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舟山老人遇害案,房屋拆遷引發弒父行凶慘劇,後來怎樣
常言道,親兄弟明算賬,錢財是個敏感話題,講清楚了最好,講不清那就對簿公堂。不管怎麼樣,財產糾紛萬不可傷人害人。一旦害人,性質就不是錢能衡量的。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個故事,就是浙江舟山一起因為房屋拆遷款糾紛而釀成的家庭慘劇。
84歲老漢離奇失蹤,留下神秘三輪車
2014年6月的一天,舟山的天空灰濛蒙的飄著雨,84歲的李老漢卻離奇失蹤了。
直到五天後,李老漢的家人在離家十多公里外的一條小河邊,發現了李老漢失蹤時一同消失的三輪車。
案發當天一大早,父子二人又因為小事爭執起來,最後動起了手,李某一腳將李老漢踢翻在地。
李老漢倒在地上暈了過去,李某一想到自己可能會受到公安機關的處罰,更擔心拆遷款被分出去,利慾熏心的他便活活殺死了倒在地上的李老漢。
接著,為了掩人耳目,李某一大早穿上父親的雨衣和頭盔,騎著三輪車出了門,同時將李老漢的身份證件等放到車上,以此迷惑警方視線。
將車子停在小河邊之後,李某乘坐公交車回家,再開著自己的三輪車拖著李老漢的屍體,在上面蓋上竹片,拋棄到山溝之中。
案件真相大白,好好一個「拆遷戶」,就這么破滅了,真可謂是害人害己。
且不論李老漢要將錢分給女兒合不合理,有沒有法律依據,李某這種殺害親生父親的惡行,就令人發指。最終,李某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生活中,因為錢而鬧別扭甚至是鬧上法庭的家庭並不少,但一定要記住,錢財之爭,是誰的就是誰的,私下講不清就上法院講,切莫沖動之下動行凶害人之念。
⑵ 浙江舟山持刀傷人案致2人死亡,兇手作案動機是什麼
作案動機可能是為了報復社會吧,也有可能是該男子情緒不穩定的原因。因為具體親屬介紹,該男子患有精神疾病,和抑鬱症等,而且性格也極度的孤僻,在這樣一個性格之下。心情反復無常暴躁是肯定的,產生報復社會的心理也是會有的。
分析從該男子選擇的殺人對象是這邊無辜的陌生人,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人格不穩定的人,而且加上本身就有精神疾病史姐暴躁又孤僻這樣的性格。這樣的性格要是做出一些報復社會的行為,看上去倒是毫不沖突。當然以上純屬猜測。當事人已經死了,他的作案動機目前也已經無法得知。
羅某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且企業患有抑鬱症,精神方面的疾病。孤獨,無助,同時又被疾病折磨。在這樣一種狀態下難免會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
當然造就這種性格的通常都是和經歷有關,這些孤僻的人通常都是不被善待的人。對此,你怎麼看?
⑶ 浙江舟山持刀傷人案致2人死亡,兇手會面臨什麼懲罰
從法律的角度來說,殺人者償命。該殺人犯殺死兩人重傷一人,這種行為在法律上的判決不是死刑就是10年以上或者無期徒刑。
羅某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且患有抑鬱症,精神方面的疾病。孤獨,無助,同時又被疾病折磨。在這樣一種狀態下難免會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
當然造就這種性格的通常都是和經歷有關,這些孤僻的人通常都是不被善待的人。對此,你怎麼看?
⑷ 浙江舟山發生持刀傷人事件,致2死1傷,到底怎麼回事
人活一世,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浙江舟山發生了一起持刀傷人事件,而且持刀傷人的嫌犯和受害者並無任何糾紛,嫌犯疑患精神病。
據媒體報道,8月27號的晚上,在浙江的舟山市的普陀區的一條街道發生了一起惡意傷人的事情,造成了兩人死亡一人重傷。
倖存者王女士談到自己的遭遇依然是心有餘悸,事發時王女士她正在與別人聊天,根本就沒想到有人直接從背後將她砍傷,不好比較幸運的是,只砍傷了肌肉,經過醫院的治療王女士已經脫離了危險期。
犯罪嫌疑人榮某雖然墜樓身亡,但是對於這個事件中不幸去世的兩個人來說,無疑是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兩個家庭因此支離破碎,其中50歲的男子上有老人,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劇上演,是人家最大的哀傷。而那位4歲孩子更是家裡父母的掌中寶,很難想像父母痛失愛子之後的悲痛。
大庭廣眾之下在街邊持刀傷人,造成人民群眾生命危險,更是帶來了心理的恐慌,嚴重威脅市民身體、財產、心理健康,也造成了社會的不穩定。生命只有一次,每個人的生命權都不容許被剝奪,當然任何人也沒有權利對他人進行傷害或是暴力發泄。
都說是“飛來橫禍”,其實“禍”不殃及無辜,前世今生福禍自造自背,親生父母也幫不了,願傷者早日康復,逝者安息。
⑸ 浙江舟山持刀傷人致2人死亡,兇手被抓到了嗎
沒有抓到,因為兇手已經自殺了,所以也不存在抓不抓的問題了。在浙江舟山一起持刀傷人事件在網上引發了關注,這一起事件是怎麼回事呢?男子的殺人動機又是什麼?
從該男子的性格來看,這是一個極其孤僻的人,而且精神方面也不太穩定,患有類似抑鬱症之類的精神疾病。其性格也比較暴躁易怒,所以說這其實也是一個人格不太穩定的人。
殺人動機目前還並不清楚,但是他拿無辜的路人開刀,似乎在證明這是一個精神方面不太正常,人格方面也存在問題的人。
羅某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且企業患有抑鬱症,精神方面的疾病。孤獨,無助,同時又被疾病折磨。在這樣一種狀態下難免會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
當然造就這種性格的通常都是和經歷有關,這些孤僻的人通常都是不被善待的人。對此,你怎麼看?
⑹ 最高法院關於合同糾紛中如何認定管轄法院的十一條規則
一、上級人民法院發回重審的案件,當事人能否再行提出管轄權異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對此並沒有明確作出規定。但根據管轄恆定原則,發回重審的案件管轄權已經確定,當事人仍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為達成合作目的,當事人簽訂多個合同,但僅在一個合同中約定了仲裁條款,涉及該合同的仲裁裁決生效後,又因其他未約定仲裁條款的合同的爭議形成訴訟,一方當事人僅以仲裁裁決已生效為由主張人民法院無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生效仲裁裁決依據的合同與人民法院處理爭議案件依據的合同不同,人民法院審理的內容也不涉及仲裁條款約定事項的情形下,一方當事人以「一事不再理」為由主張人民法院不應重復處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3條的規定,雙方當事人協議約定可向各自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任何一方提起訴訟且為其住所地法院立案受理後,另一方要求其住所地人民法院重復立案或將案件移送其住所地人民法院的,應予駁回。
四、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由合同簽訂地法院管轄,隨後又在其他地方就合同的未盡事宜簽訂補充協議,但補充協議並未修改原約定管轄條款的,合同中約定管轄的條款的效力不因補充協議的簽訂而改變,當事人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應當由合同簽訂地法院管轄。
五、當事人在訂立合同中,為了解決可能發生的糾紛而明確約定了管轄法院。此後基於合同形成的債權幾經轉讓,但新的債權人均未與債務人、保證人重新約定管轄法院,亦未排除原合同關於管轄法院約定的,只要原協議管轄約定不違反法律規定,則應認定繼續有效。
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第(四)項和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管轄權異議是指當事人對案件是否屬於人民法院受理范圍或者是否由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提出的異議。當事人有權提出管轄權異議,但當事人以其不是適格被告為由提出管轄權異議,不符合上述規定,不屬於管轄權異議。當事人是否屬於適格被告,應當經人民法院實體審理確定。
七、雙方約定「一方違約,另一方可到自己居住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中級人民法院起訴」的協議選擇管轄條款無效。
八、當事人在合同中關於「雙方均可在本方所在地法院提起訴訟」的約定,應視為選擇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九、民事訴訟原告起訴時列明多個被告,因其中一個被告的住所地在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轄區內,故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據被告住所地確定管轄權。其他被告如果認為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沒有管轄權,應當在一審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未在此期間提出異議的,因案件已經進入實體審理階段,管轄權已經確定,即使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轄區內的被告不是案件的適格被告,人民法院亦可裁定駁回原告對該被告的起訴,並不影響案件實體審理,無需再移送管轄。合同履行地是指合同主要義務的履行地。居間合同的主要義務履行地應當確定為居間行為地。
十、作為追償權糾紛和反擔保合同糾紛兩個訴合並審理的當事人,在確定案件的管轄上沒有先後順序之分。
十一、最高法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涪福帝凰郜好佃瞳頂困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關於「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和本院法復[1993]10號《關於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關於「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應確定貸款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之規定,本案所涉借款合同的履行地,案件可以由履行地法院管轄。
⑺ 舟山一男子持刀致2死1傷,他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根據網路媒體報道,在浙江舟山有一男子持刀在街上將陌生人殺害,造成二死一傷的結果。該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男子為什麼要這么做呢?接下來為大家簡單梳理一下事情的經過。
寫在最後。
榮某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且企業患有抑鬱症,精神方面的疾病。孤獨,無助,同時又被疾病折磨。在這樣一種狀態下難免會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
當然造就這種性格的通常都是和經歷有關,這些孤僻的人通常都是不被善待的人。對此,你怎麼看?
⑻ 浙江舟山持刀傷人案致2人死亡,兇手和受害者是什麼關系
兇手和受害人之間並沒有任何的關系,完全就是陌生人的狀態。事件的經過是殺人者榮某手持一把刀,在街道上對路人進行無差別攻擊。其犯罪情節是非常惡劣的。
羅某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且患有抑鬱症,精神方面的疾病。孤獨,無助,同時又被疾病折磨。在這樣一種狀態下難免會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
當然造就這種性格的通常都是和經歷有關,這些孤僻的人通常都是不被善待的人。對此,你怎麼看?
⑼ 舟山六橫鎮政府不願去現場協調村裡矛盾,怎麼辦
你可以向市裡投訴,也可以直接就糾紛進行向法院起訴。
⑽ 舟山民事糾紛請律師要多少錢
提問者可以參照以下規定計算相關律師費,並於律師協商。根據《浙江省物價局浙江省司法廳關於完善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收費的通知》三、基層法律服務機構依法開展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的法律服務,其收費標准為:
(一)代理不涉及財產關系的民事訴訟、行政訴訟案件:1500-8000元/件。
(二)代理涉及財產關系的民事訴訟、行政訴訟案件,根據訴訟標的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收費:
10萬元以下(含10萬元):4.8-6.4%,最低收費1500元;
10萬元以上至50萬元(含50萬元):4-4.8%;
50萬元以上至100萬元(含100萬元):3.2-4%;
100萬元以上至500萬元(含500萬元):2.4-3.2%;
500萬元以上至1000萬元(含1000萬元):1.6-2.4%;
1000萬元以上:0.8-1.6%。
擔任二審代理、異地辦案差旅費、訴訟費、仲裁費
司法鑒定費等,依照律師服務收費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