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承包了林場綠化工程因大隊與林場有糾紛,大隊不讓上山幹活,把道路挖斷了是不違法的
道路是公共道路,還是個人或組織內部的道路?如果是公共道路,大隊挖段道路違法。另外按不動產的相鄰權,大隊應給林場或林場工程方提供通行便利。
2. 2014年鳳凰林場糾紛什麼時候開庭
得問受理法院了,他們才知道。
3. 我村村民與林場發生糾紛
廣州律師:可以去申請,是否批準是公安的權力
4. 因林地糾紛 被起訴,怎麼辦
您好,你有林地確權證書,
你完全不用擔心,
林地確權證書是法律承認的有效證書,
所以積極應訴就可以了,
望採納,謝謝
5. 2015年關於集體林與森工集團林場有糾紛的怎麼處理
河北省國有林場改革進展情況
(一)國有林場現狀。我省現有國有林場140個,營林區835個,總經營面積1167萬畝;森林蓄積量2866萬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積1249萬立方米,人工林蓄積161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0.4%。全省共有國有林場職工11706人,其中在職職工8583人,離退職工3123人。通過多年發展,我省國有林場以佔全省9%的林業用地,培育了佔全省12%的森林面積,形成了佔全省28%的林木蓄積,在護衛京津生態安全、培育保護森林資源、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國有林場改革進展情況。一是開展調查摸底。2007年,組織專門力量對全省國有林場的資源、人員、財務收支、生產經營、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摸底調查,提出了國有林場改革的基本思路。二是研究起草政策。在全面掌握全省國有林場基本情況基礎上,學習借鑒四川、重慶、山西等省經驗,正在起草《關於加快國有林場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對管理體制、建設布局、人員安置等方面提出了初步意見,待國家政策出台後修改完善。三是啟動改革試點。2007年,塞罕壩機械林場通過組建森林生態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實現門票等綜合收入增收600多萬元,有效彌補了營林經費缺口。2008年,通過積極協調,青龍縣把都山林場確定為社會公益型事業單位,職工工資、職工「三險」和公用經費等所需費用,全額納入縣級財政預算。2010年4月,張家口市成立國有林場管理局(正處級),為市林業局下屬單位,擬對全市縣管國有林場上收市級統一管理。
(三)主要問題。一是國有林場基礎設施薄弱。由於我省的國有林場大都始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受當時國家投資限制,林場基本生產生活設施建設標准低。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農村的投資力度,但國有林場卻被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邊緣化,林區的道路、電力、通訊等設施長期不能納入政府建設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全省國有林場現有辦公危房2209間(占辦公用房的36%),生活危房3776間(占生活住房的57%);32個場部、627個營林區不通硬化公路。二是內欠外債纏身。目前全省國有林場背負外債總額達2.8億元,其中拖欠職工工資9500多萬元、拖欠職工養老保險費等社會保險金2900多萬元。許多林場因債務繁重,喪失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職工生活也陷入困境,低於當地農村生活水平。三是管理體制不順。1958年以來,我省國有林場隸屬關系先後經歷了三次下放—上收、再下放—再上收的變更。目前,國有林場中省直屬的18個,市屬的4個,縣屬的118個。市、縣管理的國有林場均為事業單位企業管理,大部分國有林場事業經費既沒有納入財政預算,又無企業應有的經營自主權,由於下放管理和這種「企不企、事不事」的體制,引發了許多矛盾和問題,造成了生態建設停滯、森林資源破壞和林場人才流失。
6. 一個農民不懂法律,在一次林場糾紛後去砍伐對方的林場,後被警方通緝叫其自首,但他沒有自首後被警方抓捕
完全可以申請取保候審,只要提供保證人,或者繳納適量的保證金就可以申請取保候審。
一般的案件司法部門都會准許,除非是特別重大的案件,像你這樣的案件,一般會准予。
7. 是林地使用權糾紛還是林地承包經營權糾紛
首先我還要問下你幾個問題,一是你已經簽訂了承包合同,那就是有合同;二是內你是不容是這個組的村民,這塊山地是分給你的,還是本來就是你的山,即祖輩都是你們的;三是你有沒有林權證。如果上述方面有答案,再來回答你的問題,如果你有證據,他們沒有,這塊地你就有可能。如果你有證,你這個應該是林地使用權糾紛,可以通過林業部門解決;如果只有合同,那就是經營權糾紛,可通過法院;
8. 林地糾紛怎麼處理
有糾紛你可以先把當地的派出所。沒,我讓他們來處理。
9. 山林和林場糾紛,村裡有的人同意交錢上法院,有的不交錢自願放棄告贏了他也不要,的文本怎麼寫
約定的內容:
因****與****糾紛案,現***等村民要求向法院起訴,並願意交納起訴費和其他費用。***等村民不願意交納起訴費及其他費用。經協商達成協議如下 :***等村民(指不願意交納起訴費及其他費用)自願放棄此糾紛勝訴後所獲得權益的份額。勝訴後所贏得的權益由***等村民(指要求起訴並自願承擔起訴費及其他費用)享有。
立約人簽名:
見證人簽名:
10. 兩個鄉的林地糾紛我們有08頒發的林權證對方沒有林權證,上山踏界都沒什麼問題,後經政府處理把我的林地
可以向縣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申請調查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專
第十四屬條 全民所有制單位之間、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以及全民所有制單位與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個人之間、個人與全民所有制單位或者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地縣級或者鄉級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
第四條 林權爭議由各級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處理決定。 林業部、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人民政府設立的林權爭議處理機構(以下統稱林權爭議處理機構)按照管理許可權分別負責辦理林權爭議處理的具體工作。
第十三條 林權爭議發生後,當事人應當主動、互諒、互讓地協商解決。經協商依法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在協議書及附圖上簽字或者蓋章,並報所在地林權爭議處理機構備案;經協商不能達成協議的,按照本辦法規定向林權爭議處理機構申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