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被人誣蔑打人糾紛

被人誣蔑打人糾紛

發布時間:2021-06-07 05:38:53

⑴ 因為土地糾紛,給鄰居誣陷我打人了

如果你們沒有打她,協商什麼?
沒有證據,派出所也不能對你們處罰。
應通過法院解決。

⑵ 被人辱罵後打他會承擔什麼後果

1、法律只保護合法的維權方式,被他人公然侮辱並非己方當事人可以故意傷害對方身體的法定理由。被辱罵的當事人,可以使用手機記錄對方的侮辱行為後報警,依法維護己方的合法權益。卻選擇了十分不理智的錯誤行為,故意傷害對方身體,因此,罵人者應依法承擔其應當承擔的責任,但是因為被罵就去毆打對方的打人者,亦應當承擔相應的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處罰的責任。
2、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導致受害人輕傷二級或以上,依據刑法234條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導致受害人輕微傷或不足輕微傷,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43條依法追究行政違法責任。
4、鑒於受害人辱罵在先,可以認定其對於自身的損害負有一定的過錯,違法或犯罪嫌疑人可以依法要求減輕賠償責任,同時可以依法要求減輕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的責任。
5、至於受害人公然侮辱打人者的問題,應依法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42條追究行政違法責任。處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6、如果罵人者公然侮辱他人,達到情節惡劣的情形,例如,強令受害人爬過自己的胯下,當眾撕扯受害人衣物、給受害人戴破鞋、綠帽遊街,給受害人臉上或嘴上塗抹糞便等情形的,已經構成公然侮辱他人,情節惡劣的情形。
受害人可以依據刑法246條發起刑事自訴,追究相關的公然侮辱他人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
7、所謂公然侮辱,是指當著第三人或公眾的面,或者利用不特定的,可以讓第三人或公眾知曉的方式,以貶損受害人人格尊嚴為目的,所實施的侮辱行為。
8、受害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追究公然侮辱他人的違法或犯罪嫌疑人相應的責任後,要求其承擔合理的民事賠償責任,一般以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為原則,如果受害人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心理創傷,涉及精神損害的,可以主張合理范圍內的精神損害賠償主張,如果未達到的,則人民法院一般不會支持精神損害主張。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34條、246條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42條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20條、134條
司法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精神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條、8條

⑶ 有人報警誣陷我打人,經派出所調查我沒打,我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訴這個誣陷我的人嗎

刑法上有誣告陷害罪這個罪名,但是如果他人與你之間確實有糾紛,而警察經過調查只是對你是否打了人證據不足而撤銷了案件這種情況下,你如果去告他誣告陷害罪,恐怕得到法院支持的機會比較小。

⑷ 被誣陷打人

生活中有很多事有時候就是會被別人誤解,站在連去扶老人我都不敢去扶,你是因為啥子事被誣陷打人的嗎。如果是在馬路上的話有沒有路過的人,可以找路過的人給你做證,或是找下你們發生事的地方有沒有監控攝像頭,可以去找找,

⑸ 關於對方欠債還錢,恐嚇拖延,誹謗污衊的法律糾紛,跪求法律人士幫助。我是學生,可能要上法庭。

1.這個問題,首先從民事上說,你有對方親筆所寫的欠條,是本案中對方欠你錢的事實最有利的證據,此外你還有證人願意為你作證。如果證據屬實,僅從表面判斷,已經算是證據充分了。筆跡的鑒定在判決結果出來之前都由你支付,你可以請求判令對方支付筆跡鑒定的費用(筆跡鑒定結論傾向性比較明確的,法院會支持你的訴訟請求)。
2.對於恐嚇及侮辱、誹謗等行為,建議你報警處理。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3.侮辱、誹謗兩個行為如果足夠嚴重的話,構成刑事案件。你可以以自訴人的身份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訴訟。

⑹ 被人污衊說自己辱罵她,然後她還動手打人這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只要動手打人了,肯定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只是輕重而已。但也不能排除是否是正當防衛,一個案件的發生不是一個人能說的清楚的,具體的結果還是要靠證據說話的

⑺ 民事糾紛被誣告打人怎麼辦

首先,對待這種無理取鬧的人,只能先發制人,以牙還牙,先到法院起訴,(內以誣告罪,侵犯人容身安全罪。)但是,如果還是從鄰居不傷和氣考慮,還是人民調解比較好。另外,最關鍵的是你們要有證據!而不是一味陳述事實!公說公理婆說婆理,關鍵是證據!可以通過人證物證書證等各種方式,找出對方過錯的證據!不然的話,看你們老是退讓,他們就是沖著以惡欺善,以老賣佬你也沒辦法!你在瞻前顧後的時候,人家早就算計怎麼讓你們替他們付錢了!

⑻ 被人誣陷我為打人者怎麼辦啊

可以收集證據證明被他人陷害,並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必須提供有力證據證明被誣陷,根據《刑事訴訟法(2018修正)》第五十條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8)被人誣蔑打人糾紛擴展閱讀:

誣告陷害罪與報復陷害罪的區別: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後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權利。

2、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是一切公民;後者的對象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與舉報人。

3、主體不同:前者是一般主體;後者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4、行為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後者表現為濫用職權、假公濟私,進行報復陷害。

5、目的不同:前者是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後者是一般報復的目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了報復陷害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利用職權、捏造犯罪事實,並向有關機關告發的,完全符合誣告陷害罪的特徵,應定誣告陷害罪,不定報復陷害罪。

⑼ 我沒有打人他卻誣陷我打他了!這樣算是犯罪嗎

可以,如果情節不嚴重的話,屬於民事糾紛,適用侵權責任法調整。

⑽ 被誣陷打人

這些警察都有手段證明。你有沒打他碰他。路上一般也有監控。路人也可以證明。他起訴你打。也要證據。你真沒打。逐條反駁。你的律師會教。和律師說明真實狀況

閱讀全文

與被人誣蔑打人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