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一輛計程車已經承包給別人了,承包期間,造成交通事故,乘客受傷,原車主用不用承擔什麼責任。
對機動車在出租、承包、借用等車輛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狀態下所發生的交通事故,如何確定賠償責任人問題,目前的法律、法規未作明確規定,審判實踐中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應根據兩方面事實確定賠償責任主體:一是發生事故的機動車由誰實際支配?二是誰在機動車運行中獲利?機動車的實際支配者和運行利益獲得者均應對交通事故承擔賠償責任。
機動車出租、承包期間,租用人、承包人不僅是車輛的實際控制者,而且在車輛的運行中獲得利益;機動車所有人雖未實際控制車輛,但其通過出租和發包的方式從車輛運行中有獲得利益。因此,機動車在出租和承包期間發生交通事故的,應由租用人、承包人承擔賠償責任,出租人和發包人承擔連帶責任。出租人、發包人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依法向租用人、承包人追償。
借用他人機動車期間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的,由於借用人是車輛的實際控制者,出借人既未實際控制車輛,也未在車輛運行中獲利,故應由借用人承擔賠償責任,出借人不承擔責任。但是,出借人存在明知機動車有缺陷、借用人沒有駕駛資質仍予出借等過錯行為的,應負連帶責任。
② 我是計程車的經營者我把車承包出去,承包人在承包期間開車發生的一些事故包括人員傷亡,我應該負責任嗎
你把計程車的經營權承包給了別人,雙方應該寫一個計程車輛協議書,在協議書中應明確規定雙方應付的責任和義務。如果沒有任何協議書,在承租方出現一切事故而無法(拒絕)處理時,法律上會追究出租方應承擔的賠償以及刑事責任。但願我的回答讓您滿意,望採納,謝謝!
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處理出租汽車承包合同糾紛案件的規定
有的地方判決公司有承擔連帶責任,要看各地對法規的理解了,一個地方一個理解也有可能。
④ 車輛承包協議糾紛
只要雙方簽訂了合同,就必須按照合同所約定的條款履行自己的義務。
你說回合同出錯答,那這個錯誤雙方都必須承認才可以,雙方協商後,以附件或者在修補處簽名即可。
如果合同上寫著退車不還押金,那依據合同約定,你是拿不到押金的。
⑤ 我是車主 計程車承包出去了 承包方的司機撞死人了 我是車主我應該承認主要責任嗎承包出去有合同
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責任,沒有過錯的不承擔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四十八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九條: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5)計程車承包糾紛擴展閱讀
交通事故的責任承擔實行過錯責任認定方法:
1、只存在一方過錯的,該過錯方承擔全部責任。
2、雙方或雙方以上的過錯的,按過錯程度和對事故發生的重要性共同分擔。
3、各方都無過錯,則都均無責任。
4、一方當事人故意,他方無責任。
5、從我國司法目的和國情出發,法律規定,省級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出具體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確定細則或者標准,做出符合地方實際的交通事故地方規范。
⑥ 關於計程車公司用合同法賠償乘客後向計程車承包人追償的案例
計程車司機肇事 公司擔責後追償
發布日期:2013-05-10 15:42:39 來源:慧聰網
2005年4月2日,劉某駕駛承包的某出租汽車公司的運營車將行人沈某撞傷。沈某將出租汽車公司訴至法院,法院判決出租汽車公司賠償沈某各項損失10萬余元。出租汽車公司承擔責任後,根據與劉某簽訂的《營運任務承包合同書》,將劉某訴至法院,要求賠償墊付的6萬余元。
2月23日14時,在延慶法院第1法庭,公開審理此案。
⑦ 計程車承包期間,出現交通事故車主有沒有責任
車主要承擔民事責任,不能免責。
承包出去的計程車,發生車禍後,車主不能免除民事責任。即使在計程車承包合同中,有免責的約定,也是違法的,因而是無效的合同。因為法律的一些規定是不能被合同條文所替代。車主是車的所有者,車禍發生後,車主不能以計程車大包理由推脫責任。
當然,民事責任的具體劃分,還要依據法律規定具體條文、合同條文以及案件的具體事實等確定。
⑧ 計程車承包後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承擔賠償責任嗎
車主與承租人之間有協議,而且侵權責任法也規定車輛的實際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車主無責任,但是受害人可能會將車主作為共同被告起訴。
2010年7月1日《侵權責任法》正式生效,對車輛所有人和借用人的賠償責任劃分在法律上有了明確的規定,《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定: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由此可見車主在這種情形下承擔的是過錯責任,即出借的車輛發生事故,如果不能證明車主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車主就不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⑨ 我是計程車車主 我的車承包給承包人出事故我付多大責任
你看下這個案例
案情:
王某有一輛計程車從事出租營運,其為盡快償還貸款,將計程車夜間營運發包給李某,約定李某每天交款50元。一日,李某在夜間營運中發生交通事故,將劉某撞傷致殘,公安交警事故處理認定李某應承擔事故全部責任。事故發生後,保險公司向王某支付保險理賠款29000元,王某將該款交給李某處理事故。事故經公安交警部門調解,李某與劉某達成調解協議,約定李某賠償劉某各項費用總計78000元。調解書簽訂後,李某支付劉某40000元,剩餘款向劉某出具了欠條,約定年底付清。但李某逾期未付。劉某遂持公安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調解書及李某出具的欠據訴至法院,要求王某、李某支付剩餘賠償費用。訴訟中,李某意外死亡。
爭議:
王某認為:公安交警部門對交通事故已作出責任認定,並經公安交警部門調解,劉某與李某已達成調解協議,李某已部分履行,對剩餘的賠償款,李某向劉某出具了欠具,因此,劉某與李某之間即形成債權債務關系。對於債權債務糾紛應在合同相對人之間主張權利,因此,王某不符合訴訟主體資格,不應承擔責任。
劉某認為:交通事故,雖經公安交警部門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但李某未完全按照調解協議約定履行賠償責任,因此,劉某以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為由提起訴訟,王某作為車主參加訴訟,符合訴訟主體資格;由於王某是將計程車夜間經營發包給李某,因此,王某應對事故承擔賠償責任。
評析:
從本案當事人爭議焦點看,本案主要涉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確定賠償主體這一重要問題。只有確定了誰應賠償,誰是賠償責任的主體,人民法院才能據以確定誰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目前,我國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有關立法中,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未作概括和界定。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幾年作出的有關司法解釋則體現出以運行支配與運行利益的「二元說」作為判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主體的精神。如,《關於被盜機動車肇事後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關於購買人使用分期付款購買的車輛從事運輸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保留車輛所有權的出賣方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關於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請示的批復》等。「二元說」理論實質上就是日本關於機動車事故損害賠償法律制度中「運行供用者」概念。該概念,是以運行支配與運行利益的「二元說」作為判定基準,確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其內容:一是運行支配權,即誰對車輛的運行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權利;二是運行利益的歸屬,即誰從車輛運行中獲得利益。這種利益可以是因機動車運行而取得的直接利益,也包括間接利益。
從本案事實看,車主王某與李某之間是計程車發包承包關系,即王某將計程車夜間營運發包給李某,李某每天交款50元。在此情況下,實際上是王某將自己對車輛夜間運行的支配權交給了李某,由李某從事計程車夜間營運,而王某仍然享有對計程車輛運行的支配和控制權利,同時對計程車發包給李某從事夜間運行中獲得了利益,此可從李某向其每天交款50元及保險公司向其支付事故保險理賠款的事實中得到反映。因此,王某作為車主與李某應對事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事故發生後,在公安交警部門處理中,由於只有李某與劉某參加事故處理,並就事故賠償問題達成調解協議,故公安交警部門出具的調解書對王某不具有效力。在調解協議的履行中,李某未按照調解協議的約定支付賠償費用,劉某持公安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調解書及李某出具的欠據訴至法院,是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的。鑒於車主王某與李某應對事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因此,在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劉某以王某和李某為被告是正確地,王某符合民事訴訟主體資格。鑒於公安交警部門出具的調解書對王某不具有效力,因此,法院審理中,應對事故賠償費用重新進行計算確認。
⑩ 計程車承包合同與勞動合同法沖突怎辦
用人單位的來合同里多處和勞動合源同法沖突,此合同有與法律規定沖突的部分無效,其他部分有效。《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