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門內部在對待立案問題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工商部版門只要權發現了商標侵權行為,有權主動立案查處;另一種觀點認為,如果是工商部門自己發現的侵權行為,不能主動立案,只有在權利人請求的條件下才能立案查處,即被動地立案查處。
Ⅱ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商標侵權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商標侵權投訴,是指商標權利人等就商標侵權時間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請求處理。
1.工商行回政管理部答門依法應查處下列商標侵權行為,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4、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包括但不限於: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將於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誤導公眾的;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
Ⅲ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制止商標侵權行為
您好 ,(1)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商標侵權行為的查處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依職版權主動查處;二是依投訴(舉報權)查處。
《商標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查處。從此條的規定可以看到,只要發現商標侵權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就可以主動查處。作這樣的規定是因為,商標侵權行為不僅損害商標權利人的利益,也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所以為了保護商標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利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主動查處商標侵權案件,及時制止商標侵權行為。但是,在實踐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商標侵權行為的主動查處,存在著向商標權利人求證比較困難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此類案件的查處。所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商標權利人投訴查處的案件,占所查處商標侵權案件的大多數。也就是說,在商標專用權的保護方面,目前在很大程度上、或者說主要還是被動保護,即商標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發現侵權行為後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請求查處。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Ⅳ 工商機關查處銷售商標侵權案件時應提取什麼證據
如何收集商標侵權證據?這是商標所有權人經常碰到的問題。商標權人發現自己的商標權被他人侵犯,並在確認自己的商標權有效、商標侵權成立之後,可以開始著手下一步工作。
所謂下一步工作,首先是收集證據。
商標權人要收集的證據,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有關侵權者情況的證據。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此,侵權者確切的名稱、地址、企業性質、注冊資金、人員數、經營范圍等情況,都是商標權人首先應了解的。了解這些情況對商標權人對付商標侵權應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是很重要的。
二、有關侵權事實的證據。 構成商標侵權的前提是必須要有侵權行為。因此,證明侵權者確實實施了侵犯商標權的行為的證據在處理侵權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這些方面的證據有侵權物品的實物、照片、產品目錄、銷售發票、購銷合同等。
三、有關損害賠償的證據。
商標權人可以向侵權者要求損害賠償。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可以是商標權人所受的損失。但商標權人要提供證據,證明因對方的侵權行為,自己商標產品的銷售量減少,或銷售價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費用或少收入的費用等損失。
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也可以是侵權者因侵權行為所得的利潤。商標權人要提供證據,證明侵權者的銷售量、銷售時間、銷售價格、銷售成本及銷售利潤等。以此為依據,計算侵權者所得的利潤。
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還可以是不低於商標權人與第三人的商標許可證貿易的商標許可費。為此,商標權人要提供已經生效履行的與第三人的商標許可證協議。
如何收集上述證據,是外國商標權人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
一般來說,有些證據商標權人可以自己收集,也可委託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獨資企業或辦事處收集,但最好的辦法是委託中國的商標律師或專業調查機構進行侵權調查,收集證據。中國律師有律師執照,懂得法律,專業調查機構調查取證比較專業。
至於侵權者侵權利潤的確切證據,有時無法得到。在進行訴訟時,可以先提供一些粗略的證據,待確定商標侵權後,可以請求法院對侵權者進行查帳,以確定侵權利潤。然後,在此基礎上,再計算出侵權者應付的賠償金額。
相關閱讀:
咱們這還有這種案子?
Ⅳ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隨意查處商標侵權行為嗎
根據《商標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任何人可以向侵權人所在地或者侵權行為地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或者舉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一般若沒有收到相關投訴,是不會隨意查處商標侵權行為的。
Ⅵ 工商局立案查處侵犯商標權的期限
15日內。
商標專用權保護的行政途徑: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被侵內權人可以向縣級以上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投訴,請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侵權案件進行查處。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尚未構成犯罪的侵權案件作出行政處理,對涉嫌構成犯罪的侵權案件移送司法機關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當事人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有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商標侵權的行政投訴,根據《商標法》的規定,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任何人可以向侵權人所在地或者侵權行為地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控告或者檢舉。
Ⅶ 商標侵權案件工商機關先行處罰後,權利人能否提起民事訴訟
《商標法》第七十七條規定,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任何人可以向工版商行政管理部門權投訴或者舉報。
如果權利人對處罰結果不滿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有如下規定:
第二十九條 當事人對監督檢查部門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主管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其他相關內容請參考《商標法》、《民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
Ⅷ 新商標法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如何查處商標侵權行為
工商部門內部在對待立案問題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工商部門只要發現了商標侵權行為,有權主動立案查處;另一種觀點認為,如果是工商部門自己發現的侵權行為,不能主動立案,只有在權利人請求的條件下才能立案查處,即被動地立案查處。
Ⅸ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查處商標侵權時有哪些職權
商標侵權投訴,是指商標權利人等就商標侵權時間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請求處理。 1.工商行政版管理部門依法應查處下列權商標侵權行為,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4、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包括但不限於: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將於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誤導公眾的;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