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江蘇男子在法院門口捅死妻子,去法院離婚的背後是什麼「深仇大恨」
這對夫妻離婚也就是情感中的矛盾,家庭中的瑣事日積月累。當矛盾不可調和了,兩人選擇離婚,正常分開就行。但是實在想不通的是,為什麼離婚手續正在辦理,男子卻狠心將妻子,甚至妻子的姐姐,連捅十幾刀,最終傷勢太重而死亡。
但是據透露,該男子甚至提前就將匕首准備好了,一出法院門,就毫不顧往日情面,狠狠刺向了自己的妻子。這得是多大的深仇大恨,完全不考慮兩人的孩子,甚至把自己也賠了進去,最終傷害的更是兩個家庭。該男子的蓄謀已久更是讓人恐懼和害怕,就因為情緒失控,而造成了又一幕人間悲劇!
B. 男子因離婚沖突,殺害妻子後選擇自殺,他此舉是因為愧疚嗎
是因為愧疚跟害怕,他自己知道殺了妻子以後,必定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於是選擇了自殺。
C. 因感情糾紛殺人後去自首怎麼判刑。當事人成年。 或者殺人後自殺又是怎麼判。
涉嫌故意殺人罪,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具體量刑應當綜合犯罪嫌疑人作案年齡、作案手段、危害後果、犯罪後的表現、是否積極賠償取得被害人諒解等因素綜合確定。
犯罪嫌疑人自殺死亡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採取強制措施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後果,委託他人先代為投案,或者先以信電投案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後,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後逃跑,在被通緝、追捕過程中,主動投案的;經查實確已准備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機關捕獲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
(3)離婚糾紛殺人擴展閱讀:
案例:八零後公務員因婚外情故意殺人獲刑十四年
八零後公務員因爭執用菜刀殺死「小三」。近日,李某因犯故意殺人罪,被遼寧省營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
李某是一名公務員,八零後,有著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王某1988年出生,2012年結婚後不久便離婚。倆人因一次酒後情孽,產生婚外情,最終釀成慘劇。
2012年夏天,李某與王某相識。2013年4月二人交往頻繁,一次二人和朋友一起吃飯,李某酒喝多了,王某便把李某扶到了她家,二人睡到了一起。事後,李某很後悔,想和王某說清楚,斷絕二人之間的這種關系,二人在商談中王某提出不要名分,只要和李某在一起,李某不同意,但當晚李某又回到了王某的家。
二人的關系就這樣開始了,一直持續到2013年5月22日,這天4時許王某將熟睡的李某叫醒,因二人是否能夠繼續在一起的問題產生爭執,繼而發生廝打,王某用菜刀以自殘方式威脅。李某遂搶過菜刀連砍王某頭部、胸部及身體其他部位數刀。在王某失去反抗能力後,李某清洗刀具及身上血跡、擦拭地面血跡,開車逃離現場。
2013年5月23日下午李某給弟弟打電話,讓弟弟聯系公安機關自首。其弟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並在公安民警帶領下將李某帶回,到案後李某對故意殺人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經法醫檢驗鑒定:被害人王某系因身體多部位銳器砍、刺創導致急性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李某因感情糾葛與被害人王某發生廝打,在廝打過程中持械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致其死亡,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被害人為保持不正當男女關系發生爭執,進而廝打,在一定程度上對激化矛盾,引發該案,存在一定的責任。本案屬於因感情糾紛而引發的突發性犯罪,被告人有自首情節,取得被害人家屬諒解,依法可以從輕處罰。據此,法院做出上述判決。
D. 離婚殺人的人屬於什麼心理,
首先,無論雙方的關系如何,凡是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都是犯罪行為,故意殺人罪。根據《刑法》第232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由於生命權利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實際被殺,不管殺人行為處於故意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等哪個階段,都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
同時,絕大多數離婚者離婚後,其心情總是很沮喪,情緒低沉、傷感,這無關性別,表現出憤恨、不滿、自卑、看破紅塵等各種各樣的消極心理。同時,會感到孤獨、無奈和憤憤不平。對於心思緊密、敏感多慮的女性來說,這種挫敗感給心理健康造成的傷害更甚。這是造成雙方離婚後一方犯罪的主要原因。
E. 離婚導致殺人案怎麼判刑
您好!離婚導致殺人案按照故意殺人罪定罪量刑。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由於生命權利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實際被殺,不管殺人行為處於故意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等哪個階段,都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謝謝閱讀!
F. 離婚以後娘家人被前夫殺害,檢察院定性為婚姻糾紛殺人是對的嗎
離婚以後,按照司法解釋來說,也就是雙方同意離婚以後,娘家人被前夫殺害,這種案例應該定性為自己決定的事情,過後又想不開、理不順、結怨結冤結仇結積深造成,也就是他自己脾氣暴躁帶來不顧後果,不顧法律,應該定性為以借離婚之名譽造成控制不了自己,但是法律是依據離婚以後,他屬於故意行為,怎能定性為糾紛去殺人?
G. 女方想離婚,但男方恐嚇威脅要殺人,怎麼才能安全的離婚
不能協議離婚的可以去法院起訴離婚,男方威脅要殺人可以向法院申請保護令。
H. 離婚報復殺人屬於什麼心理
這是屬於極端的報復心裡。
首先,絕大多數離婚者離婚後,其心情總是很沮喪,情緒低沉、傷感。甚至發展到憤恨、不滿、自卑、看破紅塵等各種各樣的消極心理。
其次,在這種消極心理的長期刺激下,使其心裡嚴重失衡甚至是變為扭曲。最後發展到,採取極端方式來釋放自己心中的不滿。這種極端的方式就包括故意殺人。
因此,離婚後的人應該採取以下幾種方法來調節自己的心情:
1.移情方法。短時間內可以將主要精力用於工作和學習中去,暫時遺忘眼前的不愉快,使心情趨於好轉。
2.改變環境。如果周圍的人文環境,對自己的離婚事件表示出的「好奇」讓自己很不舒服,或者現在居住的房子里有太多傷心的回憶,不妨嘗試讓自己遠離這些傷心和是非之地。
3.感情支援。周圍的同事和朋友,也要主動熱情去關心心情糟糕透了的離婚者,幫助他們擺脫苦悶的心理環境。而親人是離婚人士訴說內心痛苦的最好傾聽者。
(8)離婚糾紛殺人擴展閱讀:
報復殺人心理是指犯罪人在報復性犯罪動機支配下,以剝誇被害人生命為目的的犯罪心理。不同的報復性殺人的心理特點有所不同。
(1)政治性報復殺人,主要針對執政黨和政府官員。
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特點:政治信念與政治立場其有反動性,對現實的社會制度懷有極端仇恨的心理;犯罪動機的形成、犯罪行為的實施是蓄謀已久的,一般不具沖動性;犯罪手段具有隱蔽性和狡詐性;犯罪意志具有頑固性。
(2)非政治性報復殺人,犯罪人與被害人存在情感糾葛、權益糾紛、利益沖突.在挫折、憤怒、仇恨等消極情緒支配下實施犯罪行為。
按犯罪心理形成過程,又可分為預謀型和突發型兩種。
預謀型報復殺人的犯罪心理形成,是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矛盾沖突的不斷加劇,犯罪人對外界不良刺激的感受小斷增強,消極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
突發型(激情掣)報復殺人是l犯罪人感受到意外的強烈刺激,其消極激情爆發而產生報復殺人動機,其犯罪動機的產生與犯罪行為的實施幾乎是同步的。
非政治性報復殺人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特點:認知的偏執性、狹窄性,缺乏理智的思維和判斷。
情緒的沖動性、敏感性、兩極性、不穩定性。仇恨心、報復心、虛榮心、嫉妒心強,缺乏人遭主義情感和起碼的憐憫之心;意志的自我調節、控制能力差。
氣質的典型性,某種氣質特點突出;性格的極端自私性、狹隘性,對社會交往、人際關系中遇到的挫折過分敏感,對有損自己權益、傷害自己感情的行為缺乏寬容、忍耐與諒解;犯罪手段具有殘忍性與野蠻性等。
I. 離婚後殺人會連累家人嗎
這個不好說的,首先要判斷當事人的動機,就是他想要做什麼?如果是想轉移資產的話,就算倆人已經辦理了離婚手續,但是認定是為了轉移資產或者其他一些違法目的,是會有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