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專家組就診療和搶救過程進行調查,聽取了夏臣森家屬陳述,對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師、護士進行了詢問。
經調查,專家組認為:急診接診醫師擬診基本正確、治療符合規范,醫院搶救及時。在治療搶救過程中,醫院存在的缺陷為,鹽酸甲氧氯普胺和碳酸氫鈉應當要避免配伍(配伍是醫療專業名詞: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葯性特點,有選擇地將兩味以上葯物配合同用),但目前未見該配伍引起患者死亡的報道;由於患兒病情變化急驟,病程短暫,醫院對患兒出現的病情突然變化認識不足。
對患兒的死亡原因,專家組認為可能為過敏性休克、暴發性心肌炎或病毒性腦炎。但患兒死亡後未做屍檢,封存的剩餘液體未做檢測,無法最終確定死亡原因,醫院存在的缺陷與患兒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也無法判定。目前,監察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伍』 和醫院發生醫療糾紛 關於醫德醫規的事衛生局是否有權調查並採取對醫院的懲罰
衛生行政部門(衛生局)對醫院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地方法規、部門規章的情況有權調查並可實施處理和處罰。對違反醫德醫風的行為由醫院根據管理規章制度進行處理。
『陸』 大家對於醫療糾紛有什麼看法呢要做問卷調查
如何妥善處理醫患關系,化解和處理醫療糾紛,防範醫療事故,已成為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內重要工作。如何容進一步提高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處理醫療糾紛的水平,合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從整體上推進醫療服務的科學化、規范化、標准化,正確理解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深入認識和防範醫療風險,提高醫療糾紛處理的理論水平,掌握相關的實用技巧,更好地維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態度誠懇謙虛,不找客觀理由 與患者發生糾紛,往往都是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操作技術、等候過久、疏忽造成的小失誤等不滿意造成的。比如,靜脈輸液穿刺一次不成功,輸液完畢呼喚拔針沒及時趕到等,這時護理人員應向患者主動道歉,絕不能說「你的血管太不好找了」或「沒聽見」、「正忙著」等話。這樣會引起患者的反感,尋找其他問題而使矛盾升級。
『柒』 調查醫療糾紛的目的是什麼
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捌』 醫療糾紛舉證責任分配製度論文中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胡學軍;;解讀無人領會的語言——醫療侵權訴訟舉證責任分配規則評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2 陳小嫦;李大平;;論醫療訴訟中的證明妨礙[J];證據科學;2010年04期
3 王利明;;《侵權責任法》的中國特色解讀[J];法學雜志;2010年02期
4 翟志文;薛振環;;醫患訴訟因果關系證明負擔的緩和——以日本判例的分析為視角[J];法學雜志;2011年03期
5 喬世明;;試論醫療侵權鑒定製度的完善[J];法治研究;2010年11期
6 彭浩晟;;醫療損害證明責任分配規則研究[J];證據科學;2012年03期
7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醫療損害賠償調研課題組;賀榮;周繼軍;張柳青;陳特;;新形勢下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審理情況、問題與對策[J];證據科學;2011年03期
8 宋平;;我國醫療侵權舉證責任分配之反思與重構[J];河北法學;2010年06期
9 張新寶;明俊;;醫療過失舉證責任研究——比較法的經驗與我國的實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10 陳慧慧;;反思醫療侵權損害舉證責任的再分配——由《侵權責任法》第58條的法解釋延伸[J];中國衛生法制;2012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4條
1 霍娜娜;論醫療糾紛證明責任的分配[D];河南大學;2011年
2 彭秋紅;我國醫療侵權舉證責任分配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代全喜;醫療糾紛訴訟舉證責任分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4 陳今玉;論醫療糾紛損害賠償之訴的舉證責任分配[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周菁;王超;;我國法官在刑事證據法中的訴訟角色[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2 韋國猛;;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責任淺析——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為中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3 周阿紅;莫良元;;構建我國現代自由心證保障體系的路徑探討[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4 尤佳;;《侵權責任法》第24條的性質及適用探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5 潘善斌;醫療事故訴訟若干問題探討[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6 楊錦炎;;論訴訟證明對象——以法律方法論為啟示[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7 郭瑋;;論侵權責任歸責原則體系——以我國的立法為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8 潘善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釋評[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9 張剛;王成軍;;關於構建和完善我國民事訴訟證明標準的法律思考[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10 張文英;;網路名譽侵權行為及其責任[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劉輝;鄭在義;;民事檢察中的若干證據問題[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趙海怡;;責任規則威懾與激勵效應的異化及矯正——兼評《侵權責任法》第七章[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張保生;王進喜;吳洪淇;;中國證據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肖剛;;我國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運行失范之反思與重構[A];全國法院系統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6 孫世光;;生產者責任延伸法律制度的正義性分析[A];2007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下卷)[C];2007年
7 陳勁梅;嚴瑛;張璦;;淺談醫患法律關系[A];第一屆航天醫院管理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8 陳宏光;;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行政監督機制的完善——以行政訴訟視角的法律分析[A];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法律問題——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郭鋒;胡曉珂;;強制責任保險研究[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10 袁碧華;;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中的職業保險探析[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沈強;TRIPS協議與商業秘密民事救濟制度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高田甜;WTO爭端解決機制證明負擔規則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張偉強;法律制度的信息費用問題[D];山東大學;2010年
6 劉冬京;我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7 田園;侵權行為客觀歸責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周瓊;論中國精神損害賠償的事實及相關基礎[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許俊強;目的港受領遲延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10 王錦;環境法律責任與制裁手段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滕雅婷;醫療損害賠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研究[D];南京醫科大學;2010年
2 張源;專利間接侵權理論在我國適用空間的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傅學慶;醫療過錯的判斷標准——醫療水準說[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張玉英;商業廣告虛假薦證的民事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余暮;醫療糾紛中的侵權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葉傳祿;著作權侵權賠償責任及賠償數額的確定[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馬錦毅;論僱主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曹麟蔚;勞動爭議證明責任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夏路;論醫療損害責任歸責原則[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趙莉穎;論學校對未成年學生人身傷害之民事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霍海紅;;主觀證明責任邏輯的中國解釋[J];北大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2 肖建華;李志豐;;從辯論主義到協同主義[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3 侯利陽;舉證責任分配理論之重構[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包冰鋒;陳今玉;;醫療糾紛損害賠償訴訟舉證責任分配原則之比較分析[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5 白鶴舉,李春榮;醫療訴訟中醫患雙方的舉證構成[J];承德醫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穆書芹;試論舉證責任倒置在醫療事故案件中的適用[J];當代法學;2002年07期
7 周團結,張建軍;論民事訴訟舉證責任分配與民事責任歸責制度的銜接[J];當代法學;2003年02期
8 蕭曉暉,喬寧;從舉證責任倒置談防禦性醫療[J];當代醫學;2003年11期
9 肖建國;論民事舉證責任分配的價值蘊涵[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10 胡永慶;知情同意理論中醫生說明義務的構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前1條
1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利明;[N];人民法院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8條
1 江毅;中美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制度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丁春輝;醫患關系現狀及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3 寇娟;民事訴訟證明妨礙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4 孫麗華;關於民事訴訟中證明妨礙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陳建中;醫療糾紛中醫療機構舉證責任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6 高雲江;論醫療侵權舉證制度[D];山東大學;2010年
7 梁冬;論醫療侵權糾紛的舉證責任[D];吉林大學;2010年
8 宋萍萍;論民事醫療損害責任訴訟中的舉證責任之分配[D];復旦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李黎;於情;李雪梅;;淺談醫療糾紛中的舉證責任[J];北方經貿;2011年07期
2 王岳;;域外醫療損害之舉證責任分配比較與我國的策略[J];證據科學;2010年04期
3 王星星;;論醫療侵權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7期
4 汪粼;;淺談民事訴訟舉證責任[J];台聲.新視角;2006年01期
5 尚江濤;;論民事訴訟舉證責任[J];法制與社會;2009年17期
6 陳建文;;論舉證責任倒置的適用[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6年05期
7 彭鵬;陳三勇;伍永亮;;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分配規則探究[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7年08期
8 程春華;;舉證責任分配、舉證責任倒置與舉證責任轉移——以民事訴訟為考察范圍[J];現代法學;2008年02期
9 姚丹;;淺談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J];今日科苑;2008年11期
10 應魏;;論侵犯商業秘密案件中舉證責任的分配問題[J];商場現代化;2008年2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李艷;;環境侵權案件中因果關系舉證責任分配[A];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環境、資源與能源法律實踐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馬東曉;;略論舉證責任的分配規則——以知識產權訴訟為例[A];規劃·規范·規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秀論文集[C];2006年
3 梁梅;;論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的倒置[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4 陳磊;周宏斌;;論醫療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5 陳磊;周宏斌;;論醫療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6 張桂香;郭唐軍;;舉證責任分配規則淺議[A];規劃·規范·規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秀論文集[C];2006年
7 許永傑;賀寶健;;舉證責任的分配與證明標準的衡量[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8 吳毅;;論法官對舉證責任自由裁量權的行使[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9 傅蕾;;試論專利侵權糾紛案前調解[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10 孔俊偉;鄧曉敏;;環境損害民事訴訟中的證明問題——從兩份截然不同的判決談起[A];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與環境資源法的熱點問題研究——2006年全國環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四)[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葛梅;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舉證責任分配[N];江蘇經濟報;2003年
2 林操場 劉春華;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案件不完全免除受害人舉證責任[N];徐州日報;2006年
3 龔賽紅;國外醫療訴訟舉證責任分配[N];健康報;2003年
4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人民法院 仇慎齊郭輝;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舉證責任之認定[N];人民法院報;2007年
5 俞曉霞;特殊舉證責任分配方式運用三題[N];人民法院報;2004年
6 李燕;從一起牛官司看舉證責任分配[N];江蘇經濟報;2006年
7 崔頌文沈金汝;舉證責任分配在庭審中的運用[N];人民法院報;2007年
8 戚新明;確認勞動關系的舉證責任分配[N];江蘇經濟報;2010年
9 案例編寫人 雲南省巧家縣人民法院 周國祥;保險合同糾紛中舉證責任分配及不利解釋原則的適用[N];人民法院報;2011年
10 劉雁兵 馬向征;簽名不被認可時的舉證責任分配[N];人民法院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曾冠棋;舉證責任法理探討與實證評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2 駱東平;論性騷擾糾紛的民事訴訟規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3 吳國喆;權利表象及其私法處置規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4 呂利秋;《行政訴訟舉證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5 宋平;醫患糾紛訴訟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6 倪靜;知識產權糾紛訴訟外解決機制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7 李新莊;我國土地行政公益訴訟制度構建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0年
8 胡雪梅;「過錯」的死亡[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9 顏璠;知識產權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運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10 劉敏;當代中國民事訴訟調解率變遷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張冬雪;醫療損害案件中的舉證責任分配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姚旭斌;民事審判實踐視角下的舉證責任分配[D];蘇州大學;2003年
3 沈煜;論醫療侵權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D];蘇州大學;2013年
4 王曉明;試論我國醫療侵權糾紛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分配[D];西北大學;2011年
5 陳鐳;我國醫療侵權糾紛訴訟中舉證責任分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6 孫衛國;論醫療糾紛中的舉證責任[D];鄭州大學;2007年
7 李瑞京;船舶油污損害賠償舉證責任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6年
8 曹開旺;論我國新聞侵權法律制度之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9 王永軍;論民事舉證責任分配製度[D];河南大學;2005年
10 劉佳;我國民事舉證責任分配製度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玖』 如何構建良好的醫患關系調研報告
一、醫患關系現狀及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醫患關系從總體上看,是基本和諧之中存在著局部的不和諧,和諧是主流,不和諧是支流。醫患關系成因復雜,有醫療資源不足,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患者有意見;有醫療質量不高、服務態度不好,群眾不滿意;也有更復雜的社會因素。既有體制、機制上的問題,也有思想觀念方面的問題,還有管理監督不力等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醫患之間缺乏信任,是造成醫患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醫患之間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換位思考。部分醫務人員不能設身處地替患者著想,而是較多地考慮醫療機構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對醫務人員也缺乏理解,不了解醫學的復雜性。
(二)醫患溝通不夠、醫療糾紛增加,是醫患關系不和諧的重要因素。有統計表明:在已經發生的醫療糾紛中,由於醫患溝通不夠,醫患關系不和諧導致的糾紛約占總量的三分之二。
(三)在醫療過程中缺少人文關懷,加劇了醫患關系不和諧的情況。治病、救人原是一體的,但有些醫生卻只重視「病」不重視人;在有些醫療機構,醫療活動只強調依*儀器設備,忽視醫生與患者的交流。
(四)患者申訴和維護權益渠道不暢通是影響醫患關系的直接原因。我國雖已於幾年前就施行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但發生醫療事故之後,光是事故鑒定費用就高達幾千元,患者維護權益成本太高,要想通過正常渠道維護權益,實際上仍是件很難的事情。
(五)我國現行的醫療保障體系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沒有及時跟上市場經濟的步伐,全民醫療保險體制不健全,是醫患矛盾尖銳最根本的原因。資料顯示,許多國家由於有健全的全民醫療保險體制,全民參加醫療保險,絕大部分的醫療費用都由保險公司來承擔,不會由個人支付高額的醫療費,很少有醫患間的沖突。
二、如何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對醫療機構來說,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首先要眼睛向內,正視並克服自身的不足,不能抱怨患者不理解,怨天尤人解決不了問題。要善於分析自身的問題,從服務環境、服務理念、服務態度、服務效果等各方面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我們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性醫院,也是東北、華北部分地區疑難重症的搶救中心。近些年來,我們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從思路到規劃,從舉措到實施,一切從患者利益出發,積極轉變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量,把病人的滿意作為醫院的追求。從我院的實踐看,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要從六個方面加強醫療服務工作,用保障人民健康來促進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拾』 本人需求一篇收費與醫療糾紛的講課稿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醫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醫院財務管理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環節,是醫院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部門既是醫院領導規劃決策的參與者,也是理財職能的執行者。正因為醫院財務管理的地位舉足輕重,所以加強醫院財務管理、規范醫院財務行為便成了重中之重。在醫療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中,醫院的生存和發展單靠國家的投入難以持久,最終難逃被淘汰的命運。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應更新觀念,醫院必須通過自身的醫療服務來獲取收入,實現盈餘,以促進醫院財務工作現代化,增強醫院參與市場競爭的活力。為達到以上目標,亟須提高醫院財務管理水平,更新財務管理觀念,以保證醫院經營持續健康發展。 1 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加強經濟核算和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醫院進行財務管理,必須建立健全各項財務規章制度。醫院的各種經濟行為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照章辦事,實現規范化管理、加強醫院經濟核算是醫院財務管理的重要任務。醫院要利用有限的衛生資源提供優質的衛生服務,努力增收節支,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2 合理編制預算,統籌安排各項資金 醫院進行財務管理,首先要科學預測各種因素對醫院收支的影響,合理編制年度預算,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安排好各項資金,保證全年工作計劃順利完成。 3 依法組織收入,努力節約支出 醫院的財務管理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按照國家核定的收費項目和醫療服務收費價格,積極組織收入,做到不多收、不漏收。同時,要在保證醫療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努力節約支出、降低成本。 3.1 降低人員費用,實現減員增效 人員費用是醫院成本費用的重要內容。嚴格控制人員費用在醫院成本管理中佔有突出位置。醫院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雙向選擇的用人機制,制定合理的人員配置定額,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潛能,防止因人力資源配置不當造成不必要的資源耗費。要改革分配製度,把隱性收入、福利收入、灰色收入明朗化,實行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優勞優酬,克服平均分配的缺陷,消除攀比心理。要建立嚴格的臨時用工制度,減少臨時用工開支。改革醫院內部組織結構,簡化管理層次,減少管理人員,降低管理費用,實現高效管理。 3.2 加強流動資產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流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庫存物資、葯品材料、往來賬款等。從當前醫院管理情況看,加強流動資產管理的空間較大。流動資產高效、安全的周轉對醫院減少營運成本有著重要意義。醫院要善於將貨幣資金投入成本效益較好的項目,合理利用自有資金和借貸資金,加快醫院發展步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要重新考慮庫存物資、葯品材料的儲備數量,善於運用現代物流配送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儲備定額。凡是能夠實現順暢配送、保證醫院需要的葯品物資,醫院盡可不搞儲備,以減少資金佔用,降低經營成本。醫院的往來款項積壓也是不容忽視的資金浪費,一方面佔用資金影響資金周轉,另一方面超過期限的債權將成為醫院的成本費用。因此,及時清理往來款項也是加強醫院成本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 3.3 大力推行後勤服務社會化,減輕醫院負擔 醫院後勤開支是醫院成本費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涉及水、電、氣等諸多方面,降低消耗大有潛力可挖。凡社會能有效提供的後勤保障,都應逐步交予社會去辦,利用社會資源為醫院服務,減輕醫院負擔。社會一時不能辦的後勤服務要引入市場機制,制定合理的消耗(開支)定額,克服大鍋飯、不核算的後勤管理辦法,減少「跑、冒、滴、漏」,杜絕浪費,降低消耗。 3.4 大力推行公開招標采購,降低采購成本 醫院一切采購都應進行充分的可行性論證,切實保證采購物資發揮最大效益。一切采購活動都應公開招標,進行「陽光操作」,杜絕購銷中的不正之風。葯品費占病人就醫費用的大頭,降低葯品支出是減輕群眾醫葯費用負擔的重頭戲。要全面推行葯品集中招標采購,把集中招標采購降低的葯品價格好處大頭讓利患者,讓廣大群眾從改革中得到實惠。 3.5 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要提高醫院技術效率,通過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提高治癒率,縮短病人住院天數,加快病床周轉,提高醫生、護士的工作效率。要提高醫院資源配置效率,把資源配置到產出最大的項目和領域,根據社會需求,開展新的服務項目,開辟新的服務領域,努力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醫療保健需求。當前尤其要慎重對待大型醫用設備的購置,防止不講成本效益盲目追求「高精尖」的傾向。 4 加強資產管理,防止流失 醫院的各種資產是醫院開展醫療服務的物質基礎,醫院加強財務管理要按照有關規定管好、用好各種資產,使各種資產充分發揮效益,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 5 醫院財務管理也必須重視無形資產的具體化 醫療服務行業是高技術、高風險行業,一家醫院的名氣往往需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建立,而幾起大的醫療事故就可以使醫院名聲掃地,所以,醫院的無形資產除醫院的聲譽外,還包括醫療技術專利權以及一些新興的非專利醫療技術。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醫療市場勢必進一步開放,今後將會涌現出大批的合作、合資醫院,醫院除投入人才、技術、設備外,良好的聲譽也可以作為合作的無形資產。因此,醫院財務管理亟須通過市場調研、制定相關的財務管理制度,使無形資產具體化,直接為醫院的經營活動服務。 6 加強財務監督職能、推動財務工作透明化 加強財務監督職能,能防止財務黑洞,避免醫院不顧自身實力盲目建設及添置設備,對醫院的工程建設、新購設備、維修項目等進行效益審查論證,實行公開招標,盡量節約成本,實現「少花錢,辦好事」的目標。另一方面,醫院財務管理也必須接受上級單位、社會及職工的監督,使醫院財務工作透明化。 醫院財務管理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工程,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醫院財務部門要實行「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體制,對醫院的財務活動進行統一管理,這樣有利於醫院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有利於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完善的財務管理能促進醫院整體實力的提升,使醫院在錯綜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財務管理工作也必須不斷適應新形勢,革新除弊,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