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

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

發布時間:2021-06-02 17:31:22

①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中心的簡介怎麼寫有範文參照嗎

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糾紛是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創新之舉。建立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是為緩解醫患矛盾,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是市政府改善民生、服務群眾,保證社會安全穩定的一項工作舉措。

2010年1月8日,國家司法部、衛生部、保監委三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司發通〔2010〕5號)文件,對人民調解介入醫療糾紛作了明確要求。

在2010年年初召開的大連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孫喜琢等10名代表提出的《關於出台大連市醫療糾紛處置辦法的議案》以極高的關注度被確定為4件人大代表議案之一。市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對此項議案進行了審議。並在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十八次會議上審議通過。報告建議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力爭年內出台大連市醫療糾紛處置辦法,盡快建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為人民群眾享有良好的就醫環境和安全高效的醫療服務提供法律保障。
為有效緩解醫患糾紛,大連市政協醫葯衛生界委員在2010年市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以界別提案《關於建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和醫療責任保險機制的提案》的形式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成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構,為醫患雙方搭建互信平台;二是建立醫療責任保險制度,有效分擔醫療責任風險;三是出台大連市醫療糾紛處置辦法。
市政府朱程清副市長非常重視此事,責成於濤副秘書長牽頭推進大連醫療糾紛調解機制的建立。於濤副秘書長不僅帶領有關人員到天津、南京及山西等地進行專門的考察學習,還多次召開協調會,財政局、保監局、民政局等給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經過幾個月的籌備和多方的不懈努力,2011年1月8日,市政府舉行大連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揭牌儀式。這標志著我市醫療糾紛處理,從此引入第三方調解機制。
朱程清副市長在揭牌儀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對市醫調委的成立給予高度評價,寄予殷切希望。要求我們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思路,解決實際問題。要求我們要將人民調解和醫療責任保險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保證醫療糾紛調解的中立性和權威性,使醫療糾紛公平公正處理,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醫調委掛牌成立後,各大新聞媒體多次報道,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也進行了采訪和報道,反響很好,社會影響和評價較好。中央綜治辦、司法部、衛生部的領導、市政府於濤副秘書長、省衛生廳董德剛副廳長、市衛生局陳海龍副局長率領有關同志分別來到醫調委調研和指導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於2010年12月成立了以朱程清副市長為組長的大連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大連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
大連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在大連市民政局注冊的民辦非企業社會團體,在中山區司法局備案,目前工作由大連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領導。辦公地址:中山區杏林街100號,現有工作人員10名,由法律專家、醫療專家共同組成。目前,設副主任1名(主持工作),人民調解員4名,助理調解員3名,其他工作人員2名。辦公面積近300平方米(系租用的小區公建),設有一個接待大廳、三個調解室和一個檔案室以及員工辦公區。開辦經費和運行經費由市政府財政撥款。

-------------------------------------------------------------------

人民調解中心主要統籌調處各類全區性的重大、疑難矛盾糾紛和經鎮(街)一級調解不成的案件,案件類型包括醫患、勞資、重大交通事故、征地拆遷等。另外是開展訴調銜接工作,對法院委託司法所調解的難度較大的案件進行調處,降低訴訟成本,最大限度消除原被告雙方的對抗情緒,緩解法院和基層司法所的辦案壓力,使各類社會矛盾特別是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案件得到及時化解。

人民調解中心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運作,成立法律、醫療糾紛、勞動爭議等調解專家庫,專家庫成員同時受聘為中心的調解員,目前中心已有受聘的兼職調解員80多人。中心受理案件後將根據案件性質、當事人情況等,委託適合的調解員進行調解。調解結束後,根據處理結果、調解方式和案件的規范程度、調解人員人數等,每件案件給予參與調解的非公職調解人員一定的金額補貼。

----------------------------------------------------------------------------------------
1簡介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1] 主要承擔全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提供風險防控建議等工作,在衛生和司法部門的協助下,建立由法律、醫學等方面專家組成的專家庫,按照統一保險方案、統一產品責任、統一工作步驟、統一保險價格、統一參加保險、統一調賠服務「六統一」的原則,在所在地區建立統一的醫療責任保險制度,規范化管理,市場化運作。

2調解步驟

當醫療糾紛發生後,醫療機構及時撥打相關專線報案電話,由電話中心向當地醫調委轉報案;由醫調委安排調解員及時趕赴現場,了解情況,將醫患糾紛由醫院內引導到醫院外解決;根據需要組織評鑒會或合議會對糾紛進行定性、定責、定損、定賠;調解員按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調解原則,根據評鑒結果進行調解,簽署調解協議;賠處中心根據調解結果向保險公司出具賠款支付通知單,保險公司在約定的時間內,向患者支付保險賠款。第三方調解機制的建立,使醫療糾紛處理更加方便、快捷、賠償快、效率高,向「還醫院以寧靜、還醫患以公正、還社會以和諧」目標邁進了一大步。調解工作不向醫患雙方收取任何費用。

-------------------------------------------------------------------------------------------------
本溪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簡介 一、設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背景 (一)醫患矛盾突出醫療糾紛激增 醫療衛生行業是一項高科技、高風險的以實踐經驗為主導型的行業,醫學科技的突飛猛進,各種不確定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參與。使得醫療工作本身就孕育著巨大的風險。而伴隨年輕醫務人員的不斷加入,其法律意識淡薄,業務能力不足,溝通能力欠缺短板的顯現,是醫療糾紛頻發的醫方因素。患者就醫時,往往具有較高的心理預期,期待有一個良好的就醫環境,一群認真負責、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醫務人員來提供優良的服務,確保自己的疾病很快痊癒,這原本無可厚非。問題在於醫療機構的客觀現實,同患者的心理預期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不滿情緒發生。則必然導致醫患矛盾。而隨著人們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人們往往會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是醫療糾紛激增的患方因素。 (二)解決醫療糾紛的渠道不夠暢通,處置不利。 傳統上,解決醫患糾紛的渠道有3條,1.醫患協商解決;2.市衛生局行政調處;3.司法訴訟。醫患協商解決由於醫患雙方都採取謀求利益最大化和盡最大限度保護自身權益的做法,使得協商過程變成了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馬拉松式的,有時還帶有暴力色彩艱苦戰役,因而極難達成協議。而市衛生局是醫療機構的行業主管部門,其行政調處職能不可避免往往被世俗定義為「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老子給兒子鑒定」,其行政調處的意見也自然而然的被冠以「有失公允」的印象,也較少被顧及。司法訴訟應當是公平、公正的,因歷史上人們不願打官司的偏見,加之訴訟程序較繁雜、時限長,收取一定比例的訴訟費等因素不被看好。醫療糾紛激增,醫患矛盾突出,而醫療糾紛解決渠道因利益,體制上的種種弊端,使得醫療糾紛的解決難上加難,醫患矛盾有失控之勢,以致出現了患者因醫療糾紛沖擊醫療機構、干擾破壞正常醫療秩序,毆打、傷害醫療人員的不法行為。 (三)政府主導第三方介入 醫患關系的現狀,引起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衛生部,中國保險監督委員會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組建由司法局牽頭,政府有關部門參加的各市地醫療糾紛人民調解領導小組,負責本地區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的組織、領導、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醫調委),具體負責本地區參保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醫調委的人員、辦公經費由市財政保證。醫療損害賠償金由投保的保險公司按上一年度醫療糾紛賠償金的一定比例收取。本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組建了相關部門參加的本溪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領導小組,出台了《本溪市醫療糾紛預防處置辦法》,組建了本溪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具體負責本地區內參保醫療機構醫療糾紛的人員調解工作。 二、醫調委的人員構成 根據醫調委的工作性質,聘請了熱愛人民調解事業,懂法、懂醫學管理及醫療業務的資深離退休醫療管理幹部、醫學業務骨幹、律師及投保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組成調解團隊。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3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2人,助理調解職稱1人。同時醫調委還聘請了120名醫學專家、律師,幫助醫調委解決疑難醫療糾紛。 三、醫調委職責 1.負責全市參保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與患者或家屬因檢查、診療、護理過程,或診療結果產生分歧形成的各類醫療糾紛的咨詢服務。 2.負責確定受理醫療糾紛的調查核實。 3.負責醫療侵害事實,侵權責任和一萬元以上侵害賠償額的認定。 4.依據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醫學知識,引導醫患雙方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公平合理解決醫療糾紛,緩解醫患矛盾,依法保護雙方合法利益。 5.經調解醫患雙方就侵權責任和賠償金額達成調解協議的,出具調解協議書和理賠通知書,由投保保險公司理賠。 6.組織醫患雙方,填寫《醫療糾紛確認申請書》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提高執行率。 7.定期匯總分析醫療糾紛信息,提出改進意見,及時向市衛生局反饋,督促醫療機構採取措施,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8.定期向市醫療糾紛領導小組匯報工作進展情況,存在問題,解決問題的措施,不斷提高調解數量和質量。 四、醫調委屬性 醫調委受本溪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領導小組領導,為本溪市醫療糾紛領導小組負責。接受糾紛領導小組監督管理和業務指導,其本質上屬民間調解組織。在具體的調解實踐中奉行的是獨立、中立的第三方立場,其同衛生行政部門沒有隸屬關系,同醫療機構沒有經濟關系,同患者沒有利害關系,同保險公司沒有經濟關系。其依法調解的過程,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的干擾,其正確的調解意見一經雙方認可,經人民法院確認後具有強制力。 五、醫調委的調解理念 醫調委的調解理念是自願、依法、公平、公正、方便快捷、親民。 自願是醫患雙方在解決糾紛處理時,可以選擇醫調委,也可以選擇其他途徑,選擇醫調委調解時必須醫患雙方共同委託。 依法是醫調委在調解過程中,主要依據的是《侵權責任法》,而不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來認定醫療損害責任和賠償數額,侵權傷害事實的認定會更寬泛,其賠償數額也會更多些。醫調委會嚴格依法調解,不會因出身,調解對象的不同,而徇私枉法。構不成醫療侵權的,堅決不予支持,該定的侵權傷害一定要定,該賠償的一定足額到位。 所謂公平、公正,醫調委是中立、獨立、自立主持調解工作第三方組織,不會偏袒任何一方。完全公開的調解過程,依法調解的原則,有助於調解的公平公正。 醫調委的調解工作手續簡便、快捷,一般在3個工作日內,確定是否受理糾紛案,確定受理的原則上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糾紛的調查,核實、侵權責任認定及侵權理賠工作,一般經過2-3次調解活動,既可完成調解的全部工作。 親民是醫調委的一個全新的理念,在調解醫療糾紛的過程中,患方是一個弱勢群體,醫調委會告知患者的權利和義務,提醒患者重視自己的舉證義務,幫助患者用法律武器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醫調委的調解過程是免費的,不像衛生行政部門和法院要收取鑒定費和訴訟費。 六、醫調委的調解原則 醫調委的調解原則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在調解過程中,醫調委會採取聽取醫患雙方的陳述,焦點問題現場調查核實等方式來還原醫療糾紛的本來面目,依據《侵權責任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請醫學專家和律師共同確認侵權傷害責任和侵權賠償,凸顯其公平和公信力。

自網路摘選了幾段 請採納

② 醫患糾紛有幾種解決途徑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規定:

不屬於醫療事故,醫院不承擔賠償責任,這只是在行政處理的范疇,如果醫療機構的過錯造成患方損害,根據民法通則以及相關法律法規,仍要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是說,即使不是醫療事故,如果醫院侵權造成患者損害,仍要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醫患糾紛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1、自行協商。

醫患雙方可以自主自願地進行協商處理,所達成的協議只要不是受脅迫所簽或存在重大誤解,其協議是合法有效的。這種處理方式對醫患雙方來說無疑都是最優選擇,不僅利於改善醫患關系,而且醫院的聲譽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2、行政解決。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法對醫患糾紛進行調解。

3、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簡稱醫調委。

醫調委具備官方性。受司法局的業務指導,是獨立於衛生行政部門、保險機構和醫患雙方之外的第三方人民調解組織。

4、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於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或者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要求處理醫療事故爭議的申請後,對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當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醫患雙方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託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

5、就是司法裁決。

但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與非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的法律適用是不盡相同的,前者需適用醫療事故條例進行裁決,而後者則依照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予以裁判。

(2)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擴展閱讀

處理程序

1、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病員及其家屬有權在發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後果發生後1年之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

2、病員死亡的,其家屬應當在病員死亡後或收到屍檢報告單後15天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其中屍檢的申請,則應當在病員死亡後48小時內提出,由所在地衛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門進行。

3、醫療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4、雙方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沒有異議的,可以就處理方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區、縣或醫科大學申請處理。對該處理決定不服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接到處理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所作的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③ 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的方式

1、人民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共同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由後者主持調解達成協議。這種調解程序規范,達成的協議如果沒有法定撤銷事由,就成為合法協議,並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衛生部等三部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設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免費為市民調解醫療糾紛。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本轄區內醫療機構與患者之間的醫療糾紛。受理范圍包括患者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就檢查、診療、護理等過程中發生的行為、造成的後果及原因、責任、賠償等問題,在認識上產生分歧而引起的糾紛。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糾紛不收費。委員會由具有較強專業知識和較高調解技能、熱心調解事業的離退休醫學專家、法官、檢察官、警官,以及律師、公證員、法律工作者組成。
2、行政調解
行政調解是指衛生行政部門對於醫療糾紛的調解。就我國的情況而言,衛生行政機關在醫療糾紛調解中占據著核心地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此作了專門規定:衛生行政機關調解的范圍是當事人之間關於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爭議;調解是可選擇的並且不具有強制力,其履行取決於當事人的意願。實踐中,衛生行政部門作為行政機關以及行業主管機關,其所具有的權威性對醫療糾紛的調解具有重要作用,許多醫療糾紛都通過調解獲得解決。
3、訴訟調解
訴訟調解也稱司法調解,是指醫療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後,由法院組織進行、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自願同意的調解。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進行調解。所謂自願,一是從程序意義上講,雙方當事人自願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爭議;二是從實體意義上講,調解協議的內容必須是雙方當事人意願。這是調解不同於判決的一個重要特點。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一種訴訟權利,人民法院有權在當事人自願的前提下主持調解,無權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調解協議必須是雙方當事人互諒互讓、自願協商的結果。也就是說,調解協議的內容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

④ 調解醫療糾紛在不在衛計委的工作范圍內

在的,一般是醫政科負責這個事情

⑤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步驟

調解如下:

當醫療糾紛發生後,醫療機構及時撥打相關專線報案電話,由電話中心向當地醫調委轉報案;由醫調委安排調解員及時趕赴現場,了解情況,將醫患糾紛由醫院內引導到醫院外解決。

根據需要組織評鑒會或合議會對糾紛進行定性、定責、定損、定賠。調解員按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調解原則,根據評鑒結果進行調解,簽署調解協議;賠處中心根據調解結果向保險公司出具賠款支付通知單,保險公司在約定的時間內,向患者支付保險賠款。

第三方調解機制的建立,使醫療糾紛處理更加方便、快捷、賠償快、效率高,向「還醫院以寧靜、還醫患以公正、還社會以和諧」目標邁進了一大步。調解工作不向醫患雙方收取任何費用。

(5)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擴展閱讀

醫療糾紛是中國現實中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近年來暴力傷醫事件頻繁發生,全國每年發生的醫療糾紛數平均為1300萬件左右。醫療糾紛已經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成為一種社會傷痛。隨著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迫切需要從制度層面「對症下葯」,重構和諧醫患關系。

常見的醫療糾紛問題有:使用假葯產生的醫療糾紛;使用高價新葯產生的醫療糾紛;小病大治發生巨額醫葯費產生的醫療糾紛;醫生的行醫過失產生的醫療糾紛;醫療方法研究出現醫療事故產生的醫療糾紛等。

⑥ 醫患糾紛存在的問題是什麼,怎麼解決

醫患糾紛是醫患雙方之間發生的權益爭議,其性質由醫患關系的法律性質所決定。醫患關系是在醫院為患者提供的醫科技術專業性服務活動中形成的、醫療機構與患者及其親屬之間因診療護理行為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具有雙務和有償特徵且屬於醫療服務合同性質的民事法律關系。

(1)醫療服務關系具有一般合同的特徵。一是醫患雙方地位的平等性。患者對醫療機構具有選擇權,不受任何單位和他人干預(享受公費的,就醫單位受到一定限制),雙方不存在行政上的隸屬關系。二是醫患雙方意思表示的一致性。患者選擇醫療機構,以先行掛號的行為作出希望醫院同意其治療的意思表示,相當於要約;醫療機構接納患者並同意為其治療,相當於承諾。三是權利義務的對等性。醫方有向患者收取醫療費的權利,也有依職業道德及自身技術力量給病員診斷、施療、護理的義務;患者有要求醫院按一般操作規程給予治療的權利和給付醫療費的義務。

(2)醫療服務合同又有其獨特性。一是生命健康權的依賴性明顯。由於醫療機構是特殊服務機構,患者到醫院求醫,作什麼檢查或用什麼葯均由醫生決定。其作用的客體是病員的生命健康權,是一種人身權利。二是風險性較強。在醫療過程中因病體的差異、醫療過程的可變性和復雜性,使醫療行為又具有風險性和探索性。三是合同自由受到限制。在醫患雙方關系中,患者是弱勢群體,由於醫療過程中的可變性因素的限制,患方對於合同條款只有整體接受或拒絕的權利,使得合同自由受限。

由於醫患關系的這種特殊性,學術界對於醫療事故的性質存在不同認識。概括起來主要有兩種:第一種認為醫療事故是合同違約的民事責任。理由是患者與醫院是一種醫療服務關系,患者到醫療機構就醫所產生的是一種事實上的合同關系。患者享有及時、正確得到醫治的權利,負有支付醫療費的義務;醫療機構享有收取醫療費的權利,負有及時、正確地為患者醫治的義務。從醫療服務合同的角度分析,醫院一方的醫療行為造成人身損害事故的,屬於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第二種認為醫療損害賠償是雙重屬性的民事責任。理由是醫療行為所損害的權利是人身權這種絕對權,不僅可以發生在合同的履行過程中,也可以發生在合同訂立的過程中,如因對急、重、危病人拒絕治療等。由於發生醫療過失並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法律事實,在法律上同時構成了一般意義上的侵權和醫療合同的違約。醫患之間的醫患關系具有雙重屬性,是一種請求權的競合。受害人不能同時兼有兩項請求權,也不能就兩項請求權選擇,只能以民法通則的規定為依據,行使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

我們認為,如果從醫療過失行為侵害公民健康權、生命權的角度分析,醫療事故是一種侵權行為,應承擔侵權責任。理由有兩點:一是《條例》將醫療事故的民事責任性質確定為侵權責任。《條例》第2條明確規定:「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可見,《條例》強調「過失」在醫療事故構成要件中的重要性,體現了我國侵權行為法將過錯責任原則作為最基本歸責原則的精神。二是《條例》將精神損害賠償納入了賠償范圍。《條例》在醫療事故賠償范圍中明確規定了「精神損害撫慰金」,即精神損害賠償。依據合同法規定,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為無過錯責任原則,我國立法和司法均未承認違約責任中包含有精神損害賠償。從這些規定不難看出,醫療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的性質應為侵權責任,其歸責原則為過錯責任原則。

二、非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及其類型

醫療行為對患者造成損害但不構成醫療事故的,稱為非事故性醫療損害。從審判實踐看,這種非事故性醫療損害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醫療過程中的故意行為。根據《條例》規定,醫療事故只能是過失行為,故意行為造成的患者人身損害不構成醫療事故。從醫務人員的職務角度來說,患者到醫療機構就醫,是與醫療機構形成的一種醫療服務合同關系,醫務人員的行為應當是一種職務行為,故醫療機構應對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務過程中給患者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也就是說,醫務人員故意給患者造成人身損害的,雖不構成醫療事故,但醫療機構並不能免責。醫務人員故意行為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顯然是一種違法行為,醫務人員應當對其行為負責;構成刑事上的傷害或故意殺人的,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⑦ 如何做好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賠結合銜接工作

首先,要把什麼是第三方做對做好,有的省份,把在職醫生主持並負責的醫調委說成是第三專方,並堂而皇之掛著:屬XX省第三方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讓患者好寒心,你是在職醫生,怎麼就成了獨立的第三方了?你把患者看成傻子嗎,很可笑。希望患者要,火眼金睛失破他們的陰謀,你連第三方都做不到,怎麼能對患者公平公正。醫療是有腐敗,但是給患者調解要公平,必須是真正的與醫患無厲害的獨立第三方,目前還很難做到。為什麼患者對調解不滿意?能滿意嗎?如果真正能有獨立第三方調解,那麼,患者心服口服,賠償也不是問題。希望全社會監督醫患調解的未來發展。共同與我探討醫患調解的工作,對人民的就醫和醫生的醫療環境都會是前途無量的。

⑧ 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的意義

調解機制的介入,在醫患雙方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在調解時雙方地位對內等,使得和解變得可能。調解的容成功有利於有效緩解醫患關系,有利於穩定社會秩序、建設和諧社會。
程序的便利性和處理的靈活性與合理性是調解的優勢所在,具體體現在:
調解程序非正式化,有利於當事人本人參與糾紛的解決,即使當事人本人行為能力較弱也不致於影響調解的結果;不公開的調解過程使當事人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免於暴露;規范適用的常識性和廣泛性使當事人易於達成一致滿意的處理結果;調解還可以在一個受控制的安全氛圍下,通過開展對話重建被破壞的相互關系。
通過調解方式處理醫療糾紛,被告可以解釋糾紛背後的原因,對已造成的傷害表示遺憾,原告公開接受道歉並與被告達成調解協議,這些對當事人雙方都是巨大的解脫。原告表示原諒被告及被告接受原告的這種諒解對雙方都有著重大意義。調解當事人通常都希望取得雙贏的效果:這樣的調解往往讓雙方免於爭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達成妥協。

閱讀全文

與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