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典型護理相關糾紛案例

典型護理相關糾紛案例

發布時間:2021-05-31 19:46:05

❶ 護理部主任與下屬(護士)溝通沖突的案例 越多越好

福綿區新橋中心衛生院只有3護士值班,月值班10--11天,相當於月上大小夜班20---22晚,值班護士苦不堪言!

❷ 求一些護理職業道德敗壞的具體事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感想)

護士肩負著救死扶傷的光榮使命。護士素質不僅與醫療護理質量有密切的關系,而且是護理學科發展的決定性要素。因此,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是合格護士的重要任務,護理職業道德是護理社會價值和護士理想價值的具體體現,它與護士的職業勞動緊密結合。形成高尚的護理職業風范,對指導護理專業的道德發展方向,調節護患關系,促進醫療衛生戰線的精神文明建設,造福於人民的健康事業具有深遠的意義。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以善惡為評價標准,通過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來維系、調整人們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所謂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從事正當職業、履行職責的過程中,應當遵守的行為准則。職業道德是共產主義道德和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護理職業道德,是在一般社會道德基礎上,根據護理專業的性質、任務,以及護理崗位對人類健康所承擔的社會義務和責任,對護理工作者提出的護理職業道德標准和護士行為規范。是護士用於指導自己言行,調整護士與病人,護士與集體,護士與社會之間關系;判斷自己和他人在醫療、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科研等實踐過程中行為是非、善惡、榮辱和褒貶的標准。然而護士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無愧於白衣天使的美譽,必須以積極的人生態度抵制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蝕,崇尚真、善、美,摒棄假、丑、惡,正確認識護理工作的價值和意義,熱愛護理專業,做不唯利是圖,脫離低級趣味,有益於人民的人。護士護理工作的對象是人,護士必須學會尊重人、理解人,進而才會真誠地關心人,體諒人。因而,護士要懂得愛,懂得美,懂社會道德規范,有與人交流思想的技能。所以學習心理學、倫理學、哲學、美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對培養觀察力、欣賞力、鑒別能力、思維和表達能力尤為重要。樂於為解除病人疾苦作出奉獻的護士,才會有熱愛生命、尊重病人的美德,以及強烈的求知慾去學習、鑽研業務技術,探求護理規律,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技術水平。這些就是我從老師講的護士職業道德規范里總結出來的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當我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把病人視如自己家人對待。以自己的勤奮和才智為人類身心健康奮斗時,我們的職業道德高素質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❸ 護理差錯事故案例分析

不正確,護士操作前未進行三查七對,違反了護理查對制度。
發現錯誤時應立即停止輸液,通知醫生積極採取補救措施,寫出差錯事故經過原因後果科室作好登記,24小時內填寫《醫療護理差錯事故報告單》上報護理部,嚴密觀察患者病情及生命體征。(我的理解)

❹ 典型醫療事故案例及分析!(要求有具體的案例及分,最好是當今的熱點醫療糾紛

腦癱患兒訴上海某醫院醫療事故賠償案案件簡介原告張某之母於2006年10月4日(雙胞胎待產)急診入院,凌晨3:45醫生告知B超單檢查顯示胎兒的胎心和胎動並未異常後,被安排在產房待產區。但原告胎膜早破,羊水外流長達6個多小時,被告(醫院)未採取任何具體治療及檢查措施。原告於同日上午9:30出生,醫生告知,原告重度缺氧,在兒科病房的暖箱中搶救有所改變出院,但於2008年原告查出腦癱,原告家人於2009年2月將在被告處的病例調出後才知,原告的病情是由被告造成。2009年3月原告將被告上海某醫院訴至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就此醫療事故承擔賠償責任。 案件解析作為本案原告的代理律師,自接受委託後,我們認真聽取當事人的陳述,進行調查取證,就該案件的主要法律事實與證據,從專業知識角度以分析,並做出相應的方案,在該案件中主要爭議有:一、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被告方提出本案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我們認為被告對此法律概念和適用存在理解錯誤,依據《民法通則》和《意見》等相關法律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即應從權利人能夠行使請求時開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8條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因此本案訴訟時效應從2009年2月在被告處調出病例,確定的病情是由被告造成時開始計算。二、被告是否存在醫療過錯被告對原告在出生過程中是否構成醫療事故,一直持否定態度。在審理過程中,我們申請法院委託司法鑒定,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委託上海市虹口區醫學會就被告對原告的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其醫療行為與現狀有無因果關系及本案病例是否構成醫療事故,被告對原告的診療是否存在過錯進行鑒定,上海市虹口區醫學會鑒定結論為不構醫療事故。面對這樣的鑒定結論,無疑是一個沉痛的打擊。本案要想取得賠償,這個鑒定結論是關鍵,律師和原告都不服這樣的鑒定結論。我們重新申請鑒定,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接受了申請,並委託上海市醫學會就被告對原告的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其醫療行為與現狀有無因果關系及本案病例是否構成醫療事故,被告對原告的診療是否存在過錯進行鑒定,鑒定結論為:原告與被告的醫療爭議構成醫療事故。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第四條,《醫療事故分級標准》(試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本病例構成二級乙等醫療事故,醫方承擔主要責任。 判決結論 原告訴被告上海某醫院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楊浦區人民法院認定該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支持了我方原告的所有訴訟請求,判決如下:一、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醫療費人民幣5090.40元;二、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住院伙食補助費人民幣280元;三、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住院陪護費人民幣1515.50元;四、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護理費人民幣201,600元;五、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殘疾用具費人民幣280元;六、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交通費人民幣210元;七、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24,441.48元;八、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殘疾生活補助費人民幣244,414.80元;九、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律師費人民幣3500元。 法律依據 一、《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五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准計算:(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後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於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計算。(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准計算。(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准計算,憑據支付。(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八條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九條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❺ 有關護理倫理方面的案例多多益善

患兒李某某,男,3歲。因誤服5毫升爐甘石洗劑到某醫院急診。急診醫生准備25%硫酸鎂20毫升導瀉,但將口服誤寫成靜脈注射。治療護士心想:「25%硫酸鎂能靜脈注射嗎?似乎不能,但又拿不準。」又想:「反正是醫囑,執行醫囑是護士的責任。」於是予以靜脈注射,致使患兒死於高血鎂的呼吸麻痹。
該案例中的護士違背了哪些護理道德要求,你怎樣看待此案?

一產婦剖宮產後第6天,醫生看沒有什麼問題,說後天可以出院,次日,其丈夫與婆婆同產婦商量後想當天出院回家,醫生不在,其丈夫和護士商量能否先回家,等明天再回來辦出院手續,護士說不可以,說得把錢結清,產婦丈夫說這是單位押的支票,不會欠醫院錢的,而且已與有關部門通過電話證實。護士不讓產婦走,便把新生兒抱到了另一個房間,產婦想抱回自己的孩子,護士不給,遂同護士爭吵起來,試分析:
護士是否應讓產婦抱孩子出院?護士是否應抱走產婦的孩子,並以此作為阻止產婦出院的手段?護士是否應與產婦爭吵?此案護士解決問題的途徑有哪些?

請仔細閱讀以下短文,回答以下問題:
①本篇報道及報道中涉及到哪幾種醫護道德評價方法?
②請用醫護道德評價的知識評析本案中護士的行為。
③從醫護道德評價的根據和標准來看,您認為報紙對醫院的道德評價是否正確?為什麼?
《××日報》曾有這樣一篇報道及評論:
「××市幾位農民將一位被車撞成重傷的中年人送到某市人民醫院。一聽是車禍,醫護人員很不耐煩,急診室一個醫生不緊不慢地說:「人還有氣沒氣,有氣就送外科,沒氣就放在這兒吧」。農民把病人送急診室,護士簡單地聽了一下心臟,用一塊紗布隨便裹在不斷流血的腿上,在填寫入院通知單時,醫生說要先交押金。農民懇求說:「這人是我們在路上揀到的,沒顧上帶押金,先賒著行不行?」「那也得先找了保人」,農民再三懇求後,才把病人往外科送。傷員這時已昏迷不醒,嘔吐物弄臟了單架,一個女護士竟厭惡地讓農民把背心脫下把單架擦乾凈。在外科,當解開病人外衣後,發現病人背心上印著『××人民醫院』字樣,原來他是本院一位骨科醫生。醫院上下頓時改變了態度,但是已經太晚了,他死在自己的醫院里。消息傳開後,在全院上下,乃至全市中引起了強烈反響,群眾紛紛投書報社、電台及有關行政部門,要求對此事件中的責任者做出嚴肅處理」。報紙最後評論說:「此事件的發生,反映了我們的某些醫院,為了金錢,已完全拋棄了醫學人道主義的基本精神。他們的所作所為,與四位見義勇為的農民相比,顯得何等自私和渺小?」

患者王X,男,28歲。因精神分裂症曾住院治療,出院後不久,患者因服大量的安眠葯一天一夜未醒而被父母送至醫院急診室。經急診室醫務人員兩天兩夜的搶救,患者仍處於昏迷狀態。於是 ,急診室醫生告其烏木採用腎透析也許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但費用較高。病人父母聽了醫生的建議後拿不定主意,此時醫生面臨著幾種選擇?並說明選擇或不選擇某種行為的理由。

閱讀全文

與典型護理相關糾紛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