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同居關系引起的房產糾紛

同居關系引起的房產糾紛

發布時間:2021-05-28 03:38:40

⑴ 如何解除非法同居關系同居財產糾紛

一、同居財產糾紛如何處理
1、同居關系約定財產按約定處理。
2、同居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歸當事人共有;按份取得的,可確定按份共有;
如果同居期間有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其所得應為共同財產。
3、同居一方的收入或財產,原則上應歸該方當事人所有;
另一方當事人對取得該財產的當事人在取得該財產時有資助,或在取得該財產的過程中有輔助性勞動及提供生活幫助的,則該收入或財產應為一般共有。
4、個人所有或共有權屬不明的財產推定為共有財產。
5、同居分居期間的收入或財產歸各當事人所有。
6、因共同生產、生活形成的債權、債務為共同的債權、債務;
可以確定份額的,依份額享有和承擔;
因撫養共同的子女所形成的債務為共同債務,因撫養各自的子女及贍養形成的債務為義務人個人債務。
7、因人身關系取得的財產歸該當事人所有。
8、個人所有或共有權屬不明的財產推定為共有財產。
二、同居關系期間財產如何分割
對於男女雙方同居期間的財產應該如何定性,並且如何進行分割,下文將予以闡述。首先,我們來倆接以下同居期間的財產的范圍主要包括:雙方的工資、獎金;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除外);其他可以歸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這些財產要屬於男女雙方共同管理、使用。
由於同居關系本身就是自始無效的,所以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也是不同於離婚時夫妻雙方的共有財產的分割的。根據婚姻法第十二條規定,非法同居雙方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如雙方沒有婚姻法第二十條規定的夫妻有互相扶養等義務和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等權利。
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可以依照雙方當事人的協議進行處理,如果協商不成的話,一般會按照照顧無過錯第三方的原則進行處理。一般情況下:個人所有的財產歸該所有人;可以分割的共有財產,按雙方所佔有的財產份額進行分割;如果是不適合分割的財產,可以歸屬於男女雙方一方所有,並對另一方按照其應得財產的份額折價補償;對雙方共或是與他人合夥經營的企業,由雙方視經營情況折款歸一方,由得業者補償另一方應得份額款。

⑵ 同居關系糾紛如何處理

1、雙方均無配偶之間的同居。根據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當事人起訴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說,雙方無須去法院辦理解除同居關系,自行解除同居關系即可。但是對於「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也就是說,如果雙方對解除同居關系後的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無法達成協議的,起訴到法院,法院是可以審理判決的。單獨的請求解除同居關系,法院不會管。2、有配偶者與無配偶者之間的同居。但「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於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並依法予以解除」也就是說,只要是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想要解除同居關系的,可以去法院起訴辦理解除同居關系,不限於因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范圍。3、雙方均有配偶者之間的同居。此種情況與第二種情況相似,因此也可以到法院起訴解除同居關系並分割財產,判決子女撫養的問題。

⑶ 因同居關系產生的財產糾紛該怎麼處理

同居關系因欠缺婚姻的形式要件而非合法的婚姻關系,自然不受法律的保護,所以當事人為此發生糾紛,也不會有法律為其提供相應的救濟。對於雙方因財產分割產生爭議,可以依據以下方式處理。

一、如果雙方有財產歸屬協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二條規定 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
因此,法律不幹涉當事人就同居期間做出的財產處分,當事人的內部財產關系應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當事人就同居期間的財產權益做出的書面協議可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效力,雙方當事人均應依約承擔相應權利義務,該協議可作為司法機關處理同居期間財產分割的依據。
二、雙方沒有財產歸屬協議
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第十條規定,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上述司法解釋中的「一般共有」,即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八條規定的「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

⑷ 解除同居關系後財產發生糾紛怎麼處理

協商不了
起訴到法院處理

⑸ 我國對同居關系財產糾紛一般怎麼處理

未辦理結婚登記不屬於合法夫妻,原則上不存在共同財產的分割,但是可以正明共同出資的共有財產可以主張分割。
於男女雙方同居期間的財產應該如何定性,並且如何進行分割,下文將予以闡述。首先,我們來倆接以下同居期間的財產的范圍主要包括:雙方的工資、獎金;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除外);其他可以歸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這些財產要屬於男女雙方共同管理、使用。
由於同居關系本身就是自始無效的,所以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也是不同於離婚時夫妻雙方的共有財產的分割的。根據婚姻法第十二條規定,非法同居雙方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如雙方沒有婚姻法第二十條規定的夫妻有互相扶養等義務和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等權利。
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可以依照雙方當事人的協議進行處理,如果協商不成的話,一般會按照照顧無過錯第三方的原則進行處理。一般情況下:個人所有的財產歸該所有人;可以分割的共有財產,按雙方所佔有的財產份額進行分割;如果是不適合分割的財產,可以歸屬於男女雙方一方所有,並對另一方按照其應得財產的份額折價補償;對雙方共或是與他人合夥經營的企業,由雙方視經營情況折款歸一方,由得業者補償另一方應得份額款。
以上就是我國對同居關系財產糾紛一般怎麼處理的方式。

⑹ 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怎麼處理

同居關系析產則是以財產取得方式確定產權,共同財產未經共有人同意不得內處分。
其行為模容式不同,後果模式也不相同。
審理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案件,基本法律依據是《物權法》關於共有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若干意見》的相關規定,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同居生活前,一方自願贈送給對方的財物可比照贈與關系處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財物,可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婚姻法的相關司法解釋規定的精神處理;同居期間為共同生產、生活而形成的債權、債務,可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間患有嚴重疾病未治癒的,分割財產時,應予適當照顧,或者由另一方給予一次性的經濟幫助。

⑺ 同居關系糾紛怎麼解決

1、雙方均無配偶之間的同居。根據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當事人起訴請版求解除同居關系的權,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說,雙方無須去法院辦理解除同居關系,自行解除同居關系即可。但是對於「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也就是說,如果雙方對解除同居關系後的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無法達成協議的,起訴到法院,法院是可以審理判決的。單獨的請求解除同居關系,法院不會管。2、有配偶者與無配偶者之間的同居。但「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於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並依法予以解除」也就是說,只要是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想要解除同居關系的,可以去法院起訴辦理解除同居關系,不限於因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的范圍。3、雙方均有配偶者之間的同居。此種情況與第二種情況相似,因此也可以到法院起訴解除同居關系並分割財產,判決子女撫養的問題。

⑻ 同居關系引起的房產糾紛 該怎麼辦

未按婚姻法第8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一方死亡,另一方以配偶身份主張享有繼承權,應按如下原則處理:
1、未按婚姻法第8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如果在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可按事實婚姻處理,那麼,在一方死亡之後,另一方可以配偶身份按繼承法有關規定享有繼承財產的權利。
2、未按婚姻法第8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如果在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並補辦了結婚登記的,在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即可以配偶身份享有繼承權。如果尚未補辦結婚登記的,對男女雙方間的關系只能按同居關系處理,一方死亡後,另一方不得以配偶身份主張享有繼承權。但若符合繼承法第14條規定的,可根據相互扶助的具體情況處理。
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⑼ 同居產生的財產糾紛應該怎麼解決

男女雙方自由戀愛,在沒有登記結婚的情況下即開始同居生活,最終走進婚姻的殿堂當然也是雙方的願望。如果沒有結婚,必然會引起財產上的糾紛。由於同居關系雙方有共同生活的經歷,所以法律規定同居期間的財產應該按照共同共有處理。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八條的規定,財產可以由兩個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共有分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額,對共有財產分享權利,分擔義務。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權利,承擔義務。
按份共有財產的每個共有人有權要求將自己的份額分出或者轉讓,但在出售時,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九十條的規定,在共同共有關系終止時,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有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協議的,應當根據等分原則處理,並且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但分割夫妻共有財產,應當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處理。
(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的規定,當事人起訴請求解除同居美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於《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並依法予以解除。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閱讀全文

與同居關系引起的房產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總結簡報 瀏覽:297
究極的妄想發明系列第2 瀏覽:204
Sw的證書 瀏覽:69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