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個體戶被告商標侵權,只有照片為證,沒有實物,能算證據嗎
如果工商局財政沒有找到證據,那麼指那張照片是不能作為證據的。
1、權利證據:用以證明權利人對商標享有專用權或商標許可使用權。
(1)商標注冊人起訴的,應當提交證明其商標權真實有效的文件,包括商標注冊證。
(2)被商標許可人等利害關系人起訴的,應提交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在商標局備案的材料及商標注冊證復印件。未經備案的應當提交商標注冊人的證明,或者證明其享有權利的其他證據。
(3)商標財產權利的繼承人起訴的,應當提交已經繼承或者正在繼承的證據材料。此外,上述三類人還要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或企業的基本信息,以證明個人或公司就是商標權利證明上的權利人。
(4)如果商標是馳名商標、著名品牌或中華老字型大小等享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商品,還要提供馳名商標認定材料、著名品牌證明或中華老字型大小的證明材料等證據。
(5)權利人商品的銷售情況、廣告宣傳情況等資料,以證明權利人的商標權一直在使用中。
2、侵權證據:用以證明侵權人已經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商標權的行為。
(1)侵權的商品實物
(2)購買侵權商品的發票
(3)公證了購買侵權商品過程的公證書
3、賠償證據:用以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有事實依據。原告應當提交能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的證據。一般分為兩種:
(1)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證據。
(2)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的證據。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的發票(如鑒定費、公證費、律師費、工商查檔費等等)等證據。由於在實踐中,權利人很難直接舉證損失金額或者侵權人的非法獲益,所以賠償數額一般都由法院進行裁定。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1、投訴書,應列明被投訴人姓名或名稱、地址、侵權事實、法律依據、投訴要求以及投訴人姓名或名稱、地址、聯系電話、投訴日期;
2、營業執照,提交復印件的需加蓋本單位公章;
3、商標注冊證;
4、涉嫌侵權證據,包括涉嫌侵權實物、商標標識或照片、有關票據等。
國內商標注冊人可以委託他人投訴,但應提交由厚廣委託人簽署的授權委託書。委託商標代理組織投訴的,應出示能證明該組織具有代理資格的有效證件。境外商標注冊人要求保護其商標專用權的,應委託國家認可的商標代理組織代理投訴,並提交經公證後的委託材料及上述規定材料的中文書件。
Ⅱ 被起訴商標侵權怎麼辦
首先,收到的起訴有兩種:
第一種是非法院傳票,而是其他主體以電子郵件或其他形式告知侵權。遇到這種情況,多數屬於詐騙或惡性競爭(當然也有可能確實侵權)。這時需要先辨別一下對方是否對商標該類目擁有所有權,如果沒有可以置之不理。如果確實存在侵權行為,對方又沒有通過法院處理,多半是私了目的,企業只需耐心協商便可。
第二種是法院傳票。這種情況下起訴方已經確定您的侵權行為,且給對方造成了或多或少消極影響。遇到這種情況,維權人小智給您以下幾點建議:
一、起訴主體是否合格
根據《商標法》的規定:「商標侵權訴訟原告應當是《商標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的注冊商標所有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所以,先辨別原告是否為該商標持有人或厲害關系人,如果不是,您可以通過法院對原告提出抗辯。
二、原告商標是否連續使用三年
根據《商標法》第六十四條規定:「注冊商標專用權人不能證明此前三年內實際使用過該注冊商標,也不能證明因侵權行為受到其他損失的,被控侵權人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你只需要了解並證明對方對爭議商標的使用時長,最近三年是否使用。如果對方未使用,你是沒有任何法律責任的。
三、原告商標是否為通用名
《商標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注冊商標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或者含有的地名,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他人正當使用。」所以,如果您使用的商標為通用名,不具備顯著性特徵,對方是無權禁止使用的。
四、訴訟時效判斷
商標法規定,在商標等有效期間內,權利人己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侵權行為超過兩年,權利人再提起訴訟的(包括侵權行為直持續進行發和超過兩年中斷後又實施侵權行為的情形),只要權利人提起訴訟時,侵權行為正在進行或者不超過兩年,法律應當保護。如果訴訟時效超過規定,可以作為抗辯理由。
五、確定原告商標注冊時間
《商標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如果您所經營的品牌時間較長,由於某些原因而忽略了對該品牌商標的
Ⅲ 被告侵權他人商標了,應該怎麼處理
同一行為同時符合侵權構成要件和犯罪構成要件,則同時產生刑事專責任屬和侵權責任,侵權責任優先於刑事責任,因此,在加害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時,應優先用於承擔侵權責任,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在訴訟程序上,受害人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追究侵權責任,也可以單獨提起民事侵權賠償訴訟,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之規定,目前,不論是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還是單獨提起民事賠償訴訟,均不受理當事人提起的精神損害賠償。在訴訟時效上,進入刑事審理階段的案件,其民事訴訟時效自刑事裁判文書生效之日起重新計算,因此,未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的,仍可在刑事程序終結後單獨提起民事賠償訴訟,但應及時提起以免訴訟時效超期。同樣,對於同時產生行政責任的,亦如此遵循「私權優先」原則,優先承擔侵權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條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Ⅳ 被告商標侵權該怎麼辦
一、被告商標侵權該怎麼辦
首先你需要做的就是問問自己確實構成侵權了嗎?根據商標侵權的認定標准進行判斷。
如果構成侵權,可依法委託律師要求核實真實的貨物金額,要求從輕、減輕,建議及時咨詢或委託律師擔任辯護人,會見在押人,收集有利的證據材料,依法辯護,爭取從輕、減輕處罰的最好結果。侵犯注冊商標罪的量刑重在涉案數額,具體還需要根據案情做出判斷。
如果你不是真正的侵權,那麼你需要准備的東西很多,需要搜集相關證據,如你使用的商標的受理通知書或者商標注冊證,你自己商標的宣傳或者廣告的資料,貨物進出的發票等,都准備好。
二、如何才算商標侵權
關於侵犯注冊商標權行為認定或者判定的過程,有以下三個基本步驟:
1、確定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是認定商標侵權的基本依據。
判斷商標侵權行為能否認定或稱是否構成所考慮的一切因素都是圍繞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來進行的。根據我國商標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准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
顯然,從這條規定看,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只限於核准注冊的商標和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該范圍由兩個方面因素來確定,一是核准注冊的商標;二是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二者的結合,構成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也就為認定商標權侵權行為確定了與被控侵權對象進行比較的標准,以便得出是否構成侵權的結論。
2、確定被控侵權的具體對象。被控侵權對象的確定由兩個方面的因素所決定:
(1)被控侵權的商標
(2)被控侵權的商標所使用的商品
確定被控侵權具體對象的意義,在於確定和固化被控侵權行為的載體,為下一步與商標權的保護范圍的比對打下堅實基礎。它與確定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同樣重要,它是認定商標侵權行為的另一比較對象。
3、將被控侵權對象與注冊商標和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進行比較,認定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及被控侵權商標所使用的商品與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屬於同一種類或者相類似。
通過認定侵權行為的三個基本步驟,特別是經過將被控侵權對象與注冊商標和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進行比較後,就能認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