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的第二章 實施主體與管轄
第十四條【處罰主體】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環境行政處罰。
經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授權的環境監察機構在授權范圍內實施環境行政處罰,適用本辦法關於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規定。
第十五條【委託處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委託環境監察機構實施行政處罰。受委託的環境監察機構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其處罰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名義實施行政處罰。
委託處罰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受委託的環境監察機構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第十六條【外部移送】發現不屬於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管轄的案件,應當按照有關要求和時限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處理。
涉嫌違法依法應當由人民政府實施責令停產整頓、責令停業、關閉的案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立案調查,並提出處理建議報本級人民政府。
涉嫌違法依法應當實施行政拘留的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涉嫌違反黨紀、政紀的案件,移送紀檢、監察部門。
涉嫌犯罪的案件,按照《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等有關規定移送司法機關,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
第十七條【案件管轄】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管轄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行政處罰案件。
造成跨行政區域污染的行政處罰案件,由污染行為發生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管轄。
第十八條【優先管轄】兩個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都有管轄權的環境行政處罰案件,由最先發現或者最先接到舉報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管轄。
第十九條【管轄爭議解決】對行政處罰案件的管轄權發生爭議時,爭議雙方應報請共同的上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指定管轄。
第二十條【指定管轄】下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認為其管轄的案件重大、疑難或者實施處罰有困難的,可以報請上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指定管轄。
上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認為下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處罰確有困難或者不能獨立行使處罰權的,經通知下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當事人,可以對下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管轄的案件指定管轄。
上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將其管轄的案件交由有管轄權的下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行政處罰。
第二十一條【內部移送】不屬於本機關管轄的案件,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處理。
受移送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報請共同的上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貳』 環境污染案件哪級法院有管轄權
具體說說案情,原則上有侵權行為地的基礎法院管轄。
『叄』 污染環境罪 管轄機關是哪個,立案標準是怎樣
您好,環境污染的案件,應由公安機關治安部門管轄。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環境違法案件,應當製作案件移送審批單,報經本部門負責人批准。
移送案件後,公安機關治安部門根據案情,及《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的規定,決定是否給予當事人拘留。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60條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應予立案追訴:
1、致使公私財產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
2、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五畝以上,其他農用地十畝以上,其它土地二十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3、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4、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並且五人以上輕傷的;
5、致使傳染病發生、流行或者人員中毒達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Ⅲ級以上情形,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
6、其他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情形。
『肆』 如何確定環境污染犯罪案件中的財產損失范圍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60條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應予立案追訴:
(一)致使公私財產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五畝以上,其他農用地十畝以上,其它土地二十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四)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並且五人以上輕傷的;
(五)致使傳染病發生、流行或者人員中毒達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Ⅲ級以上情形,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
(六)其他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情形。
本條和本規定第六十二條規定的「公私財產損失」,包括污染環境直接造成的財產損毀、減少的實際價值,為防止污染擴散以及消除污染而採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發生的費用。
『伍』 環保局管轄的范圍包括哪些
凡涉及廢氣、廢物、污水、環境污染、環境保護等與環境污染、保護有關的都屬於環保局管理范疇。
『陸』 如何確定跨區域水污染案件的管轄權
《環境行政處罰法》第十七條規定:「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管轄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行政處罰案件。造成跨行政區域污染的行政處罰案件,由污染行為發生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管轄。」
根據上述規定,既然污染行為發生在你縣,該案似乎應當由你縣管轄。但河北馬倍戰律師事務所認為,該條規定中的「污染行為發生地」應當指「違法排污行為發生地」,因此,該案應當由鄰縣環保局管轄。
《環境行政處罰法》第十九條規定:「對行政處罰案件的管轄權發生爭議時,爭議雙方應報請共同的上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指定管轄。」第二十一條規定:「不屬於本機關管轄的案件,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處理。受移送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報請共同的上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柒』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的區域由最高人民法院確定,對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4年12月8日最高法審委會第1631次會議通過,自2015年1月7日起施行)
1、第六條 第一審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污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發生地、損害結果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
中級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的,可以在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後,裁定將本院管轄的第一審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交由基層人民法院審理。
同一原告或者不同原告對同一污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分別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必要時由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2、第七條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轄區環境和生態保護的實際情況,在轄區內確定部分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審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的區域由高級人民法院確定。
『捌』 誰能告訴我下環保局的管轄范圍啊就是負責什麼的呢謝謝!拜謝了!
(一)監督檢查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受市政府委託對重大經濟和技術政策、發展規劃及重大經濟開發計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擬定全市環境保護規劃;組織擬定和監督實施國家、省、邯鄲市確定的重點區域、重點流域污染防治規劃和生態保護規劃;組織編制環境功能區劃。
(二)組織實施全市大氣、水體、土壤、雜訊、固體廢物、有毒化學品、機動車等污染防治及自然生態保護法規、規章和辦法。
(三)監督全市生態環境有影響的自然 資源開發利用活動,重要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破壞恢復工作;監督檢查各種類型自然保護區以及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環境保護工作;監督檢查生物多樣性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濕地環境保護、荒漠化防治工作;向市政府提出新建各類各級自然保護區的建議;管理各級自然保護區。
(四)指導和協調解決全市內各鄉鎮、各部門以及跨區域、流域的重大環境問題;調查處理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協調處理全市跨區域的環境污染糾紛;組織和協調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負責環境監理和環境保護行政稽查;組織開展環境保護監理和環境保護行政稽查;組織開展環境保護執法檢查活動。
(五)審核城市總體規劃中的環境保護內容;組織編報全市環境質量報告書;發布全市環境狀況公報;參與編制全市可持續發展規劃。
(六)制定並組織實施各項環境管理制度;按有關規定審定開發建設活動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指導鄉鎮企業污染防治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管理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參與全市生態示範區建設和生態農業建設。
(七)組織擬定環境保護科技發展規劃;組織環境保護科技發展、科學研究和技術示範工程;組織全市環境管理體系、環境標志、環保產品認證;組織實施環境保護資質認可制度;監督管理環境保護產業市場,指導和推動環境保護產業發展。
(八)組織對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組織、指導並協調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引導公眾和非政府組織與環境保護;組織管理環境保護系統對外經濟合作。
(九)對電磁輻射、伴有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十)依法監督管理環境違法項目,對行政審批事項實行「窗口」式辦公制度。
(十一)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