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外牆侵權故意駁回

外牆侵權故意駁回

發布時間:2021-06-06 00:24:34

A. 《侵權責任法》作出明確規定的抗辯事由是

提問者,《侵權責任來法》作源出明確規定的抗辯事由,主要集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2009)第三章不承擔責任和減輕責任的情形,即

第二十六條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第二十七條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第二十八條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十九條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十條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第三十一條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責任或者給予適當補償。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B. 被投訴外觀專利侵權,是不是有早於專利申請日的銷售記錄就可以駁回投訴

計算你的銷售記錄早於該專利的申請日期,也不能被駁回。
否決對方回的專利,要提出答證據,證明你的設計,比對方早。對方的專利申請日,並非其設計日期,有可能對方提供出比的銷售記錄更早的證據,比如在某次國家承認的展會上展出過。
想要駁回對方的投訴,必須跟對方比證據。

C. 侵權行為的特別抗辯事由

侵權行為的特別抗辯事由: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回》
第二十六條被侵權答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第二十七條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第二十八條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十九條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十條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第三十一條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責任或者給予適當補償。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D. 鄰居破壞我的住宅樓卧室外牆去除保溫層貼上瓷磚變為其內牆佔用共用面積進行封包侵權

商品房、公房外牆屬於居住區全體業主共同共有,內牆屬於業主個人所有。

E. 無意與故意的侵權行為在法律上有什麼區別

差別很大。例如毀壞財物價值較大的,如果是故意,就違反《刑法》規定,構成犯罪,要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是無意,則只是依據《侵權責任法》民事賠償。

F. 房屋外牆歸屬及維權問題,搭建廣告相關法律法規

1、屬本建築來物相關自業主共同所有,對因共有物發生的義務,是由業主共同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下簡稱「《物權法》」)第39條規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享有權利的同時應當承擔義務,即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負有相應的義務。引申到本文,房屋外立面的所有權人對該外立面有使用、改建的權利,同時也有修繕的義務。
《物權法》第70條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這里的共有應當理解為共同擁有所有權。
建築物的外牆屬於建築物專有部分之外的共有部分,應該由本建築物相關業主共同所有,對因共有物發生的義務,是由業主共同承擔。因共有部分是為專有部分而存在,所以業主的共有權從屬於專有權。

2、樓下的業主現在要把廣告牌掛在外牆上,除了須經城市規劃部門批准外,還須徵得其他所有人的書面同意,否則就是侵權。對於已經形成的掛在外牆的廣告牌,須以不影響到其他共有權人的權利為前提,平等協商解決。

G. 法律援助的案子明顯侵權且證據充分前提下被一審法院駁回合法嗎及下一步怎樣進行維權。

  1. 法律援助的案子可以駁回訴訟請求嗎?

    【如果法律援助行為存有錯誤,依法一視同仁可駁回】

  2. .針對本案法律駁回訴訟請求是否合法,除積極上訴外還有啥可維權途徑及怎樣維權更妥?

    【可以申請檢察院抗訴,或者向人大投訴】

H. 怎樣確定自己的行為是不是侵權。是否承擔責任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都可能受到他人有意無意的傷害,自己也可能有意無意地觸犯他人利益,那麼公民在什麼情況下的行為屬侵權.公民的行為要造成客觀的損害事實。

損害是指因一定的行為或事件使他人的利益遭受某種不利的影響,這種不利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是指對他人財產造成的損害或對他人的精神造成的損害。如果公民的行為沒有對他人造成任何物質和精神上的損害,也就談不上侵權和承擔責任的問題,因此公民也只有在受到損害的情況下,才能夠請求法律上的救濟與幫助。

關於財產利益的損失的計算一般包括實際損失,即現有財產的減損和可得利益的減損。可得利益的損失是指未來可得利益的減損,如利潤損失、孳息損失等,此種損失雖不是現實利益的損失,但損失的利益本來是可以得到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損失是可以隨意臆測的。

.公民的行為具有違法性。

行為具有違法性是承擔一般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以外,行為人只應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行為的違法性,是指對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規定的違反,如侵佔、哄搶、私分、截留、破壞國家或集體財產,施工人違反法律規定未設置安全標志造成他人傷亡等,都屬於具有違法性的侵權行為。

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遵守國家政策、尊重社會公德和公共利益,因此凡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違反了法律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的規定、違反了社會公德、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等,他的行為就具有違法性。在特殊情況下,公民的行為造成了他人損害,但依照法律規定這些行為是合法的,公民可以不承擔責任,例如正當防衛、緊急避險、職務上的合法行為以及法律或社會公德所許可的其他行為,這些損害行為不具備違法性因而不應承擔責任,但若這些行為超過了必要的限度,所造成的損害,則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侵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應有因果關系。

簡單地說因果關系中,某人的行為造成他人的損害,行為是原因,損害事實是結果。因果關系是一種必須的合乎規律的聯系,是不以人們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

因果關系是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必備條件之一,它要求確定損害結果發生的真正原因,找出真正的責任者,因此若發生損害結果的原因並非行為者就不應當或者只承擔一部分責任。

.行為人要有主觀過錯。

過錯是行為人實施違法行為時的一種心理狀態,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情況。故意是行為人預見到自己行為的損害後果,卻仍然希望或聽任其發生,如故意致傷他人、故意砸壞他人財產等;過失是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後果應該預見或能夠預見卻未預見。或雖然預見卻輕信損害後果不會發生,例如司機違章超速駕駛。

行為人的過錯是行為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具備的心理狀態,是構成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它標志著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後果所抱的主觀態度,體現了行為人主觀上的應懲罰性和不可原諒性,它是法律和道德對行為人的行為的否定性評價,因此,若行為人的行為沒有過錯,損害後果由不可抗力所致等,行為人就可免除責任。

上述四個方面是衡量一個公民是否應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的依據,但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依特別規定確定責任。

I. 過失侵權和故意侵權和嚴格責任侵權的區別與聯系

【出處】《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一)構造不同:「知」、「欲」上的差異

故意侵權與過失侵權實質性二分的理由之一,首先在於侵權故意與侵權過失二者的內部構造不同。就內部構造而言,可從「知」和「欲」兩點來界分故意和過失。在故意,行為人「明知」、「預見」或「確信」損害結果或危險性會或基本上會發生;且對結果「欲求」、「默許」、或「接受」。如梅迪庫斯曾指出,故意系指明知(Wissen)並想要(Wol-len)發生依法定構成要件(Tatbestand)為決定性的事態。[2]150英美法上的界定亦相仿。而在(一般)過失,當它作為主觀心理狀態時,意指行為人對損害結果或危險無認識也不欲求且不希望發生。這種構造上的不同,是二者最基本、最重要的差異;同時,也構成其他方面重要區別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重大過失。筆者認為重大過失是:行為人認識到損害或危險的可能(非必定)發生,或有意不去了解(willful blindness);同時,行為人也不希望結果發生。由此可明了,重大過失為何在法律上常與故意同等處理,因為它在認識因素上與故意同,而民法更重視對不當行為的防範(而非對意志的懲罰)(關於重大過失的界定與性質,參見葉名怡:《重大過失理論的構建》,載《法學研究》2009年第6期,第77頁及以下。)。

(二)性質有別:主觀過錯與客觀過錯

在侵權法的語境下,過失越來越有所謂的「客觀化」的傾向。所謂過失客觀化,指的是在概念界定上、而不僅僅是在判斷標准上,將過失等同於一種違反法定義務或注意義務、從而偏離一般理性人標準的(侵權)行為。英美法上negligence,其主要含義之一指的就是這種「過失侵權形式」,而非主觀心態上的疏忽大意。另外,法國法也基本走向了過失客觀化的道路。[3]302

這種過失客觀化的傾向很多時候甚至被稱作「過錯的客觀化」,對應的詞語是相對於「主觀過錯」的「客觀過錯」(代表性的論述參見張民安著《過錯侵權責任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相關部分。)。但始終要注意的是:當說到過錯之客觀化時,這里的過錯只能指「過失」,而不可能涵蓋「故意」。因為任何一個激進的「過錯客觀論」的支持者都無法將故意界定為「違反注意義務的行為」。在判斷標准上,過失有一般理性人的標准,故意則沒有,也不可能有。歸根結底,主客觀性的差異還是來源於二者基本構造的不同。

(三)特徵各異:可避免性與可預防性上的差異

由於故意侵權和過失侵權的構造不同,性質也有差異,因而,行為及其結果的發生與否即可預防和避免性也完全不同。在過失侵權,誠然,存在若干提高注意程度、加強預防措施便能有效減少事故發生的情形;但是必須承認,對於由於天生駑鈍而反應慢,或粗心大意、性情急躁或愚笨而導致的過失侵權,實際上是無法通過後天努力而得到真正抑制的。正是在此意義上,這種侵權的發生的確是一種「命中註定的悲劇」。另外,從經濟分析的角度看,提高預防措施還涉及到成本的支出是否有效率、是否值得的問題。簡言之,過失侵權的可預防和避免性是較有限的。

但故意侵權可以說完全兩樣。故意侵權是一種「計劃」行為。既有認識要素,又有意志因素。除了極其罕見的「不可遏制的沖動」所致故意侵權外,故意侵權行為的發生與否,完全操之在己(行為人)。因此,從純粹技術意義上說,故意侵權的可避免性、可預防性是很高的。過失侵權在可避免、可預防性上的這種差異,也為二者救濟制度設計的不同提供了理論依據。

(四)有責性的差異:明顯的道德可責難性vs.逐漸發展的道德無涉性

「勿害他人」乃「最低限度的自然法」。在侵權法中,此黃金法則所蘊含的道德價值、公平正義思想是首要的價值目標,而效用或效率(efficiency)雖然也是侵權法的價值目標之一,但「必須在道德正當的框架之內尋求;因此,我們必須問、並首先就要問,在施加侵權責任時什麼樣的目標是道德可欲的、正當的」。[4]74

過失侵權,由於日益客觀化的傾向,其道德可責性也越來越弱。一個人只要沒有達到一般理性人的注意程度,哪怕他完全是因為天生性急、笨拙或反應遲鈍的原因,他也要承擔過失侵權責任。正是在此意義上,Honoré說,「盡管名義上該責任是過錯責任,但那實際上被告承擔的是嚴格責任」。489故意侵權則不同。當某人打算(intend)給他人人身或財產造成傷害時——哪怕他不情願但只要計劃中包含此種效果,用最直截了當的方式表達,就是在「剝削或壓榨(exploit)別人」;「無論行為人的動機是自利、報復或怨恨、政治目的,其效果都是:受害人的現實和實現(reality and fulfillment)都在根本上受制於行為人的現實和實現」。[5]244僅此而言,故意侵權便顯然違背了上述最低限度的道德戒律。這種反道德性深層次地體現於行為人的認識和意志上:對「惡」的認識是基礎,意志上的追求或縱容「惡」是根本。

有學者堅持認為,(主觀)過錯也不具有道德的責難性,「因為,如果過錯責任真的有這樣的作用的話,則許多同類的侵權案件不會驚人重復地發生」。[6]243這種反駁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按此邏輯,刑事案件的發案率也總是維持在一定的水準,難道可以進一步認定,刑事犯罪構成中的過錯認定也不具有道德的責難性嗎?該學者的問題在於將「行為的道德定性」與「不當行為的預防和降低發生率」兩個不同的問題纏繞在一起,並且強行要求二者發生因果聯系所致。

(五)歸責根據的差異:意志瑕疵vs.行為瑕疵

由於故意侵權和過失侵權二者所具有的道德可責性有根本不同,這也導致二者的歸責根據有別。

故意侵權的歸責根據在於故意侵權人意志的瑕疵。黑格爾對「故意和責任」曾有過精闢的論述:「在行為的直接性中的主觀意志的有限性……行動使目前的定在發生某種變化……所以意志一般說來對其行動是有責任的。」[7]118這表明主觀意志對於客觀事態改變的作用力,使得責任成立。他補充說,「行動只有作為意志的過錯才能歸責於我。這是認識的法」。[7]119這句話清楚地揭示,意志(故意)和歸責的關系。在故意侵權中,歸責根據恰恰在於行為人意志的瑕疵。

在過失侵權,如今情形已有所不同(這里的不同僅限於實行過失客觀化的區域。如普通法、法國法以及很大程度上的德國法。德國侵權法已基本實現了過失(判斷標准)的客觀化;唯一的例外是《德國民法典》第828條第3款規定的未成年人之過失判斷。)。侵權責任的存在已經不再依賴於道德上的可責難性;其唯一的歸責理由是:行為人沒有盡到一般理性人的合理注意義務;至於是何原因,則在所不問。從最寬泛的意義上說,雖然外在的、客觀的過失侵權行為有時也是行為人內在的「意志」實施的,但由於其主觀意志並不具有道德可責性,因而,過失侵權的歸責依據必須從主觀意志的瑕疵轉移到「未合一般理性人注意標准」的外部行為上來。

J. 故意侵權行為怎麼處理

一、惡意訴訟侵權怎麼辦

遭遇惡意訴訟應積極應訴,在法庭上用證據打敗對方就是最好的維權方版式。

二、惡意訴訟權侵權的責任承擔方式

侵權責任承擔方式,是指侵權人依法應當對侵權損害承擔的不利法律後果的形式和類別。

《侵權責任法》第15條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1.停止侵害;2.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4.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6.賠償損失;

7.賠禮道歉;8.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閱讀全文

與外牆侵權故意駁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