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以違約起訴一審如果不支持再以侵權起訴這樣可否,法律允許何時變更選擇及變更多少次
債權人復依照合同法第一百制二十二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時作出選擇後,在一審開庭以前又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對方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經審查異議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
根據該司法解釋結合我國合同法規定,變更訴求應當在一審開庭前。但是實務中也有一審敗訴後以侵權之訴再起訴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例。
目前尚無司法解釋對該行為有禁止性規定。因此理論上違約之訴敗訴後,是可以再提起侵權之訴的。只是不能即要求承擔違約責任 又要求承擔侵權責任。
變更只能變更一次。
② 已過訴訟時效,可對方的違約行為還在進行,怎樣要求賠償
房屋買賣合同規定,2015年5月31日前辦理房產證。但是直到現在也沒辦,這是開發商的違約行為,只要你在催促開發商,你的訴訟時效不是三年,而是二十年。
你可以起訴開發商的,包括請求盡快給你只理房產證和支付相應的違約金,
下面是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③ 一個合同中並存一個違約行為和一個侵權行為,如何訴訟
在這情況下最好打侵權違約官司。
④ 違約責任 追訴期
如果是合同明確約定在2010前還清所有欠款,現在沒有過訴訟時效。「拖到今年年中才還完」畢竟已經還完了,不知你還要起訴什麼內容。你是要追索利息嗎,還是違約金。
⑤ 違約責任變成侵權責任,是不是訴訟標的的改變
兩者有可能競合抄。不必要過於牛角襲尖。
我國《合同法》第122條規定:「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此條明確規定了受損害方的選擇權,充分尊重受害一方的意思自治,使得受害方能夠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做出靈活選擇,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除了歸責原則不同,舉證責任不同,還在訴訟時效、對第三人的責任、訴訟管轄等方面存在差異。這些不同的法律後果要求當事人在起訴時,必須根據具體案情和自身條件事先做出選擇。
請求變更,那肯定相應的標的也變更。雖然標的物沒有變更,但是其依據的理由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