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禮金財產糾紛

禮金財產糾紛

發布時間:2021-06-01 19:07:56

⑴ 存在彩禮罰則時婚約財產糾紛該如何審理

【案情】2012年3月,原告胡某某、被告劉某某通過楊某某和周某某介紹相識談婚。4月底,被告到原告家中,原告父母給了被告見面禮1000元。端午節時,原告父母給了被告現金600元;被告父母給了原告現金600元、價值900元的服裝一套和價值50元的傘一把。2012年8月6日,原告及其父母、介紹人楊某某和周某某及其他親友去被告家,給付被告彩禮50000元,被告家擺酒席兩桌宴請了原告一行人。原告父親的老表、介紹人周某某提出:若男方悔婚,女方不向男方退還50000元彩禮;若女方悔婚,女方應將50000元彩禮如數退還男方。原、被告雙方對周某某的提議均表示同意。後原、被告雙方因瑣事發生爭吵,矛盾越來越大,互相覺得彼此並不合適,8月中旬雙方分手。同年9月12日,原告及其家人去被告家討要彩禮時,雙方發生爭吵,原告及其親屬在被告家大吵大鬧。2012年9月19日,在介紹人楊某某、周某某的勸說下,被告向原告退還彩禮27000元,其餘24600元彩禮未退。原告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退還剩餘彩禮。
【審理】
陝西省南鄭法院審理認為:原、被告在談婚過程中因生活瑣事發生分歧,並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結婚的目的沒有達到,原告和被告對此後果均應承擔相應的責任。訴訟中,對被告辯稱的擺了兩桌酒席招待原告,被告的父母給了原告600元現金,一套900元的服裝和一把50元的傘,原、被告分手後被告已向原告退還彩禮27000元,庭審中原告予以認可,故對被告支出的這部分費用依法應從51600元彩禮中扣除。被告辯稱的雙方應遵守彩禮返還的約定,在原告悔婚後,其自願向原告退還彩禮27000元,剩餘彩禮作為對其的精神補償,該意見不應予以支持。鑒於原告在向被告討要彩禮時,在被告家採取大吵大鬧的不當方法,給被告及其家人造成一定不良影響,對此,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鑒於原、被告在婚約財產糾紛中過錯及原因力相當,由被告向原告返還剩餘彩禮數額減去被告物質損失價值的一半。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一、限被告劉某某在本判決生效後30日內返還原告胡某某彩禮10500元;二、對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依法不予支持。宣判後,雙方未提出上訴,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
【分歧】
若男方悔婚,女方不向男方退還50000元彩禮;若女方悔婚,女方應將50000元彩禮如數退還男方,該彩禮罰則應否適用是原、被告訴爭的焦點。因原、被告對該罰則適用與否產生不同的認識,致使雙方因彩禮返還發生糾紛,以致原告採取不當方式討要彩禮而對被告及其家人造成不良影響。現原、被告分手,被告能否以適用彩禮罰則為由拒絕向原告返還彩禮存在三種不同的認識:
第一種意見為:本案可以適用彩禮罰則。原告及其家人去被告家討要彩禮,足以表明是原告家悔婚,故被告可以主張適用彩禮罰則而拒絕向原告返還彩禮,被告向原告返還彩禮27000元系被告對權利的處分,其餘24600元彩禮被告可以拒絕退還。其理由為:原、被告同意介紹人周某某提出的彩禮罰則系雙方自由真實的意思表示一致;而且周某某系原告父親表兄,其提出的彩禮罰則更偏重於保護原告的利益,向被告表達出要麼結婚要麼全部返還彩禮的意思,現原告向被告提出分手,在被告主張適用彩禮罰則時,被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是否返還彩禮以及返還多少彩禮,故被告向原告返還彩禮27000元後有權拒絕返還剩餘彩禮。
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不應當適用彩禮罰則,原告有權要求被告返還彩禮,但彩禮返還數額應當減去被告及其父母在原、被告談婚過程給付原告財物而所受物質損失。其理由為:原、被告雖然均同意彩禮罰則,但是結婚系男女雙方形成身份關系,根據《合同法》第2條第2款的規定,身份關系不應適用合同的約定,故原、被告對於不能形成身份關系的後果約定應無效。原告要求被告返還的彩禮數額為原告給付被告禮金的總數,被告及其父母在原、被告談婚過程中也給了原告禮金、衣服、傘和置辦了酒席,因此,根據公平原則,原告要求被告返還的剩餘彩禮數額應減去被告及其父母給付原告財物所受物質損失的數額。
第三種意見認為:本案不應當適用彩禮罰則;在被告已向原告返還27000元彩禮的情況下,原告要求被告繼續返還的數額不僅應當減去被告及其父母給付原告財物而受的物質損失數額,而且應當綜合衡量原、被告悔婚的原因力和「過錯」的大小、談婚過程中男女的價值消耗、機會成本。
【評析】
筆者贊同第三種意見,理由詳述如下:
1、彩禮給付是男女雙方及其家庭聯姻的傳統風俗和常見程序。我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了群眾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大額彩禮的給付已經越來越多的顯現出來。根據民間聯姻的習慣,彩禮的給付彰顯出男女願意結婚的正式承諾和各方家庭同意接納對方的明確表示,其具有婚約的性質。男女雙方及其家庭希望通過彩禮給付來促進結婚登記,因此,中間人提出的彩禮罰則具有一定的可接受性和合理性。但是,適用彩禮罰則存在現實危害和法律困境。首先,說媒人可能會為自身利益而強為說合結婚或者共同騙取彩禮;其次,彩禮罰則違背了結婚前提的自願性,彩禮給付僅為自願結婚的一部分因素而非全部內容;再次,適用彩禮罰則的事實是由證據來還原的,女方作為彩禮的實際佔有人,女方悔婚完全可以消極應承或積極躲避的方式表現,而男方通常會主動找女方返還彩禮,這成為女方證明男方悔婚的證據,男方主張女方悔婚的證明責任重於女方主張男方悔婚的證明責任;最後,彩禮罰則違背了悔婚後果的公平性,大額彩禮的支付通常是男方家庭共有財產的重大轉移,而女方在談婚中的無形價值(時間、容貌等)和付出的機會成本通常大於男方,悔婚後的彩禮返還需要進行價值判斷和利益衡量。因此,根據《合同法》第2條第2款之規定,原、被告不能形成婚姻身份關系的後果約定在其發生適用爭議時應當無效。
2、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10條第1款第(一)項之規定,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男方要求女方返還彩禮的請求應當得到法院的支持。根據公平原則,女方及其家人給付男方財物的價金應當首先從男方給付女方禮金的總數額中減去。
3、婚姻是男女自願性的結合,放棄結婚往往是雙方共同「過錯」的結果。本案原、被告因瑣事發生爭吵且矛盾越來越大的現實足以證明悔婚「過錯」的共同性和原因力的相當度。同時,由於男女生理結構和社會分工的不同,女方談婚論嫁時消耗的無形價值(時間、容貌等)和付出的機會成本通常大於男方,女方為補償女性特有的價值消耗和較大的機會成本而不願退彩禮的想法尚有情理可原。當女方不想退彩禮和男方要求退彩禮的意願發生沖突時,男方若以不當或不法方式來催促女方返還彩禮,彩禮返還糾紛則會對女方造成有形或無形(精神)的損害。因此,綜合本案原、被告悔婚的「過錯」共同性和原因力相當度、談婚時男女價值消耗的差異、糾紛損害後果的程度,應判決女方減半返還已減去女方主張物質損失的剩餘彩禮部分。
綜上所述,男女雙方在給付彩禮時約定彩禮罰則,因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發生彩禮返還糾紛的,法院在審理中應首先排除彩禮罰則的適用;其次,在女方主張其因給付男方財物而遭受物質損失時,應當將女方所受物質損失從原告主張的彩禮數額中予以扣除;最後,男方可向女方請求返還的彩禮數額應當綜合雙方未登記結婚的原因力和「過錯」的大小、談婚的價值消耗差異以及彩禮返還糾紛(有形和無形)損害後果的大小來合理裁量彩禮返還的額度。

⑵ 婚約財產糾紛彩禮如何界定哪些屬於彩禮

一. 婚約財產糾紛誰可以訴訟
在審判實踐中,婚約財產案件的訴訟主體往往成為當事人答辯或上訴的主要理由之一。筆者認為,這類案件應該擴大主體范圍,不應局限於男女雙方。財物的給付人、財物的接受人,均系適格的當事人。理由是:婚約財產糾紛是指以結婚為目的的男女雙方在婚約關系存續期間因維持該關系而產生的財產糾紛。「婚約」不是法律調整的范圍,但是,「婚約」中包含有財產權利的得失變更,法律才將「婚約財產糾紛」納入調整的范圍。所以,「婚約財產糾紛」的重點在於「財產糾紛」而不是「婚約糾紛」。現實中婚約財產關系的產生不單單是一個人的行為。就給付人而言,可能是男方本人、男方父母或其他近親屬;就接受人而言,可能是女方本人、女方父母或近親屬。從彩禮的來源看,可能是個人勞動收入或家庭共同財產,故給付彩禮的問題,往往涉及雙方的家庭關系。實踐中大部分彩禮款項系雙方父母之間的交付,因此,考慮到我國目前締結婚姻的傳統習俗,應當將該類案件的「被告」范圍擴大化。
基於此,在處理婚約財產糾紛案件確定原告時,應注意:若給付的彩禮來源於男方本人勞動收入或者其他合法收入時,原告只能是男方本人;當給付的彩禮來源於男方全家共同財產或者共同債務時,男方及其父母均可作為原告提起訴訟。確定被告時應注意的是,給付方在給付彩禮時已明確說明給付女方或其父母而被接受時,應將女方或其父母列為被告,當給付方給付彩禮時,女方或其父母均在場,而給付人沒有明確表示彩禮給付誰的,發生糾紛後,女方及其父母相互推諉的,可將女方及其父母作為共同被告。這樣,既方便法院依法審理,也有效地遏制被告方的相互推諉現象的發生,同時也符合誰接受彩禮誰應返還的簡單民情。
二、婚約財產案件中彩禮的界定
受傳統習俗的影響,現在農村男女締結婚姻,程序繁瑣而鄭重,禮尚往來貫穿於締結婚姻的全過程。在審理婚約財產糾紛案件中,我們也經常遇到新出現的彩禮名目,處理此類案件時,如何正確辨析彩禮范圍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法律意義上的彩禮,一般是指按照當地習俗,通過媒人給付的以結婚為目的的大額財物。其條件應當包括以下兩點:1.彩禮的訂立以將來保證成就婚姻為目的的婚約為前提條件和基礎。婚約是男女雙方或各自的父母在結婚前,為保障成就婚姻而先達成的一種具有人身依附關系的契約或協議。在婚約達成後,男方就要給付女方一定數量的金錢或物品,以表雙方的誠意,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彩禮。2.彩禮的給付時間一般是發生在訂立婚約的過程中或登記結婚的前後,也有大量發生在結婚儀式上。給付的數額一般都需由中間人從中按習俗商定,有時還需要通過中間人從中完成交付。這種情況下的財物給付行為既不屬主動贈與,亦不能認定是主動索取。對於平時男、女方及其家人、親屬相互之間的金錢贈與,數額較小,不屬於彩禮。在談婚期間,男女雙方相互往來,由一方給付另一方或者雙方相互給付的財產,包括煙、酒、食品、化妝品、少量衣物、禮尚往來的小額禮金及女性專用物品,包括按習俗進行訂婚舉行結婚儀式的請客酒席費用等則不屬於實際意義上的彩禮。

⑶ 湖北仙桃打結婚禮金財產糾紛官司要多少錢

有專門的計算訴訟費的軟體,你搜一下。然後按照步驟把訴訟標的總額輸進去,系統就自動給你算出來了。。。。。

⑷ 結婚彩禮錢法律上歸誰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沒有這兩種情形時,一般法院認定彩禮是對女方個人的贈與不予以返還。而且女方用彩禮錢在登記結婚前購買的傢具、家電、汽車、首飾等財產應視為女方個人財產,不應作為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由此可以知道,彩禮錢應該是贈與女方的,歸女方所有。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條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 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 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 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⑸ 結婚禮金一直存男方賬戶,去年11月鬧離婚時男方將禮金轉入其母賬戶,請問現離婚能要求分割此共同財產嗎

共同財產不只是禮金問題。你要仔細計算一下,結婚時又方出資情況,婚後家庭收入情況,婚後家庭支出情況,現在還有多少共同財產,等等。
共同財產對半分割,他有家暴,對你有傷害,他應有身體傷害及精神傷害賠償,數額要看你的情況及他分得的財產數額。
禮金只是婚後財產的一部分,不能只要禮金,而要把它當成共同財產的一部分。
必要時,可以讓見證人作證,證明禮金數額。他的銀行卡收支及轉帳情況,可以申請銀行出據交易記錄,查看他有意轉移財產情況,等等。
在你計算好應得部分後,雙方協商離婚達到要求,就比較簡單了。協商不成,走法院程序,則需提交各種證據,申請查閱銀行卡交易記錄,就是由法院請銀行協助出具的證據。
麻煩。嫁了個什麼人。好聚好散嘛。

⑹ 女方的禮金是否夫妻共同財產

彩禮及禮金是親朋好友、領導同事對新人的一份祝福,各地的風俗不同,導致對彩禮的認定也不同,大多數情況下,彩禮是明確送給男方或者女方的,那麼根據婚姻法的相關規定,這部分禮金應當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根據我國婚姻法的相關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1、工資、獎金;2、生產、經營的效益;3、知識產權的收益;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為夫妻一方個人的財產。所以接受彩禮的一方,如果將彩禮用於購置婚後的財產,那麼由彩禮轉化而來的財產就有可能當做是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平均分割。

閱讀全文

與禮金財產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