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軍隊、武警部隊的用人單位與無軍籍職工發生勞動爭議如何受理的通知(勞部發〔1995〕2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勞動人事)廳(局),解放軍總後勤部司令部、生產管理部: 最近,一些地方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請示:軍隊、武警部隊的用人單位與本單位無軍籍職工發生勞動爭議是否受理問題。經勞動部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協商一致,現答復如下: 軍隊、武警部隊的用人單位(含機關、事業組織、企業)與本單位無軍籍職工發生勞動爭議,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按照《勞動法》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規定予以受理。用人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應予以協助。 勞動部 總後勤部 一九九五年六月五日
⑵ 用人單位與員工發生勞動糾紛怎麼辦,有哪些解決途徑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
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後,可選擇以下方式解決:
1、協商: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2、調解:發生勞動爭議的,可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申請調解的可以口頭形式,也可書面形式,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必須履行。
3、仲裁: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縣(區)市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者必須注意及時申請,否則申請事項將被駁回。
4、訴訟: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仲裁是訴訟的必經程序,不經仲裁不能直接提起訴訟。另需注意,訴訟的應當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提起,否則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仲裁《裁決書》即發生效力。
⑶ 在與部隊單位勞動糾紛訴訟中,單位代理人(地方律師)偽造了軍隊文件(處理決定)這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如果涉嫌刑事犯罪,如果是現役軍人應當向軍隊保衛部門報案。如果是地方人員,應當向當地公安局報案。
投送的材料名稱是舉報信,還是刑事案件報案書,都是無所謂的,根據是舉報的內容,是否涉嫌犯罪,是否相關部門管轄范圍。
⑷ 當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職工可按什麼程序來解決問題
首先,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⑸ 我找了份工作,是一個部隊單位,簽合同也是和他們,但是和部隊簽合同好嗎,如果後期產生什麼勞動糾紛,怎麼辦
有專門的軍事法庭去仲裁 這個可以放心吧 還有合同應該寫清楚 我希望你擬寫合同之前好好咨詢一下律師 如果是軍隊擬寫好了合同 你也可以拿那份合同去咨詢律師
⑹ 軍隊受勞動法律約束嗎
按照勞動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四總部發布施行的《軍隊公勤人員聘用管理規定》第二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認真履行與非
現役公勤人員訂立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變更、終止、解除,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該規定第二十六條還規定:「用人單位與非現役公勤人員發生勞動爭議
的,應當及時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應當向上級後勤聯勤機關人事勞動主管部門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
仲裁。」雖然上述規定只適用於軍級以上單位的機關和非作戰部隊統稱用人單位在規定的編制員額內,向社會招聘從事公勤崗位工作人員這一特定范圍,但對於
其他軍事機關處理與地方聘用人員的勞資糾紛有一定的參照意義。
⑺ 我是部隊聘用人員有勞動糾紛是先去勞動仲裁還是直接到軍事法院起訴,勞動仲裁能受理嗎
部隊和地方是不同的,如果聘用方明確是地方部隊單位,自身無軍籍,可以去勞動局申請仲裁。現在申請仲裁,肯定公正,你懂的。
⑻ 部隊下屬單位發生勞動糾紛應該上哪裡投訴
你好,可以向勞動局投訴的!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