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連環買賣合同
"房屋或資產經前後多手買賣,均無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
一是違反合同相對性原理;
二是可能導致過戶環節所產生的營業稅、契稅等國家稅款流失;
三是在最終買受人與其前手惡意串通逃債、虛構買賣合同時,可能導致最終買受人的前手的債權人利益落空。
以下案例說明
涉案房屋為綠本小產權房,2007年9月28日登記於原村民黃某父子名下(產證載明非市場商品房),先後發生三手連環買賣;
2008年11月20日,經廣東明軒律師事務所見證,黃某父子以60萬元轉讓給第一手買家何某;
2013年3月26日,第一手買家何某又轉讓給第二手買家何某興;
2016年3月1日,第二手買家何某興又以139.8萬元轉讓給第三手買家鄭某(委託人),鄭某辦理了水電過戶手續;
2017年4月黃某向寶安法院起訴,要求確認《私宅轉讓協議書》無效、返還房屋並賠償2008年至今的房屋佔用費!
原告訴稱
原告原村民黃某起訴認為:買家不是本村村民,涉案房屋是在宅基地上建設的私宅,依法不能向本村村民以外的第三人轉讓,本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塊宅基地,故而轉讓合同無效,買家應應返還房屋並賠償十年來的佔用費。
被告辯稱
作為最後一手買家鄭某代理人,本團隊認為: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買賣合同效力與出賣人是否擁有標的物所有權或處分權無關;
2、黃某父子轉讓涉案房屋長達十年之久從未提出過異議,相關三份連環買賣合同均是各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均屬有效;
3、2004年出台的《深圳市寶安龍崗兩區城市化土地管理辦法》已將包括涉案房屋所佔用土地內的深圳全部土地實現了國有化,涉案房屋所佔用土地已轉為國有性質,房屋在轉讓前已經政府確認,取得房屋產權證,為國有土地上所建合法建築物;
4、鄭某按合同約定佔有使用涉案房屋,按期繳納水電費至今,屬有權佔有,與黃某父子之間不存在合同關系,沒有違約行為,黃某要求鄭某支付房屋佔用費沒有法律依據。
法院觀點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判決原文):涉案房屋雖系私宅,但經申報歷史遺留違法私房後,已由深圳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寶安分局核發房產證,且寶安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部成員轉為城鎮居民後,原屬於其成員集體所有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因此,涉案房屋不存在原告主張的法律、行政法規禁止轉讓的情形。雙方簽署協議後,原告已向買家交付房產,並辦理了水電過戶手續,近十年來均未要求返還,故《私宅轉讓協議書》為雙方基於房屋買賣的真實意思表示而簽署,合法有效。最後手買家鄭某(委託人)依據與前手買家簽署的《私宅轉讓協議書》有權佔有使用涉案房產,原告訴請其支付房屋佔用費缺乏理據,不予支持。
2018年11月9日判決:駁回原告黃某的全部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148元由原告自行負擔。
⑵ 同一原告和被告的幾個買賣合同糾紛是否可以並案起訴
您好,共同訴訟的情況符合。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兩人(含兩人)以上的訴訟。在通常情況下,民事訴訟的原告一方或被告一方都只有一人。但在某些糾紛中,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均為兩人以上,形成訴訟時,原告或被告一方或雙方均是多數,這就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訴訟形態——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屬於訴的合並,其意義在於簡化訴訟程序,避免法院在同一事件處理上作出矛盾的判決。
⑶ 買賣合同糾紛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一般買賣合同糾紛的發生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1、商品質量條款未約回定或約定不明。合同中對答於交易的對象——合同的標的物的質量一般應該有個明確的約定,包括標的物的質量標准、質量異議期限以及法定的鑒定檢驗機構。2、商品交接及貨款支付未約定或約定不明。合同中應約定是送貨還是提貨,目的地在哪裡,運費如何承擔。因為這樣直接涉及合同履行地的認定,對案件的管轄會產生重大影響。3、違反誠信原則。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誠實信用原則,任何完美的合同如果遭遇一方不講誠信,就會產生糾紛。4、未考察主體資格或主體的償債能力。5、違約責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