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勞動仲裁社保是按近12個月的平均工資嗎
對 如果你有每月工資明細的話 肯定是要計算平均值的
如果沒有 就只能按照合同約定的 工資標准來算了
『貳』 公司裁員經濟補償12個月的平均工資如何計算
前12個月應發工資/12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叄』 根據勞動合同法應當支付職工11個月的雙倍工資;但這個月工資的基數標準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規、司法解釋均未對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作出相應規范性意見,審判實踐中對於雙倍工資的計算方式也因此多種多樣,具體要看各個地方的審判口徑。
一: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江蘇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制定的《關於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指導意見(二)》(2011年)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因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應每月支付的二倍工資,按照勞動者當月的應得工資予以確定,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加班加點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當月工資包含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的,應按分攤後該月實際應得獎金數予以確定。
二:中山市中級法院制定的《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參考意見 》(2011年)第四條第十四項規定,違反《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雙倍工資應以勞動者應得工資(勞動報酬)作為基數計算。
三: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制定的《關於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2009年)第二十八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後,勞動者仍在用人單位工作,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自勞動合同期滿的次日起至滿一年的前一日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兩倍工資的計算基數應以相對應的月份的應得工資為准。
四:由深圳市出台的《深圳市勞動爭議仲裁、訴訟實務座談會紀要》(2010年3月)第6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的「二倍工資」中加付的一倍工資是指包括加班工資在內的所有應發工資。
五: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制定的《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參考意見》(2009年)第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法律規定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每月支付雙倍工資的,以標准工資作為計算基數。
六: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制定的《關於勞動爭議若干問題的解答》(2010年34號)第3條規定,關於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的確定,勞動關系雙方對月工資有約定的,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應按照雙方約定的正常工作時間月工資來確定。雙方對月工資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應按《勞動合同法》第18條規定來確定正常工作時間的月工資,並以確定的工資數額作為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如按《勞動合同法》第18條規定仍無法確定正常工作時間工資數額的,可按勞動者實際獲得的月收入扣除加班工資、非常規性獎金、福利性、風險性等項目後的正常工作時間月工資確定。如月工資未明確各構成項目的,由用人單位對工資構成項目進行舉證,用人單位不能舉證或證據不足的,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按照勞動者實際獲得的月收入確定。按上述原則確定的雙倍工資基數均不得低於本市月最低工資標准。
七:由浙江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出台的,關於印發《關於勞動爭議案件處理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試行)》 (浙仲〔2009〕2號)第38條規定,加班工資和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加付的一倍工資的計算以職工所在的崗位(職位)相對應的標准工資為基數。前款標准工資難以確定的,按以下方式確定計算基數:(1)勞動合同有約定的,按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為基數;(2)勞動合同沒有約定的,實行崗位技能工資制的單位,以職工本人的崗位工資與技能工資之和為基數;(3)崗位、技能工資難以確定的,以上月職工正常工作情況下的工資為基數,同時應扣除績效、獎金和物價補貼;難以區分工資、獎金、物貼等項目的,以職工上月實得工資的70%為基數。上述計發基數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為計發基數。」。
『肆』 辭退前12個月平均工資如何計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
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4)深圳勞動糾紛11個月平均工資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八條 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後果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九條 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
國家採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制度。
第五十條 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後雙方的義務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第八十七條 違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伍』 勞動爭議中11個月雙倍工資問題
按照2008年的
『陸』 深圳勞動法工資計算方法每天上班11個鍾平均一小時多少錢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勞動法》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柒』 深圳市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計算平均工資時含不含上一年度病假月份
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是按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說可以扣除病假期間的工資的。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捌』 請問勞動法中對員工近12個月的平均工資及日工資是如何計算的
1、勞動法中對員工近12個月的平均工資,即過去12個月全部應得工資的平均數來確定的。
2、日工資勞動法中沒有具體明確的規定。
『玖』 11個月雙倍工資為平均工資還是離職前對11個月的應月工資
根據《勞動合同法》等法律規定,雙倍工資為離職前的應月工資
縱橫法律網-山東天地恆律師事務所-孫大元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