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一條: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票等可否主張買賣合同關系成立
第一條: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同,一方以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票等主張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當事人之間交易方式、交易習慣以及其他相關證據,對買賣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認定對賬確認單、債權確認函等函件、憑證沒有記載債權人名稱,買賣合同當事人一方以此證明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解讀:證明途徑當事人基於買賣合同提起訴訟的,其請求權的基礎是買賣合同,因此,在訴訟中,其首先應當舉證證明買賣合同的存在與成立,當事人證明買賣合同成立,主要通過兩種途徑(1)證明合同成立的法律要件已經具備,(2)證明合同已履行且為相對人所接受買賣合同基於屬於合同的一種,那麼合同的成立自然也屬於買賣合同的成立,合同成立的法律要件主要包括(1)兩方或多方締約主體。(2)締約主體具有締約合同的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3)對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合意。在實務中,主要第1點和第3點爭議較大,例如,相對人可能以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票等非由本人簽署為由否認其系買賣合同當事人的事實,或者以對賬確認函、債權確認書等函件沒有記載債權人名稱為由,否認主張買賣合同成立的一方是合同當事人。客觀而言,沒有買賣合同的情況下,雙方是否達成合意的證據就比較有限。從合同的締結程序上看,買賣可以採取要約和承諾的方式訂立合同,《合同法》第13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可以通過口頭的言辭,書面的言語以及行為的表達。《合同法》第22條規定: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和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除外,質言之,承諾可以通知方式作出,也可以行為方式作出,以要約和承諾的方式訂立買賣合同,可以通過提交有關要約與承諾的證據或提交證據產生承諾效果的行為的證據來證明買賣合同的效力。從合同訂立的形式來看,根據《合同法》第10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以書面形式訂立的買賣合同,雙方簽章的書面合同成立之證明,一般而言,買賣合同是諾成合同不要式合同,因此,並不僅僅因為沒有書面形式的合同而認定買賣合同不成立,根據合同法第36條、37條之規定,即使按照法定或約定採用書面形式、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如果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且對方已接受的,也應當認定合同成立,據此,沒有書面合同時,可以通過提交一方已經履行交付標的物或給付價款的義烏並為對方所接受的證據,來證明買賣合同的成立證據類型證明買賣合同成立主要類型包括;(1)以要約和承諾方式訂立合同的,證明要約、承諾生效的信函、數據電文、諸如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證據(2)以行為作出承諾的,證明該行為已為相對人所接受的證據(3)以合同書的形式訂立買賣合同的,由雙方共同簽章的合同書,即為證明買賣合同成立的直接證據(4)根據《合同法》第33條之規定,當事人在合同成立前可以要求簽訂確認書,合同自簽訂確認書時確立,故確認書也是合同成立的直接證據(5)沒有直接證明中證明買賣合同成立的,證明合同已經履行且為相對人所接受的證據,舉證責任分配《民事證據規定》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民事證據規定》第五條: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並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主張合同關系變更、解除、終止、撤銷的一方當事人對引起合同關系變動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對合同是否履行發生爭議的,由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在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成立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成立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有書面合同的,應當提交書面合同,在沒有書面合同時,主張合同成立的一方提交的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票或者對賬確認函、債權確認書等書證,也是證明合同成立的重要證據,但如果相對人否定此類證據與買賣合同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認定?對於普通的買賣合同成立的問題,法律上並沒有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因此,不能將證明買賣合同成立的舉證責任分配給否認買賣合同成立的一方,但在主張合同成立的一方已經提交交貨憑證、結算憑證或債權憑證的證據場合,僅憑被告的否定性抗辯,即否認買賣合同成立的事實,或者要求原告就此進一步舉證,則會導致原告舉證負擔過重的不公平狀態,根據《民事證據規定》第七條: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定及其他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因此,人民法院不能根據被告的否定性抗辯,直接否定買賣合同成立的事實,在必要時,可要求被告就買賣合同不成立的事實進行舉證,如果主張合同成立的當事人所提交的證據與送貨單、收貨單等交貨憑證在實踐、標的物名稱及數量等方面能夠相互印證,形成證明買賣合同成立及履行事實的證據鏈,則即使沒有書面合同,人民法院也可以認定買賣合同成立不同證據證明力差異沒有債權人名稱的對賬確認函、債權確認書等函件、憑證對買賣合同成立的證明力要大於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票等交貨憑證和結算憑證。在沒有書面買賣合同的情況下,主張合同成立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的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票等交貨憑證和結算憑證系孤證的,人民法院必須綜合分析雙方提交的其他證據及其證明力的大小,但主張合同成立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沒有債權人名稱的對賬確認函、債權確認書等函件、憑證系孤證的,除債務人提出足以推翻該證據的相反證據外,人民法院可直接據此認定買賣合同成立如果被訴當事人不認可簽收人是其工作人員或者不認可簽收人有權利代表其簽字的方式,否認簽收人與其法律上有關聯,進而否認買賣合同關系成立的事實。怎麼辦?
Ⅱ 買賣合同糾紛不承擔利息答辯
逾期付款的,按照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可以就對方是否存在違約,是否提出反訴等方面加以應對。
Ⅲ 汽車買賣合同糾紛答辯狀是怎樣的 我很想參考的
答 辯 狀
答辯人: ,男/女, 族,19 年 月 日出生,住 ,公民身份號碼 。 聯系方內式 。
被答辯人 ,女/男, 族,19 年容 月 日出生,住 ,公民身份號碼 。 聯系方式 。
答辯人因與被答辯人 糾紛一案,現答辯如下:
被答辯人所訴不屬實。
事實與理由:
綜上所述,懇請人民法院依法裁判。
此致
人民法院
具狀人:
2015年 10月 日
Ⅳ 買賣合同糾紛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要知道對方的企業信息或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證號碼和家庭住址,只要這樣一旦發生糾紛才能及時起訴,省去了尋找身份信息的煩惱。
二,商業往來中,盡量書面簽訂合同,不能書面簽訂合同的,要注意保留證據,比如送貨單,一定要被告簽字或蓋章,如果是被告的雇員,一定要知道雇員的身份信息。最後錄音明確,是被告讓他雇員代簽的系公司的職務行為。
三,如果欠你錢,拖得時間太長,不要相信他!及早起訴吧。因為起訴的越早越有利於案件的執行,這樣的人,欠錢不還肯定不止你一家,因此,瞅准時機申請財產保全後起訴。拿到錢問題不大。
Ⅳ 買賣合同糾紛中我只是被告的一個打工擔在送貨單上簽名有無法律責任
您的意思是您是被告的工作人員,然後您在被告與原告之間的送貨單上簽字,您是否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第三十五條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根據法律的規定,被告與他人的糾紛,由被告對這些人承擔責任。
但是,您跟被告之間的糾紛,如果是您這邊的呢責任的話,那就是您自己承擔了。
Ⅵ 買賣合同糾紛,被告不承認送貨單上的簽名 原告怎麼辦
如果你的送貨單上的簽名是原件,可依法提起訴訟追要貨款,在訴訟程序中做筆跡鑒定,以維護你的合法權益。
Ⅶ 買賣合同糾紛的民事答辯狀應該怎麼寫
買賣來合同糾紛的民事答自辯狀應該怎麼寫,要視對方起訴的請求、理由和雙方的具體情況來定。
因買賣合同糾紛而被對方向法院起訴的,被告應該根據原告訴狀內容及相關證據來確定民事答辯內容。具體的可從以下二個方面來考慮:
1、原告的訴訟請求是否符合事實,所提交的證據是否合法有效、是否能證明其主張。
2、原告的訴訟請求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是否有法律依據。
另外,被告可以在答辯期內提交答辯狀,也可以選擇在開庭時直接進行答辯;如果需要向法院提供證據的,被告也應該在法院規定的舉證期限內進行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