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律師您好!業主跟物業有糾紛,租戶要怎麼處理
1、律師函是表來明糾紛的一方已源經對你們間的糾紛准備訴訟到法律的一個提前告知。
2、律師函本身不會產生法律後果的,只是一種警示。
3、如果不想打官司,收到律師函之後與對方協商一下如何解決糾紛。
4、如果認為自己沒有問題,也不怕對方起訴,那麼對律師函就不需要管了。
5、律師函是對方在起訴前的協商行為。
6、如果不履行律師函的話,對方可能會起訴到法院。
㈡ 與物業的糾紛 怎麼處理 提供整物業的辦法
首先,我不太贊成整物業或者業主,物業公司就像是自己家請的保姆,如果大家老是互相整,那麼日子還怎麼過呢.
樓主提到了許多問題,在此一一作答,僅供參考:
1、關於租客搬走東西的問題
樓主首先要確定和物業管理公司簽訂的物業管理合同,如果沒有的話,可以採用拍照的形式取證,來證明和物業公司的關系,比如:小區保安的巡查等。一般來說,物業公司對小區的物品搬出搬入都必須有登記,如果沒有登記(特別是大件物品),或者登記失效將是一種工作失誤,而由於物業公司工作失誤造成的損失,可以要求物業公司進行賠償。
2、物業疏於巡查的問題
物業疏於巡查也是指物業公司向業主提供了不合格的服務,不過,業主提出此類問題,最好有證據。首先,應當確認物業公司應該多久巡查一次,然後和現在的實際情況對比,如果不一致,那麼說明物業公司沒有履行自己的義務,由此而產生的損失應當由物業公司承擔。
3、拒交管理費
在許多情況下,業主都採用這種辦法來和物業公司抗衡,確實也是業主比較無奈的做法,不過這種做法可能是不合法的,所以如果樓主想解決問題建議不要採用這種方式。首先繳納管理費,然後再和物業公司去談,實在談不攏可以找物業公司的上級或者主管部門,再不行可以起訴。
4、停水電問題
一般來說, 業戶是否繳納管理費和停水電是沒有關系的,甚至物業公司是違法的,就像業主不繳納管理費而物業公司將業主的有線電視和電話都停了一樣。在國內由於物業公司違法停水停電而引起訴訟已經很多了,因做為業主來說只是不想繳納物業管理費並不是不想繳納水電費,一旦繳納水電費就必須提供正常的水電。樓主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可以向供電供水部門反映,要求供水供電。最後,樓主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物業公司恢復水電同時賠償由於停水停電而對你造成的損失。
以上回復僅供參考,由於實際情況不同可能處理方法會有不同,比如涉及物業合同的具體情況,業主委員會情況以及物業管理公司資質,管理時間等等。不管怎樣還是希望物業公司能和業主融洽相處,物業公司有做的不到的地方應盡快規范,業主有做的不到的地方及時調整並希望雙方能夠相互理解。
㈢ 房東與物業經濟糾紛可以驅趕租戶和阻攔租戶進入嗎
即使租賃者非法使用了房屋,物業公司也無權強行入室後將其私人物品搬出。私人財產受憲法與法律的保護,任何人不得侵犯,即便迫不得已,必須採取強制性措施,也得經過國家權力機關的許可,通過一定的程序進行,有權採取強制性措施的權力機關一般就是法院。
㈣ 店面房物業費被租戶拖欠八年現在物業起訴業主怎麼辦
租戶拖欠物業費,業主附有連帶責任。
參考根據:
《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第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業主與物業使用人約定由物業使用人交納物業服務費用或者物業服務資金的,從其約定,業主負連帶交納責任。
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的規定,業主與物業的承租人、借用人或者其他物業使用人約定由物業使用人交納物業費,物業服務企業請求業主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詳細分析,可參考房屋出租,物業費是業主交還是租客交(詳細解答)
㈤ 租戶和業主發生糾紛,業主把租戶的東西扔在公共區域,遭到其他住戶的投訴,請問物業有權處理這些物品嗎
這種情況物業可以把物品清理後保存起來,但無權處理物品,必須把物品歸還給租戶,如果有租戶書面授權,才能進行處理。
㈥ 90後租客與業主產生糾紛處理結果
很多在城市奮斗一族,租房子也是常事。翁先生今年3月租給了一對90後情侶,因公寓極有可能拆遷,翁先生的妻子趙女士,通過微信將租房押金及半個月房租2400元,轉賬給房客,「誰知當晚,對方提出要退還一個月房租。
㈦ 90後租客為什麼與業主產生糾紛
據報道,翁先生在城西草陽村附近米拉公寓有套房,今年3月租給了一對90後情侶,「是在網上談好的,傢具家電全配,對方可以拎包入住,房租每月1600元。」按翁先生提供的租賃合同,房屋從3月15日開始租賃給唐某、關某兩人,期限1年。
8月,翁先生突然接到通知,公寓極有可能拆遷。「我將情況告知房客後,跟他們協商約定,他們可以繼續住滿一個月,我只收半月房租。」翁先生說,對方也同意了。
8月28日中午,房客聯系說「最近沒錢找房子」,翁先生的妻子趙女士通過微信將租房押金及半個月房租2400元通過微信轉賬給房客,「誰知當晚,對方提出要退還一個月房租。」翁先生說,當晚他們趕到公寓與房客見面,溝通時發生爭吵,對方拒絕搬離。
翁先生趕緊上樓,聯系不到租客,只好找來開鎖公司,打開房門一看,房子里垃圾隨處丟棄,電視機、沙發被毀壞,床墊被刀割爛,甚至在牆上留言辱罵。「洗衣機、茶幾、飲水機、花瓶,全被搬走,加上損壞的,損失超過3萬元。」趙女士說,他們當即報警。之後,唐某又多次通過微信和電話對她辱罵,不堪其擾的她將對方電話、微信拉黑。
㈧ 物業和代理人發生糾紛,租客應該怎麼辦
這不影響租客,物業也不會為難租客
㈨ 業主物業租戶三方糾紛怎麼解決
業主物業租戶三方糾紛怎麼解決
物業管理糾紛處理方式,概括越來有以下幾種:
1、當事人各方自選協商和解;
2、各方當事人請求第三人調解,請求政府主管部門行政調解。
3、當事人之間約定仲裁;
4、司法訴訟。
以上幾種方式孰優孰劣,難作評定,當事人可以自己決定。自選協商和解是雙方對話解決糾紛的方式,而後面三種則是藉助第三方解決糾紛的方式。
糾紛的調解
物業管理民事糾紛的調解,包括民事調解和行政調解兩種。民事調解由爭議雙方當事人共同選定一個機構、和個人,由第三方依據雙方的意見和授權提出解決意見,經雙方同意並執行,由此化解糾紛。但此種方式的調解不具有法律效力。調解結束後,當事人一方如不執行,則前功盡棄。
物業管理糾紛的行政調解則是藉助主管政府的勢力進行調解處理,但這種處理如一方不遵守執行,則要藉助其他手段解決。
民間的調解和行政調解與仲裁或訴訟程序中的調解是不同的。仲裁或訴訟中的調解是仲裁程序中的一個環節,不具有獨立性。
物業管理民事糾紛的仲裁
可以通過仲裁途徑解決的應是民事性質的爭議,主要是基於合同的糾紛或財產權益糾紛。依據我國《仲裁法》的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仲裁庭管轄物業管理糾紛的依據是當事人認定的協議。仲裁協議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訂立合同時就約定一個條款,說明一旦有爭議就提交仲裁,這叫仲裁條款;另一種方式是雙方當事人出現糾紛後臨時達成提交仲裁庭的書面協議。
仲裁協議要寫明以下內容:
1、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2、仲裁事項;
3、待定的仲裁委員會。達成仲裁協議的爭議,不得向法院起訴;即使起訴,法院也不受理。
物業管理糾紛仲裁處理的一般程序是:
1、一方當事人向待定的仲裁委員會提交仲裁申請書;
2、委員會於收到申請書後5日內決定立案或不立案;
3、立案後在規定期限內將仲裁規則和仲裁員名冊送申請人,並將仲裁申請書副本和仲裁規則、仲裁員名冊送達被申請人。
4、被申請人在規定期限內答辯,雙方按名冊待定仲裁員。普通程序審理時由三名仲裁員組成,雙方各選一名,仲裁委員會指定一名任首席仲裁員;案情簡單、爭議標的小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由一名仲裁員審理;
5、開庭:庭審調查質證、辯論、提議調解;
6、製作調解書或調解不成時製作裁決書;
7、當事人向法院申請執行。
與司法審判的兩審終審制不同,眾裁裁決是一裁終局的。
四、物業管理糾紛的訴訟
當事人通過訴訟方式解決民事、行政糾紛是較常見的方式。訴訟的管轄是人民法院。與仲裁明顯不同,人發法院對已提交訴訟的當事人管轄是強制性的。
物業管理民事糾紛的訴訟程序大體上有以下幾個步驟:
1、當事人一方(原告)提交起訴狀,起訴到法院;
2、法院立案後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
3、被告提交答辯狀;
4、開庭:調查、辯論、調解;
5、製作調解書或一審判決書;
6、雙方均不上訴,則判決書生效;或一方不服提起上訴,進入第二審程序;
7、第二審審理:製作二審調解書或下達二審判決書,此為終審判決,不得上述;
8、執行。
無論仲裁還是司法訴訟,均應貫徹合法公正的原則,即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由於物業管理法規規章不健全,實踐中應注重民法、房地產法、合同法等一般法律與物業管理專門法規及地方法規規章的銜接,並依據憲法處理好法規的競爭力認定和沖突的解決;同時,在訴訟或仲裁活動中,對業主、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的代表地位和訴權、請求權行使要有明確的了解和認可,處理好單個業主的意見與小區業主意志的關系,確認業主委員會在物業管理糾紛中的代表地位,以便及時處理糾紛,理順關系,建立良好的物業管理和權利義務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