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險賠償太低怎麼去銀保監局投訴
賠償低??是保險公司沒有按照保險合同理賠嗎?這個理賠額度是跟你購買的保額有關的,如果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正常理賠,你投訴也沒用,如果是保險公司不按照合同理賠,或者對保險公司的定級等有異議,可以去銀保監會投訴,
2. 保險公司服務態度差怎麼投訴
如果是保險公司的服務態度差,那麼可以先向保險公司投訴這一分支機構的服務,如果還是不能解決,就打銀保監會的電話12378投訴就行。
3. 該怎樣投訴保險公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有什麼問題建議還是首先和保險公司進行溝通,有時候糾紛來至於不理解,問題說清楚了,也許就沒有爭議了;
2、正常情況下,投訴保險公司可以到其主管部門,大城市有保監局,小地方沒有保監局,但會有保險行業協會;
3、有的人選擇消費者協會;
4、你如果認為證據確鑿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最後還是勸您先和保險公司進行溝通,聽保險公司說的有沒有道理,另外考慮一下您投訴是否有證據,沒有證據的投訴也是挺難處理的。
4. 保險低於銀行利息到哪裡投訴
這類投訴只能被駁回,不觸及背法,利率低就犯法?你的潛台詞應當是當初業務員許諾你的利率或是收益沒有到達致使你的不滿。首先,購買保險產品建議保障型為主。其次,如果要收益才投保那是不明智的,你可以選擇銀行的理財產品或是到證券行進行風險投資。保險的公用是保障,是你的資金保全。
5. 汽車保險怎麼投訴
先向你的投保的保險公司反映,要是對你置之不理的話再向的上級反映以及直接向保監會投訴。
6. 保險公司不停地壓低賠償金額,該怎麼辦
那麼變態的保險公司?!!!!
首先我得問一下你保單上面的保險金額是多少?沒有超過房屋結構檢測、加固、修復等費用吧??如果沒有,它一定得賠.而且是你損失多少,它賠多少.如果超過了,那它最多隻賠你保單上面所寫的保險金額.
第二,你房屋損失的內容是不是符合保單的條件呢??如果不符合,它肯定在有關方面就不賠你了 你自己對照一下保單,看看是不是符合它的條件
第三,它憑什麼壓低賠償金額呢??總得有理由吧
至於法律方面,我覺得不用什麼法律都可以的,只需要保單就行了.
如果你覺得它還是不公平的話,可以起訴它嘛
7. 如何投訴保險公司 平安的
9月,銀保監會發布了年上半年接收的保險消費投訴情況通報。
看到這一串串的數據,讓蝸牛君既欣慰又感無奈,欣慰的是,2018年上半年總的投訴情況較上期略有下降,至少說明保險行業在越來越好的路上又進了一步。
市場營銷裡面有一個數據,1:24定律,24個不滿意的人裡面,只會有一個人會說出來抱怨,大部分都會甩甩袖子,自己心裡窩火一下,然後就過去了,至於上升到投訴,知道往哪投訴的,那這個比例就更低,有多低蝸牛君不知道了,反正是身邊的人有糾紛絕大多數都是問蝸牛君怎麼跟保險公司談判找人,而不是怎麼投訴。
所以,這個投訴數據並不代表糾紛數據,更不代表不滿意率,只是已經爆炸到絕望的客戶覺得不投訴都對不起自己的數據。
這些投訴數據里,讓消費者中招陷坑的是蝸牛君每天強調了又強調的問題~
如果蝸牛君平時說的還不夠引起大家的重視,不妨再看看這些真實的投訴數據,看看保險的坑到底都在哪?
人身保險投訴事項統計表(單位:件)
1.消費者的投訴,銷售和理賠佔了投訴總量的70%
銷售會有哪些問題呢?
通報顯示:分紅型人壽保險銷售糾紛4569 件,占銷售糾紛投訴的46.67%,主要反映承諾固定分紅收益、隱瞞保險期間或繳費期間、隱瞞退保損失、與銀行存款或理財產品做簡單對比等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比如誇大分紅收益,隱瞞解約損失等,把有利的點往天了吹,而隱瞞了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項或是條款責任:演示利率說成就能拿到的;二選一的條件暗示成兩個都能拿到的;現金價值,費用扣除不往清楚說。。。。反正蝸牛君最討厭的保險就是分紅險,沒有之一,怎麼救都救不回來。
分紅險,是保險不滿裡面最大的重災區。
理賠的問題有哪些呢?
通報顯示: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糾紛3073 件,占理賠糾紛投訴的42.47%,消費者對傷殘等級未達到賠付標准、意外事故不屬於保險責任、職業類別不在理賠范圍等拒賠理由不認可。
健康保險理賠糾紛2820件,占理賠糾紛投訴的38.97%,消費者對投保時未如實告知病史、所患疾病不屬於理賠范圍、觀察期出險等拒賠理由不認可。
簡單來說,主要在於健康告知不合格,理賠責任有爭議,理賠時效/金額不滿意等問題上。基本上都還是老問題,之前說過所謂理賠難絕大多數的原因在於忽略了健康告知和不清楚保障責任。
2.銷售誘導、擅自承諾、從業人員缺乏專業度是投訴的主要原因
從銷售層面來說,所有的糾紛跟產品無關,主要在於人,要麼是給你推薦的銷售人員不專業或故意誤導,要麼是自己對分紅對利益演示有誤解,或是忽略了條款責任就貿然下單。
比如投訴件最高的分紅型產品
分紅保險產品合同中都會有這樣一段文字:「我們根據分紅保險業務的實際經營狀況確定紅利分配方案,保單紅利是不保證的!」也就是說分紅是根據保險公司經營狀況基礎上的紅利分配,其收益是不固定的,同時也是無法保證的。到了業務員的嘴裡,往往就變成了「我們是大公司,規模這么大,也不止你一個人,收益很可觀的,今年就拿了多少多少億來分紅,來,我給你算算,你身故的時候會是千萬富翁的,然後拿出一份演示表,而且是最高點演示。」
在理賠環節,更是如此。比如理賠中最主要的健康告知。
大多數的理賠糾紛都來自於購買時「沒有如實告知身體健康狀況」,除了隱瞞疾病,還會有隱瞞職業分類,隱瞞免責責任等等,所以理賠的果大多也是來自銷售的因。
也就是說,導致理賠難的真正原因並不是保險公司,而是那些為了出單而誇大保險責任或是慫恿你各種隱瞞的無良銷售人員。
3.保險更需要專業服務
中招率最高的往往就是坑點最大的。
無論是銷售的糾紛還是理賠的糾紛,你和避坑之間只有一個專業的距離。
首先,你自己要有相對專業的保險知識。保險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就是條款!條款中的每一個字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賠不賠?怎麼賠?賠多少?都能在條款中找到。但是你需要有看的懂條款的技能,怎麼看,不妨現在開始跟著蝸牛君學習,大家可以看知乎號「蝸牛說保險」,實時關注一起學習。
其次,保險畢竟還是屬於比較復雜的金融工具,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立馬參透其中,成為專家的,那麼,在自己不專業之前還需要專業的服務來協助。
保險從來都不是銷售一份產品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產品實施中的服務,投保前要需要有專業的風險需求分析,適合什麼類型,需要多少保額,是否符合投保要求,如何做好健康告知等等;投保後更需要專業的服務,相信有很多人在發生風險後,連報案都不會,報案簡單了說可以是一個電話的事,復雜了說報案時的表述也會直接影響理賠的效率,如果風險發生的時候,能夠有專業的指引,是會很大程度決定賠付的流程是否順暢或高效的。
(保險專業防坑,就看蝸牛君知乎號:蝸牛說保險)
8. 怎麼解決保險投訴問題
一般投訴保險公司的方式有,打該保險公司的投訴電話。另外一種就是專找專業的保險屬投訴受理平台進行投訴,三就是找消協進行消費維權方面的投訴。
我不建議第一種和第三種,因為這兩種當時操作難度較大,最後可能是不了了之。第二種比較好一點,一般第三方保險投訴平台都是免費受理的,與前兩種一樣,不會給你再帶來維權費用,而且第三方機構他們專業性比較高,什麼樣類型的投訴都會遇到,所以能很快的幫你把問題處理好。推薦你上世紀保網投訴這家保險公司,相信很快就能給你解決這個問題,祝您好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9. 投訴保險公司
看您的字面意思是想要對於保險公司進行投訴。
保險公司的整體監管部門是保監會。如果是發現保險公司問題,或者是保險公司的從業人員出現問題,都是可以直接向保監會投訴的,可以直接在網路搜索保監會電話。不同的地區電話可能不同。
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私信回復我,希望能夠幫到 你!
10. 保險公司理賠難投訴有用嗎
近日,有消費者向本刊投訴,保險業務員收取保費時笑臉相迎,隨叫隨到,甚至不叫也到,可是到了理賠時人難見,臉難看,事難辦;保險業務員也有抱怨:不是理賠難,是消費者提供的資料與保險公司要求的手續對接難;同時,保險公司也提出,現場查勘難、調查取證難、理賠控制難、客戶溝通難……那麼,多年來被消費者和業內人士詬病的保險理賠到底有多難呢?
人身保險銷售違規最為突出
保險按保險標的分為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人身保險具體分為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少兒保險、養老保險、意外保險等,人壽保險可以分為定期壽險、兩全保險和終身壽險,健康保險可分為重大疾病保險和醫療保險。
日前,中國保監會下發了關於2016年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通報顯示,消費者投訴事項涉及人身險的共有16039個。其中,保險公司合同糾紛類投訴13686個,涉嫌違法違規類投訴2314個;保險中介合同糾紛類投訴24個,涉嫌違法違規類投訴15個。
從投訴事項類型看,保險公司合同糾紛類投訴中,承保糾紛5651個,佔比41.29%,主要反映銷售人員對條款講解不清、未盡告知說明義務、對方明確拒絕仍撥打電話等問題。理賠/給付糾紛4230個,佔比30.91%,主要涉及疾病險、醫療險和意外險責任糾紛,消費者對保險公司以觀察期出險、帶病投保、不屬於理賠范圍、疾病或傷殘等級未達到賠付條件等理由拒賠有爭議。退保糾紛1943個,佔比14.20%,主要是對退保條件、手續及退保金額的爭議。
在人身險涉嫌保險公司違法違規類投訴中,各類銷售違規2068個,占違法違規投訴總量的89.37%,其中涉嫌欺詐誤導2015個,主要表現在承諾高收益或不如實告知收益情況、以銀行理財、存款、基金等其他金融產品名義宣傳銷售保險產品、誘導投保人不如實告知健康狀況、不如實回答回訪問題、代客戶簽字、代抄寫風險提示語、以保單升級為由誘導消費者退保已有保單購買新保險等。
從銷售渠道看,投訴較多的涉及個人代理7802件,佔比48.64%;銀郵渠道3389件,佔比21.13%。從險種看,投訴較多是分紅險5803件,佔比36.18%;普通人壽保險4047件,佔比25.23%;意外險2389件,佔比14.89%。
財產險的理賠難在車險
消費者投訴事項涉及財產險的共有16403個。其中,保險公司合同糾紛類投訴15965個,涉嫌違法違規類投訴382個;保險中介合同糾紛類投訴51個,涉嫌違法違規類投訴5個。
從投訴事項類型看,保險公司合同糾紛類投訴佔比97.33%,投訴較多仍然是理賠糾紛,理賠/給付糾紛12077個,占合同糾紛投訴總量的75.65%,其中,車險理賠糾紛10160個,占理賠糾紛的84.13%。投訴問題主要表現為:公司依據合同條款做出拒賠或免賠決定,但消費者不接受;雙方就維修方案、配件價格及工時價格產生爭議;理賠時效過長、理賠材料繁瑣、消費者感受差等。承保糾紛2412個,佔比15.11%,主要反映保費計算爭議、未經同意承保、未經同意扣取保費、保險責任告知說明不充分、保單或發票送達不及時以及電銷擾民等問題。
從銷售渠道看,投訴較多的涉及個人代理4313件,電話銷售2525件,主要銷售車險、企財險等傳統險種。網銷渠道1721件,涉及退貨運費險、航班延誤險、旅行意外險及各類短期新型產品,雙方因出險情況是否屬於保險責任產生爭議,消費者因被拒賠而投訴網站銷售未充分披露保險重要信息。
聯系不到保險業務員? 直接與保險公司聯系
有不少消費者抱怨,到保險理賠的時候,聯系不到當初與自己簽訂保險合同的業務員,理賠無門。民生保險北京分公司楊文甦、張鳳婷告訴北京晚報金融周刊記者,如果聯系不到保險業務員,首先翻看一下保險合同服務指南內的提示理賠材料,或者直接撥打保險公司客服熱線,或者從合同上了解保險公司的地址,直接去公司櫃面辦理。而且有的壽險公司提供手機APP或者微信公眾號,可以直接申請理賠。保險消費者必須清楚,有保險相關需求直接和保險公司聯系。
大象保險CEO楊喆表示,作為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使用現有互聯網技術與傳統保險業相結合,通過在線客服互動、智能客服回答等方式解決保險理賠時聯系不到業務員的情況,能夠將傳統保險條款的專業、枯燥、理解難的問題,進行簡化、卡通化、碎片化處理,降低消費者了解保險產品的門檻,幫助其充分了解產品的保障范圍。通過這樣的引導,用戶能夠更清晰地理解保障責任范圍外的免責、免賠規定,出險時也會更理性的對待。此外,作為互聯網保險公司,藉助移動互聯網技術尤其是大數據及雲計算的發展、應用,能夠協助用戶完成在出險理賠過程中無紙化遞交理賠材料、查勘核定理賠材料等,簡化理賠流程。
賠與不賠難界定? 充分理解合同條款
消費者抱怨理賠難時常說,保險公司咬文嚼字,以此意外「是主觀意外不是外來傷害」、 「疾病造成的意外不是合同理賠的保險責任」等理由拒絕賠付,認為「這不是合同約定的保險責任」。
近年來,人們的保險意識逐漸增強,財務安排中保險佔比不斷增多,保險需求多樣化層出不窮,但面對保險這個集法律、醫學和高等數學等多學科於一身的消費品,部分投保人沒有理解透徹保險的條款,遇到自認為的出險時保險公司卻不賠,就大呼「理賠難」,甚至認為「保險就是騙人的」。其實保險商品和汽車、家用電器、手機等商品一樣,按功能細分,種類有很多種,它們都是「各司其職」的。如果一個人僅僅辦了意外傷害保險,保險公司就不會承擔客戶因重大疾病造成的醫療保險責任。每個保險合同都有約定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
民生保險北京分公司楊文甦、張鳳婷指出,在投保前先了解合同規定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這是至關重要的。消費者與保險公司之間唯一具有效力的溝通平台是保險合同,合同是界定賠與不賠的唯一依據。因此購買保險前投保人要對自己的風險進行評估,人生的不同階段需要的保險消費品也應不同,購買保險時千萬不要「人雲亦雲」,導致保險保障未能完全覆蓋個人面臨的風險。
此外保險公司對於條款和費率的制定和執行應當市場化,制定的條款盡可能通俗、易懂。理賠的界定解讀出現不一致的難題後,絕大多數通過雙方的反復溝通或者分別咨詢所涉及問題方面的專家,都是可以達成共識的。
保險公司調查難、理賠人員不專業? 監管部門要「出重拳」
保險公司要根據保險合同規定的理賠范圍、相關證明材料、單據等來進行核賠,如果出現疑問可能需要進行調查,可能會遇到相關單位、機關不予配合,從而導致拖延;理賠人員未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試就匆匆上崗,或對合同規定的內容理解偏差,也會造成保險消費者理賠難的感受。
保險公司甚至行業對理賠人員的培訓、上崗應設立長效機制,對理賠人員工作中的差錯率建立檔案並持續考核,如能統一行業標准,對達不到規定標準的就要進行相應的處罰,從而徹底解決理賠難的問題。
《保險法》第二十三條明確規定:「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後,應當及時作出核定;情形復雜的,應當在30日內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保監會制定的人身險公司8項「服務評價定量指標」中將「理賠服務時效」和「理賠獲賠率」作為考核壽險公司理賠服務的關鍵,定量佔比35%;北京保險行業協會也將理賠金額在3000元以下的納入簡易案件范疇,要求受理當天完成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