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百姓調解中有關遺產繼承糾紛的案件
第一,如果當事人涉及民事糾紛,如果當事人之間不能協商解決的,應該到法專院採取屬訴訟的方式解決。不要相信電視節目,所有類似節目到帶有表演噱頭之嫌。
第二,根據《繼承法》第十五條規定,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貳』 遺產繼承糾紛要怎麼進行訴訟找一家靠譜的律所。
說的遺產繼承糾紛要怎樣進行訴訟?找一家靠譜的律師所,其實哪家律師所都可能打這個官司。
『叄』 持法院出具的調解書(繼承無爭議)去辦理更名,需要每個人都到場嗎
即使不到場,也需要提供放棄繼承權的簽字證明
『肆』 遺產糾紛應該找哪方面的律師
遺產糾紛屬於民事糾紛,可以參照民事糾紛來處理,請這方面的律師就可以了。
一,民事糾紛的定義及調整范圍:
1,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可處分性的),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2,民事糾紛分為兩大內容:一類是財產關系方面的民事糾紛,另一類是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
3,其解決機制有自力救濟、社會救濟(遺產糾紛不適用於仲裁,但可以調解)、公力救濟。
二,民事糾紛的解決途徑:
1,自力救濟:
(1)自力救濟,包括自決與和解;它是指糾紛主題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糾紛,以達到維護自己的權益。
(2)自決是指糾紛主題一方憑借自己的力量使對方服從;和解是指雙方互相妥協和讓步。
(3)兩者共同點是,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來解決爭議,無需第三方的參與,也不受任何規范的制約。
2,社會救濟之調解:
(1)調解是由第三者(調解機構或調解人)出面對糾紛的雙方當事人進行調停說和,用一定的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勸導沖突雙方,促使他們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解決糾紛的協議;
(2)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但具有合同意義上的效力;
3,公力救濟:
(1)公力救濟是指訴訟;
(2)民事訴訟是指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以審理、判決、執行等方式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
(3)民事訴訟動態地表現為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靜態地則表現為在訴訟活動中產生的訴訟關系。
『伍』 繼承訴訟調解委託子女可以么
委託書
XXXX法院:
茲因我有事,自願全權委託XXX(男,漢族,現年XX歲,住XXXXXXXX地,身份證號碼:XXXXXXXXXXXXXXXXX)負責辦理XX繼承糾紛一案相關訴訟事宜,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和後果由我本人承擔,與貴院無關,請給予辦理。
授權有限期: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委託人:XXX(身份證號:XXXXXXXXXXX)(親筆簽字)
被委託人:XXX(身份證號:XXXXXXXXXXXX)(親筆簽字)
XXXX年XX月XX日
『陸』 房產繼承糾紛怎麼解決,房產繼承糾紛怎麼請律師
繼承糾紛發生後,相關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願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就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達成一個各繼承人都願接受的協議,然後按協議分割遺產。協商不是法定的解決民事糾紛的必經程序,所以,必須在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適用這種方式。再者,協商後達成的協議也必須是在雙方當事人都自願的基礎上達成。值得注意的是,當事人在協商處理繼承糾紛時,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對此不能按違法對待。不損害國家、社會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則。
請律師主要觀察以下標准:
第一、看他對案件的分析是否專業以及你是否能聽懂,因為一個你聽不懂他說什麼的律師語言表達能力有問題,那麼將直接會影響你們之間的交流,直接影響對方是否願意和你們自願達成調解協議;
第二、看一個律師是否自律,一個誇口和自吹自己水平多麼厲害的律師是有很大風險的,保證你這個案件對你如何有利,而沒有任何風險,包括這個律師說自己和法院或者其他部門關系如何如何好都是不可取的,打個比方,你去醫院看過病,那個醫生敢給你說,這個病一定能看好,即使是一個簡單的感冒,誰敢給你說一定沒有問題,手到病除,那你直接走人,那麼醫生和律師都是一樣的;
第三、觀察一個律師神態和言談舉止。這樣的律師說明他是否敬業和能否獲得當事人的的信任,特別是像你們這樣的案件,需要律師居中起草協議,那麼這個律師的形象和言談舉止能否獲得眾人的認可,是你們這個案件能否達到共贏,家屬之間關系和諧的一個重要保證;
『柒』 遺產繼承糾紛有多原告和多被告,訴前調解需全部到場嗎
遺傳繼承糾紛,原告和被告,我覺得訴訟權需要全部解決,所有的問題到一不一定要全部到達
『捌』 繼承律師的案件點評
法定繼承方面: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安全,本文當事人姓名均使用化名。
一、案件介紹:
王惠與錢瑩共育三子,分別為長子王石、次子王洱、三子王庚。其中王惠於2000年去世,錢瑩於2006年去世,王庚早已亡故。王庚生前並未結婚亦未養育子女。王惠的父母早於王惠去世。王石和陳武系夫妻關系,雙方共育一子王瀧。
涉訴宅院位於北京市順義區,涉訴宅院之宅基地登記在王惠名下。院內有北房五間,即案件涉訴房屋。
現王瀧、陳武就涉訴房屋繼承問題起訴至法院,並訴求法院請求判令位於北京市順義區王惠名下宅基地內北房5間中東數2.5間由王瀧繼承。
二、審理過程:
本案庭審中,王洱稱1994年1月10日,王惠夫婦、王石、王洱均在場的情況下,王石執筆寫下了一份《關於王惠家產繼承權問題》的材料。該內容為:「關於繼承權問題,房產北至道南至道西至道東,房兩所,一所五間,一共十間。以外所有財產均由王洱繼承。別人指王石在內不得干涉。關於王惠的所有財產、地基、房產都由王洱繼承。以後兩位父母均由王洱贍養。立字人:王洱、王石。中間人:陳光彩望渠村。1994年1月10日立。」
王洱在庭審中稱此材料為分家單,上面的簽名王洱是他的曾用名,涉訴房屋系1985年左右由王惠夫婦和王洱夫婦、王庚一起建造,是家庭共同財產,其中並沒有王石的份額,因此王石家在1971年搬走了。
王瀧、陳武一開始不認可王石寫過此材料,後又承認該材料系王石依照父母意思親筆書寫,稱訴爭房屋系王惠夫婦的夫妻共同財產,由王惠夫婦於1971年左右建造,王洱提交的材料是1994年簽的協議,不論該協議是否為王石所簽,當時繼承尚未開始,王石放棄繼承是無效的行為。該協議上並無王惠、錢瑩的簽字且王石贍養過父母。為此王瀧、陳武提交了一份調解書佐證。
王洱則稱贍養問題是子女應盡的義務,因此調解書並不涉及財產分割問題。王洱還提交了陳華祥的書面證言和申請證人陳光彩出庭作證正是當時現場情況。證人李到庭作證稱當年王惠夫婦讓陳光彩到場作證,該材料由王石按照父母的意思親筆書寫,並由王石、王洱、陳光彩在上面簽字。
庭審中,王洱稱錢瑩立有遺囑將其全部財產都給自己了,王石並無份額。為此王洱提交《遺囑》加以證明,並申請在場證明人陳光彩和代書人王石出庭作證證實《遺囑》形成情況。《遺囑》的主要內容為王石拖著不給贍養費和醫療費,錢瑩將全部家產給王洱承用,別人無權干涉。
王瀧、陳武認為王石對錢瑩進行過贍養,不認可《遺囑》,也不認可陳光彩、王石證人證言,提交陳方書面證詞、村委會證明和殯儀館收費收據以證明贍養情況。對《遺囑》真實性,王瀧、陳武均表示不申請進行鑒定。
審理中,雙方均表示只要房屋所有權,不要金錢補償。雙方均同意法院對涉訴房屋份額進行分割,不進行實體建築分割。
三、審判結果:
一審法院經審理後判決:
訴爭房屋的三十六分之五份額由王瀧繼承。
一審判決後,王瀧、陳武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二審法院,二審法院經審理後判決: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四、安居房地產律師網首席律師靳雙權案件點評:
安居房地產律師網首席律師靳雙權認為,本案的案件焦點在於涉訴房屋的權屬及《家產繼承問題》材料和《遺囑》的性質和效力問題。
關於訴爭房屋的區屬問題,王瀧、陳武稱應系王惠夫婦夫妻共同財產,王洱則稱應為家庭共同財產。王洱對此僅提交了陳華祥書面證詞,但陳華祥並未到庭作證,對此書面證詞,法院不予採納。綜合宅基地登記情況和房屋建造情況,法院認定訴爭房屋為王惠和錢瑩的夫妻共同財產。
關於《遺囑》,王瀧、陳武並未提供有效反證,根據證人陳光彩、王石的證言,可以證實代書遺囑形成系錢瑩真實的意思表示,其形式符合繼承法關於代書遺囑形式要件,因此法院認定遺囑合法有效。
對於王洱提交的《家產繼承問題》材料,王洱認為這是一份分家單,而王瀧、陳武認為這是一份王石放棄繼承權的協議,根據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及證人陳光彩的證言,雖然材料書寫認為王石,但其內容都是根據在場的兩位父母即王惠、錢瑩的意思表示來寫的,該材料既不是王洱所成的分家單,也不是王瀧、陳武所稱的放棄繼承權協議,因為其內容第一句提及,應涉及王惠、錢瑩的遺產繼承問題,而不是分家析產內容,更沒有王石放棄繼承權的內容。該材料雖然涉及王惠夫婦遺產繼承問題,但是該材料既不是自書遺囑,也不是代書遺囑,因為該材料的形式不符合繼承法的關於自書遺囑和代書遺囑的相關規定,因此綜上所述,對王洱提交的此材料,因形式上存在重大瑕疵,因此法院未予採信。
根據我國《繼承法》規定,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依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本案中,王惠去世並未留下遺囑,其遺產應該依照法定繼承辦理。涉訴5間房屋的一半份額是被繼承人王惠的遺產,繼承人為錢瑩、王石和王洱三人。王石贏得訴爭房屋的六分之一份額。
同時根據我國《婚姻法》規定,該份額轉為王石與陳武的夫妻共同財產。在王石去世時,七個人遺產為涉訴房屋的十二分之一的份額。王瀧、陳武、錢瑩作為王石的繼承人,每人獲得涉訴房屋的三十六分之一份額。陳武表示其應得份額全部由其子王瀧所有,對此法院不持異議。錢瑩應得的涉訴房屋份額,由於錢瑩留有遺囑,應該按遺囑繼承辦理。根據錢瑩遺囑,王瀧無權代位繼承涉訴房屋錢瑩所有的份額。
綜上所述,故王瀧依法應繼承涉訴房屋的三十六分之五的份額。
2、遺囑繼承方面: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安全,本文當事人均使用化名。
一、案件介紹:
被繼承人白黑佳與被告白麗系夫妻關系。二人共生育四子,其中一子出生後即夭折,另外三人分別為原告白威、被告白楠、被告白鷗。白黑佳父母已去世。白麗、白黑佳原單位宿舍拆遷,二人以成本價購買了位於北京市通州區的訴爭房屋,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於1999年6月14日頒發了房屋所有權證書,訴爭房屋登記在白麗名下。
1999年7月21日,白黑佳在北京市通州區公證處立有公證遺囑,內容為:「我叫白黑佳,今年六十七歲,現對我自己所有的房產立本遺囑,以避免在我去世後因該房產繼承發生糾紛。坐落在通州區的訴爭房屋系我和老伴白麗共同所有,現我自願將該房產中屬於我所有的部分,待我去世後,由三兒子白威繼承。本遺囑委託鄰居楊明順(男,住通州區訴爭房屋旁)執行。」白黑佳生前一直居住於訴爭房屋與白麗共同生活。後白黑佳於2015年8月10日去世。
張並未去世後,白威與白楠等人因遺產繼承問題發生爭執,遂白威將白楠起訴至法院,訴求法院判令白威繼承訴爭房屋二分之一的份額。
庭審中,白楠就原告的起訴辯稱,不同意原告白威的訴訟請求。訴爭房屋屬於福利房不屬於夫妻共有,我的女兒白曉曉與被告白麗在同一戶口簿上,故我與我的妻子女兒系訴爭房屋的共同共有人。法律規定代書遺囑應當有見證人簽字。公證書未按法律執行,只有白黑佳簽字,執行人楊明順未簽字,其他公證員在場人均沒有簽字,公證書部分違法操作,屬於違法證據,沒有法律效力。
二、審判結果:
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後判決:
訴爭房屋歸白威、白麗共同所有,各占訴爭房屋二分之一的份額。被告白麗、白楠、白鷗於判決生效後七日內協助白威辦理上述房屋產權轉移登記手續。
三、中國太遠房產律師網首席律師靳雙權案件點評:
中國太遠房產律師網首席律師靳雙權認為,公民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制定法定繼承人中的以人或者數人繼承。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
本案中,原告白威、被告白麗、白楠、白鷗均為張並未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依照法院查明的事實,訴爭房屋系白麗與張並未的夫妻共同財產。
被繼承人張並未於1999年立公證遺囑,表示將訴爭房屋屬於其應有部分房產立遺囑給白威繼承,該遺囑合法有效,故白威要求訴爭房屋二分之一產權份額歸其所有的訴訟請求,證據充分,理由正當,法院予以支持是正確的。
綜上,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玖』 繼承糾紛調解後可否反悔
現實困惑
王某有四個子女,在其去世以後,留下了10多畝土地和20多萬元的存款。在給老人辦完喪事之後,四個子女便因遺產的繼承產生了矛盾,於是,他們便向法院提起訴訟。在法院的調解下,四個子女對遺產進行了分配。根據協議老二分得了5畝土地和3萬元的存款,老二覺得自己分到的錢較少,分得的土地遠遠沒有錢來得實惠。而此時,兄妹幾個還沒有在調解協議上簽字,於是其便以分配不均為由拒絕在調解協議上簽字,請問,老二可以拒絕在調解協議上簽字嗎?律師點評
老二可以拒絕在調解書上簽字。所謂調解是指在法院主持下對雙方當事人的爭議達成一個意見一致的解決辦法,不經過訴訟裁決的過程。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調解要遵循自願原則,只有在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調解。調解達成的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達成協議後一般要製作調解書,調解書由審判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只有經雙方當事人都簽收後才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可以在達成調解協議後、簽收調解書之前反悔,人民法院應當尊重當事人的意願,及時對案件作出判決,而不應該強迫當事人簽收調解書。但是,一旦當事人簽收了調解書,調解書就具有了強制執行的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第九十六條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第九十九條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特別提醒
調解現在已經是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一種很重要的方式,但是並不是當事人必須接受的方式,在簽署調解協議之前,當事人都有反悔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