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泰囧侵權案的侵權質疑
原告列出光線傳媒等四家公司三大「罪狀」。首先,被告故意進行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暗示、明示兩部片子是有關系的,《泰囧》是《人囧》升級版、第二部、續集等,使觀眾誤認為是《人囧》原出品人、原班人馬精心打造並奉獻的又一部力作;其次,被告在全國各地的宣傳、廣告中,直接、大量地擅自使用《人囧》特有的名稱,導致觀眾嚴重地混淆、誤認;第三,將《人在囧途》與《人再囧途之泰囧》兩部電影進行的比對中清晰地發現,無論從電影名稱、構思、情節、故事、主題還是台詞等N處,兩部電影實質相同或相似。原告的律師表示,被告的剽竊行為構成侵權,不過是把片名改了一個字,將「在」換成了「再」,表達的意思就是「再一次」,令觀眾產生這是續集的聯想。此外,光線影業老總王長田關於《人在囧途3》將於2014年與觀眾見面的言論也表明被告至今仍在使用《人囧》的名稱,繼續實施著侵權行為,導致觀眾的誤認和混淆在進一步擴大。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付明德說:「從報道來看,此案涉及兩個法律問題:一個是著作權問題,一個是不正當競爭問題。」對於著作權問題,付明德解釋道:「由於著作權法保護的是作品的表現形式,而不是思想內容,如果認為《泰囧》抄襲了《人在囧途》,必須是前者的表現形式與後者相同或雷同,而不是思想內容相同或相近。二者的表現形式是否相同,需要對二者進行比對,以確定二者全部或者部分情節、表達方式存在相同或雷同。」至於不正當競爭問題,《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二項確定了如下不正當競爭行為: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這一侵權行為至少需要滿足下列要件:
1、被侵權商品是知名商品;
2、使用了與知名商品相同或者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誤認。」 應當說《人再囧途之泰囧》與《人在囧途》名稱存在一定的近似性,付明德指出,「但是《人在囧途》是否是知名商品則是確定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的關鍵,原告需要舉證證明這一點。」公開資料顯示,電影《人在囧途》於2010年6月4日上映,總票房約5000萬元,這算不算「知名商品」?此外,《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所有權人是否存在上述不正當競爭行為,主要看其在宣傳時,是否通過虛假宣傳,使人產生如下誤解:兩部作品的生產者相同,這同樣需要原告舉證。」付明德指出,「在舉證時應當注意新聞報道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⑵ 王寶強和馬蓉是什麼時候 結婚的
2011年4月份。
王寶強,1984年5月29日出生於河北省邢台市,中國內地男演員、導演。
王寶強6歲開始練習武術,8歲在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
2003年,憑借劇情片《盲井》獲得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
2004年,因參演馮小剛執導的劇情片《天下無賊》而獲得關注。
2008年,憑借《士兵突擊》中許三多一角獲得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具人氣男演員獎以及觀眾喜愛的電視劇男演員獎;同年,因出演《我的兄弟叫順溜》中順溜一角而受到廣泛關注。
2010年,出演戰爭劇《為了新中國前進》。
2011年,憑借喜劇片《Hello!樹先生》獲得俄羅斯、美國紐約、義大利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及亞太電影獎。
2012年,與徐崢繼《人在囧途》再度合作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刷新華語電影票房紀錄。
2014年,相繼主演了科幻片《冰封:重生之門》、動作片《一個人的武林》。
2015年,主演了陳凱歌執導的奇幻片《道士下山》;12月,主演喜劇片《唐人街探案》。
2016年,執導了個人電影處女作《大鬧天竺》。
2018年,主演的《唐人街探案2》上映。
(2)人再囧途侵權擴展閱讀:
一、《士兵突擊》
許三多,是一個農村的土孩子,一個突然的因素,進入了最為需要聰穎靈巧年輕人的部隊,也將許三多推入生命的絕境,從而開始了一個「孬兵」在絕境中成長,在失去中成熟的故事。
二、《泰囧》
劇中的王寶強可以說是一個草根潮人,不但發型潮感,穿衣鮮活還玩撞色,框架眼鏡必不可少,還拿著自拍神器隨時自拍上傳微博,一個潮流感十足的刺蝟包已經夠惹眼。
雖然很「二」但是極其受歡迎的剪刀手隨處可見,這個潮流感十足的新新人類竟然是蔥油餅的攤主,不得不說他必須代表的是新一代鮮活敏感的草根潮人,也許錢不多,也許並不帥,卻是大膽隨性個性鮮明的潮流追隨者。
⑶ (人在囧途)公司告(車在囧途)公司侵權!原因是只相差一個字,使觀眾誤以為是原班人馬打造的新系列,
請明確來問題的關鍵,自讓後作出解釋。最近的是「人在囧途」狀告的是「人再囧途之泰囧」。原告認為,「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宣傳標題和氛圍,使人認為「再」為「在」的後續,讓人誤解為「人在囧途」的續集。另,原告認為被告使用「原班人馬及製作團隊」進行誤導,在「人在囧途」的人氣基礎下進行虛假宣傳,增加「人再囧途之泰囧」的關注度,造成不正當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