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承包地確權糾紛

承包地確權糾紛

發布時間:2021-06-07 05:08:45

Ⅰ 關於農村土地承包地的轉讓和確權糾紛

土地法 第七十三條 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專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屬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這不是糾紛,不要避重就輕、故意躲避,轉讓土地是違法行為,所謂的協議不是協議,談不上有效與否。說成是轉讓使用權處罰更嚴厲,實際上不是。後者根本沒有得到土地,前者因為違法行為也有可能被政府終止家庭聯產承包,收回承包地。存在違法行為,雙方還振振有詞,就不屬於確權的范圍了,等著以後處理處罰

Ⅱ 土地承包糾紛和土地權屬爭議的區別

土地承包和土地權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土地承包是農村屬於國家集體的土地 個人可以承包耕種 並按規定簽訂承包合同承諾按年月繳納一定數量的費用,而土地權屬是指土地是屬於誰的 或者是個人或者是集體 或者是國家的。

Ⅲ 農村承包責任田糾紛和確權

村組是有權重新分配,但要召開村民會。

Ⅳ 農村土地確權糾紛找哪個部門

鄉政府或者縣政府。依照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的規定,確權的權利主體為鄉級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也就是說只有鄉級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才具有確認所有權和使用權的權力。

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做為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具體承辦確權工作,對確權的意見和建議,要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決定。

45.jpg

土地確權糾紛由誰處理?
1、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由鄉級人民政府受理和處理。

2、設區的市、自治州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下列爭議案件:跨縣級行政區域的;同級人民政府、上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交辦或者有關部門轉送的。

3、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下列爭議案件:跨設區的市、自治州行政區域的;爭議一方為中央國家機關或者其直屬單位,且涉及土地面積較大的;爭議一方為軍隊,且涉及土地面積較大的;在本行政區域內有較大影響的;同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部交辦或者有關部門轉送的。

4、國土資源部調查處理下列爭議案件:國務院交辦的;在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的。

農村土地確權證有什麼用?
1、有效保護農民財產。

土地沒有確權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強占農民耕地的現象,農民的權益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

農民擁有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在承包期內除國家或地方建設需要徵用土地外,任何單位和組織都需和農民進行協商,農民有拒絕的權利並可依法維護自己的承包經營權。

2、獲得補償的依據。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一筆有價值的無形資產,農民擁有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就擁有了在承包期內享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土地承包經營受益權。誰想獲得農戶的土地經營權,誰就必須給農戶補償相應的經濟收益。

3、依法實現土地流轉。

在明確所有權、穩定承包權、強化管理權的前提下,中央政策和法律允許和鼓勵農戶對土地承包經營權實行有償流轉。農戶有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可以以此為據,對所承包的土地依法合理流轉。

Ⅳ 土地確權常見糾紛有哪些

土地確權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
1、妥善處理機動地、經濟地、荒地等問題。凡是已納入承包地管理的,繼續作為承包地管理;未納入承包地管理的,不進行確權登記,但應按實際面積登記在冊。
2、在農村土地承包期間,農戶自行或者流轉給別人在承包地上建房、挖塘等改變農業土地用途的,仍按原來承包地面積進行確權登記,在實測面積時減去佔用面積,並進行備注。
3、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應以二輪土地延包時家庭實際承包人口為基礎,家庭個別成員已死亡或戶口遷出的(如出嫁女、遷入城鎮居住、在校大學生、現役軍人等)應在備注欄標注清楚。二輪土地延包後,新增家庭成員應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一並作為共有人進行登記,並在備注欄標注。與戶主關系欄按照國家規范填寫,如本人、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孫子女、兄弟、姐妹、其他等。
4、農戶之間進行承包地互換的,互換後的土地沒有糾紛,按現在土地的承包人進行確權登記。對存在糾紛的,先解決糾紛再進行登記。對以轉包、出租、入股、抵押等方式流轉的土地,按原承包轉出農戶登記,不給受轉者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其流轉關系繼續履行流轉合同約定。
5、家庭承包人戶主死亡,在這次土地登記中,應尊重承包農戶意願,作為原家庭共有人處理。
6、承包農戶家庭成員全部死亡的,其承包土地只登記不確權,暫由原負責贍養人繼續耕種、管理、收益。
7、對第二輪土地延包後,個別村民小組進行了土地調整,應按照保持穩定、尊重歷史、正視現實的原則依法妥善解決。

Ⅵ 農村土地承包確權將面臨哪些糾紛及如何解決

農村土地所有權的權利主體是很明確的,是「農民集體所有」,但實踐中土地集體所有權的實現確實存在很多困難。是農民集體經濟組織?還是鎮(鄉)、村、村小組三級所有共存的?若不是,那麼應歸哪一級所有?而在實踐中,多為集體經濟組織行使所有權。由於其代表利益的狹隘性,以及易受行政機關的控制,因而對農民集體利益的損害較為嚴重。出現這種情況的症結主要在於,真正的土地所有權人——農民集體缺乏實現其權利的組織機制和途徑。

1、新中國土地法律制度的變遷

民法通則第74條規定了勞動群眾集體所有權。在中國,集體所有權是農民個人私有和國有之間折衷後的產物。這種集體所有權制度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經過一系列的社會變革形成的。建國後的這種變革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耕者有其田;農業合作化;集體所有,集體經營;集體所有,聯產承包經營。

2、農民和國家之間的權利沖突

土地流轉、戶籍流動上的沖突。農民的戶籍被固定在農村,其基於聯產承包經營合同而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也不能隨意轉讓。如果農民離開土地,則其在農村以外的生活,經濟上難以得到的保障,身份上也缺乏合法的認同。另外,某些能夠離開土地進行生產和生活的人,如果能夠利用土地的價值,那麼他們可以基本在城市或者小城鎮中生存下去,並轉化為城市居民。實踐中的一個調查顯示:在被問及是否能夠轉讓土地這個問題時,有67.3%的農民認為自己能轉讓,而中國官方公布的土地轉讓比率只有1-2%左右。也就是說,實踐中,中國集體非農用地甚至農業用地的自發交易都非常普遍。可惜的是,現實生活中大量發生著土地轉讓的事實,國家卻仍然視而不見或者有意迴避。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994年中國的城市化率是28.6%;而到了1998年城市化率只有30.4%,4年才增加1.8%。就工業產值而言,工業產值在國民總產值中的比例來說,已經是工業化國家,而從農業人口的比例開來看,中國卻仍然是一個以農業為主體的社會,以至於出現了城市化嚴重滯後於工業化,社會結構與經濟結構不協調的失衡局面,這是目前產生很多經濟、社會問題的重要原因。如果能夠讓農民通過讓與土地上的權利來獲得一定的定居和城市化的基礎,將能夠促使農民出讓自己的土地權利轉而成為城市居民,完成城市化的過程。土地著名學者張五常教授認為,城市化是每一個國家都要經歷的過程,由亂而治是發展的必然,大可不必過多的擔心。

市場是一種風險機制。成為市場主體的個體農戶必然要承擔這種風險。對於缺乏市場經驗和准確完整的信息,而且尚且弱小的個體農戶來說,由於沒有必要的社會保障網路,所以很難承受市場波動的沖擊。對於無論從事何種生產的個體農戶來說,他們也有自己的作後屏障——土地。正是由於土地的存在,使得個體農戶比工人更坦然地面對市場波動和嚴酷。而目前的問題是,農村只能被用作基本生計的保障(發揮其使用價值)而不能被用以轉讓或抵押(發揮其交換價值)。從農地本身的利用上看,讓農民享有穩定的、預期明確的權利,能夠促使其對土地進行可持續性的利用。

2、城鄉差別政策導致的沖突

有的問題是土地法律制度解決不了的,但我們應該知道這些問題是什麼,從而知道:不是土地制度改革不能解決有關問題,而是這些不合理的配套制度使土地法律制度的應有作用不能真正發揮出來。正事這些政策的原因,使任何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方案都不能真正發揮效力。總的來說,現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個主要的阻力,仍然是實行不公平的發展戰略:保證城市和工業的發展,忽視和剝奪農民的利益。

Ⅶ 確權土地有爭議的承包地怎麼解泆

那不知道你說的這個「確權」解決了什麼問題?
村集體與相鄰村集體或國家山林土地存在邊界不明,所有權不清的問題,經過政府這次確權工作,應該都已經能夠劃分清楚了。這項工作還沒有開展的地方不清楚的就提出申請要求政府確權就是。
村集體內部承包地邊界的確權,應該由村集體內部進行。 如果對承包地邊界不清的爭議應該找村委解決。村委覺得難以解決的,可以請示政府派員指導確定。

Ⅷ 農村土地在承包,確權,流轉時發生糾紛怎麼辦

農村土地所有權的權利主體是很明確的,是「農民集體所有」,但實踐中土地集體所有權的實現確實存在很多困難。是農民集體經濟組織?還是鎮(鄉)、村、村小組三級所有共存的?若不是,那麼應歸哪一級所有?而在實踐中,多為集體經濟組織行使所有權。由於其代表利益的狹隘性,以及易受行政機關的控制,因而對農民集體利益的損害較為嚴重。出現這種情況的症結主要在於,真正的土地所有權人——農民集體缺乏實現其權利的組織機制和途徑。 1、新中國土地法律制度的變遷民法通則第74條規定了勞動群眾集體所有權。在中國,集體所有權是農民個人私有和國有之間折衷後的產物。這種集體所有權制度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經過一系列的社會變革形成的。建國後的這種變革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耕者有其田;農業合作化;集體所有,集體經營;集體所有,聯產承包經營。 2、農民和國家之間的權利沖突土地流轉、戶籍流動上的沖突。農民的戶籍被固定在農村,其基於聯產承包經營合同而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也不能隨意轉讓。如果農民離開土地,則其在農村以外的生活,經濟上難以得到的保障,身份上也缺乏合法的認同。另外,某些能夠離開土地進行生產和生活的人,如果能夠利用土地的價值,那麼他們可以基本在城市或者小城鎮中生存下去,並轉化為城市居民。實踐中的一個調查顯示:在被問及是否能夠轉讓土地這個問題時,有67.3%的農民認為自己能轉讓,而中國官方公布的土地轉讓比率只有1-2%左右。也就是說,實踐中,中國集體非農用地甚至農業用地的自發交易都非常普遍。可惜的是,現實生活中大量發生著土地轉讓的事實,國家卻仍然視而不見或者有意迴避。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994年中國的城市化率是28.6%;而到了1998年城市化率只有30.4%,4年才增加1.8%。就工業產值而言,工業產值在國民總產值中的比例來說,已經是工業化國家,而從農業人口的比例開來看,中國卻仍然是一個以農業為主體的社會,以至於出現了城市化嚴重滯後於工業化,社會結構與經濟結構不協調的失衡局面,這是目前產生很多經濟、社會問題的重要原因。如果能夠讓農民通過讓與土地上的權利來獲得一定的定居和城市化的基礎,將能夠促使農民出讓自己的土地權利轉而成為城市居民,完成城市化的過程。土地著名學者張五常教授認為,城市化是每一個國家都要經歷的過程,由亂而治是發展的必然,大可不必過多的擔心。市場是一種風險機制。成為市場主體的個體農戶必然要承擔這種風險。對於缺乏市場經驗和准確完整的信息,而且尚且弱小的個體農戶來說,由於沒有必要的社會保障網路,所以很難承受市場波動的沖擊。對於無論從事何種生產的個體農戶來說,他們也有自己的作後屏障——土地。正是由於土地的存在,使得個體農戶比工人更坦然地面對市場波動和嚴酷。而目前的問題是,農村只能被用作基本生計的保障(發揮其使用價值)而不能被用以轉讓或抵押(發揮其交換價值)。從農地本身的利用上看,讓農民享有穩定的、預期明確的權利,能夠促使其對土地進行可持續性的利用。 2、城鄉差別政策導致的沖突有的問題是土地法律制度解決不了的,但我們應該知道這些問題是什麼,從而知道:不是土地制度改革不能解決有關問題,而是這些不合理的配套制度使土地法律制度的應有作用不能真正發揮出來。正事這些政策的原因,使任何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方案都不能真正發揮效力。總的來說,現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個主要的阻力,仍然是實行不公平的發展戰略:保證城市和工業的發展,忽視和剝奪農民的利益。

Ⅸ 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與土地使用權確權糾紛有何區別

區別:

1、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是土地承包者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糾紛;土地使用權糾紛,則是土地使用者與單位或者個人之間的糾紛。

2、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不能繼承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屬於用益物權,只是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對土地沒有所有權,土地使用權是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

3、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是用於農業生產,土地使用權的確權糾紛是企業用地或者宅基地或者其他非農用地,如果是土地權屬糾紛,由國土資源局的地籍部門受理。


(9)承包地確權糾紛擴展閱讀:

征地制度

2013年全國兩會給土地改革定下清晰的方向與目標:加快農村土地徵收改革與完善土地流轉制度;建立農村金融機制,制止地方土地生財。

兩會土地改革:農村土地確權保障農民權益

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實現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土地享有平等權益成為他們共同的呼聲。

在本次政協會議的提案中,九三學社中央毫不諱言征地制度改革是一塊難啃但必須要啃的「硬骨頭」,稱「只要走好農村土地登記確權的第一步,改革條件就基本具備」。

實際上,這也已經成為中央高層和業內的共識。

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關於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司司長朱留華早前已給出明確答案。他表示,短期來看,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可有效解決農村集體土地權屬糾紛,在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切實維護農民權益。

長期來看,有助於依法確認和保障農民的土地物權,形成產權清晰、權能明確、權益保障、流轉順暢、分配合理的農村集體土地產權制度,是建設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的前提。

Ⅹ 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糾紛有誰處理

院中國載篇文章寫比較清晰您看看您所幫助吧 《農村土承包》第條規定:穩定完善家庭承包經營基礎、統結合雙層經營體制賦予農民期保障土使用權維護農村土承包事合權益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社穩定根據憲制定本第二十三條規定:承包取承包經營權民政府應頒發《承包經營權證書》承包取承包經營權進行確認見土使用權土承包經營權具密切聯系重要區別同概念 首先土承包經營權屬土使用權范疇發包發包土享合土使用權向承包發包土前提條件土本身權屬清兩發包同塊土向同承包或均要求向同承包發包顯案件本質土使用權糾紛確定誰合土所者或者何享合土使用權則能確定承包合同效性所應按《土管理》第十六條規定由民政府先行處理確定發包土使用權位承包經營合同即具備民事訴訟條件 其土承包經營權核內涵承包享合土使用權種合使用權具體表現兩面第發包發包土所權或者發包前發包土享合使用權具備發包資格;第二承包承包經營權依(政策、律、合同)取合取承包經營權即承包土享合土使用權 再提土使用權更層行政管理角度土資源進行劃確定體現家土資源管理保護主要依行政調整;提土承包經營權更層民事合同角度民事主體公平享土資源進行調整規范體現合同雙律框架平等協商意思自治主要由合同調整作行政《土管理》第十六條規定土所權糾紛土使用權糾紛應由民政府進行處理作民《農村土承包》第五十條規定民政府土承包經營糾紛僅調解權裁決權;土資源部2003公布施行《土權屬爭議處理暫行辦》第十四條明確規定農村土承包經營權爭議案件作土權屬案件受理;《農村土承包》、《高民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承包糾紛案件適用律問題解釋》、農業部《農村土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均規定承包經營糾紛由相關部門調解、仲裁機構仲裁或民院受理見民院仲裁機構享裁決土承包經營糾紛職權土承包經營糾紛應包括土承包經營權屬糾紛民院權確定承包承包經營權 審判實踐承包經營權權屬沖突現象斷現表現承包合同沖突表現農業承包合同登記管理機關《土清冊》間沖突表現民政府頒發《承包經營權證書》間沖突則表現承包合同、《土清冊》、《承包經營權證書》三者間相互沖突由於理論模糊官行政機關《土清冊》、《承包經營權證書》效力作定型化認識沒看清《承包經營權證書》作權利證明與《土使用證》著本質區別所目前量承包經營權權屬糾紛仍民院認土使用權糾紛裁定由民政府處理 《農村土承包》第十條規定行政機關作農業承包承包合同管理部門其職權於承包合同備案引導於承包合同雙簽訂承包合同給予政策支持行政監督比李某1994未取二輪承包土現向村委主張村委予理睬張某找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要求與村委簽訂合同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根據務院辦公廳《關於妥善解決前農村土承包糾紛緊中國通知》精神《農村土承包》第十條規定職權要求或督促村委與張某簽訂承包合同至於合同效力、合同履行等糾紛仍非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職能亦非民政府土主管部門職能民政府沒處理承包經營權沖突職權民事案件裁定駁造行政機關滿、尷尬消極待失農民合權益及保護《農村土承包》立目充貫徹執行究其原仍承包經營權理論研究審判務實尚處剛剛起步階段尚沒熟理論指導審判實踐民院農業承包政策疏《農村土承包》立宗旨缺乏應理解深度加深種錯誤認識蔓延 所審理涉農家庭承包糾紛案件經遇承包經營權發沖突現象律適用應作具體區二輪承包事未取二輪承包經營權由產糾紛屬《農村土承包》第十條規定政府部門管理職能納入土使用權糾紛范疇;事已經取二輪承包經營權土權屬屬發包所由二輪承包經營權引發相關糾紛沖突即應再納入土使用權糾紛范圍民院權依據案件具體情況按照《合同》、《農村土承包》規定確定承包經營權應土使用權糾紛由裁定駁起

閱讀全文

與承包地確權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