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事合同糾紛案,所有法律程序走完了,可是確實冤案,還有救濟途徑嗎
如果確實存在問題還是可以申請再審的,再審的申請期限是在判決生效後6個月內;還可以到檢察院申請抗訴,也是一個途徑。
❷ 民事糾紛一審,二審敗訴,高院復查裁定錯案並指令原審法院再審,經辦法官明知錯案卻不願改判該怎麼辦
對於再審調解的案件,實質就是再審改判。所以,一、二審的判決結論均是不當的。不過,是否定性為錯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再審裁定以原判認定事實不清為由進入再審。這個事實不清,有可能是當事人的責任;有可能有認識的問題。對於一、二審法官,可以對此按規定申辯。申辯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如果不成功,則會被認定為錯案。
❸ 法院判冤案怎麼辦 對方沒有證據為什麼判冤案
如果是民事糾紛、一審結束的,在上訴期內
依法上訴就可以維護權益
如果是二審結束的,在六個月內,可以申請再審。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第二百零五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❹ 機井合同糾紛一審二審後沒有申請再審明顯的冤案還想翻案請問有沒有時效限制
如果一審二審結束之後你可以進行申訴,申訴也是一個法律程序,這樣可以繼續給你再審的。
❺ 出現了天大的冤案,我在一起民事糾紛的案子中申請的筆跡鑒定,協議上我的名字明明不是我簽的,可鑒定出的
你再找另外一家鑒定機構吧,再做一次鑒定。
❻ 申請政府落實政策的報告怎麼寫,像這樣歷史遺留下來的冤案要找什麼部門
什麼時候
❼ 刑申案件到了最高人民法院不予重新審理,缺是冤案,下步法律程序如何走
(一)被告人不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不提出抗訴的,在上訴、抗訴期滿後三日內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復核。上一級人民法院同意原判的,應當逐級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上一級人民法院不同意原判的,應當裁定發回重新審判或者改變管轄,按照第一審程序重新審理。原判是由基層人民法院作出的,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中級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審程序重新審理;
(二)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應當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上訴或者抗訴無理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並按照本條第(一)項規定的程序逐級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上訴或者抗訴有理的,應當依法改判。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的規定,法院應將犯罪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但根據民事法律規范判斷,當事人之間構成民事法律關系,且不影響民事案件審理的,民事案件可繼續審理。
2.審理中發現涉嫌犯罪,且該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確認的事實將直接影響民事糾紛案件的性質、效力、責任承擔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法院應裁定中止審理,將犯罪線索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等待刑事程序終結後再恢復審理。
3.審理中發現涉嫌犯罪,且不構成民事責任承擔的,例如發現案外人涉嫌盜用、私刻單位公章從事詐騙的行為,作為民事被告的單位沒有過錯,不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即合同當事人之間不存在民事法律關系的,法院應全案移送。
❽ 合同糾紛一審勝訴二審敗訴,明顯的冤案,當時由於經濟困難沒有申請再審,現在已
如果是法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你可以隨時申請再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零五條 【申請再審期限】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第二百條 【再審理由】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❾ 經濟糾紛冤案怎麼辦
對法院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