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一個問題,這牽扯到了國際私法上法律適用的問題。根據我國《涉外民事法律關系適用法》第48條規定,知識產權的歸屬和內容,適用被請求保護地的法律。也就是說,此時,被侵權人,也即該俄羅斯作曲家如果想通過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適用哪國法律規定就看他向哪國請求著作權保護。
關於」美國具體是如何認定一首曲子抄襲「,我不是很清楚,但是關於著作權的侵權認定,國際上有個公認的公式即」接觸+實質性相似「,即如果被告曾接觸過原告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其被控侵權成果又與原告作品存在實質性相似,則除非有合理使用等法定抗辯理由,即可認定被告侵權。
在這個問題中,就是要看該美國作曲家是否曾經接觸過俄羅斯作曲家的曲子,如果接觸過,那麼他們倆的曲子是否有實質性相似,這就要看美國作曲家的曲子是否有獨創性。
獨創性的問題具體討論起來比較復雜,簡單的說,就是包括」獨「和」創「兩方面。兩種情況下該曲子具有」獨「,一種是這美國作曲家的這首曲子是先前並不存在的,完全是美國作曲家自己寫的。第二種情況就是,該曲子是美國作曲家在俄羅斯作曲家的曲子的基礎上改寫的。只要改寫的情況能被客觀識別,也符合」獨「的要求。」創「則要求該曲子具有美學價值,總不能是一些過於簡單且並不動聽的旋律吧。
此時假設適用中國法律的規定,如果可以證明美國作曲家接觸過俄羅斯作曲家的曲子,且兩者具有實質性相似,那麼美國作曲家就構成抄襲行為。他把該曲子授權在游戲中使用,侵犯了俄羅斯作曲家的復制權、發行權,也可能侵犯了俄羅斯作曲家的一些人身權利即署名權、修改權、發表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後三者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具體可參考《著作權法》第十條規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等規定。
⑵ 音樂版權侵權形式有哪些
音樂版權侵權形式,音樂作品的創作者對其創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權利。那麼音樂版權侵權形式有哪些?音樂版權侵權形式音樂版權侵權形式有哪些?(1)沒有經過原創者的批准就隨意拿人家的東西發表。(2)沒有經過原創者的允許,自己搞了個作品,雖然裡面有自己的一部分創作因素,卻在另一個原創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發表出去,理所當然地當作自己個人的作品。(3)這種最可恨,自己沒有參加作品的創作,還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名字,自欺欺人。(4)隨意拿別人的作品進行處理的,比如拿人家的音樂作品隨意剪輯。(5)沒有得到原創者同意,就把人家的作品公之於眾,更可惡的是拿來當作電視劇進行拍攝,又或者進行播音,隨意展示別人的成果。(6)用了原創者的作品,卻不肯給人家報酬的。(7)隨意在現場演繹別人的作品,使作品曝光在公眾視線。(8)沒有經過簽約公司等的同意,把自己的作品發表到其他地方也是不可以的哦。(9)沒有經過其他人的同意,自己私下處理一些團體完成的作品。(10)沒有經過原創者同意就隨便修改人家作品。(11)抄襲人家的勞動成果的(12)沒有經過原創者同意,隨意拿人家作品賣錢的,比如鄭立倒賣許嵩的作品就是屬於這個。(13)隨意出版原創者才享有的特殊權利。(14)沒有經過原創者的同意,隨意出版或者表演人家的作品。
⑶ 音樂取樣侵犯版權嗎
微量使用是不算侵犯版權。
微量使用規則是美國版權法中版權侵權例外的一個特殊規則,如果普通觀眾不能感知到被告對原告作品的使用,那麼該使用就是微量的,不侵犯版權。但長久以來,這一規則是否適用於錄音製品一直存在很大爭議。
在版權訴訟中,除了使用行為,原告還需證明被告的使用行為超出微量使用。美國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在2004年判決的紐頓訴戴蒙德案中對微量使用規則作出闡釋:未經許可使用他人作品在達到實質性的影響時才構成可控告的行為。
(3)2016音樂侵權擴展閱讀:
案例:
2016年6月,美國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對VMG Salsoul(塞索)唱片公司訴知名歌手麥當娜和華納音樂公司侵權案作出判決,明確微量使用規則(de minimis ing)適用於一般作品的同時也適用於錄音製品。
在該案中,麥當娜所演唱的歌曲《Vogue(潮流)》里用了歌曲《Love Break(失戀)》中0.23秒的管樂片段,原告起訴其侵犯版權。美國加州中部地區法院對於此案做出了簡易判決,認定該歌曲的取樣屬於微量使用。
陪審團不會認為一個普通聽眾在聽《Vogue》這首歌時能辯認出裡面有一個小片段來自於《Love Break》,因此被告對於該歌曲片段的使用既不侵犯音樂作品的版權,也不侵犯錄音製品的版權。美國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對於微量使用規則的適用部分維持了地區法院的判決。
兩種作品有區別
音樂取樣可能涉及到音樂作品和錄音製品的微量使用,因此需要對兩種不同類型的版權客體分別予以討論。對於音樂作品,應判斷歌曲通用的演奏方式,也就是比對原告和被告的曲譜;對於錄音製品,應考慮表演者在實際中如何演奏該作品,焦點應當放在錄音製品與對該音樂以通用方式演奏的不同之處。
對於音樂作品侵權情況,在該案中,被告從歌曲《Love Break》中抽取了兩個不同的管樂片段曲譜素材。首先,被告抽取了原告歌曲中的四分音符的管樂曲譜素材,但是在歌曲的編排中,被告使用該素材與原告的編排不同。
因為雙方對於音樂詞曲使用四分音符管樂曲譜素材的位置不同,在《Love Break》中曲譜編排為:二分休止音符、四分休止音符、單鳴管樂聲。然而在《Vogue》中曲譜編排則為:二分休止音符、八分休止音符、單鳴管樂聲、八分休止音符。
其次,被告使用了原告雙鳴管樂聲的曲譜段落,在兩首歌曲中,曲譜的編排都為:二分休止音符、八分休止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綜上,被告取樣最多的就是單鳴四分音符以及雙鳴管樂聲的整個曲譜段落。
⑷ 有哪些侵犯音樂著作權的條件音樂侵權的情形有哪些呢
有哪些侵犯音樂著作權的條件,在特定情形下翻唱歌曲也是要承擔侵權責任的。如果是作為個人業余愛好翻唱不構成侵權,而以商業目的翻唱別人歌曲,就涉嫌侵權了。那麼有哪些侵犯音樂著作權的條件?音樂侵權的情形有哪些呢?侵犯音樂著作權我們來看一下符合什麼條件會被認定侵犯音樂著作權。有哪些侵犯音樂著作權的條件:(1)被侵權的音樂作品還處於著作權法保護期限內,如果創作者死亡後50年後,就可以免費使用了。(2)被侵權的音樂作品具備著作權規定的權利,包括音樂作品的表演權、復制權、廣播權、網路傳輸權等財產權利和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精神權利。(3)存在侵犯音樂著作權的行為。(4)或者存在不合理使用著作權的情形。音樂侵權的情形:情形一,把翻唱歌曲作為個人愛好僅供個人娛樂,不侵權,或者為一般益表演翻唱節目,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的,也不屬於侵權。情形二,所翻唱的音樂作品已經以錄音製品的形式出版發行過,再以CD、卡帶等錄音製品中翻唱他人作品的,屬於法定許可的范圍,不需要經著作權人事先許可,但要在兩個月內按照法定許可的付酬標准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找不到著作權人的,可以向中國著作權協會支付報酬。情形三,未取得授權而使用別人的歌曲參加商業比賽並進行電視直播、拍MV等用於商業用途就涉及侵權,包括在酒吧里演唱和歌手翻唱視頻在網上傳播等都可能涉及侵權。以上內容介紹了侵犯音樂著作權的條件和音樂侵權的情形,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⑸ 音樂版權侵權情況有哪些呢
音樂版權侵權情況,互聯網上各種侵犯音樂版權的行為層出不窮,甚至還有增多的趨勢。那麼音樂版權侵權情況有哪些呢?音樂版權侵權情況音樂版權侵權情況:(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5)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制電影、電視、錄像或者改編、翻譯、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6)使用他人作品,未按規定支付報酬的。(7)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其表演的。(8)未經法人或委託人的同意,作者擅自將自己創作的職務作品與委託作品發表的。(9)未經其他合法繼承人的同意,擅自處理共同繼承的著作權的。(10)未經作者同意修改作品的。(11)剽竊、抄襲他人作品的。(12)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復制發行其作品的。(13)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14)未經表演者許可,對其表演製作錄音錄像出版的。(15)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16)未經廣播電台、電視台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廣播、電視節目的。(17)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18)進口或發行侵犯著作權作品的復製品及為侵犯著作權作品的復制提供條件的。
⑹ 未經許可擅自使用他人音樂作品構成侵權情況有哪些
未經許可擅自使用他人音樂作品構成侵權情況有哪些?全國眾多娛樂場所接到律師函,要求對其未經授權擅自使用音樂作品的侵權行為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接下來我們就聊一聊未經許可擅自使用他人音樂作品構成侵權情況有哪些?未經許可擅自使用他人音樂作品構成侵權情況有哪些未經許可擅自使用他人音樂作品構成侵權情況有哪些?1、關於製作視頻、音頻著作權法第22條第1款第1項規定,為了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屬於合理使用。因此,只要僅用於您個人或您的家庭范圍內,即便未經音樂作品或CD的權利人授權,也可以利用CD,網路分享音樂或您及您朋友的翻唱、演奏,製作視頻、音頻。但是,如果將這些視頻或音頻再傳到網上的話,則構成侵權。2、關於現場表演著作權法第22條第1款第9項規定,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費,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屬於合理使用。因此,現場表演符合雙免費,即觀眾免費以及演員免費,則不必取得權利人授權即可以使用。至於能否通過收取廣告費抵消場租賃場地或樂器的開銷,原則上沒問題,是否構成侵權,還要看個案的具體情況。另外,屬於合理使用的,不僅不必取得權利人許可授權,也不必支付使用費。但是,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出處,並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權利。我國版權法里有規定對於侵權的例外,其中一部分是關於合理使用中的個人使用。簡單來說,我國版權法幾乎完全照搬國外的模式以及綜合考慮了伯爾尼公約TRIPs協議WCT等國際公約。其中也規定了各個國家可以在國內版權法中設置一些例外。但是這些例外必須要符合一個三步檢驗標准·不得與受保護的作品或者版權持有人的正常利用相抵觸·必須限於某種特殊情況·不得損害作者的合法權益基於以上三條,我國版權法中規定的合理使用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1、合理使用還需尊重被使用作品著作權人的著作人身權,使用作品必須指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稱、作品的出處等。2、被使用的作品必須已經發表;3、被使用作品的目的必須是出於非商業用途;4、合理使用不應侵犯著作權人的著作財產權以外的其他合法權利;
⑺ 音樂侵權該怎麼處理
音樂侵權該怎麼處理,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普通大眾也可以在網上隨意下載自回己喜歡的音答樂,一般來說,僅僅用於自我享受的這種行為是不會侵犯音樂著作權的,但如果是為了盈利的目的,那就很有可能構成音樂侵權,那麼音樂侵權該怎麼處理?音樂侵權處理音樂侵權該怎麼處理?一、和解。這是基於雙方當事人友好協商的一種處理糾紛的手段,實際上這也是最快捷,最省時省力的一種方式。體現了民事法律中私法自治的精神。二、調解。雙方當事人無法協商解決的時候,可以委託第三方介入調解,比如版權局、著作權保護機構、版權保護協會等,也可以由自然人主持調解。三、仲裁。仲裁是需要向專門的仲裁機構申請的,仲裁機構根據雙方的情況,作出仲裁結果,這個裁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四、起訴。這是最直截了當的一種方式,由法院對於整個案件作出裁定或判決,如果當事人拒不執行,還可以申請強制執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合同中已經約定了仲裁的話,法院是不會受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