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茶藝中「技藝」指的是什麼
干壺置茶是指把紫砂壺內的水甩干,即將干茶放進乾熱的茶壺內烘溫。蓋上壺蓋,用沸水澆淋茶壺,靠水溫來烘茶,後把壺提起用力搖動,使壺內的茶均勻升溫,然後打開壺蓋,即聞到茶香飄溢。烘茶主要是盡量把茶的香氣提出來。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功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為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沖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鳳凰茶產自潮州鳳凰山區,茶湯色澤微褐,茶葉條索緊、葉質厚實,很耐沖泡,一般可沖20次左右。鳳凰單叢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風味,曾在福州舉行的全國名茶評選會上榮獲桂冠。 功夫茶的茶具,包括爐子,是紅泯小炭爐,一般高一尺二寸,茶鍋為細白泥所制,鍋爐高二寸,底有碗口般大,單把長近三寸,沖罐如紅柿般大,乃潮州泥制陶壺,茶杯小如核桃,乃瓷製品,其壁極薄。 茶池形狀如鼓,瓷製,由一個作為「鼓面」的盤子和一個類似「鼓身」的圓罐組成。盤子上有小眼四個,為漏水所用。而圓罐則用於容納由盤子漏下的廢茶水。 功夫茶所用的沖罐(茶壺),並非買來就用,而要先以茶水「養壺」。一把小壺,須先以「洗茶」(即泡茶時的第一道茶)之水頻頻倒入其中,養上三月有餘,方可正式使用。 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為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標準的功夫茶藝,有後火,蝦須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沖,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頂十法。 三泡是搖壺低斟用到的,搖壺即將壺放在桌面的茶巾上,用茶巾將其包裹,按住氣孔,均勻有力的左右搖晃。第一泡揺四抖二,第二泡搖三抖三,第三泡搖二抖四。抖壺即將茶湯倒入公道杯後,把堵在峰巢處的茶葉抖回壺的底部,便於下一道茶的沖泡;搖壺的目的是使懸浮的茶葉與抱成團的茶葉充分揺開以中和茶湯。其要求是三泡的茶湯濃淡必須一致,因為斟茶時,四個茶杯並圍一起,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 潮汕工夫茶中的干壺置茶已經給你解釋過了,這茶泡著可有講究有品位,不過普通的中葯茶療如降血壓的葛根杞果茶雖沒這么多程式,但主要以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為其特點,這兩種茶的意蘊不一樣,要細細體味方可。
『貳』 巡茶和世界茶飲的區別
有區別,不同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