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行為侵害的權利包括

侵權行為侵害的權利包括

發布時間:2021-06-05 22:28:32

侵權責任法中的侵權是主體哪方面的權利被侵害

包括身體的傷害和精神人格的傷害都可以構成侵權

⑵ 侵權行為侵犯的權利范圍

具體要看是哪方面侵權,例如我國《專利法》第六十五條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然而目前,據相關統計顯示,司法實踐中採用「實際損失」和「侵權獲利」方法確定賠償額的微乎其微,採用許可費合理倍數的也是很少,絕大多數專利侵權案件都是使用酌定賠償來確定賠償額的。 專利侵權損害賠償中的酌定賠償是指,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綜合考慮具體案件的因素並在法律規定的賠償數額范圍酌情予以確定賠償額的制度。 當然,有損害就應該有救濟,雖然原告未能舉證實際損失、侵權獲利、不存在或是專利許可合同或是許可使用費不合理時,法官將運用自由裁量權對損害賠償額確定,法官在酌定賠償額案件中自由裁量的基礎是原告提供其損失的間接證據。 法院依法酌定賠償額時,需要依據案件的相關事實。法院在具體案件中通常會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被侵權專利的類型,發明和實用新型因比外觀設計有更高的技術含量,因此法院對發明和實用新型的損害賠償要高於外觀設計專利; (2)涉案專利的創造性,專利權人開發專利的投入; (3)被控侵權產品的市場價值; (4)侵權人侵權行為的持續時間、涉及范圍、侵權情節、手段以及侵權行為造成的後果; (5)權利人在進行侵權訴訟時支出的合理費用,包括律師費、公證費、保全費、調查取證費、鑒定費、咨詢費等。 綜上,對於專利侵權案件,依據具體案件的相關事實,原告在提出訴訟主張請求法院酌定賠償時,結合法院通常考量的因素,需要盡可能提供索賠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

⑶ 侵害人身的侵權行為,具體包括侵害下列哪些權利的行為多選題

人格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肖像權。
身份權版包括親權﹑配權偶權﹑親屬權、榮譽權。

侵害人身的侵權行為是指身體權和健康權吧?應該ABC
但是如果是指侵害人身權的侵權行為,那肯定就全選

⑷ 婚內侵權行為有哪幾種

1、侵害人身權的行為
侵害人身權的行為約為婚內侵權行為數字的50%,以對方存在家庭暴力為離婚原因的案件比例更高達婚姻案件總數的60%以上。侵害人身權行為主要表現為毆打對方當事人,損害對方當事人的名譽,強制性行為或拒絕履行夫妻性生活義務等方式。當事人的身心受到嚴重摧殘。
我 國《婚姻法》第46條的規定,只有一方實施以下行為的構成對一方權利的侵害:
(1)重婚的;
(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3)實施家庭暴力的;
(4)虐待、遺棄 家庭成員的。無過錯方可以向過錯方主張損害賠償。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法律只對侵害一方人身權的行為中極其嚴重的少部分行為予以制裁,而對大多數行為沒有予以處罰。
2、侵害財產權的行為
多數情況下,侵害人身權的同時也侵害了對方的財產權。在司法實踐中,也出現了不少只侵害對方財產權的案例。侵害財產權的行為主要有隱藏、轉移財產、虛構債 務、不合理的大額支出、擅自處置夫妻財產等方式。通過這些方式使對方在離婚訴訟分割財產時少分、不分財產,甚至使對方背負巨額債務。
3、違背夫妻忠實義務行為
我國《婚姻法》第二條明確規定了夫妻雙方應當互負忠實,現實生活中違背夫妻義務的案例屢見不鮮。但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婚姻法的若干司法解釋一》中又明 確規定:夫妻一方僅以婚姻法第二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的,裁定不予受理。在以其他理由起訴要求離婚的案件中,也鮮有當事人因違背忠實義務而受到處罰或 制裁的。事實上,這種義務的承擔更多依據倫理道德而非法律,法律雖有規定,但法律的強制執行力在忠實義務方面無能為力。
綜上所述,婚內侵權行為侵權的內容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項是夫妻雙方基於婚姻而產生的權利,另一項是夫妻一方作為獨立的平等的一般民事主體所享有的權利。

⑸ 侵害特權的侵權行為是哪些

專利侵權行為是指在專利權有效期限內,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又無法律依據,以營利為目的實施他人專利的行為。
它具有以下特徵:
1.侵害的對象是有效的專利。專利侵權必須以存在有效的專利為前提,實施專利授權以前的技術、已經被宣告無效、被專利權人放棄的專利或者專利權期限屆滿的技術,不構成侵權行為。專利法規定了臨時保護制度,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該發明的應支付適當的使用費。對於在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專利權授予前使用發明而未支付適當費用的糾紛,專利權人應當在專利權被授予之後,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2.必須有侵害行為,即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侵害他人專利的行為。
3.以生產經營為目的。非生產經營目的的實施,不構成侵權。
4.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即行為人實施專利的行為未經專利權人的許可,又無法律依據。
(二)專利侵權行為的表現形式
專利侵權行為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兩類。
1.直接侵權行為。這是指直接由行為人實施的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其表現形式包括:
(1)製造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2)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3)許諾銷售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4)銷售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5)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6)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7)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仍然屬於侵犯專利權的行為,需要停止侵害但不承擔賠償責任。
《專利法》第11條對專利權的法律效力作了明確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根據上述規定,作為專利侵權行為必須有被侵犯的專利權保護客體以及被指控侵權的實施行為。專利侵權行為的認定就是判斷該實施行為是否侵犯了一項已授權並處於專利權有效保護期內的專利保護客體。
由《專利法》第11條的規定可知,構成專利侵權的行為的條件為五項:
1. 該實施行為發生在該項專利權授權以後的專利權有效保護期內。
2. 該實施行為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3. 該實施行為未經專利人許可。
4. 該實施行為是法定禁止的侵害行為。
5. 該實施行為落入該專利權保護范圍。

⑹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所指侵害民事權益包含哪些內容

第二條 【適用范圍】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內權益,包括生命權、容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注意: 「等」字,是不完全列舉!

⑺ 《中國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所指侵害民事權益包含哪些內容

民事權益法:包括生有、健康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婚姻自主權、擔保物專權、監護權、所有權屬、用益物權、著作權、隱私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生命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姓名權、等。被侵權的人可以要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責任有1停止侵害、2排除妨礙、3消除危險、4返還財產、5恢復原狀、 6賠償損失、7賠禮道歉、8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⑻ 侵權行為,包括什麼

侵權行為指的是侵犯民事權益的行為。
《侵權責任法》第二條回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答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⑼ 哪些權利受到侵害時,可要求侵害人承擔侵權責任

現實問題

趙某和錢某是公司同事,由於一些工作上的原因,兩人產生了矛盾。一次偶然的機會,趙某進入了錢某的郵箱,在郵箱里看到了許多錢某的私人郵件,其中一些郵件還涉及到錢某的隱私。為了讓錢某難堪,趙某將錢某的郵件轉發給了公司的其他同事。同事們收到郵件後,開始對錢某指指點點,錢某知道事情的經過後也感到精神壓力很大,成天心事重重,經過一段時間後,錢某離開了公司。離開公司後,錢某將趙某告上了法院,要求趙某承擔侵權責任,那麼錢某的訴求有道理嗎?

律師解答

依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這些權利受到侵害,受害人可以要求侵害人承擔侵權責任。

在這則案例中,趙某侵犯了錢某的隱私權,也造成了錢某離開公司的後果,對錢某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⑽ 侵害財產權的侵權包括哪些

法律明確規定侵犯抄財產權的襲法律是《侵權責任法》
《侵權責任法》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閱讀全文

與侵權行為侵害的權利包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