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消費糾紛解決理論與實務

消費糾紛解決理論與實務

發布時間:2021-03-20 23:29:32

⑴ 請問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爭議的五種解決途徑是什麼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⑵ 網購消費糾紛解決途徑有哪些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這種解決爭議方式是建立在雙方當事人的內自願基礎上的。一般適用於容案情簡單,事實清楚,雙方爭議不大的案件。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消費者協會其中一個重要職能是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核實、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如因不公平交易、價格、計量、食品衛生等問題引起的爭議,消費者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物價部門、技術監督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等申訴,如果查出了經營者有違法行為,相應的部門將給他們行政處罰。
四、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仲裁具有靈活便利的特點,與訴訟相比要快捷;與協商、調解相比,又具有強制性。
五、向人民法院訴訟。
訴訟是人民法院在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審理和解決案件的訴訟活動。它與和解、調解、仲裁不同,是由審判員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利主持下進行的。

⑶ 在解決消費糾紛,幫助消費者維權方面有什麼好的經驗做法和建議措施

提問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014年3月15日)第三十四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五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於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在解決消費糾紛,幫助消費者維權方面好的經驗做法和建議措施:

請消費者務必先看商標,如果該商標有廠家或公司,可以通過該包裝上面電話詢問,你購買產品是否是其正常渠道經銷的,如果是基本判斷是該公司或廠家商標;
如果該商標比較生疏,建議查詢商標是否注冊;
其次請消費者務必先詢問是否開具發票,能開則多數屬於正品。
一般從正規商超或網店購買產品基本都是正品,很少有假貨。
再次請消費者務必留好購物小票或發票,便於維權。

⑷ 解決消費權益糾紛的途徑有哪些

現實困惑

在春節期間,張先生為了顯示自己混得還不錯,便狠下心來到某商場買了一件價值幾萬元的大衣。過年期間,張先生便穿著這件大衣與親朋好友聚會,但是在一次聚會的過程中,一位識貨的朋友點出張先生的大衣其實是假貨,只值幾百元錢。張先生便請來了專業人士對這件大衣進行「鑒定」,最後證實這件大衣是假貨。於是張先生找到商場售貨員理論,但是商場售貨員稱買的時候是你情我願,於是堅決不給退貨,張先生該怎樣維護自己合法的權益呢?律師點評

消費者在買到假貨或者次品的時候,不能吃啞巴虧,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爭議時,可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2)請求消費者協會協商解決;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本案中,張先生找銷售者協商不成,可以通過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特別提醒

消費者與經營者產生糾紛後,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解決糾紛,多樣性的權利救濟途徑能夠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⑸ 消費糾紛怎麼解決

正常來說也就是買賣東西之間出現了糾紛吧,

如果顧客和商家協商不了的話,那隻有報警了讓警察來協調下

如果是產品質量的問題的話,也可以撥打工商局電話的3151線等等。

⑹ 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解決途徑有哪些,解決消費爭議的途徑

現實困惑
在春節期間,張先生為了顯示自己混得還不錯,便狠下心來到某商場買了一件價值幾萬元的大衣。過年期間,張先生便穿著這件大衣與親朋好友聚會,但是在一次聚會的過程中,一位識貨的朋友點出張先生的大衣其實是假貨,只值幾百元錢。張先生便請來了專業人士對這件大衣進行「鑒定」,最後證實這件大衣是假貨。於是張先生找到商場售貨員理論,但是商場售貨員稱買的時候是你情我願,於是堅決不給退貨,張先生該怎樣維護自己合法的權益呢?律師點評
消費者在買到假貨或者次品的時候,不能吃啞巴虧,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爭議時,可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2)請求消費者協會協商解決;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本案中,張先生找銷售者協商不成,可以通過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特別提醒
消費者與經營者產生糾紛後,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解決糾紛,多樣性的權利救濟途徑能夠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⑺ 消費心理理論與實務 注意有哪些分類

根據注意過程中有無預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參與,可以把注意分為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後注意。

(一)無意注意
無意注意是指沒有預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無意注意一般是在外部刺激物的直接刺激作用下,個體不由自主地給予關注。例如,正在上課的時候,有人推門而入,大家不自覺地向門口注視;大街上聽到警笛鳴叫,行人會不由自主地扭頭觀望。
另外,無意注意的產生也與主體狀態有關。一個人在街頭散步的時候,也可能無意間注意到許多事物。無意注意更多地被認為是由外部刺激物引起的一種消極被動的注意,是注意的初級形式。人和動物都存在無意注意。雖然無意注意缺乏目的性,但因為不需要意志努力,所以個體在注意過程中不易產生疲勞。

(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預定目的,也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我們工作和學習中的大多數心理活動都需要有意注意。工人上班,學生上課,交警指揮交通,都是有意注意在發揮作用。有意注意是一種積極主動、服從於當前活動任務需要的注意,屬於注意的高級形式。它受人的意識的調節和控制,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注意。有意注意雖然目的性明確,但在實現過程中需要有持久的意志努力,這容易使個體產生疲勞。

(三)有意後注意
有意後注意是指有預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礎上,經過學習、訓練或培養個人對事物的直接興趣達到的。在有意注意階段,主體從事一項活動需要有意志努力,但隨著活動的深入,個體由於興趣的提高或操作的熟練,不用意志努力就能夠在這項活動上保持注意。例如,一個學習外語的人在初學階段去閱讀外文報紙,還是有意注意,很容易感到疲倦;隨著學習的深入,外語水平不斷提高,當他消除了許多單詞和語法障礙,能夠毫不費力地閱讀外文報刊,可以說達到了有意後注意的狀態。
有意後注意是一種更高級的注意。它既有一定的目的性,又因為不需要意志努力,在活動進行中不容易感到疲倦,這對完成長期性和連續性的工作有重要意義。但有意後注意的形成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

⑻ 消費糾紛可以通過哪些途徑解決

可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閱讀全文

與消費糾紛解決理論與實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