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侵權 侵權責任
一、侵權行為是一種侵害他人權益的行為,因此侵權行為也可以稱為一種侵害行為,這可以從詞源學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證。在英語中,「侵權行為」一詞稱作「tort",來源於拉丁文「tortus ",原意是指扭曲和彎曲,它也用於將某人的手臂或腿砍掉的情形,此種含義仍然能從德語(jemanden einen Tort antum;Tortur)和法語(avior tort;faire tortous)中找到,以後該詞逐漸演化為錯誤(Wrong)的意思。在法語中,tortum和tort都是來源於拉丁語「delictum",其原意是「過錯」,「罪過」。拉丁語名詞delictum派生於動詞delinqere(偏離正確的道路),意思是一個違法、一個失誤或者一個錯誤。中文的「侵權行為」一詞「最早於清末編定《大清民律》草案時才開始應用。」但是在舊中國民法中對侵權行為的概念卻缺乏明確的界定。
二、
行為分類
(1)按構成要件分
一般侵權行為:指行為人基於過錯直接致人損害,因而適用民法上一般責任條款的行為。
特殊侵權行為:行為人雖無過錯 但依民法特別責任條款或民事特別法應承擔責任的行為 。
(2)按侵害對象分
侵害財產權行為:包括侵害物權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行為。
侵害人身權行為:包括侵害他人身體和心理的行為。
(3)按致害人的人數分
單獨侵權行為:致害人僅為一人的侵權行為。
共同侵權行為:致害人為二人以上的侵權行為 致害人應負連帶的損害賠償責任。
(4)按行為性質分
積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積極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
消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消極不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
三、
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因實施侵權行為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侵權責任是任何人都對他人承擔這樣一種義務,即不因為自己的錯誤(過錯)行為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否則即能構成侵權行為,要對受害方承擔責任。侵權行為基本上都是違法行為。
法律特徵
侵權責任的法律特徵表現在:
1、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規定
民事義務有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法定義務是通過法律的強制性規范、禁止性規范設定的義務。這種義務對於每個自然人、法人具有普遍的適用性,違反此種義務,即構成侵權行為責任。而約定義務則是特定當事人之間設定的某種義務,違反約定義務,構成違約責任。
2、侵權責任以侵權行為為前提要件
侵權責任產生的基礎是侵權行為,沒有侵權行為則不存在承擔侵權責任的問題。侵權責任正是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3、侵權責任的形式具有多樣性
侵權責任的行為人或責任人除了要承擔賠償損失、返還財產等財產責任外,在很多情況下,還可能同時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非財產形式的責任。
『貳』 什麼是侵權責任辨析
民法一直以來考點比較瑣碎,另很多人頭疼。學好民法,首先應該將這些考點中的易錯點一一把握,這樣才能事半功倍。而侵權責任一直以來都是民法中考查的重點,今天在這里給大家簡單的分析一下這里的考點。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法律中關於侵權責任規則原則是如何規定的: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是指在行為人的行為致人損害時,根據何種標准和原則確定行為人的侵權責任。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主要包括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與公平責任原則。
根據上述法條規定,大家不難理解,可以明確以下兩個點:一是侵權責任歸責原則有幾種;二是侵權歸責原則分別是什麼意思,以及它們對應的特殊侵權分別是什麼。也就是說,掌握上述的兩個點,也就能基本了解侵權責任的含義了。
一、過錯責任原則。就是說以主觀過錯來判定責任的歸責原則。這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原則,可以理解為非黑即白。在一般侵權中,常常以這個責任來判定的,那麼考試中,會如何考查呢?例如,甲打傷乙,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諸如這樣類似的考點,題目比較容易,把握好一般侵權就可以了。
二、無過錯責任。這個是三大責任中,考查較多的一個考點,指的是無論是否存在過錯,都承擔責任,那麼大家也能體會到,這種責任有點「霸氣」,所以我們也講這個責任稱之為「嚴格責任」。例如,甲養的哈士奇咬傷路人,那麼責任的承擔就是甲了,無論甲是否存在過錯,都要承擔寵物咬傷人的後果。當然,在法律中,諸如這樣的特殊侵權責任比較多,建議大家多多總結歸類,才能事半功倍哦。
三、公平責任。此處考查較少,出題也比較容易,指的是雙方都不存在過錯,但雙方都要承擔後果,這對雙方都很公平,大家可以從這方面理解。如打籃球時籃球掉落砸傷路人,那麼打籃球的人公平分擔責任就好了。
除掌握上述三大原則的含義之外,還需要注意一個點,就是過錯推定責任,它不是三大歸責原則之一,只是過錯原則的特殊形式,所以提醒大家在做題時,注意審題。這個部分的掌握,一定要注意特殊侵權責任的分類,需要稍微加一點記憶,理解加記憶才能掌握的比較扎實。
『叄』 侵權責任如何認定,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有什麼不同
盡管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的競合是不可避免的現象,但競合現象並不能抹煞兩類責任之間的區別,也不應導致兩種責任制度的完全融合。由於兩類責任在法律上存在著重大的差異,因此對兩類責任的不同選擇將極大地影響到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換言之,是依合同法提起合同之訴,還是依侵權法提起侵權之訴,將產生完全不同的法律後果。具體來看,兩類責任的區別主要體現是:
(1)舉證責任上的不同。在合同之訴中,受害人一般對違約方違約不負舉證責任,而違約方必須證明其沒有過錯,否則,將推定他有過錯。在侵權之訴中,侵權行為人通常不負舉證責任,受害人必須就其主張舉證,當然對某些侵權行為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但這畢竟只是特殊現象。
(2)義務內容的區別。合同的義務內容往往是根據合同當事人的意志和利益關系確定的。在侵權行為中,不存在法定的義務內容由當事人的利益關系決定的問題。所以,某些形式上的雙重違法行為,依據侵權法規定已經構成違法,但依據合同法卻可能尚未達到違法的程度,如果當事人提起合同之訴,將不能依法受償。
(3)責任構成要件和免責條件不同。在違約責任中,行為人只要實施了違約行為,就應承擔違約責任。但是,在侵權責任中,損害事實是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成立的前提條件。無損害事實,便無侵權責任的產生。
(4)責任形式不同。違約責任採取違約金等多種形式。而侵權責任主要採取損害賠償的形式,損害賠償是以實際發生的損害為前提條件的。
『肆』 什麼叫侵權責任
http://ke..com/view/490884.html?wtp=tt
自己去來看啊。源。。
民法沒有學好啊
『伍』 侵權是什麼意思
侵權是指一種侵害他人權益的行為,因此侵權行為也可以稱為一種侵害行為。
侵權行為的分類:
(1)按構成要件分
一般侵權行為:指行為人基於過錯直接致人損害,因而適用民法上一般責任條款的行為。
特殊侵權行為:行為人雖無過錯 但依民法特別責任條款或民事特別法應承擔責任的行為 。
(2)按侵害對象分
侵害財產權行為:包括侵害物權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行為。
侵害人身權行為:包括侵害他人身體和心理的行為。
(3)按致害人的人數分
單獨侵權行為:致害人僅為一人的侵權行為。
共同侵權行為:致害人為二人以上的侵權行為 致害人應負連帶的損害賠償責任。
(4)按行為性質分
積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積極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
消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消極不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
(5)侵權責任的認定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侵權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徵:
一、侵權民事責任的概念
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二、侵權民事責任的特徵
1、侵權民事責任是法律責任,不是道義責任;
2、侵權責任是民事法律責任,不是刑事、行政責任;
3、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是財產責任;
4、侵權責任以補償性為主。
『陸』 請問侵權是什麼意思
侵權行為是一種行為人實施的過錯行為。在國外學者關於狹義的侵權行為的各種觀點中,比較典型的是三種學說:一是過錯行為說,該說從行為的角度揭示了侵權的概念。持此種觀點的學者認為,侵權行為就是一種過錯。英國學者福萊明指出:「侵權行為是一種民事過錯,而不是違反合同,對這種過錯,法院將在一種損害賠償的訴訟形式中提供補救」。莫里斯認為:「如果簡單地概括侵權行為,可以說它是私法上的過錯」。二是違反法定義務說。該說主要是從違反法定義務的角度來界定侵權行為的概念。例如,英國著名學者溫菲爾德從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相區別的角度,給侵權行為下了一個公認為最完備的定義。他認為:「侵權行為的責任系由違反法律事先規定的義務引起,此種義務針對一般公民而言,違反此種義務的補救辦法,就是對未清償的損害賠償的訴訟」,因而侵權行為指違反了法律規定的、針對一般人的義務,而不是違反了由當事人自行協議所規定的、針對特定人的合同義務。三是過錯責任說,該說認為過錯只是導致侵權責任承擔的根據。在法國,大多數學者通常根據《法國民法典》第1382條「任何行為使他人受損害時,因自己的過失而致行為發生之人對該他人負賠償的責任」的規定,認為侵權行為就是一種損害賠償的責任。
廣義說認為,侵權行為是產生責任的根據,但侵權行為不僅僅是指因行為人的過錯而導致的侵權行為,還包括基於法律的規定而產生的責任。從廣義上來理解,侵權行為不僅包括過錯行為責任,還包括行為人依據公平原則產生的責任和無過錯責任,這種責任也是法律制度規定所產生的。《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3款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從該規定來看,既包括了因過錯產生的責任也包括了非過錯責任,可見中國《民法通則》採納了廣義的侵權行為的概念。採納這一概念的理由主要在於:隨著現代侵權行為法的發展歸責原則已經多樣化,除過錯責任原則以外還包括公平原則和無過錯責任,而這些責任都屬於侵權法上的責任,在探討侵權行為概念的時候必須都包括這些責任。更何況由於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體現了對受害人的充分保護的侵權法的基本功能,實現了侵權法公平合理的分配損失的任務,因此,從廣義上理解侵權行為的概念是必要的。
從廣義上理解侵權行為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在中國民法中,「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的情況主要是指公平責任。因為我國法律並沒有承認完全的無過錯責任,通常所說的無過錯責任就是指嚴格責任,而嚴格責任雖然是嚴格的,但並非不考慮過錯,它仍然要以不可抗力、受害人的過錯和第三人的過錯作為抗辯事由。正是因為這一原因,嚴格責任並非不考慮過錯。德國學者馮·巴爾認為,侵權行為法中可以包涵嚴格責任,也就是說,從廣義上理解考慮過錯的責任也可以包括嚴格責任。而真正的無過錯責任在我國《民法通則》中主要是指公平責任。
『柒』 民事侵權是什麼意思
侵權行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或知識產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回違法行為答。
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侵權行為發生後,在侵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就產生了特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即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
(7)侵權責任的認定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侵權的構成要件
一、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二、受害人的過錯
受害人的過錯,是指受害人對侵權行為的發生或者侵權損害後果擴大存在過錯。
三、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所實施的不超過必要限度的行為。
四、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而不得已採取的致他人較小損害的行為。
五、受害人的同意
受害人的同意,是指受害人在侵權行為或者損害後果發生之前自願作出的自己承擔某種損害後果的明確的意思表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侵權行為
『捌』 什麼是侵權責任關系
侵權人和被侵權人之間的關系,一般的侵權行為如下:
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是指在一般情況下,構成侵權行為所必須具備的因素。只有同時具備這些因素,侵權行為才能成立。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包括:有加害行為、有損害事實的存在、加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四個方面。
『玖』 什麼是侵權行為的認定
答:所謂侵權行為,廣義上是指對於他人的財產或者人身損害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狹義上指因為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或者人身並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拾』 侵權責任是什麼意思律師對委託人的侵權責任指什麼
視情況而來定。
分為只承擔侵源權責任,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承擔侵權責任和刑事責任,承擔侵權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關鍵是看的行為侵權實際上是一種違反法律的這些規定。在一般人的行為的侵犯,我們必須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如果他們的行為也違反了行政法規和刑法,你也需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例如,給你指示,你就會明白,如化工廠在你的合同到魚塘旁邊開化工廠污水排入魚塘,侵犯你的財產,那麼它必須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如停止排污,賠償損失;排出的污水污染河流的范圍內,那麼還需要承擔的行政處罰,而且行政責任;的分水嶺重大安全事故的行為所造成的污染或引起公眾的利益不受到受到嚴重侵害,其單位負責人也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處罰,並確保刑事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