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屋頂的使用權
屋頂是不能自由改造的,除非是自己建房的。屋頂改造需要到城市規劃部門申請,不然都是屬於違建。
2. 頂樓屋頂使用權利歸屬問題
樓頂使用權屬於全體業主,而並非_頂樓住戶。
按照物權法的相關規定,如果回頂樓業主的購房合同的產權不答包括樓頂,樓頂是屬於業主共有的,既然屬於小區公共空間,公共空間的使用權屬於全體業主,監督權歸小區業主委員會,在個別業主私自使用屋頂但不存在違章搭建行為的情況下,業主委員會可以向物管公司投訴,由物管公司督促該業主停止佔用公共空間的行為。因此,樓頂使用權並非只歸頂樓用戶所有。
3. 屋面和外牆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應當屬於誰
商品房外牆及屋面的使用權歸業主共同所有。
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商品房的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整幢商品房的公用建築面積,由該幢商品房的全體業主分攤。
也就是說商品房的外牆面的所有權屬於該幢商品房的全體業主共同所有,所以,外牆面的使用權也屬於該幢商品房的全體業主。
而屋面是商品房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屋面的所有權應屬於該幢商品房屋面所及范圍覆蓋下各層的房屋所有人共同所有,屋面的使用權也應屬於該屋面所及范圍覆蓋下各層的房屋所有人。因此,建築的外牆及屋面都屬於共有部分,歸業主共有。
(3)屋頂侵權及使用擴展閱讀:
所有權和使用權區別
所有權,是所有人依法對自己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是對生產勞動的目的,對象,手段,方法和結果的支配力量,它是一種財產權,所以又稱財產所有權。
所有權是物權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種權利,具有絕對性、排他性、永續性三個特徵,具體內容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置等四項權利。
使用權,釋義為不改變財產的本質而依法加以利用的權利。通常由所有人行使,但也可依法律、政策或所有人之意願而轉移給他人。如我國國家財產的所有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根據國家的授權,對其所經營管理的國家財產有使用權。
1、從民法關於所有權的相關原理來看。完整的所有權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分四項權能,而使用權是實際利用的權利。所有權人與使用權人並非必然是同一主體,因為通過一定的契約,非所有權人也可獲得使用權,比如房主可將房屋租給他人使用。
因此,樓宇屋面的使用權經全體業主同意,可以讓給開發商來使用。
2、從商品房買賣合同示範文本的相關條款來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建設部共同製作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示範文本第十七條明確要求買賣雙方應對樓宇屋面使用權的歸屬作出約定。
那麼,只要開發商與業主能夠協商一致,開發商就完全可以通過購房合同的約定來取得樓宇屋面的使用權了。
4. 屋頂之爭法律法規
您好,
樓頂空間的所有權歸屬於全體區分所有權人所共有,即屬於業主共有部分,原則上不能歸屬於頂層區分所有權人所專有使用。建築物本身與土地權屬並不相同,區分所有建築物的土地還有一個使用權的問題,開發商可以在公平合理的條件下做出一定的調整,把某些方面可以確定土地使用權歸自己享有,或者歸其他區分所有權人享有,只要不將費用分擔在其他區分所有權人身上也就行了。而建築物就是全體區分所有權人所有,與開發商沒有關系,開發商無權處置。開發商與個別區分所有權人約定樓頂空間的專有使用權的,不發生法律效力,頂層區分所有權人不能夠取得其專有使用的權利。在區分所有的建築物上,頂層樓板都屬於全體區分所有權人所共有,那麼,頂層樓板以上的樓頂空間,當然更屬於區分所有人所共有,其佔有、使用、收益、處分,都是全體區分所有權人的權利,由全體區分所有權人共同支配。即使是開發商與個別區分所有權人約定,這個約定也不能對抗全體區分所有權人的權利。因此,開發商和頂層區分所有權人約定樓頂空間歸屬於該區分所有權人專有使用的,一律無效。
5. 樓房頂樓使用權歸誰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小區住宅樓的樓頂使用權歸誰所有?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6. 在物權法中,房頂的所有權是怎樣規定
樓頂的歸屬權。樓頂應是整棟樓全體業主共有的部分,而不僅是頂層住戶共有的。
《物權法》第條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這是關於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規定,也是我國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該項權利。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指多個區分所有權人共同擁有一棟區分所有建築物時,各區分所有權人對建築物專有部分所享有的專有使用權及對建築物共用部分所享有的共用部分所有權。區分,是指數人區分一建築而各有其一部分。區分所有,是區分一建築物的特定部分為所有權的標的。建築物區分所有包括兩部分
1、專有部分。這是指區分所有權人依其所購份額對建築物套內空間獨自佔有、使用的部分,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權利即區分所有權人的專有權。根據《物權法》第71條的規定,專有權與一般所有權在性質上是一致的,即專有權人對其專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但因建築物結構上的相連性,專有權人在對其專有部分行使權利時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專有部分的形成條件有兩個:
(1)構造上的獨立性,也就是要有固定的遮蔽欄,與其他區分所有權人的專有部分相隔離。
(2)使用上的獨立性,一般以該部分有無獨立的出入門戶為判斷標准
2、共有部分。這是指專有部分以外的建築物的其他部分。包括三部分
(1)建築物的基本構造部分,如支柱、屋頂、外牆等;
(2)共用部分,如樓梯、走廊、電梯、自來水管、貯水塔、消防設備、大門等;
(3)部分區分所有權人共有的部分,如各樓層間的樓板(天花板、地板)、左右房屋之間的隔牆等。
7. 樓頂使用權是否只歸頂樓用戶
從理論上說,屋頂因為計入了建築的公攤面積,是屬於全樓業主共有的,如果可以使專用,大家都能屬用,如果需要維修,要大家出錢維修。
頂樓按照正常說法是屬於公共部分的,不屬於任何一戶,也可以說任何住戶都擁有所有權。但是,一般來說頂樓的話,都無人願意管理,大多情況下,使用權都是屬於頂層用戶在使用。而且,很多老房子是沒有物業公司的,以前也沒有公共維修基金這個東西(那時候都是基建處),所以屋頂成了一個大問題。使用的時候大家都來用,壞了的時候大家都說是你家屋頂,他們不管。
(7)屋頂侵權及使用擴展閱讀:
《城市異產毗連房屋管理規定》
第六條所有人和使用人對共有、共用的門廳、陽台、屋面、樓道、廚房、廁所以及院路、上下水設施等,應共同合理使用並承擔相應的義務;除另有約定外,任何一方不得多佔、獨占。
所有人和使用人在房屋共有、共用部位,不得有損害他方利益的行為。
第七條異產毗連房屋所有人以外的人如需使用異產毗連房屋的共有部位時,應取得各所有人一致同意,並簽定書面協議。
8. 物權法中關於住房的樓頂的所有權問題是如何定義的
樓頂的歸屬權。樓頂應是整棟樓全體業主共有的部分,而不僅是頂層住戶共有的。
《物權法》第70條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這是關於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規定,也是我國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該項權利。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指多個區分所有權人共同擁有一棟區分所有建築物時,各區分所有權人對建築物專有部分所享有的專有使用權及對建築物共用部分所享有的共用部分所有權。區分,是指數人區分一建築而各有其一部分。區分所有,是區分一建築物的特定部分為所有權的標的。建築物區分所有包括兩部分
1、專有部分。這是指區分所有權人依其所購份額對建築物套內空間獨自佔有、使用的部分,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權利即區分所有權人的專有權。根據《物權法》第71條的規定,專有權與一般所有權在性質上是一致的,即專有權人對其專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但因建築物結構上的相連性,專有權人在對其專有部分行使權利時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專有部分的形成條件有兩個:
(1)構造上的獨立性,也就是要有固定的遮蔽欄,與其他區分所有權人的專有部分相隔離。
(2)使用上的獨立性,一般以該部分有無獨立的出入門戶為判斷標准
2、共有部分。這是指專有部分以外的建築物的其他部分。包括三部分
(1)建築物的基本構造部分,如支柱、屋頂、外牆等;
(2)共用部分,如樓梯、走廊、電梯、自來水管、貯水塔、消防設備、大門等;
(3)部分區分所有權人共有的部分,如各樓層間的樓板(天花板、地板)、左右房屋之間的隔牆等。
9. 外牆與屋頂使用權是誰的
前幾天,筆者陪多位朋友去購房;同時,偶也收到許多網友給我發來郵件。其中反映較多的是附加合同的一些內容。偶試圖通過一部分案例分析,希能給廣大購房者有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大家都知道現在大部分深圳購房附加合同中就有一點規定(註:那是開發商自己先制定的,事先根本沒有和業主商量) 外牆使用權與屋頂使用權屬於開發商所有。 筆者認為:自己購買的房子,怎麼會外牆使用權屬於別人所有?房子,業主既然具有了所有權,那使用權自然應該歸於業主;所有權大於使用權,那附加合同也就沒有效用了。 但外牆又有一定特殊性,它不是一個業主所擁有的,它應該是整棟樓的業主所擁有,也就帶來一個問題?多少個業主同意,才能使作外牆?按照一般多數服從少數原則,理應過半數才能通過。但外牆的使用也會對城市形象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會受到城市相關管理法的約定。 而現在,大部分開發商根本就沒有和業主協商,就在購房附加合同約定外牆和房頂使用權歸賣方,這明顯是不正常的。本身,業主對外牆(建築成本)就出了錢。幸好,現在許多購房者慢慢地意識到這個問題,如一些團購客戶紛紛提了出來。開發商想賺取外牆使用權的廣告費用,越來越難了。 而對於屋頂使用權明顯歸於頂層業主所有(若有廣告的話,須經本棟多數業主同意)這根本就是不必要進行討論。但開發商對屋頂的廣告牌卻是特別看重,又在附加合同進行約定:屋頂使用權歸開發商所有,這於情於法都是說不過去的。 筆者在實際處理上會碰到,有的開發商提出:這附加合同是經過國土部門審定後,不可能為了一、二戶而改變。也就是說,不想麻煩了。一般情況下,業主購房行為都是比較獨立的,大家在沒有入住之前,較難相互認識;換個角度,業主(沒入伙前)在發售階段,是較難聯合一起,要求開發商改變附加合同的內容。
10. 將他人屋頂當成平台使用 構成侵權嗎
他人的屋頂屬於他房屋的一部分,所有權歸他人所有,未經同意擅自使用構成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