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勞務公司答應給的價錢現在不給了怎麼辦
勞務公司是指根據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向社會招收一些具有勞動能力,並符合市場需求條件的人員作為該公司的勞務人員,然後再把這些勞務人員轉租或派遣給其它的的用人單位,從中獲取勞動力差價的企業。
勞務公司實際上是將勞動力作為一種特殊的資產,通過對勞動力資產的運作而從獲取企業利潤。
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如果勞動者沒有違反合同的相關約定,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辭退的,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和八十七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支付雙倍的賠償金。一般的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任何建議;如需了解更多法律知識,建議咨詢相關專業人士,以便維護您的自身權益。
應答時間:2020-12-2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❷ 北京三醫特空氣凈化工程有限公司哈爾濱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三醫特空氣凈化工程有限公司哈爾濱分公司成立於2013年07月2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安裝空氣凈化機等。
法定代表人:周等峰
成立時間:2013-07-23
工商注冊號:23010210027225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哈爾濱市道里區工程街106號5棟4單元2層1號
❸ 勞務工資糾紛。
1. 你首先要確定一下到底是勞動合同還是勞務協議,這個很關鍵。
2. 如果是勞務協議,你不提供工作地點、工具,只由對方承擔一定的勞務工作,對方沒有按約定完成勞務工作的,你可以主張不支付勞務費用。
3. 但看你所說,你們雖然沒有簽勞動合同,但是約定了保底工資,對方也是到你提供的勞動場所,用你提供的勞動工具工作,應當是勞動合同。
4. 如果是勞動合同,你應當在對方實際工作30天和對方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如果超過30天不簽合同,按《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你應當自對方工作滿30日起支付每月的雙倍工資,不給工資,如果對方到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你會輸官司。
5. 盡快收集、固定對方在工作期間無理和別人打架,擾亂工作秩序的相關證據,如果對方提起勞動仲裁,你可以提供證據證明自己是合法解除合同。
6. 即使你是合法解除合同,也應支付他提供實際工作當月的工資。如果他只上了18天班,就支付18天的工資。
❹ 北京三醫特空氣凈化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三醫特空氣凈化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11月1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銷售Ⅱ、Ⅲ類醫療器械(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有效期至2015年11月22日)等。
法定代表人:任永利
成立時間:1994-11-15
注冊資本:2008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500235617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日壇北路17號院1號樓12層1219室
❺ 請問勞務糾紛及醫療費用
加班費需要你們提供證據。據你所述,你母親患病不屬工傷范圍,可按醫療保險待遇要求單位承擔一部分責任,另外,你母親應享有醫療期,在此期間用人單位支付工資且不能解決勞動合同。
可以得到加班費補償。如果提起勞動仲裁,加班需要單位提交考勤表作為未加班的證據
❻ 如何投訴北京的三甲醫院
為這點事不值得抄··大夏天的消消火氣··這畢竟不是診療出錯誤
而且這類不太嚴重的事情可以告訴你你投訴到哪都不會太在意這個事····投訴也白投訴沒用的·
這類問題在北京各醫院都算是常見的小事情···
畢竟你後續看病啥的還需要在這醫院繼續看··
❼ 什麼是勞務合同糾紛
勞務合同糾紛是農民工同包工頭之間一般就務工期間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進行了約定,由此在雙方之間就形成了一種合同關系。後因糾紛到人民法院訴訟的情況越來越多,其特點也在不斷變化,給司法實踐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
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根據您的勞務合同,造成的損失最多按當月工資的20%賠付。對方強行要求賠付,可申請勞動仲裁。
(7)北京三醫特勞務糾紛擴展閱讀
確定該案由應當注意的問題
在勞務合同中,僱主處於支配地位,雇員則處於被支配的從屬地位。雖然雙方當事人的法律主體地位形式上平等,但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僱主與雇員之間的主體身份是不平等的。
由於勞務合同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中未明文規定,勞務合同糾紛適用《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調整。
在審判實踐中,要注意勞務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
(1)主體資格不同。勞動合同的主體一方是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是勞動者個人;勞務合同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
(2)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勞動合同的雙方主體間存在著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章制度等,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職工。
但勞務合同的雙方主體之間存在經濟關系,彼此之間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
(3)僱主的義務不同。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給用人單位強制性地規定了許多義務,如必須為勞動者交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不得低於政府規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等,這些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不得協商變更。
勞務合同的僱主一般沒有上述義務,雙方可以自由約定上述內容。
(4)調整的法律不同。勞務合同主要由民法調整,而勞動合同由《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規范調整。
(5)不履行合同的法律責任不同。勞動合同不履行所產生的責任不僅有民事上的責任,而且還有行政上的責任,如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勞動行政部門限期用人單位補足低於標准部分的工資,拒絕支付的,勞動行政部門同時還可以給用人單位警告等行政處分;
勞務合同所產生的責任只有民事責任—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不存在行政責任。
(6)糾紛的處理方式不同。兩類糾紛的區別注意參考勞動合同糾紛案由部分的內容。
❽ 企業勞務糾紛的起因有哪些
在中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因勞動報酬以及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都屬於勞動合同糾紛。 (1)確認勞動關系糾紛 (2)集體合同糾紛 (3)勞務派遣合同糾紛 (4)非全日制用工糾紛 (5)追索勞動報酬糾紛 (6)經濟補償金糾紛 (7)競業限制糾紛
❾ 陳律師,我們遇到了勞務糾紛,我們是固定工資,特勤費,公司一直沒給,加班費也不對,我們該怎麼辦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但是用人單位不支付其加班費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其加班費。
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北京地區不需要提供登記信息)。
2、提交材料後,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後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後開庭審理,之後對你們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60天內結案;對於裁決書不服,勞動者可以起訴到法院;
3、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耽誤勞動者去新單位工作。
申請勞動仲裁可以追討兩年前的加班工資,但是需要勞動者承擔全部舉證責任。
工作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1.5倍;
雙休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2倍;
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3倍。
證明加班時間方面的證據主要包括: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審批單、加班通知、監控錄像、證人證言、加班時所做工作形成的書面文字記錄、電子郵件等。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❿ 勞務糾紛與工資糾紛的區別
1、范圍不同
工資糾紛是勞務糾紛的一種,勞務糾紛還包括工傷,經濟補償、社會內保險(醫保、失業、容生育、養老),勞動合同等糾紛。
2、矛盾不同
工資糾紛時因工資引發雙方的矛盾,而勞務糾紛不一定是工資引發的矛盾,也可能是工傷引起的,經濟補貼引起的,保險引起的,糾紛矛盾點不同。
(10)北京三醫特勞務糾紛擴展閱讀
解決勞務糾紛,一般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流程如下: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北京地區不需要提供登記信息)。
2、提交材料後,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後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後開庭審理,之後對勞資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60天內結案;對於裁決書不服,可以上訴到法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勞務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