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個人債務與合夥債務的清償順序有哪些
您好:
合夥債務與合夥人個人債務沖突時的清償方法
我國法律對合夥債務和合夥人個人債務兩種債務並存時,如何確定履行債務的先後順序沒有明確規定。對如何解決兩種債務清償沖突問題,各地司法實踐做法不一。
實踐中多數主張適用雙重優先權原則的,理由有二:
一是有關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以及《合夥企業法》債務清償條款的規定,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雙重優先權原則的價值取向;
二是雙重優先原則比傳統的並存債權原則較合理科學,對雙重優先權原則持反對立場的大陸法系國家,如德國,已趨向摒棄並存債權原則,轉而規定了雙重優先原則,該原則體現了國際法律發展的方向。
合夥企業債務的償還方式
(1)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補充無限連帶責任
《合夥企業法》第二條 「普通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組成,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第三十九條 「合夥企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由此可以看出,合夥企業首先應以企業財產承擔合夥企業債務,從「人合」性的特點來看,普通合夥人應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❷ 如何確定債務清償的優先順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依照下列順序清償:
(一)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
(二)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
(三)普通破產債權。
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❸ 民法一般個人債務清償順序問題。
這種問題在實踐角度很麻煩,首先,如果乙丙丁對甲沒有起訴並查封財產,則甲可以選擇性償還,也就是說甲願意還給誰
其次,如果有擔保情況,當然是先償還擔保。
❹ 債務的清償順序是怎樣的
職工工資屬於職工債權,是破產法第113條所規定的第一清償順序,應先償付職工工資8元,供貨商和出租人作為普通債權人是破產法第113條所規定的第三清償順序,按比例受償,因此每人獲得一元的償付。
❺ 法院強制執行被告的財產,按什麼順序清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十一、多個債權人對一個債務人申請執行和參與分配
88.多份生效法律文書確定金錢給付內容的多個債權人分別對同一被 執行人申請執行,各債權人對執行標的物均無擔保物權的,按照執行法院 採取執行措施的先後順序受償。
多個債權人的債權種類不同的,基於所有權和擔保物權而享有的債權 ,優先於金錢債權受償。有多個擔保物權的,按照各擔保物權成立的先後 順序清償。
一份生效法律文書確定金錢給付內容的多個債權人對同一被執行人申 請執行,執行的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各債權人對執行標的物均無擔 保物權的,按照各債權比例受償。
89.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其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可告知當事 人依法申請被執行人破產。
90.被執行人為公民或其他組織,其全部或主要財產已被一個人民法 院因執行確定金錢給付的生效法律文書而查封、扣押或凍結,無其他財產 可供執行或其他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在被執行人的財產被執行完畢 前,對該被執行人已經取得金錢債權執行依據的其他債權人可以申請對該 被執行人的財產參與分配。
91.對參與被執行人財產的具體分配,應當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凍結 的法院主持進行。
首先查封、扣押、凍結的法院所採取的執行措施如系為執行財產保全 裁定,具體分配應當在該院案件審理終結後進行。
92.債權人申請參與分配的,應當向其原申請執行法院提交參與分配 申請書,寫明參與分配的理由,並附有執行依據。該執行法院應將參與分 配申請書轉交給主持分配的法院,並說明執行情況。
93.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或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 人,可以申請參加參與分配程序,主張優先受償權。
94.參與分配案件中可供執行的財產,在對享有優先權、擔保權的債 權人依照法律規定的順序優先受償後,按照各個案件債權額的比例進行分 配。
95.被執行人的財產被分配給各債權人後,被執行人對其剩餘債務應 當繼續清償。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 人的申請繼續依法執行。
96.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未經清理或清算而撤銷、注銷或歇業,其 財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的,應當參照本規定90條至95條的規定,對各債權 人的債權按比例清償。
《侵權責任法》
第四條 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在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解釋:
第六條 【侵權請求權的優先性】
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承擔侵權責任與刑事責任,應當先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的執行庭應當先執行民事判決確定的侵權責任,剩餘財產再執行刑事判決確定的刑事責任。行政機關已經先執行了行政責任的,在被侵權人起訴的民事判決中,應當將行政機關列為第三人,同時確定侵權責任優先執行,行政機關應當執行人民法院的判決。
❻ 2018年個人債務的清償順序是什麼
1、優先債權為第一清償順序。所謂優先債權,是指債權人在遺產上有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情形的債權。享有這種權利的人為優先權人。優先權人的此種優先債權的效力不應當受遺產繼承的任何影響。它應當先於普通債權而得到清償。
2、普通債權為第二清償順序。普通債權是相對於優先債權而言的。在繼承債務的清算中,首先要清償優先債權。優先債權清償完畢以後,再清償普通債權。對於普通債權的清償應以繼承人已經知道的(包括債權人已經報明的)為限。
3、交付遺贈為第三順序。我國繼承法第34條規定:「執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這就是說,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在先,交付遺贈在後。在優先債權和普通債權清償完畢以後,遺產尚有剩餘的才能開始遺贈的交付。
❼ 民間借貸案件中執行受償順序
需要根據數個債權情況分析