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裝飾裝修合同糾紛適用什麼司法解釋
可以依據《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來處理。
根據《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當事人以發包人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規劃審批手續為由,請求確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發包人在起訴前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規劃審批手續的除外。
根據《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一方當事人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應當就對方過錯、損失大小、過錯與損失之間的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根據《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缺乏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發包人請求出借方與借用方對建設工程質量不合格等因出借資質造成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1)裝飾工程公司法律糾紛擴展閱讀:
根據《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當事人在訴訟前已經對建設工程價款結算達成協議,訴訟中一方當事人申請對工程造價進行鑒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
根據《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當事人在訴訟前共同委託有關機構、人員對建設工程造價出具咨詢意見,訴訟中一方當事人不認可該咨詢意見申請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但雙方當事人明確表示受該咨詢意見約束的除外。
根據《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當事人對工程造價、質量、修復費用等專門性問題有爭議,人民法院認為需要鑒定的,應當向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釋明。
B. 建築工程糾紛一般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1.建設工程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的特點: (1)民事糾紛主體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2)民事糾紛的內容是對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3)民事糾紛的可處分性。這主要是針對有關財產關系的民事糾紛,而有關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多具有不可處分性。在建設工程領域,較為普遍和重要的民事糾紛主要是合同糾紛、侵權糾紛。
發包人和承包人就有關工期、質量、造價等產生的建設工程合同爭議,是建設工程領域最常見的民事糾紛。
2.建設工程行政糾紛
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具有以下特徵:(1)行政行為是執行法律的行為。任何行政行為均須有法律根據,具有從屬法律性,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或授權,行政主體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為。(2)行政行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這是由立法技術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廣泛性、變動性、應變性所決定的。(3)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時具有單方意志性,不必與行政相對方協商或徵得其同意,便可依法自主做出。(4)行政行為是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帶有強制性。行政相對方必須服從並配合行政行為,否則行政主體將予以制裁或強制執行。(5)行政行為以無償為原則,以有償為例外。只有當特定行政相對人承擔了特別公共負擔,或者分享了特殊公共利益時,方可為有償的。
在建設工程領域,行政機關易引發行政糾紛的具體行政行為主要有如下幾種:
(1)行政許可,即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政管理行為,如施工許可、專業人員執業資格注冊、企業資質等級核准、安全生產許可等。行政許可易引發的行政糾紛通常是行政機關的行政不作為、違反法定程序等。
(2) 行政處罰,即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程序對於違法但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常見的行政處罰為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取消投標資格、責令停止施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等。行政處罰易導致的行政糾紛,通常是行政處罰超越職權、濫用職權、違反法定程序、事實認定錯誤、適用法律錯誤等。
(3)行政獎勵,即行政機關依照條件和程序,對為國家、社會和建設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物質或精神鼓勵的具體行政行為,如表彰建設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等。行政獎勵易引發的行政糾紛,通常是違反程序、濫用職權、行政不作為等。
(4) 行政裁決,即行政機關或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律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特定的民事糾紛(爭議)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如對特定的侵權糾紛、損害賠償糾紛、權屬糾紛、國有資產產權糾紛以及勞動工資、經濟補償糾紛等的裁決。行政裁決易引發的行政糾紛,通常是行政裁決違反法定程序、事實認定錯誤、適用法律錯誤等。
C. 裝修工程有糾紛,哪些情況的投訴是不會被受理的
您好,裝復修工程中,以下投訴是不被制處理的:
1、消費者與裝修公司中的員工私下交易而引起裝飾糾紛的;
2、提供不出被投訴方的名稱、地址的;
3、提供不出家裝工程合同文本和施工企業開具的統一發票以及權益被侵害的證明證據的;
4、家裝工程的價格,當事人已在合同中約定,而又對合同價格提出異議進行投訴的;
5、超過家裝工程約定的保修期,被訴人不再承擔違約責任的;
6、投訴人因自身不遵守適用規定導致家裝工程出現問題的;
7、已達成協議,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
8、委託他人投訴,沒有出具委託授權書的;
9、對存在的爭議無法實施質量檢驗、鑒定的;
10、法院、仲裁機構、有關行政機關或消費者協會已受理或處理的;
11、不符合家裝工程有關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D. 裝修工程合同糾紛,工程合同與實際不符
律的調整?實踐中常遇到房屋裝飾裝修合同的性質定性的問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裝修合同不在法律規定的有名合同內,屬於無名合同,但還存有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屬於承攬合同,還有一種認為屬於建設工程合同。那麼究竟應如何定性呢?雖然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但我們可以從以下的法律規定中可以歸納出法律的定性。1、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2條規定:「本條例所稱建設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及裝修工程。」《最高院關於裝修裝飾工程款是否享有合同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的優先受償權的函復》也規定:「你院閩高法[2004]143號《關於福州市康輝裝修工程有限公司與福州天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福州綠葉房產代理有限公司裝修工程承包合同糾紛一案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裝修裝飾工程屬於建設工程,可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關於優先受償權的規定,但裝修裝飾工程的發包人不是該建築物的所有權人或者承包人與該建築物的所有權人之間沒有合同關系的除外。享有優先權的承包人只能在建築物因裝修裝飾而增加價值的范圍內優先受償。」因此,根據上述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是講裝修合同歸入了建設工程合同范疇。2、根據《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建設部100號令)第九條 「裝修人經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變動建築主體和承重結構的,或者裝修活動涉及本辦法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內容的,必須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裝飾裝修企業承擔」該條就是依據裝修工程大小不一,如果一律按建設工程要求有資質,會導致太多的合同無效,該條規定了「變動建築主體和承重結構的,或者裝修活動涉及本辦法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內容的」裝修人必須具有相應資質,其它則不作要求。 從該辦法來看是將部分裝修活動納入了建設工程調整范疇。 故在當下還沒有明確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應根據具體實際情況區別對待。
E. 裝修公司如果不按合同施工裝修,應該怎麼維權
在裝修這件事上很多業主都會擔心萬一施工過程中裝修公司不按照裝修合同施工,業主該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不是很復雜,只需要注意兩點:
第一點:選擇裝修公司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找一些小規模的,沒有售後保障的,隨時可以跑路的裝修公司。當然沒有那個公司說自己沒規模,沒售後,准備跑路,所以這個就需要業主自己去判斷了。
2.一定要保管好各類發票、收據,凡是雙發約定的都要留下文字,防止口頭承諾最後不認賬。
F. 裝飾裝修工程發生糾紛怎麼辦
你是否遇到過裝飾裝修工程糾紛,對於普通人來講,這種糾紛主要是存在於房屋裝修的過程當中。要是對糾紛處理不好的話,那麼自己的利益就會收到損害。那麼裝飾裝修工程發生糾紛的該如何解決?為您做詳細解答。
家庭裝飾工程常因質量問題等原因發生糾紛,委託方(甲方)和承接方(乙方)各執一辭,互不相讓。出現這種情況應平心靜氣地找原因。產生糾紛的原因大致有兩點:
1、甲方往往是為了裝飾裝修住宅才去接觸有關裝飾裝修的常識,他們當中大部分人士缺乏對裝飾裝修材料的了解,材料選擇不當,造成施工完畢後的遺憾。同時簽訂合同也不夠完善,增減項目補充合同闡述不明,造成了事後糾紛。
2、乙方則因測算工程造價出現偏差而自食苦果,更有甚者為缺乏一定的職業道德,工程中以次充好、粗製濫造、收費不合理、延誤工期等,也是產生糾紛的導火線。
當甲乙雙方產生矛盾後,要根據合同文本共同分析矛盾產生的原因,友好地協商解決。如乙方處理不當或拒絕處理,甲方可向行業協會或有關管理部門反映,請他們出面與施工方或材料供應商進行交涉,給予解決;倘使再不能解決,那末甲方可繼續向工商仲裁部門或法院投訴。消費者交涉投訴要注意:
1、必須在行業協會派員或監理人員協助下,以事實為根據與施工方或材料供應商進行協商解決。確為價格偏差者則應合理退賠,如屬工程質量問題,施工方應無條件返修。如為材質問題,材料供應商應按有關規定給換貨或經濟賠償。
2、委託方的投訴要做好取證工作。何謂取證,即握有交涉投訴的證據、合同文本、有關材質的物證、維持工程施工的現場等。
在房屋裝飾裝修的過程中發生糾紛是比較常見的,當然如果當事人在簽訂合同的時候能夠盡量注意的話,那麼還是能夠避免一些糾紛的出現。在糾紛發生之後也不要沖動行事,最好的辦法就是雙方能夠協商解決,實在不行的話再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吧。
:
房屋裝修合同是否需要審查
簽裝修合同要注意什麼
裝修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G. 與裝修公司發生糾紛問題如何解決
因為我覺得設計也是裝修公司,施工也是裝修公司,而且裝修公司監工,在施工過程中,只向我提出了裝修的平方數有所增加,沒有與我確認要增加的金額是多少。現在裝修跟我說,必須按簽合同時,按完工工程量進行結算。這樣,我作為消費者,有種被裝修公司騙進了去籠子里的感覺。--------請注意:應該按實際發生量支付,因為告知又增加未明確具體金額這種情況屬於糾紛~結局好比你消費了一頓飯,點菜的時候沒有問價格但是還是吃了。應該還是要付錢,因為你吃了!!!價格是可以商量的不能不給!!!
裝修後兩個月,屋內房間牆體有多處裂紋,通知裝修公司去維修,要求我交剩下的工程款的95%,再同我維修。--------請注意:牆體開裂要分情況;如原牆開裂的,這個不能作為拒付工程款的理由~已經有案例被判不支持牆面開裂屬於質量問題!!!若裝修公司沒有做之前承諾的防開裂工藝如貼網,石膏找平~屬於偷工減料~可以以此作為依據提出索賠~~~
我作為消費者,覺得裝修公司有意與你洽淡時,故意降低預算價,騙取消費者簽署對裝修公司有利的合同,最終達到裝修公司牟利的目的!--------請注意:你覺得的時候要清楚的意識到任何人為你辦事幹活都要賺你錢的事實~既然選擇了初期的低價而未仔細做前期考察的工作本身也有自己的失誤(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要理性的收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同時不能罔顧事實,惡意的抹殺裝修人員的辛苦付出,應當請律師去公正的立場去法院進行起訴~維護合法權益~
H. 與裝修公司發生糾紛該如何維權
事情的發生,是屬於對方的主觀因素、客觀因素還是第三者因素。在這里,主觀因素是指這種問題的出現,由對方主觀導致。客觀因素是指由於天氣、災難、戰爭等客觀因素引起的。第三者因素是指問題的發生由甲乙方以外的第三者所導致。
1)主觀因素主觀因素發生的事件,包括但不限於:1)主動的偷工減料行為。2)主動使用偽劣產品。
2)客觀因素客觀因素發生的事件,包括但不限於:1)防備不足導致的意外。2)不可抗力的天災。3)房屋本身缺陷造成的意外。3)新技術的嘗試應用。
3)第三者因素
第三者發生的事件,包括但不限於:1)第三方供貨商導致的偽劣產品。2)第三者造成的工程損害。
二、問題解決的辦法。
1)順利的解決情況。在責任清楚的情況下,雙方又能對問題的解決方案達到共識時,那麼雙方應盡量忘懷此事,繼續合作的進程。切莫被過去發生的不愉快事宜影響雙方在日後的合作。不管是對於甲方還是乙方而言,這都是大忌。
2)妥協的解決情況。在雙方對責任爭議不下的情況下,可協商各自讓步,盡量把把問題簡化在大家能共同接受的情況下。這種情況在工程中是經常發生的,猶其是對責任認定不清楚的情況下。例如經常發生的事情就是,鋪出來的磚不平,業主方抱怨施工方施工不合格,而施工方則埋怨業主方買的磚質量太差。
3)仲裁的解決情況。雙方對問題都無法解決的情況下,那麼最佳的方法就是通過技術部門來進行鑒定。不管是那一方都好,如果認為自己沒有錯,那麼最佳的辦法就是找質檢部門來做一個技術鑒定。從而做為仲裁。但技術部門往往只能起鑒定的作用,並不能有效解決爭端。
4)法律的解決情況。雙方最終都不歡而散的情況下,那隻有通過法院來解決問題。這是一種最無奈的解決方法,因為雙方都得浪費時間浪費金錢。而且絕大部分的結果都是決裂的。所以,這一招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當然,我們得承認這是最有決定效力的行為,因為任何人都得遵守法院的裁決。
I. 裝修裝飾合同糾紛適用哪些法律法規
裝修裝飾合同糾紛適用以下法律法規: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內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容。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污染防治法》。
3、建設部[1997]60號《建設工程質量投訴處理暫行規定》。
4、建設部[1997]92號文《家庭居室裝飾裝修管理試行辦法》。
5、《經濟合同法》。
6、《建築裝飾裝修管理規定》。
7、《家庭居室裝飾裝修管理試行辦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