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佔座是不是一種浪費公共資源的表現
絕對是。這種佔座的人相當自私,對公共資源佔有己有,時刻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自己有了一個座位還不行,還想再坐一個,看著別人沒座位,也無動於衷。這種人很令人反感的。如果讓出一個座位,那麼就給公共空間節省一點空間,給人方便,自己不是更方便嗎?別人對我們還會有好感啊。
⑵ 大家有沒有遇到過火車上被佔座的事情
很久很久以前遇到過一次,我上車的時候座位上已經有人做了,其實這也是正常現象,她看到沒有人就自己先坐下了,跟他說以後他就讓座了,很痛快的
惡意佔座,沒有遇到過
⑶ 教育培訓學校收取佔座費不退還工商局能管嗎
巧立名目的收費在正規學校都是不允許的。學校方面的投訴,你可以找當地教育局投訴,都有官網和投訴入口的
⑷ 我去圖書館佔座被舉報能看見舉報人嗎
看不見,他就是順便到圖書館管理員那邊說一句有人在xx位置佔座了,就行了。
⑸ 復習佔座又被別人強行佔了,怎麼辦
作為大學生的小編,對這件事可以說很有發言權啊。//笑哭
咱們且不論你的佔座正確與否,先說你的心理歷程吧。
首先想說明,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的人都會產生這樣的報復心理。(小編個人認為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當事者內心甚至毫無波動的話才是真的有心理問題)所以,不必因此太過耿耿於懷。
人本性都是自私的。這樣的話盡管聽起來難以相信,但是我們人在與外部世界相處時,「我」永遠都是基礎。從母親的子宮來到這世界,我們通過自己的手觸摸,自己的鼻嗅,自己的眼睛看......但社會化(人一生下來就開始社會化)讓我們明白我們是爸爸媽媽的兒子,我們是社會中的一份子,我們要和諧,我們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要換位思考......所以社會中的我們才如此彬彬有禮,舉止得當。
但當自我的利益(利益的概念也是人類社會化的得來的)受到他人損害時,社會化程度不夠(所謂的「思想不夠成熟」)或是對自己情緒掌控能力不夠的人,第一時間跳出來的,不是社會化的那一套處理模式,而是原始模式:報復心理。
看對」報復心理「的定義吧,看起來一大堆,實質上就是幾個字」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遇到這種情況時蹦出的心理都是報復心理。
(第一時間跳出的不是報復心理的人,便是社會化程度夠深,人際修為很深的「智者」了。許多人稱他們為智者,但小編我自己並不認同,這樣的人是大智若愚還是大愚若智,鬼知道)
然而這大多數人中的大部分人都沒有採取報復行為(這大多數中的小部分直接採取了報復行為,上去扔了他的書或是直接打一架)。為什麼呢?當原始的「本我」要採取報復行為時,「超我」要我們停止這種行為甚至還以後不佔位子,而「自我」則在其中抉擇,採取了協調兩者之後的決定。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理論。我中有三我:「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最原始的人類的動物性慾望的代表,超我是高度道德化和高度理想化了的代表,而自我則是社會化的代表。本我與超我的想法往往讓我們產生焦慮心理,而自我負責協調:就像這個例子,別人佔了你的位置,「本我」非常地想占他的位子甚至直接把他撂倒,而「超我」則想此事罷了,甚至無作為,大義讓座。兩者相互矛盾由此產生焦慮:到底是無作為還是上去剛?這時候便是「自我」來協調的時候了)
往往我們選擇聯系那位同學協調,協商解決,而不是直接上去扔書或開打。
由於個體的這種控制情緒的能力的差異(自我的強大程度的差異),個體所做出的應對措施也不盡相同。而且,如果自我的心理調節能力不強的話,「本我」還會蠢蠢欲動:明天一定把他占回來,給他點顏色看看......你的心理便是這樣啦。
如何調適呢?
你得清楚的是:
其一,現在,你就要回顧下佔座的正確性啦。圖書館是公共場合,一桌一椅均是公共財產。提前佔座本身就是不符合共同使用的規則的:你確實沒有這樣佔有的權力。
其二,佔座在校園中普遍存在。同學們看到別人佔座不會強行再佔座,這便說明同學們心中已經形成了不成文的隱形規則:可以佔座。而那位同學這樣再佔座,明顯是違反了這樣的隱形規則。但是,他的行為在從第一條來說是合理的。況且學校是沒有明文規定允許佔座的,這就相當於他鑽了一個隱形規則的空子,他確實有他的理由,你也確實有你的理由。但如果他不承認隱形規則,那麼你的理由便顯得蒼白無力。這也是為什麼我稱之為「隱形規則」的原因。
所以呢,兩位都是佔座,爭個不休,不就變成「五十步笑百步嗎」的事情了嗎?
你佔座的目的是為了看書,看書為了學習。最終目的是學習。
佔座的事情,大不了不管他,或是當面和他說一下上文提到的不成文的隱形規則或是和他協商座位使用時間。更多的精力,應該放在學習上嘞。
人際交往為人處世也是一門重要的大課程。這次的經歷,於你而言,也是一次學習,一次成長。你學會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更好地調節自己心理,提升情商(ps:情商高低指的就是調控自己情緒能力的高低)。
這樣一想,哎呀,煩惱完全沒有必要,對否?
(期末要到了,小編過幾天也要體驗搶圖書館座位的生活嘍,哈哈)
⑹ 火車怎麼舉報別人買短乘長
可以撥打12306熱線,但目前沒有什麼處理的機制,鐵路這個線條的法律法規是個短板,什麼佔座等等的情況,只能靠媒體,所以你舉報了也沒什麼用。
⑺ 在火車上佔座賣座違法嗎
那些佔座的人是給了列車員甚至列車長好處的,經工作人員默許的。即使你向其上級部門投訴舉報,也只會按照內部相關制度進行處罰,國家相關法律和不同鐵路機構制度是存在沖突和漏洞的。你所說的行為是客運部門的潛規則。
⑻ 如何有效解決圖書館佔座問題
這是一個經濟問題,如果非要用心理學來分析,人都是自私的,你也就只能指望撞大運遇到一個特別大公無私的人,否則只能接受兩個結果,第一被人繼續佔座,第二被復雜的排隊系統繼續麻煩。無論是哪一種都是極其沒有效率,時間成本極高,也無法刪選出真正的需求者。這個問題的其實是一個資源分配問題,座位有限。大家都想要,怎麼分?收費啊。一個座位定個價,過濾需求。多簡單。出點小錢,就能自由地使用一個位子,不用早起,不用和別人爭論,不用定點刷卡,不用擔心拉屎時間過長,中午飯想吃多久就吃多久。我曾經問過一些學生讓他們在付費和排隊之間做出選擇,他們的選擇基本上反而是付費。原來有一個高校圖書館為學生提供單獨的卡座,收些費用,結果被一些不願出錢的學生投訴。結果自然圖書館迫於壓力拆除卡座,最後受害的是誰?還是那些願意付費使用的學生,因為他們才是對座位有強烈需求的人,敢於為自己的付出買單。告狀的學生滿足了僅僅就是不平衡的心理,座位呢還是沒有。當資源具有有稀缺性時,價格是最好的調節工具。收費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控制需求。否則圖書館就失去了本來應該有的功能,對每一個讀者邊際效益極低。經濟問題你非要用道德去解決,結果就只能是越解決越糟糕。現在更可怕的趨勢是,圖書館自己都不敢去收費,庸眾把無限的道德責任附加在圖書館身上,這種道德枷鎖捆住了圖書館,也囚禁了讀者自己。
⑼ 火車上被不講理的人佔座怎麼辦
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惹事,覺得出門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這更加讓沒素質的人有機可乘。來說說吧,有一次坐火車,那次我的票是靠著窗戶的。可是我剛走到那裡座位竟然被一個抱孩子的胖女人給佔了,當時正趕春運期間。我對她說座位是我的,請你回到你的座位吧。她直接跟我說我抱著孩子不方便,買的是站票,我一會兒就下車了。我心想助人為樂吧,反正她一會兒就下車了。後邊有幾個女同學是挨著的,看我站著,叫我跟她們擠一下。我們4個人擠在一起聽到那女的跟斜對面的男人有說有笑,才知道這是兩口子帶著小孩,男的是座票,女的是站票。這女的讓他男的坐著,然後自己抱著孩子換取別人的同情。你自己男人是干什麼的?這難道不是道德綁架?我當時准備站起來跟他們理論一番了,被旁邊的女同學拉住了。都說算啦算啦,不要跟沒素質的人一般見識。我還記得那個胖女的根本不是一會兒就下車,整整坐了6個小時。還有一個是我的好哥們。他上的是軍校,那年放寒假,跟他戰友順路一起回家,當時他倆也是有一個站票一個座票,但是他們兩個人輪班換坐也不是問題。後來上車一個70歲老太太,走到他倆旁邊站了起來。出於尊老愛幼再加上他倆是軍人,就主動給這老太太讓座了。結果一讓就是30多個小時,這老太太中途上廁所,我那好哥們就坐了一會兒。老太太回來以後說了句話,讓他們既尷尬,又很無奈。老太太說:當兵站一會兒就不行了?當兵的給老人讓個座是應該的。站一會兒?站了30多個小時你好意思這么說?當兵的怎麼的就必須給你讓座嗎?座是人家的讓給你坐,人家什麼都沒說,結果你老太太還這么說人家。從這兩件事以後,我就知道很多人根本不值得你可憐。所以碰到這種霸佔座位的人,我就直接讓他看票。給讓更好,不給讓直接找乘務員。乘務員不管打列車投訴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