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2歲老人與警察發生沖突會怎麼樣
72歲老人與執行公務的警察發生沖突,沒有造成後果或情節不嚴重的,可以訓誡或適用治安處罰法的警告或罰款(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妨礙警察執行公務情節嚴重的,同樣適格妨礙公務罪,故意傷害警察的也適格故意傷罪且從重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罰》
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四十九條【死刑適用對象的限制】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一條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一)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
(二)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歲以上的;
(四)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
2. 我和警察發生沖突,罵了警察,警察要把我帶走,朋友出手打了警察,我們有什麼罪,說要拘留我30天
涉嫌妨礙公務罪,警察的傷情如果達到輕傷還涉嫌故意傷害罪。
一、妨害公務罪是指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依法執行職務,或者在自然災害中和突發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或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雖未使用暴力,但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 本罪主觀上限於故意,即行為人必須明知上述人員正在依法執行公務而加以阻礙,才能構成本罪。犯本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二、致人輕傷,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拘役的期限,為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數罪並罰最高不能超過1年;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數罪並罰不得超過三年。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3. 和人起糾紛,警察要了身份證號會有什麼後果
警察要了身份證號,主要是作案件登記,不會產生什麼不利後果。
一是身份證號本身就不具體任何產生不利後果的功能,二是屬於公安機關掌握,公安機關調取任何人的身份信息都很方便,也很正常。
4. 如果當事人與警察發生沖突 造成警察受傷 並且當事人被警察打成重傷
【第八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致人損害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民事責任。上述人員實施與職務無關的行為致人損害的,應當由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
屬於《國家賠償法》[2] 賠償事由的,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處理。
5. 公民與警察產生沖突時,怎麼處理
公民與身穿制服的真警察發生沖突,這就嚴重了,特別是在執行公務時發生沖突,這就叫「襲警」是要坐牢的
6. 我去年跟警察發生沖突,一年多了,我是取保後審的,現在檢查院提起公訴說我是防害公務罪,
取保僅僅是一種強制措施的一種,另外還有刑事拘留和監視居住。當你成為刑事案件的嫌疑人以後,就會被採取三種強制措施的一種。如果你能積極主動到案,到時法院審判的時候判個緩刑也是有可能的。
7. 與警察發生沖突,被拘留7天
不看過程,只看抄結果!看造成怎樣的傷害了,過程只是情節問題!如果雙方都動手了,就都可以處理(也就是拘留)但你說的A有證人嗎?如果B有證人,那在打架了之後拘留A也沒有問題,7天還可以,但如果沒有什麼外傷的情況下就拘留,就偏重了一些,你可以再拘留的時候告訴辦案警察,要求復議,這樣你可以不立即被拘留,留出時間找人。就算B不是警察,也是這樣的處理。要2萬塊錢的問題,是雙方自願的,不願意被打方可以要求拘留你,你願意拿錢就可以走治安調解程序。
當然了,這些都是基於沒有過程輕傷害或者重傷害的前提下。拋開是不是警察的身份,普通人雙方打架也是這么回事!
8. 與隔壁產生糾紛,民警來處理,但民警處理不合人意,最後與民警產生糾紛,拉扯民警衣服,該怎麼處理
個人認抄為:
1、處理糾紛屬於襲民事調解,民警沒有強制執行力。屬於當事雙方和解的范疇。
2、不應該拉扯民警衣物,民警出警屬於公務行為,如果對民警調解中的違法行為可以採取投訴,在公安機關專門設立了糾正警察隊伍違法違紀問題的部門督查,你可以向該部門投訴。但是私自威脅、辱罵、毆打人民警察都屬於違法行為。可能受到治安處罰的後果。
3、建議:向當事民警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壞衣物。如果對處警不公的行為可以直接向公安紀委或者督查大隊投訴。
9. 因為打架派出所立案後果怎樣
因打架進派出所已經立案,後續應該會理賠對方一定的金額,雙方調解。
打架案件的兩種常見處理方式:一般就是雙方調解,調解不成的話就走法律程序,該拘留就拘留。這是雙方傷勢不嚴重,且沒有持械的情況,如果單方或者雙方是持械鬥毆,那性質就變了,觸犯刑法的話是公安局管會關閉調解這個渠道,必須提起公訴。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斗毆的;
(二)追逐、攔截他人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五)「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對於故意傷害他人的犯罪嫌疑人量刑時、給受害人造成的損失,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要綜合考慮行為人犯罪的動機、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