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7年保險公司排名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保險公司排名有很多種,每種排序都不一樣,比如按保費收入、原保費、每億元保費投訴、每萬張保單投訴,等等。有的時候中小公司排名優秀到比大公司還要靠前,比如華夏、生命、陽光。
得看你要干什麼了
Ⅱ 平安保險投訴電話是多少
平安服務熱線95511,人工服務進行投訴
Ⅲ 保險投訴也可依法維權 哪些事項可能不被受理
欒家瀨唐 王維颯颯秋雨中,
Ⅳ 億元保費投訴量是個什麼指標
億元保費投訴量=當期投訴件數總量/當期保費總量(億)。 投訴率的高低,是反映一個保險公司運營服務水平的行業常用指標。一般行業的投訴率計算方法是投訴件數/服務或銷售件數,在同一服務水平下,服務的件數越多,投訴量自然就越大。那麼對於保險行業來說,億元保費投訴量到底能不能准確的反映一個保險公司的運營服務水平呢? 億元保費投訴量=當期投訴件數總量/當期保費總量,這個計算公式可以拆解為:當期投訴件數總量/(當期服務件數總量×當期件均保費收入),那麼可見這一計算方法和普通投訴率的計算方法主要區別是融入了「件均保費」這一指標。 具體來說,如果相比較的各家保險公司件均保費相差不大,那麼通過對比億元保費投訴量這一指標,是可以看出各家服務水平之高低的。可是,如果當各家件均保費相差比較大時,這個指標就完全失靈了。 以車險為例,假設車險件均保費3000元,某保險公司服務了1億個客戶,其中6000件投訴,那麼他們的億元保費投訴量為6000/3000億=2件每億元保費。可如果另外一家保險公司,服務水平差不多,也服務了1億客戶,其中6000件投訴,但件均保費只有3毛錢。那麼他們的億元保費投訴量為6000/3000萬=2萬件每億元保費,是前者的1萬倍,可見這個指標是失靈的。 所以億元保費投訴量,只能用於件均保費相差不大的保險企業間比較,跨不同類型的企業間的比較還是用傳統的投訴率=投訴件數/投保(即保險公司服務的客戶)件數為准比較客觀。
Ⅳ 保險理賠億元保費投訴指標
都不怎麼樣,去世紀保網看看,中國人壽誤導被投訴名列第一。人保位列財險投訴榜首中國人壽居壽險第一
2011年08月16日01:49每日經濟新聞[微博]我要評論(532)
字型大小:T|T
近日,北京、天津、青島、河南、陝西、廣西、遼寧等7地方保監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保險機構投訴情況。《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通過統計發現,居財產保險公司投訴榜單首位的是人保財險;中國人壽則在壽險公司投訴榜單中居首。
青島和陝西保監局表示,投訴事件中,違法違規事件佔比超過一半,而保險合同的糾紛問題也是投訴重點。據了解,青島保監局今年上半年根據信訪舉報提供的線索對1家保險機構、1名個人進行了行政處罰,對3家保險機構下發了監管函,對1家保險機構進行了監管談話。
財險公司:人保財險投訴最多
從北京等7個保監局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投訴情況來看,按投訴數量來看,人保財險遭投訴220件,是被投訴最多的財產保險公司。接下來則是安邦財險的111件,平安財險的108件。
從投訴情況看,財產險公司的投訴率基本與保費規模成正比。但其中不乏另類,比如安邦財險,其投訴量排名第二位,僅天津一地,投訴就有93件,與其保費收入嚴重偏離。按照天津保監局公布的數據,當地財產險公司的「億元保費投訴率」指標的平均情況是10.23,也就是說保險公司每獲得一億元保費,大約會有10件投訴,但安邦財險前1~6月保費為1.02億元,投訴卻有93件,其「億元保費投訴率」高達90.80,遠超當地同行水平。
此外,面對今年上半年保險機構的投訴信訪情況,青島保監局稱,2011年上半年,青島保監局共受理信訪投訴20件次,投訴保險公司問題的有18件,其中,投訴涉及財產保險公司的6件。該保監局認為,財險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集中於財務費用違規和行政許可違規,主要表現為出具陰陽單、私設機構展業問題。
青島保監局稱,理賠糾紛仍是投訴人反映的熱點問題。在財產險方面,主要涉及機動車輛保險中保險公司查勘定損不及時、定損員承諾與公司最終賠付不一致、公司定損價格與市場價差距過大等方面的問題。
壽險公司:中國人壽投訴居首
從7地保監局公布的壽險公司投訴總量來看,中國人壽以227件居壽險企業榜首。接下來是平安人壽的129件和新華人壽的105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在壽險公司方面中國人壽業務量最大,投訴最多屬於情理之中,而太平人壽卻居投訴榜第四名。太平人壽僅在天津的投訴就多達57件,根據天津保監局公布的上半年的保費收入,太平人壽的保費收入只有2.3億,其「億元保費投訴率」指標高達24.63。
青島保監局稱,在今年上半年的20件信訪投訴中,涉及人身保險公司的12件。人身險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集中於銷售違規,主要表現為銷售誤導。除傳統的個人代理、銀郵代理渠道發生的銷售誤導問題外,隨著電話、網路等新型銷售渠道的拓展,電銷渠道的誤導問題也嚴重侵害了廣大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該保監局認為,人身險合同糾紛主要是意外險、健康險的保險雙方對被保險人出險後是否屬於合同約定的保險責任存在爭議。
險企需注重可持續發展
某險企的楊先生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稱,造成保險公司投訴多的原因可分為二個層面,一是保險公司分支機構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銷售誤導、理賠沒有做到合理、合法和客戶服務不到位;二是保險公司總部和高管層面上的原因,主要是股東方對利潤的追求,導致保險公司片面地追求利潤和保費規模,而利潤來源於投資收益和承保利潤,個別險企為了利潤而控制賠付率,導致經營層在理賠上出現一些不合理的操作,就容易引發投訴;再加上保險公司高管人員人事變動頻繁,導致保險公司經營理念變化頻繁,這中間會產生許多問題。他認為,要減少投訴,保險公司除了要加強銷售、理賠和客服外,更需要注重險企的可持續發展。
天津保監局一位不願意具名的人士表示,天津保監局公布每個季度保險公司的投訴情況,主要是為了督促保險公司做好服務,妥善處理消費者的投訴,同時,對於投訴比較密集的保險公司,保監局可能會採取一些措施,如現場檢查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Ⅵ 億元保費投訴量是個什麼指標這個是衡量一個保險公司水平的標准嗎
億元保費投訴量=當期投訴件數總量/當期保費總量(億)。
投訴率的高低,是反映一個保險公司運營服務水平的行業常用指標。一般行業的投訴率計算方法是投訴件數/服務或銷售件數,在同一服務水平下,服務的件數越多,投訴量自然就越大。那麼對於保險行業來說,億元保費投訴量到底能不能准確的反映一個保險公司的運營服務水平呢?
億元保費投訴量=當期投訴件數總量/當期保費總量,這個計算公式可以拆解為:當期投訴件數總量/(當期服務件數總量×當期件均保費收入),那麼可見這一計算方法和普通投訴率的計算方法主要區別是融入了「件均保費」這一指標。
具體來說,如果相比較的各家保險公司件均保費相差不大,那麼通過對比億元保費投訴量這一指標,是可以看出各家服務水平之高低的。可是,如果當各家件均保費相差比較大時,這個指標就完全失靈了。
以車險為例,假設車險件均保費3000元,某保險公司服務了1億個客戶,其中6000件投訴,那麼他們的億元保費投訴量為6000/3000億=2件每億元保費。可如果另外一家保險公司,服務水平差不多,也服務了1億客戶,其中6000件投訴,但件均保費只有3毛錢。那麼他們的億元保費投訴量為6000/3000萬=2萬件每億元保費,是前者的1萬倍,可見這個指標是失靈的。
所以億元保費投訴量,只能用於件均保費相差不大的保險企業間比較,跨不同類型的企業間的比較還是用傳統的投訴率=投訴件數/投保(即保險公司服務的客戶)件數為准比較客觀~~~
Ⅶ 億元保險是什麼
億元保險是匯加的吧?只有他們公司有個億元險好像是他們公司項目都在保險內的,具體你可以去他們公司官網問問工作人員。
Ⅷ 保險公司年度排名
看到某款保險產品,絕大多人第一反應:這是哪家保險公司的?這公司沒聽過,有沒有大公司產品?
顯然,我們判斷保險公司大小的依據往往是「知名度」,也就是:聽過則大,沒聽過則小。
但是,大小是相對的,且角度不同,大小不同。
通過6個不同維度,來看看國內保險公司排名,僅供參考。
綜上,比較知名的大都會、富德生命連續兩個季度投訴量偏高,接下來能否改善,是很多消費者關心的問題。
3.主要投訴事由
(1)投訴涉及主要事由
在涉及人身保險公司投訴中,理賠糾紛3052件,占人身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15.37%;銷售糾紛8166件,佔比41.12%。
銷售糾紛投訴遠高於理賠糾紛,可見銷售不規范的問題依然大范圍存在。
其中,人民健康、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的理賠糾紛投訴量在人身保險公司中最為突出。(難道是好醫保鬧的?)
平安人壽、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的銷售糾紛投訴量在人身保險公司中最為突出。
(2)投訴涉及主要險種
從險種來看,普通人壽保險糾紛7881件,佔比39.68%;疾病保險糾紛4163件,佔比20.96%。
這個數據,某種程度上也能說明重疾險、醫療險等疾病保險並不是糾紛最集中的險種。
以上,是對6個維度下的保險公司排名,從中也多少能反映出國內保險業存在的問題。
未來,也希望各家保險公司在賺取利潤的同時,能提供更加優質的保險產品、服務流程,最終使被保險人和保險公司的關系更加平等。
如果你有好的想法,歡迎跟我聊一聊。
Ⅸ 太平人壽保險是個騙局
不要這么說,會被人笑的。如果讓你拿出太平人壽不理賠的證據,估計所有客戶都不說話。
之所以你會這么說,有可能是碰到不好的業務員,遠離也就是了。如果經濟受到了損失,可以撥打中國保監會投訴電話12378,工作日9點到17點撥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